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治研究-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企业经营价值的命题并不是一种纯工作室内的逻辑推论,同时更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反映。上市公司把企业股权分割成碎片出售,银行将存款业务打造成用户理财卖出,中介公司出售一个信息,策划公司策划一份方案,这些非传统企业的产品与传统企业的产品尽管形式迥异,性能殊非,可是它们之间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都表现为一个价值。企业经营产品也好,经营劳动也好,其实都是在经营着一个价值。也只有把形形色色的企业经营内容抽象到价值层面,才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这种概括才能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也才能真正清晰地解读出当今世界迷雾般的市场万象。
我们知道,无论怎样解读,价值是一个相对存在。在交易没有完成之前,价值永远只是一个期望值,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期望值是不尽相同的。只有交易完成,价值才以价格的形式准确地显示出真正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蕴含期望值的事物,本质上只能是一个价值资源,是一个具有价值的事物,但并不是真正的价值本身。这一点也不是瞎搅文字游戏,有如人的身高总是一个有尺寸的长度,我们不能说人的身高就是尺寸,人的身高是通过度量才能显现出来的一样。企业之所以称之为企业,其中“企”就是企望,企业的风险也就蕴含在这一“企”之中。面对一份低价战略方案,市场的感受或许会误会你的产品档次太低而无人问津;当你把价格拉向高端,却竟又是曲高和寡。企业的期望值能不能顺利地实现,这在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谁也不能宣布为成功。什么是成功的交易?只有当交易对方将款项打进自家银行帐户后,企业家才有可能长长嘘出一口气。这应当是不搞企业的人们难以体会到的经营感受。因此,与其说企业是经营价值,还不如说是在经营价值资源,是在经营企业自身那份计划周密的期望。
把企业的经营内容描述为价值资源,并非文学笔墨,证券公司股市价格动态显示牌,非常形象地记录了从期望值的形成、推出到成功实现或惨败收锣这一风险跳跃情形。没有成交的价格永远只是一个心理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没有成交的财富永远只是一个资源堆积。这个资源堆积价值究竟是多少,只有成交后才知道。当把人们货币这个等价物也放到市场去动荡,上一次成交后的价值在下一次成交价值的多少又成为一个谜样的风险。
投资活动历来被称为冒险活动,在市场博弈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当市场交易一步一步把价值抽象为货币,又猛烈地把货币抽象为概念后,试图用中国小农经济思维方式解读市场经济现象,定位企业,显然是得不到真正的理论答案的。
企业经营的集约与商业特性
第一章 企业政治概念的提出
第一节 企业本质的一般认识
四、企业的本质特征
4、企业经营的集约与商业特性
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交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货币让一切的交易变得简单,让一切的利益关系变得非常明了,劳动价值被抽象为货币,劳动成果和生活需求最终货币化。货币主导下的市场里,劳动产品不再是劳动者的最终关注,而是货币。劳动成果货币化使劳动价值的无形成为有形,对劳动过程进行无限的价值切割,将人类经济过程分划成为无数的利益碎片。利益碎片的出现,让任一利益碎片均成为一个可供经营的价值资源,为价值资源的集约经营成就了扎实的现实基础,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畅达通道。
如果说货币是利益碎片的始作俑者,那么,把这些利益碎片实施魔方对接的则是企业的集约经营特性。集约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表现为资源上的多重组合和成果上的利益共享,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抛弃小而全、大而全经营架构,在一个或若干利益碎片上投入超倍的价值资源,放大规模,纵深发掘,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企业的经营特点。
事实证明,集约经营模式显著地优于传统经营模式。资源上的组合决定着资源所有者可以不必转让资源所有权,只需提供经营权;多重组合意味着资本不再仅仅表现为货币,同时也可以是其它物化劳动以及活化劳动和信息资源,甚至包括人脉资源;资源多重组合还意味着,参与组合的价值资源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多重组合和利益共享还反映出,权益相关人在组合中提交的只是劳动价值的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那么,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只有利益分割的大小之别,而没有人格尊严上的高低贵贱之分,企业是一个利益的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过程。如果不尊重这一个特性,集约经营的组合形式必将走向衰落。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企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劳动的过程的含义。企业作为劳动价值的集约经营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权益人的独立性。
这些优势的存在,促使资源组合概念在一个广义的基础上拓开了企业操作层面的狭义,倚托品牌,多重联手,绕开了企业外延扩展上的资金投入风险,迅速地实现资本扩充,抢占优势市场资源,为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企业经营除集约特性外,必要提及的是企业行为的市场规则特性。企业是一个法人组织,但企业却是不具有公权力的法人组织,企业具有政治权利,却不具有政治权力,企业唯有的利器就是其手中持有的可供交易的价值资源。因此,企业经营机构的特性决定企业行为必须遵守公正的利益平等的市场规则。公正就是社会公众认为交易是正当的,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社会公众都能接受的。这包括交易双方在交易程序上和行为过程中都不能损害对方,也不能损害公众利益。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等历来是遭市场唾弃的非公正行为。传统企业的使坏是能眼见耳闻的,带来的社会公害有限,而以资本营运为特点的企业行为如果出现问题则是社会灾难。
综合上述探讨可知,企业是对价值资源进行集约经营的法人组织概念,企业是一个法人组织,它根据市场利益平等规则,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对社会价值资源进行经营性管理,以实现价值增长的根本目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共存规律
第二节 政治本质的一般认识
一、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共存规律
人,一个永恒博大的主题,以人为题的文章人类自己已经作了几千年了,把这句话颠倒过来说,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书就的都是人的主题。研究企业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一路走过来,在人性本质问题的认识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新的发现。但我们需要叙说政治,而政治则是一个关于人的命题,必须要有一段关于人性的文字中介这里,为前后的文字搭搭跳板,因此,这段关于人性的文字,并无什么新意。
独立性是天赋于人的。人一来到人世间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独立的躯体,独立的生命运动体系。人的独立性却又不是全部与生俱来的,后天的人生历程也是人的独立性得以成长的土壤,彰显的平台。独自的成长过程,独立的意识形态;同一时间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空间生存,同一空间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中,同一时期内的人有着不同的世事阅历与感受。因此,如果说世间没有第二片相同的树叶,那么,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白芽,嫩绿,枯黄,萧索;油旺,舒展,残破,飘零。不同的人的生命个体,各各有着不同的存在状态。
但是,真正绝对独立生存的人是没有的,人的生存需要使人只能是群居生活。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即使是离群索居者,其生活的根仍然深深扎在广阔的社会土壤之中,不然就没有这个人,即使有了也无法生存下去。
首先,人的生命的孕育与诞生离不开他人,孕育、诞生一个新生命的父亲母亲,本身就是这个新生命之外的独立他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当然包括诞生这一新生命的父母,还同胞兄弟姐妹。仅就生命从孕育到诞生的直接生命链及血缘旁支,就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也许,生命的躯体可以离开这个群体,然而斩不断的诸多关系依然存在。
其次,生命的维护与成长植根于社会,生命需要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情感,这些物质与精神资源本身就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婴儿被丢在荒郊野外无人照理的情况下,能够健康成人,索居的成人也需要从社会获取生活资源才能满足生活需求。
其三,社会是人类认识的对象,是知识、智慧的源泉,就是纯粹的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一定社会人文基础上的认识。同时,社会又是人类知识与智慧服务的对象,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在于改造世界,人类不断地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否则,认识世界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社会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舞台,没有社会的存在,任何个人价值都无法展示出来。生命价值的伟大与渺小,是一个基于社会群体的相对存在,没有社会的认知、认同,人生便没有伟大与渺小的概念存在;离开社会大舞台,人生便只存在于生理意义之中,没有和着你的高兴,也没有人伴着你的愤怒。
这就是人的社会性的客观必然基础,也就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任何个人都无法回避。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个人既是一个独立的人,同是也是一个社会的人,换用通俗的话说,每个人既是“我”的,同时又是“他”的。人的独立性是人的个性表现,表达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意志与需求;人的社会性则反映出社会所有人的共性。社会性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性,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意志与需求。社会授惠于生命个体,同时也必然制约着生命个体,要求每一个生命个体必须履行其应尽的社会义务,社会意志也不可能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意志如愿以偿。因此,人的社会性也就必然地与人的独立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表明,二者虽然存在矛盾,任何人却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生存。任何人都首先应当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没有独立的人生,社会性再美好也将失去意义。任何试图无视人的独立性的行为,实际首先灭失的是他自己的独立性,也必将招致其他人独立性的抗衡。任何人在社会中生活,又都应当尊重人的社会性,在尊重社会性的时候,实际也是在尊重人的独立性。当我们试图破坏一个合理的社会性的时候,实际也在破坏人的独立性的基础,社会在破坏中必将失去平衡。也就是说,没有人的社会性,也就没有人的独立性,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是互为存在的。
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共性发展的内在动因,个性的发展聚集到一定能量,便会推动社会性的整体发展。同时,社会性的发展对个性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决定性作用,没有共性发展的趋势,个性不会出现发展。只有当个性的发展与共性的发展达到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