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水世界-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物到处堆放,病死牲口都是草草浅埋了事。一旦发生大的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昨天我也给刘福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对此也非常头痛。村民有的素质高,还听他的意见,有些素质低的,照样到处乱堆乱扔,结果搞得大家都不遵守规矩了。刘福也是因此才把自己的养殖场搬到了村外空旷的戈壁滩边上,不过这样他的成本开支大了不少。如果我们走刘福的老路,最后可能造成好心办了坏事的结局。”
大家听了这话,都是猛然惊醒!确实,刘福他们村子里到处都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看来都是排泄物和病死羊发出来的。大家开始觉得,这帮日新村的村民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啊,涉及到贷款、种畜、养殖、管理、环保、销售等各个方面,凭李大山现在的能力确实不可能全部解决。
不过难归难,大家还是在继续思考,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帮助他人,还和李大山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最后在思想的火花碰撞中,李贺这个平时只知闷头做事的能干人说出了一个大家都认为不错的点子。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建议下,这个主意很快被完善了。其实他的主意并不复杂,说起来和“公司+农户”的模式有些类似,但是完全避免了农户小规模养殖造成的困难和问题,而且能够很好的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李大山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拥有市场主导地位。只是李大山的利润率会降低一点点而已,虽然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李大山以后将有八鲤湖和发电站造就的现金流垫底,对这种发展模式还是很有信心。
李贺的主意是这样的。等以后发展步入正轨以后,李大山把日新村的劳动力都招聘为农场的职工,争取草原市的政策支持,在最靠近八鲤农场的北面属于日新村的荒滩戈壁上面建立一个新村。搞好风沙防护,修好住房、牲口圈子和沼气池以后,把日新村的村民全部搬迁到此处,再从八鲤湖引出主水管,修建水塔,供应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招聘的劳动力都发基本生活费,但是必须领养相应数量的牲口回去,按照农场的要求进行圈养。饲草由李大山提供,不准喂养添加饲料,以保证牲口的肉质鲜美。而牲口的排泄物都进入沼气池,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牲口也要求申报,进行深埋处理。每年李大山根据农户上交的牲口增加量,按照农场对外的实际交易价格,按一定比例,核定他们的绩效工资。而村民集中以后,李大山就可以派驻技术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给牲口看病也方便得多,在管理上有了可能性。
商议到这一步,大家都很兴奋。这个方式能避免村民无力投资和无技术支持的问题,也能解决小规模养殖经常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村民集中起来方便了李大山对他们进行管理,而且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相信他们会接受这种方案。
只是李大山的农场还在起步阶段,根本无力进行这么大的投资,而且更关键的是李大山现在没有合适的牲口提供给村民寄养。看来这事情还得过段时间再说,不过想到了解决的主意,大家都很高兴。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李志远和李奕听说李大山要帮自己村里的乡亲,拍着巴掌大声说好,两眼闪闪发亮,内心激动不已。
………【第053章 罗校长的学生(上)】………
考察之后没两天,李大山就接到了罗校长的电话,说学生马上要毕业了,问李大山的农场能够安排多少人进场工作,言下之意,李大山这里需要人手都从他的学生中挑选。对于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校长所表现出来的敬业、诚信、奉献的工作品格,李大山非常钦佩。其实这件事李大山和黄教授也多次商议过,两人都倾向于帮助这个陷入困境的校长。而且八鲤农场虽然发展顺利,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确实很需要人手来做事,比如喂鱼、放牧、给牲口看病、组织割草等等。
而看了刘福的养殖场以后,李大山决定先期招收三十名学生。所以在和罗校长的电话中,李大山答应接收他三十名应届毕业生。罗校长本来没有抱很大的希望,这下算是喜出望外。要是当面,罗校长恐怕要对李大山鞠躬感谢了。罗校长的诚挚谢意让李大山觉得办教育难,办职业教育更难,办农牧业职业教育难上加难。只是自己能力有限,现在也只能帮到这个地步。等以后发展好了再说吧,李大山在心里默默想到。
既然答应接收这么多人,李大山当然要为他们考虑生活安置问题。首先是住的问题。虽然原跃进农场留下来的职工宿舍着实不少,一共有十排平房,每排分两列,各有平房十五间,共三百个老式套间。每间分成前后三进,有客厅、卧式、厕所,虽然面积不大,才四十个平方,但是安置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可以的。不过房子一直没有检修,根本没法住人。现在天热还好,等到冬天,房里冰冷一片,让人难以忍受。
不过幸好上次借安装风力发电设备的契机,通过电业局杨局长的关系,要他们以成本价对农场内所有建筑物和生产设备的连接线路进行了全面更换。光是这一项就花去了李大山八十多万元。现在接纳这么多大学生过来,至少不会让别人回到家黑灯瞎火的。
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水的问题。自从搬到八鲤农场以来,因为人少,李大山一直是从长风县城买水吃。农场原有的水管都已经锈迹斑斑,不堪使用了。借着这次机会,李大山准备把整个农场的供水系统建立起来。水源地当然就是八鲤湖。由于湖水水平面比李大山所处的位置高出四十米左右,只要李大山在生活区域旁边修建一座大点的水塔就可以实现自动供水了。不过西北严酷的冬天对供水系统是个很大的考验,需要特别注意对水塔及周边设施的防护。就是早前安装的喷灌系统,李大山也是要求全部埋在地下,主水管和阀门都是采购的上好材料,同时修建了简易的防护棚,唯有喷洒机头是全金属材料,可以裸腾在地面上。
好在现在找个好点的修建水塔的工程队还不是很难。很快李大山就联系了草原市一家比较大型的专业工程队。为了施工需要,工程队先是派了几个技术人员实地勘测,结果这几人对李大山的设想都非常赞同,同时对高出地面的大湖泊啧啧称奇。很快施工的方案就出来了,饮用水的主水管从上山坡的石梯旁接出,然后一直沿着才修建的水泥路下行,再在农场生活区旁修建一座水塔,最后利用水压差实现无动力供水。整个工程量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采购的都是好材料,加之为了保护水塔和主水管,还要另外修建塔罩、塔体,为主水管加包保温材料。加上所有入户的分水管以及几个沼气池,最后算下来,一共要二百三十万元。
虽然这个价格有点贵,但是水电气都是长期工程,一步到位非常必要。以前李大山为了建庄园倾尽全力,现在手中还有不少钱,对此自然不会犹豫不决。谈妥这一切,工程队的施工队伍就正式进场了。在忙碌中,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工程队也完成了所有施工。
现在农场生活区的所有住房以及大礼堂、澡堂等地方全部换成了崭新的水管,就连小花园也连接了喷水口,以后种花就方便了。这也是刘阿姨的特别要求。水塔也已经修好,经过调试,很容易就能实现虹吸供水,只是要注意关水时间,不然就要漫出来。对于八鲤湖的水质,李大山是有信心的,但是微生物和细菌难以避免,他还是耐心的学习了怎样给水塔的水消毒。
水电都弄好以后,李大山又请装修队对第一排的三十间房子里里外外进行了全面修补和粉刷,另外还把大礼堂和澡堂都修补了一遍。而锅炉房保存较好,换上新锅炉就可以继续使用。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工程,花了七八天就完工了。李大山知道现代的小青年都喜欢上网,而且自己的农场早就计划建立网站,借着这个机会,李大山申请从电信局拉来了10M的光纤宽带,以后农场就是一二百人同时上网也没有多少问题。有张副秘书长从中帮忙,李大山只花了二万多的材料费,另外每年还要支付一万八千元的使用费。不过安装网络还有一个好处,附送给李大山五个电话号码和电话机,免座机费,当然打电话是要另外交钱的。李大山的公司以后要对外营业,没有座机还是不太方便,于是他也很开心的接收了。
一下子要来几十个人,吃饭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李大山又从日新村请了两个中年妇女专门负责给大家做饭。每人每月一千元,包三餐饭,两人都很高兴的答应了。食堂还是定在原来农场的大礼堂里面。所有厨房的设施都还在,只是采购些锅碗瓢盆就可以了。而买菜的任务就交给李贺了,反正现在农场的事情还不是很多,而且能开车的人就那么两个人,总不能让李大山每天去买菜吧,所以只好辛苦他了。
忙完这一切,罗校长的学生马上就要到他的农场来上班了。到了七月十五号,罗校长打来电话,说第二天早上亲自来送学生。由于八鲤农场很好找,第二天一早,罗校长就带着学生到了农场。此时李大山也已经带领农场一班人在门口等着了。
一下车,罗校长就紧紧地握着李大山的手,连声表示感谢。李大山谦虚的推辞。罗校长又拉着黄教授的手不放,一个劲儿表扬他,搞得黄教授都不好意思了。
寒暄过后,罗校长指着身后的一群年轻人,正式向李大山等人介绍他的学生:“李总,这三十位就是我这次给你推荐的学生。为了感谢你对我们学校的大力支持,我可都是选的各个专业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其中三人还当过班长,管理能力也很不错的。”
李大山也开始仔细打量这些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年轻人。这些人才从学校这个半封闭的小社会中走出来,面对自己未来的东家,都还有些拘谨。学习农牧业的大多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来看,都非常普通,没有一个装另类新潮的。李大山自己高中毕业就到外面闯荡,清楚他们虽然外表看上去还很坚强,但其实内心很脆弱。为了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李大山非常客气的邀请他们进去再慢慢细谈,言下之意,这些人自己都接收下来了。这让还在忐忑不安的几十个小弟小妹心里踏实了许多。至少如果他们不出大的问题,留在这里工作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
罗校长见李大山没有具体询问情况就招呼进场,对他的爽快和信任也很高兴。大声吆喝一声,罗校长就领着自己的学生来到了大礼堂。目前农场办公楼还没有检修,暂时还不能使用。大礼堂前段时间刚检修过,早就由李春花等人收拾好了。
………【第054章 罗校长的学生(中)】………
大家都落座以后,罗校长开始仔细介绍他的学生。点到一个人的名字,那人就站起来做自我介绍,大家也就借机打量此人。通过罗校长和学生自己的一番介绍,李大山终于认识了全部三十名新成员,其中畜牧班十二人,兽医班八人,动物营养班四人,水产养殖班四人,社科班一人,信息工程班一人,男生二十六人,女生四人,当然印象最深的当属三个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