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的嘴巴喜爱尝可口的滋味,鼻子喜爱闻芬芳的气息,耳朵喜爱听悦耳的音乐,眼睛喜爱看美丽的景观……只要口、鼻、耳、目、四肢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欲望。这些属于生理作用层次的欲望,往往使人陷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本有的善心就坠入人欲之海,载沉载浮;(新浪读书独家首发)若不及时援救,必将沉沦灭没!
面对人欲横流的危机,孟子提出了解决之道。孟子主张人类应该减少欲望,节制私欲。寡欲的效果,在于减少外物的诱惑,更进而彰显善良的本心,使我们的生命超越生理的层次,提升到义理的境界。孟子相当含蓄地指点:一个人要是能寡欲,就算有“义理不存于本心”的情况,恐怕也是很少吧!反之,一个人要是多欲,必然深陷物质欲望之海,无法自拔;在这样困绝的地步,还能保持本心,也是很少的。如果丧失了本心,试问人和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代科技急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准日增月进;而各种物质的享乐,更是花样翻新,诱惑世人!人心为之陷溺,良知因而蒙蔽,乱象纷呈,罪孽横行,比比皆是。比方说,汽、机车原是用以便利交通的,却成了某些人飙车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一时的快感!电脑原是研究学术、改善生活的利器,却成了某些人巧取豪夺、经济犯罪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个人的私欲!如果人人都能节制欲望,存养本心,必能以此善心,妙运科技,福国淑世,对人类有深远的贡献。
(二)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①,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②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新浪读书独家首发)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④食,一豆羹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⑥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⑦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⑧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⑨与?乡⑩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一○)
章旨
孟子论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生、死,但是生与死应以义为取舍标准,勿因一己私欲而失其本心。
注释
①熊掌熊的脚掌,又名熊蹯(fán),滋味肥美,属珍贵的食品。
②苟得苟且求生。
③辟音bì,通“避”。
④箪音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⑤一豆粒煌敫馈6梗糯局频氖⑵鳌
⑥嘑尔大声吆喝的样子。嘑,音hū,通“呼”。尔,词尾。
⑦蹴尔用脚拨移的样子,蹴,音cù,蹋、践踏。“蹴尔”的文法结构和“嘑尔”相同。
⑧万钟指丰厚的俸禄。钟,量器名,容六斛四斗。
⑨得我即德我,对我感恩怀德。
⑩乡音xiàng,通 “向”,曩昔、以前。
析论
孟子认为“义”的言行准则是从“羞恶之心”发展出来的,而“羞恶之心”发自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心。有良心的人,就能分辨什么是公义、节操,什么是小利、私欲。生死事小,良心事大。一般人的良心常不免被私欲蒙蔽,于是见利忘义,巧取豪夺!然而,贤人君子持守义理,存养本心,不以私欲、小利为利,而以公义、天理为利,所以能养成高尚的节操和完美的人格。孟子认为人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样的道理:
孟子卷·论性善(9)
一、鱼与熊掌的取舍熊掌和鱼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佳肴,但是熊掌的滋味尤胜于鱼。假使在这两道佳肴中只能择一而食,绝大多数的人必然会选择更美味、更珍贵的熊掌。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都希望追求更好的事物,生与死的取舍亦复如是。
二、箪食豆羹与万钟之禄的取舍每个人都爱生恶死。假使不吃这箪食、豆羹,就会饿死。但是当别人“嘑尔、蹴尔而与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就宁死而不愿接受它了。什么道理呢?没有尊严嘛!
人都是喜爱富有,厌恶贫穷的。一旦万钟之禄当前,许多人就心花怒放,头脑不清了;人性的尊严、礼义的价值都忘得一干二净!为了财货权势,什么肮脏的、不道德的勾当都做得出来!
面对生死的抉择时,接受箪食、豆羹,都要明辨礼义;为什么没有生死的逼迫时,对于高官厚禄反而不讲求辞受取与的分际呢?这不是相矛盾吗?
从第一个例子可知,人都是要追求更好的事物、更高的境界。从第二个例子可知人性的尊严、礼义的价值,人类的良心是比生死来得更重要的。因此,即使是万钟之禄当前,也应该“不为苟得”,因为还有高于万钟之禄的价值在。即使是面临死亡,也不应放在眼里,因为尊严的丧失、人格的破产,比死亡还要令人憎恶。
为什么有这样的道德感呢?因为人都有羞恶之心,都有与生俱来的良心。而这良心是要善加存养的,必须如此,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才能确立。必须如此,人的社会才能和谐而有条理,才不致沦为禽兽之域。历史上许多贰臣,卖国求荣,像宋代的秦桧、明末的洪承畴,之所以遗臭万年,就是因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试问那不义的高官厚禄对他们的人格气节“又何所加焉”呢?
(三)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②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③来。吾将④良人之所之⑤也。”蚤⑥起,施从⑦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⑧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⑨,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⑩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三三)
章旨
孟子引述齐人乞食墦间、骄其妻妾的故事,以比喻不择手段,追求富贵利达而骄人之可耻。
注释
①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②餍音yàn,饱。
③显者富贵的人。
④音jiàn,窥视。
⑤所之即所往,指前往的地方。
⑥蚤音zǎo,通“早”。
⑦施从躲躲藏藏地跟着。施,音yí,通“迤(yí)”,斜行。
⑧国中都城之中。
⑨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最后走向东门城外坟墓间那些祭坟的人。卒,最后。郭,外城。墦,音fán,坟墓。“之东郭”的“之”是动词,“往”的意思。
⑩讪音shàn,埋怨责骂。
中庭即庭中、堂阶前。
而良人未之知也可是丈夫还不知道这件事呢。“未之知”即“未知之”,不知此事。
施施音shī shī,喜悦自得的样子。
析论
孟子经常讲述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引证譬喻,适切中肯。他曾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告诉梁惠王治国之要,在于推行王道政治,才能深得民心的道理(《梁惠王》上·三);也曾用“一傅众咻(xiū)”的故事告诉戴不胜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滕文公》下·六)。像这样隽永的篇章,在《孟子》书中,几乎触目即是,不可一二数。本章第一段“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就是一则生动的故事,孟子借这个故事警惕世人要有羞耻心,有羞耻心才足以修身崇德,振家昌国。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孟子卷·论性善(10)
妻子心目中的“良人”,本应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志节,肯吃苦耐劳,愿打拚(pàn)上进,以建立幸福的家庭,开创美满的人生。这样的“良人”,才足以“仰望而终身”。然而孟子口中这个“齐人”,竟然那么没出息!他竟日乞食墦间,酒醉肉饱,回到家中之后,还不知羞耻地“骄其妻妾”,骗她们说某某富人、某某显宦请他吃饭。这个“齐人”一则用子虚乌有的虚荣“欺”其妻妾,(新浪读书独家首发)一则大言不惭地“骄”其妻妾,有这两项恶劣的行径,尚且沾沾自喜,不自以为非,真是不知“羞耻”为何物!“良人”不良,一至于此!孟子冷隽幽默的讽刺,诚然足以发人深省。
社会上有些人只是谄媚逢迎,巧取豪夺,图谋富贵以骄人;有些人一味作奸犯科,杀人越货,以谋取财富,向人夸耀;另有好色之徒,专事骗情、骗色,以向人炫耀……这类无耻、败德之徒,套句孟子的话:“其家人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顾炎武曾经痛心地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识分子或人民的公仆要是恬不知耻,只是追求个人的富贵,那么国家的前途就让人担忧了。
(四)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③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⑤,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⑥,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⑦。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⑨,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⑩。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一)
章旨
孟子劝梁惠王倡行仁义,勿使上下交征利而危及国家。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姓魏,名罂(yīng)。“惠”为谥号。旧都安邑(今河南安邑县),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称梁惠王。
②叟音sǒu,长老之称。
③不远千里不以千里路途为远。
④何以利吾家如何有利我的家。家,大夫之家。
⑤上下交征利上下相互征取财货利益。征,取。
⑥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诸侯国。乘,音shèng,一车四马为乘。
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在万乘之国中获得了千乘兵车,在千乘之国中获得了百乘兵车,不能说不多了。
⑧餍音yàn,满足。
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没有一个有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啊!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没有一个讲道义的人会把他的国君拋在脑后啊!
析论
本章是《孟子》全书开宗明义的一章。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他所说的“利”,是指“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