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特工战-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颇芰Α;ハ嗯浜弦膊缓茫孟蠡故谴υ诎瞪本Ш褪裁幢ㄉ缂钦叩乃剑思夜碜拥奶匚窀静辉谝桓龅荡紊稀�
第四、我总觉得这里边有其他的问题。黑龙会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他们怎么会反应那么快?好象早就有了计划,有了准备似的,我们的人一去,他们的人立刻就起来抵抗,甚至好象有成熟的反包围的计划。可惜,最后军统的人把所有的黑龙会特务全都打死了,无法查清了。这里边是不是有杀人灭口的成份?”
刘海薇吃惊地了嘴:“你是说,有内奸?”
于效飞说:“我虽然不敢肯定,可是,我还是有这种感觉。那个,或者说是那些内奸,把黑龙会的人都打死了,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出卖团体的事情了。”
刘海薇说:“那怎么办?向站长报告?”
于效飞说:“恐怕人家还不能相信我,毕竟我只是刚刚加入团体的。连人家姓名都不知道。不过,现在鬼子已经疯了,他们到处在进行大搜捕,咱们都要小心。军统的人只是对你们进行了初级的训练,我一直为你担心,这些天你跟我在一起多呆一阵,我来对你进行正规的间谍训练,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
刘海薇连忙说好,她兴奋得脸上泛起了红晕。
于效飞找到了一个时间,去见站长。不料,在他知道的几个地方都没有发现军统的人,他又在几个联络点留下了暗号,想要见站长或者是老陈他们,却一连几天都没有回音。于效飞心里非常纳闷,同时又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只有李云亭这么一个在军统里边可以依赖的人了,只好找他去。可惜的是,他根本没有李云亭的地址。于效飞仔细回忆了一下,终于从李云亭跟他说过的一句话里边找到了一点线索。第二天,他早早来到了天桥旁边的远香茶馆,来到楼上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他听李云亭说过,好象有一些东北来的人经常在这儿喝茶聊天儿,那么李云亭也应该经常来这儿了。
东北人本来没有泡茶馆的习惯,可是这家茶馆是一个东北人开的,生意不错,所以一些东北人慢慢养成了在这儿聚会,互相通报消息的习惯。
于效飞坐了一会,人慢慢多了起来,可是,就是没有看见李云亭的影子。就在于效飞准备向老板打听的时候,从楼下跑上来一个人,朝四面一看,转身又朝楼下跑去。于效飞一看,这不正是李云亭吗?
于效飞赶紧掏出两毛钱扔到桌子上,起身就追下去。于效飞不能喊李云亭的名字,一直追到路口,这才追上李云亭。于效飞在李云亭身后低低地喊道:“李大哥!”
李云亭急忙回头,这才发现于效飞跟在他的身后。他一愣:“兄弟,你怎么没走?”
“我上那儿走?”
“哎呀,傻兄弟,站长和老陈他们早就跑到天津去了,兄弟们知道信的都撤了,你怎么还在北平啊!”
于效飞又一愣:“没人通知我呀!”
李云亭苦笑说:“遇到这种事,早就各奔各的道了,还通知什么呀!我要不是今天急着找人,也不会呆在北平啊!”
于效飞和李云亭并肩在路边走起来,于效飞说:“这那象干秘密工作的,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散了?站长也太不仗义了!”
李云亭耷拉着脑袋说:“鬼子占领了上海,咱们在这儿的人又死了一半,现在鬼子查的这么凶,当然全都跑了。”
于效飞说:“既然这样,你也撤吧,咱们两个留个联络方式吧,要是我想见你,就在这条街拐角的那个电线杆子上用粉笔划个十字,要是你想见我,就在尚书胡同最右边大门上用粉笔划个十字。怎么样?”
两个人这才分手。
于效飞想了一下,站长和老陈已经跑了,自己嘴又紧,应当没人知道自己的住处,暂时没有危险。不过,旧问题又排上议事日程,那就是吃饭问题。看来还是得找一份工作啊!
于效飞拿来一张报纸,看着上边的广告。忽然,一个叫做“东亚经济调查局”的招收职员的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效飞看看下边的介绍,这个东亚经济调查局是日本人办的,这次专门招收精通日语,学历高的人加入,月薪150元,从事翻译和资料整理工作。
工资很高,工作又轻闲,这个对于效飞的吸引力是挺大的。而且,于效飞本能地觉得,这个东亚经济调查局似乎是一个情报机构。于效飞现在是孤身一人与敌人作战,没有了上级,没有情报,他太需要了解敌人的动向了。于效飞马上就按照报纸上边介绍的,找到那个地址,应聘去了。
果然不出于效飞的所料,东亚经济调查局真的是一个日本的情报机构,这个调查局的情报搜集范围不限于经济,而且对中国的政治动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排日、抗日局势,也非常关注。这时正是日本侵华初期,他们急需大量的既懂日语,又了解中国社会的人为他们收集情报。
日本鬼子都是老牌特务了,对伪造身份之类的手法自然熟悉,审查极为严格,于效飞干脆照实说话,说自己是一个学生,又说日语是跟学校的一个日本教授学的,那个日本人跟他的关系是非常地好。日本人马上到于效飞的学校调查,证实于效飞说的基本是实情,于是录用了他。
其实,于效飞跟那个日本教授关系好不好,这个那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反正他也没和那个日本教授达到拚命的程度,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一说,也就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
日本人一看材料,于效飞他们学校教的是英语,他还算是会两门外语,更加高兴。高级特务的一个标准正是能够使用多门外语,他们对于效飞更是另眼看待了。
于效飞坐在东亚经济调查局的办公桌后边,不禁笑了起来,本来只是想找个吃饭的地方,没想到居然进了日本特务机关,他一个没留神,竟然成了三面间谍。
这一下,他更要大干他一场了。
于效飞发现,日本特务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这可不象他进入军统那么简单。
和于效飞一起进入日本特务机关的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每天工作在一起,日本人看似不注意,可是其实他们每天都会受到对他们的行为和工作能力的评估。
不过,于效飞现在可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他已经不是那个只凭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而奋勇杀敌的大孩子了,在军统的这段经历,让他对外国教官向他传授的那些间谍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间谍的行为守则,已经变成了他的本能。
现在的于效飞,一举一动,真实而自然,但是,他却没有流露出对日本鬼子的一点一滴的不满,仿佛他真的跟那些与日本鬼子有血海深仇的人完全无关似的。于效飞每天认真地抄写日本鬼子发给他的各种文件,把日语翻译成汉语,把汉语翻译成日语,有时还看着自己翻译完的文章又是摇头晃脑,又是不停叹息,好象是对自己翻译的文章或者是写的字非常自鸣得意似的。日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胸无大志的无聊文人。
不过,日本人真的发现,于效飞翻译整理的资料条理清楚,见解独到,甚至能够把上司自己也不太清楚的设想准确地把握住,提供有根有据的资料支持。日本人认为,这绝对是一个优秀的情报分析人才。
这天下班,一个跟于效飞一起被录用的中央大学学生张达,提议由他请客,大家出去下饭馆。这个提议自然受到全体响应。到了饭馆,酒喝得差不多了,张达长叹一声说:“唉,现在日本鬼子占了中国,再也没有希望了,只好每天这么醉生梦死了。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看到中国的*呀!”
一起喝酒的人吓了一跳,连忙说:“你喝多了!现在是日本人的天下,这要是让日本人听见,还不砍了你的脑袋?”
于效飞撇着嘴说:“你可别逗了。原来我们学校组织抗日宣传,我也参加了,我还想,我这么跟着卖力气地忙这忙那,政府怎么也得赏识我,给我个一官半职的。那想到,日本人一来,那些家伙全都跑了,我连饭钱都没了。结果到了这儿一看,光是每天抄抄写写,认真一些,人家就给我150元的月薪,都快要赶上教授的多了。我呀,还是老老实实在这儿干吧!将来说不定能加点薪呢!”
这些人七嘴八舌地乱说了一阵,喝完酒回家了。
到了第二天,于效飞还是翻译他的东西,等到把稿子交到课长办公室去的时候,课长宫本笑着对于效飞说:“于君,你的工作非常出色地,要相信,为帝国服务是有你希望的前途地,一定会出人头地。好好干吧,从今天起,你的月薪调整为500元。你已经是一级职员了。”
于效飞明白,他已经通过了最后的考验,一级职员,就是比较高级的特务了,比一般的职员要受重视得多。他连忙弯腰施礼道谢。中午吃饭的时候,两个昨天跟于效飞一起喝酒的人被两个穿着黑衣,表情冷漠的人带到后面的大楼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于效飞把自己现在的情况用密写信向亨利报告,不料第二天就收到了亨利的信,亨利让他马上赶到上海,有重要任务。于效飞看看信封上的日期,这是几天前发出的信,是一封加急的信,这说明事情很紧急了。
23、惊险的约会
于效飞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能让鬼子相信的理由,请假去了上海。
在亨利指定的旅馆住下,晚上,从门外塞进来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有个叫亨利的人让我通知你,他的车在后边弄堂口,让你赶快下去。”
他来到阳台上,看看周围没有动静,纵身一跃,从阳台上跳了下去。于效飞飞快地穿过弄堂,来到弄堂口,一辆轿车已经停在那儿了。于效飞来到汽车旁边,却发现亨利根本就不在车上,从开车的人的背影可以看出,那个人绝对不是亨利。于效飞无声地打开车门,坐到后座上,用枪牌撸子顶到了那个人的后脑勺上。
那个人大吃一惊,急忙想回头,于效飞冷冷地说道:“回头就打死你!说,你是谁?”
那个人镇定下来:“我是亨利的朋友,他在别处等着你,我负责送你过去。”
于效飞哼了一声,那个人发动汽车,在黑暗的马路上穿行起来。连转了几个弯,他们进了一个黑黑的街道,汽车突然停下,那个人回头对于效飞说:“快,穿过这个弄堂,那边有另外的车在等着。”
于效飞一点头,打开车门,几步来到了对面。在弄堂那边的出口,有一辆卡车在等着,于效飞无声地打开车门跳上车,那个人同样吓了一跳。他刚想观察一下于效飞,于效飞已经用枪支在他的脸上,把他的脸顶到了旁边的车窗上。
那个人的脸被枪支着,不能说话,勉强从牙缝里边挤出声音:“是亨利的朋友?”
于效飞哼了一声,汽车开走了。
又是过大街,走小巷,走了很多于效飞根本不知道名字的地方,汽车停下了,司机指着一个小门对于效飞说:“到那里边去,亨利在那儿等着。”
于效飞跳下车,朝门上看看,轻轻打开门,闪身进去。
门里边有一个人,发觉门被打开了,刚想靠近,于效飞一枪柄打在他的脖子上,那个人无声地倒在地上。于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