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汉朝旧事 >

第42部分

汉朝旧事-第42部分

小说: 汉朝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朊了盗艘环埃诺恼夥叭弥永朊料萑肓司蚰罹慊抑拢陨鄙硗觯狼按舐詈牛耗悴缓竦溃医裉焖溃阋不畈涣硕嗑昧耍。ü浅ふ摺N峤袢账溃嗨媸滞觯!   

  汉五年九月,韩信还是将他的人头献给了刘邦。

  常言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时韩信并未在意老朋友的临终遗言,他相信刘邦不会这么干,但可悲的是,钟离昧的预言不久后终成为现实。  

  刘邦深思熟虑解决了前朝余党后,他继续发扬不怕辛苦,不怕折腾的精神,他打量着那些为建立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宿将们,开始酝酿着恐怖的计划。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54章:娄敬的发迹
刘邦与大臣们在洛阳逍遥快活的时候,有一队人马正往陇西方向赶。

  他们是从齐地征召进来,前往陇西卫戍服役的老百姓。从齐地去陇西,途中经过洛阳。到达洛阳的时候,队伍停了下来,准备在洛阳置办些必需品。

  这些人当中,有个名叫一个名叫娄敬的人。这位仁兄无后台无背景更无革命斗争经历,此前就一个小屁民而已!但是,西安人民都得好好感谢这位仁兄,正是他的一个谏言,让西安拥有了崇高的荣誉,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不仅如此,他还是汉代和亲政策的首倡者。

  娄敬听说刘邦及朝廷大臣们都居住在洛阳,脑中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步入官场的绝妙主意。

  于是,他找到在汉军中任职的老乡虞将军,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相见自然先喝喝酒,唠唠嗑,叙叙旧情。

  虞将军念及老乡之情,大拍胸脯:有兄弟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你这一口。

  娄敬笑而不语,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让虞将军一时愣在那里,差点把酒喷了出来。

  他说:我要见刘邦,向他进谏。

  娄敬很明白以他们之间老乡这一层关系,在军中帮忙弄个低级职位,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娄敬想要的可不仅仅是低级职位,他有更高的追求,他要做大臣。

  虞将军素知娄敬能言会道,要是他真能把刘邦说高兴了,自己还有个举荐之功,当然再好不过,可要是在刘邦面前说的不好,自己的脸往哪搁,自己在刘邦面前的形象是否会大打折扣,这都很难讲。

  娄敬知道他的顾虑,一边给虞将军斟酒,一边笑道:兄弟,放心,兄弟我没十足的把握是断然不敢去的。

  见他这么自信,虞将军自然不便多说什么,只能满口应承。    

  在去见刘邦之前,虞将军给娄敬准备了华丽的衣服,娄敬却推托道:我本来穿什么就穿什么就见他,不用换了。

  娄敬深知刘邦的心理,刘邦以前是草民一个,穿的也是粗布麻衣,自己这身平民百姓的服饰反倒能勾起他的亲切感。

  虞将军在朝会上忐忑不安的向刘邦引见自己的老乡,刘邦心想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见见无妨。

  娄敬进入巍峨的朝堂,满朝文武顿时齐唰唰的把目光望向了他。

  只见娄敬毫无胆怯之色,反倒不慌不忙的向刘邦跪拜山呼万岁。

  堂下可是娄敬吗?

  娄敬回道:正是。

  你有什么谏言说与寡人听听?

  娄敬立起身子,不紧不慢的问道:陛下都洛阳,是想要与周室相比么?

  然!

  娄敬面露微笑:陛下与周室取天下的方法不同,怎能效法周室定都洛阳?  

  娄敬故意顿了顿,朝堂上一时议论纷纷,刘邦也是有点不解。娄敬继续说道:周室的祖先,从后谡封邰开始,经过十几世的累积,到文王,武王的时候,天下归心,所以才能取代殷商。到成王即位,周公辅政,才开始营造洛阳都城。而陛下从一介布衣,经过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登上帝位,想要与成王,康王相比,恐怕还不是时候吧。陛下若要长治久安,最好定都关中,秦地被山阻河,有四大要塞,如果一旦有变,百万大军可以马上集结啊,就算峣函以东全乱了,陛下也能保有关中的天府之国啊!

  这里只是大致概括他的意思,若有兴趣,可以看看他当时的言论,实在是说得非常精彩。

  娄敬侃侃而谈,以其三寸不烂之舌,细致的分析都关中的好处,说得可谓滴水不漏。

  刘邦听娄敬这么一说,勾起了自从登基以来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问题:如何才能保证大汉王朝长治久安?如何才能保住皇帝的权力?

  他会把余生奉献给保住权力的事业!在他的心中,现在看问题的标准很明确,凡是有利于巩固权力的事情就是对的,就要去做;凡是有利于大汉王朝的延续的事情就是对的,也要去做。

  既然定都关系大汉王朝的延续,那么就是大事,就得讨论。

  他将这个话题抛给满朝文武:大家议议吧。

  群臣们大多是楚地人,当然希望都城离家乡近一点,纷纷反对娄敬的说法,甚至旗帜鲜明的嚷嚷道:谁去关中跟谁急?

  刘邦环视群臣,知道这些人都不是议事做决策的主,问他们也是白问。刘邦见张良并未说话,于是问道:军师,你有什么看法?

  张良答道:洛阳太小了,田地单薄,容易四面受敌,关中左有峣函,右有陇蜀,北有胡地,南有巴蜀,阻三面而守,一面制诸侯。诸侯安分,可用渭河漕运天下,诸侯不安分,大军顺流直下。这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娄敬的话是对的!

  有了大汉朝第一谋士在旁边帮话,娄敬的说法顿时迎来一片赞同声。

  刘邦当朝作出了决策,定都长安,择日在废墟上重建宫殿,娄敬被拜为郎中,郎官分两类,一类是负责宫殿门户守卫的,另一类是专门提建议的议郎,有时也打打杂,特殊时候充当使臣的官。娄敬做的是议郎,虽然只是‘比三百石’的小官,月薪是185钱,可谓俸禄微薄,虽然官阶低俸禄薄,但议郎的好处在于可以经常出现在皇帝面前,长久下去,与皇帝大臣混个脸熟,而且跟卫士不同,他们可以经常在皇帝面前说话,向皇帝提意见,这样一来,只要稍微有点才能,就很容易被皇帝发现,议郎官小,但前途不可谓不远大。同时,娄敬被赐姓刘,号奉春君。

  如果现在要来评说娄敬的这个建言,意义并不大,而且正确性还有待论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都城在哪里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吏治好坏,政府无能,贪官污吏横行,就算把都城修得固若金汤,也照样得灭亡。秦朝在长安

  也没活多长,而后世很多强盛的王朝也没定都关中。

  娄敬以一言升官,显示了刘邦唯才是举的雅量,在以后这成为大汉王朝的一项国策,学名叫“征辟”,以后会讲到。其实,刘邦努力寻找的答案就已经在他的行动中了,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能不断的补充到国家的统治阶层中,才有长治久安的基础。而一旦这条道路被堵死了,那么再高的城墙,再多的军队,再先进的武器,都无法改变灭亡的命运。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治国什么最重要?

  答曰:人才!。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5章:黄老思想
迁都的事情定了下来,咸阳也获得了新的名字—长安。当年的咸阳城在项羽的一把大火下早已是断壁残垣,萧何受命修筑长安城。

  为了显示新王朝的气象万千,萧何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一改节俭之风将宫殿修得雄伟壮丽,并且取名长乐,未央,也叫东宫西宫,寓意永远快乐。

  工程完工的时候,萧何很得意地请来刘邦验收,不想一向大方无度的刘邦竟然大发雷霆道:天下长年与匈奴作战,成败还未知,为什么把宫殿修得如此壮丽呢?(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稍微地分析一下这句话,你就会更加明白,为什么刘邦能扫灭群雄一统江山了!

  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的来看,很难把刘邦称之为好人,年轻的时候,坑蒙拐骗吃喝嫖赌偷鸡摸狗的事情,他没少干过,危急关头,他甚至可以将亲人子女一脚踹开。这么一个人,却能令天下归心,荣登九五之尊,似乎再一次应证了坏人未必有坏报的道理,如果你是有神论者,推论下去,那么你得绝望了,天子乃老天的儿子,俗话说有其子必有其父,看着天子的德性,就能推断他老爸的德性,最终你会得到一个令人发颤的结论,上帝或者神仙不是好人,换句更有哲学味道的话可以这么来说,上帝是邪恶的或者上帝是万恶之源。

  姑且不管上面的推断是否周密,结论是否有意义,但你千万不要在宗教人士面前摆谱,否则本人亦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动用板砖之类的武器来捍卫他们的信仰。当然,这句话不是本人的专利,因为有很多人说出过类似的话,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尼采。

  尼采先生说道:上帝死了。对于此种言论,有人发颤,有人怒骂,有人嘲笑,在尼采为自己的发现喋喋不休的时候,人们忍无可忍,只能代表上帝回敬尼采先生道:你疯了!

  不论尼采先生是真疯还是假疯,我们都管不着,尼采的话提供给我们一个分析的视角。这个视角,在武侠大师金庸的小说里也反复地被使用。

  这个视角便是人性并无绝对好绝对坏,拟人化的上帝如此,皇帝也如此。刘邦作为皇帝,起义前没干过几件好事,起义后好事干过坏事也干过,他不是个好人,但他未必不能做个好皇帝。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始终认同历史评价要多于道德评价的。

  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具有推动作用的人物,既然是历史人物,那就不能是普通的人物,她不能是大街上卖菜的大妈,不能是走街串巷吆喝磨剪刀的大叔,如果哪天他们躺在殡仪馆开追悼会的时候,说他们这一生为了拉动内需不辞辛苦,为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恐怕追悼会要开成笑林大会,他们的家属就得问候写悼词的人和他的祖宗了。那么反过来,在给历史人物开追悼会的时候,说他偷过几只鸡,逛过几次窑子,杀了几个小喽啰,造了几间茅草屋,踹了几次小孩等等之类的鸡毛蒜皮又关乎道德品质的事情,恐怕黑框里的人会气得吐血晚上就要出来问候了。

  所以朱元璋他数次将大明帝国的官员几乎清理干净,他有过不少令人发指的杀戮行为,但不可否认他是个好皇帝。所以清朝道光皇帝经常穿着缝补过的旧龙袍上朝,甚至在后宫养些家禽来贴补私用,貌似节俭为民道德水平高,但不可否认他是个不好的皇帝。

  仅以好坏来评判一个皇帝会比较片面。刘邦这个人,有流氓习气,坏毛病不少,但工作做得扎实,称之为有道明君并不为过。

  在刘邦的任期内,老百姓穷是穷了点,那也是因为底子薄,不能怪他刘老三,老百姓的日子却在慢慢的变好,这与刘邦的治国思想息息相关。

  一说到思想统治,大多数人头脑中肯定蹦出一个慈眉善目,有着大家风范,穿着飘逸的汉服的老头形象……孔夫子孔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在他生存的年代并不得志,到了秦代他的弟子差点被灭门,汉初时也并未占主流,直到刘邦的重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