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文涛拍案 >

第9部分

文涛拍案-第9部分

小说: 文涛拍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视解说】
  美军第三步兵师由科威特开入伊拉克南部沙漠,之后全速向巴格达推进。大约有二千架坦克以及各类军车,以40~50公里的时速沿着幼法拉底河西岸沙漠地带向北推进。而由美英两国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的另一路大军,沿着底格尼斯河流域向北推进。英军将领相信,联军部队最快三四日内,就可以推进到巴格达。
  【伊战第二天·大事记】
  00:32  美军在科威特边境遭伊9枚导弹袭击
  02:35  美伊军队在巴士拉附近交火
  02:53  美军开始参与对伊军事行动
  03:35  美英部队进攻伊边境城市乌姆盖斯尔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初刻拍案(3)
04:52  萨达姆妻女住宅被炸
  05:49  美宣布没收伊在美政府资产
  06:52  伊称北部城市摩苏尔遭空袭
  09:22  美国宣布驱逐伊拉克驻华盛顿3名外交官
  15:22  英军两直升机在海湾相撞
  18:47  美海军陆战队一士兵被击毙
  20:21  五角大楼称袭击萨达姆的行动为“斩首袭击”
  22:37  开战以来第一名身亡的记者来自澳大利亚
  

二刻拍案(1)
【二刻拍案】
  【海湾风云日志】
  2003年3月22日
  战争双方力量悬殊,但优势的美英联军还是理所当然地遇到反击。虽然战争的胜负,早已经注定。
  有人说,在导弹和坦克之外,还有另一场没有硝烟的宣传战,战争双方的宣传越来越频密,也越来越针锋相对。
  话说那日,在(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郊外,美国的坦克群正在浩浩荡荡往前开进。突然间,一声炮响,硝烟散去,美军看到一个奇怪的场面,就在他们前方,停着20辆伊军坦克。什么样的坦克——20辆前苏联制造的老式坦克。跟美军的坦克比起来,这些坦克简直老得像化石一样。这是什么部队,说到这,咱得为这帮好汉扬扬名,他们就是伊拉克正规军——51机械化师。不是早就有传言说51师从师长以下8000人成建制地集体投降了吗?人家伊拉克人说:他们在撒谎,没错,也许有人投降,可是今天,只要我们哥几个在这儿,你们就别想过去。20辆老坦克,跟几倍于他们的坦克展开激烈的炮战。哎哟,滚滚烟尘之中,20辆坦克打得是不屈不挠。你想想,它们怎么能够跟武器先进的美国人打呢?尽管火力明显不足,但是这帮伊拉克人不逃、不退、不降,咬着牙往死里打。最后,美国的先进坦克也拿他们没办法,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不得已,又采取了那套老办法,调来飞机、大炮,天上、地下“唏哩咵嚓”一阵猛菜,20辆老坦克全部被摧毁。但是,您知道吗,直到最后一辆坦克被摧毁之前,那个坦克的大炮还在不停地向美军发射呢。几百名寡不敌众的伊拉克军人就这样血战沙场,宁死不屈。
  话说51师,打了这仗之后,迫使美军不得不改口:原来我们所说的他们投降了,大概只是大部分投降,还有小部分顽强抵抗。但是,过不多久,51师的师长就在半岛电视台的摄影机前面,大声向全世界宣告:我还在战斗,我们没有投降!
  【电视报道】
  (伊拉克第51机械化师师长)哈立德·哈希米:但我可以说,第51师的官兵们仍在守护巴士拉,为保护人民及其财产而战。我们确实做出了很大牺牲,但这种牺牲是为保护我们的荣誉及领土应付出的代价。
  没曾想,这一天,风向转了,战局到了转折点,联军又开始走背运了。其实,从开战那天一早开始,这个不祥之兆就一个连着一个。最先是发生在美军驻在科威特的军营里,在这个指挥部的帐篷里,有人突然扔了一个手榴弹。炸死一个,炸伤十几个。你想,半夜里“轰隆”一声,美军都以为受到导弹来袭,没穿裤子就把防毒面具扣上了,看上去一个个跟外星人似的。唉,一开始,美国人就说(爆炸)这事肯定是当地科威特人干的,是他们在搞破坏。可是过不多久,又改口了,说:不好意思哦,这是我们自己人扔的。什么人呢?一个黑人士兵。唉,你看这张照片——炸得唏哩哗啦的,但是现在,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是,这个黑人大兵对上司不满,拿手榴弹泄私愤。他要炸的就是指挥部的帐篷,也确实把旅长给炸伤了。军方发言人说:这个士兵啊,最近经常表示不满,行动怪异。可是您知道吗,发生这事的是什么部队,那可是美军的王牌部队——101空降师第1旅,盖世英名就这么给手榴弹炸砸了。有个记者小题大做,提出这么一问题:如果你们最精锐部队里的士兵都举止怪异,天晓得还会出什么事呢?
  果不出所料,怪事又出了。就在同一天上午,英国皇家空军一架战斗机到海湾地区执行完了任务胜利返航,高高兴兴回家。伊拉克没有拦它,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却把它给拦下来了。话说21号这天凌晨,美国海军陆战队这种型号的一架直升机,从科威特往伊拉克飞的时候突然坠毁了,机上8名英军、4名美军死去,真是含冤而死。你看到没有,死的人当中还是英国人多。当时美国人就说了,这不是被伊军炮火打的,是自己掉下来的,好像这么说脸面上就光彩点儿。但是自己掉下来的,那也不光彩啊。  咱们再看这个,这是英军的海王直升机。22号那天,两架这种型号的直升机在空中相撞,行话叫“空中接吻”,7名士兵身亡,有一个还是美军士兵。那天,就在美军挺进巴格达的途中,两辆捍马吉普车,(咱们中国好多有钱的不是都喜欢买这种捍马大吉普吗,施瓦辛格开的也是这种特牛的吉普)。两辆捍马大吉普中了伊拉克游击队的火箭弹袭击,火箭弹把那两辆吉普车给炸了,机上的美军士兵全部身亡。
  【伊战第3天·大事记】
  01:31  土耳其军队进入伊北部
  02:01  美英军队进入乌姆盖斯尔
  03:21  巴格达又传出爆炸声
  05:14  美英联军撞机接踵而至,3天损兵25人
  

二刻拍案(2)
06:31  美伊军队在纳杰大交战,复兴党地方领导人战死
  07:06  布什和布莱尔通电话,讨论伊拉克战事最新进展
  18:34  伊朗说误中伊朗西南部的导弹是美国导弹
  19:39  萨达姆再次现身当地电视台
  22:06  伊第51师师长接受采访称正与联军激战
  22:51  美军第三步兵师距巴格达不到100公里
  【海湾风云日志】
  2003年3月23日
  与以往高技术战不同,这一天,几乎在空袭同时,美英便出动了地面部队。专家说,这显示了美英联军制空、制海和制信息权的绝对优势。
  再弱的伊军,也会构成威胁,就像再高的高科技导弹,也会误射一样。
  从电视直播的场面来看,23日的战斗,最激烈的要算是乌姆盖斯尔发生的一场战斗了,而且这场战斗是4小时的电视直播。咱可以看看当时的情况,很热闹,乒乒乓乓的。美军开始不是声称占领了乌姆盖斯尔吗,后来在乌姆盖斯尔港口的一个工人宿舍里,遇到一个小股伊军顽强地抵抗他们。这下,美军打得可热闹了,好像还击中了一个三层小楼。而且,这次美军是组织电视直播。大家看到,所有的机位都是趴着的,摄影师就趴在当兵的身后在拍。(乌姆盖斯尔)这个地方是战略要地,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美军想把它占领后,作为自己的后勤基地。但是,伊拉克的小股敌人搞得他们很不顺利。为什么他们不像往常一样招呼空军、导弹什么的来支援呢?有人分析说:美军之所以直播这场战争,是为了向大家显示他们的公关形象——爱民如子,怕伤着平民,所以使的全是地面的火力。最后也没打下来,干脆他们就撤了,不打了,以示他们不愿意伤害平民。你看,这真是直播战争啊,我觉得说过分点,就是直播战争电影。
  其实那天啊,联军方面漏泄的事还有不少。比较让人开眼的一件是在那天的傍晚,就在巴格达附近,一架英国“炫风式”战斗机被击伤,“呼——”(战斗机)屁股冒着黑烟就往下栽,据说是被地面的普通防空炮火给击伤的。他们跟我说,就是高射炮、高射机枪一类的东西给打中的。当时这种情况,引起全城轰动。共和国卫队、特务、警察、保安、普通老百姓甚至是那些卖羊肉串的,都跑出来“噼哩啪啦”沿河边找,往这个芦苇丛里开火。他们怕那个英军飞行员躲在芦苇丛里,放火烧他们,想把他们烧出来。
  【伊战第四天·大事记】
  01:40  伊电视台播出被俘美兵画面(包括一名女兵)
  06:24  美军占领伊一家化工厂
  07:17  美伊血战纳里里耶
  08:09  美两枚导弹误落土耳其境内,未造成人员伤亡
  08:30  萨达姆把伊拉克战争定名为“关键之战”
  14:24  美军直升机在巴格达以南与伊共和国卫队激战
  18:14  伊拉克新闻部长说农民击落两架阿帕奇直升机
  21:51  美证实一阿帕奇直升机坠落,飞行员下落不明
  22:54  阿盟外长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伊问题
  23:21  白宫称掌握“确切证据”表明俄向伊出售武器
  

三刻拍案(1)
【三刻拍案】
  【海湾风云日志】
  2003年3月24日
  沙尘暴照例在春天来袭,这让战争稍有喘息。伊拉克境内,全天没有一场像样的激战。
  唯一的意外是,伊拉克农民击落“阿帕奇”,这是伊军开战以来最可骄傲的亮点。即使输了战争,至少赢了传奇。
  在伊拉克,有个老人对记者说:我活了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说到这儿,咱们正好通过电视画面,看看这场罕见的沙漠风暴。
  美军就是在沙尘暴中蹒跚前行的,在这种环境下还能打炮吗?打沙子还差不多。“阿帕奇”直升机是目前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武装直升机。在上一次波斯湾战争中,它被称为“地空杀手”,摧毁了几百辆伊拉克的坦克。所以,您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有一架“阿帕奇”长空直升机被击落的时候,伊拉克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我觉得啊,伊拉克政府对这个消息的发布也有点别有用心,为什么呢,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们的新闻部长这样说道:这架“阿帕奇”直升机,不是给我们什么正规军打下来的,而是我们的一两个农民,拿着普通枪支“砰砰砰”就把它给打下来了。
  唉,瞧见没有,广大伊拉克农民可是欢欣鼓舞,打下了这架“阿帕奇”直升机。可是不知为啥,美军就不承认是被他们用什么“莱福”枪给打下来的,而伊拉克方面坚决这样说。好家伙,新闻部长言之凿凿地说:就是农民打下来的,没错,我们的农民就能把你们的飞机给打下来。
  开战才短短几天,说实话,我就已经没法分清巴格达遭受轰炸的次数和日期了。此时的巴格达,真是一座浴火之城啊。我跟您说,就在被轰炸的那几天,有一个记者,采访到了一个17岁的巴格达少女,就在美军展开“斩首行动”、震慑行动时,她只能躲在防空洞里写下了那几天的日记,记者把这些日记发表在英国的报纸上,我想,咱们不如驰骋一下想象,去感受一下在炮火之下,这些巴格达平民们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