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

第19部分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第19部分

小说: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圣外王之道,应可大略有所了解。
        (一)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知止⑤而后有定⑥,定而后能静⑦,静而后能安⑧,安而后能虑⑨,虑而后能得⑩。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经》·一)
        章旨
  本章为《大学》全篇的总纲,阐明三纲八目的连贯性。由个人格、致、诚、正的修身功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至善的境地。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教育宗旨、理想。古代最高的学府为大(音tài)学,以培养经国治世的人才为主,其教育内容即称为“大(音dà)学”。
  ②明明德修明自己内在的清明德性。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形容此内在的德性原本清明。
  ③亲民程子以为当作“新民”,使人日新又新,进步不已。
  ④止于至善达到最完美的境地,指明明德及亲(新)民,都要尽力达到圆满。
  ⑤知止知道要止于至善。
  ⑥定指志有定向。
  ⑦静指心不妄动,不为外物所诱。
  ⑧安指心能定静,随处而安。
  ⑨虑指思辨精详。
  ⑩得指达到至善的目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任何一件事都有先后次序。物,犹事。朱熹《大学章句》:“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
  明明德于天下谓使天下人都能明其明德。
  齐其家指家庭中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和爱相处;家族中公平有序,没有纷争。齐,和谐整齐。
  正其心心有所主,不受情绪干扰蒙蔽。
  诚其意指使意念、志向真实无妄,都合乎德性的要求。
  致其知推极自己的觉识,使其所知无不尽。致,推极。知,觉识,指人心之灵觉。
  格物即物穷理,意谓在事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理。格,至、即。
  庶人平民。庶,音shù,众也。
  壹是一切、凡此。
  修身内在的修养功夫,此处亦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朱熹《大学章句》:“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犹言不修身而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本,指修身。末,指齐家以至平天下。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厚”指修身,即前面说的本;“所薄”指平治天下国家,即前面所说的末。厚、薄是相对的概念,分指重要的与次要的。此句意谓所当厚之修身,不能切实地做,却能做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

孟子卷·论政治(18)
      析论
        一、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此三纲领在句首虽然分别著有一个“在”字,但理解上,不能将三者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全文对此三者一贯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非常强调的。换句话说,在“明明德”与“亲(新)民”之外,没有另一个“止于至善”;“明明德”之事的“止于至善”,便是要推致到“亲(新)民”,使天下人皆能“明明德”;而“亲(新)民”之事的“止于至善”,便是以“明明德”为基础,先觉者由己身做起,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透过教化,以启迪引导天下人自明其明德。亦即“止于至善”是包含“明明德”与“亲(新)民”而言的。
  二、八条目
  第二段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正是要完成三纲领的修为事项。首句的“明明德于天下”即是末句的“天下平”,但不直接说“天下平”,盖因欲平治天下,其方法断非全凭刑政以宰制百姓,而当以一己的“明明德”为本,并将此道推拓于天下,使百姓亦皆自明其明德,各自建立道德的人格,成就道德的社会,才算真太平。然而,“天下”的根本在“国”,“国”的根本在“家”,“家”的根本在“个人”,(新浪读书独家首发)所以想使全天下为道德的社会,还须先使国、家、个人,皆成道德之国、道德之家、道德之人,而其最根本处就在个人。个人要成为道德之个体,唯有修身。修身的先决条件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没有此四者,便没有修身可谈,这是修身的具体内容。而细分之,则格物、致知属“穷理”的功夫,诚意、正心属“正心”的功夫,穷理又是正心的基础。当个人于所经历的事事物物,皆能推求其所以然之故与当然之常规,终能豁然贯通事理之极,使自己心灵本具的万物之理,能源源本本呈现于行事之中,则对于自己的意念、行为,必能察其善恶,进而为善去恶;意念、志向因此不会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则灵心本性便能主宰己身,而道德人格于是可修养完成。
  八条目有着系列开展的关系,而其中以修身为中心。格物到修身是自我修养,为立己达己的功夫;齐家以至平天下,是道德推扩,为立人达人的事业。唯其己立己达,乃能立人达人,末段明言一切以修身为本,其意义在此。
        问题与讨论
  何谓“大学”?其教育的内容、理想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