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眼看日本-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对方的木桩。没什么规则,只要先把对方木桩按倒就算赢。所以每一方要分成两伙。一伙进攻,去扳倒对方的木桩,一伙防守,不让对方把自己的木桩给扳倒了。现在学校里的这种比赛还有高年级学生和老师看守,防止发生人身事故。而原来的海军兵学校则是没有任何规则,怎么干都行,一场比赛下来总有几个断骨头的。现在比较讲究安全,学校运动会上发生受伤事故不多,但要是发生,多数还是在这个比赛项目上。
日本学校运动会开着开着来了救护车不算稀罕事。除了这种受伤事故以外,因为日本学校运动会在9月末10月初天气正热的期间,不仅在开大会时会发生中暑,即便是平常的训练也经常有倒下送进医院里去的事情。但日本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一般都认为这不算什么大事,只要不出大型伤亡事故就行。
日本学校运动会的最高潮、最惊心动魄的当属“骑马战”了。
“骑马战”的规则是这样的:四个人一组,三人是“马”,排成三角队形,后面两个人(“马身”)的一只手搭住前面那个人(“马头”)的肩膀,另一只手和马头的手结成“马镫”。第四个人骑在这两条手臂上,脚踩在马镫上算“骑手”。这四个人就打马向前,想法子把对方骑手打下马来,最后到结束时计算双方成活率,活得多的算赢。规矩还是打法不限,只要你能用得上。
哨声一响,顿时整个操场尘土飞扬,呐喊声、叫好声、怒骂声和哀号声响成一片,开始了一场混战。混战是混战,但不一定混乱。骑马战的作战方法是很复杂的,真的牵涉到用兵的学问。如何进攻,如何想法集中兵力,在局部地区形成以多打少都要认真考虑,反复演练。还有些骑马组是不参加实际战斗的专业逃跑户,因为最后计算的是自己一方的生存率,并不是给予对方的杀伤率,所以在保证有足够的使用兵力的前提下再尽可能掩护这些专业逃跑户逃跑时不受对方攻击,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除了打击对方以外,还要掩护自己,除了体能练习以外,学生们还经常要开作战会议,练习战术,搞实战演习,以至于每天回家时都已经半死不活了。
除了这些实际的比赛之外,从中学开始运动会本身的运营就全部由学生自主进行,和校方老师没有关系。项目的决定,场地的设置,时间表的安排,宣传资料的作成和印刷,包括遮阳棚的搭建都是生徒会(学生会)体育部的工作。学校里如果没有常备的器材和作业工具的话,由生徒会联系社会上的工厂公司报价,决定由哪家公司承包,经费从体育部活动经费开支,而体育部活动经费则是在学费中明文规定了的数额。每年由高年级带领低年级这么干,而低年级在升到高年级以后再根据从高年级哪儿学来的东西去指导低年级。
日本的学校运动会就是这样,自始至终没有个人表演的任何舞台,全部项目强调的就只有一点:团体,你所在的团体。日本学校运动会从表面上看来就是找个乐子,大家轻松轻松,但其实通过大量的训练和最后的比赛,对孩子们潜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日本孩子从小就从这些训练中知道:只有抱成了团才能战胜对手。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讲大道理,没有空话,但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让孩子们自己明白这些道理。
日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长处,尤其是日本的中小学教育。笔者认为日本教育最重要的长处就是教育目的十分简单明确:“为社会再生产的继续而制造工具”,制造实用和坚固的工具。这种工具必须熟知社会的基本运作规范,必须坚固而能够满足社会再生产的需要。这种学校运动会就是一个相当好的教育环节,它不仅仅是一些有体育运动才能的学生的表现舞台,而是半强制地在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内使全体学生在进行体能锻炼的同时接受团体协作精神的熏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富孩子的穷生活(1)
老冰见识有限,没见过什么有钱人,见过最有钱的就是老冰现在的老板,证明就是和老冰一起去吃饭时,点的牛排是两万日元(约合200美元)一百克的高档货,老冰见到过的有钱人也就仅此而已。
倒是原来小冰他们学校很有些有钱人。日本有两个超高级住宅区,一个是东京的田园调布,一个是神户附近的芦屋。一般只要听说此人家住这两个地方,意思也就是家境起码不会太坏了。说小冰他们学校很有些有钱人就是因为他们学校家住芦屋的学生不少,但是到底有钱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
同学时间长了,特别是高中以后慢慢地就知道了所谓有钱人能有钱到什么地步。一次几个小孩子突然想起来还没有去过一个同学的家里,就对他说要去他家玩。这位同学很为难,千方百计找了种种理由来推脱,但是推脱不过去,这帮坏小子是铁了心要去他家,龙潭虎穴也要闯一下。
这位同学咬了咬牙:“去俺家可以,但要先讲好,去了之后咱们还是好朋友,不准看不起俺、不带俺一块玩。”
大伙一听乐了。你谁啊?不就住在芦屋嘛,哥儿几个虽然家境一般,有钱人还见过几个,这学校家住芦屋的有一大把,别废话,咱哥们几个这周末就去,快说你家住哪儿?
这位同学下面说出来的话把在场的号称见多识广的几位小哥们吓得愣在那儿了:“在芦屋下了车,对出租司机说一声去‘× × 宅’,司机准能把你送到俺家”。
芦屋不小,是个市,而这位同学的姓是一个很普通的日本姓氏。天哪,在日本首屈一指的高级住宅区居然只要说一声“ × × 宅”就能到,这位该是什么家庭出来的,怎么平时一点都看不出来呢。
老冰老板也讲过一件类似的事情。“日本生命”的公子是老冰老板的大学同学,曾经告诉老冰老板说他小时候根本不知道家里很牛,只是隐约知道自己家境比其他人可能好些,上了高中以后家里帮他找了社交礼仪方面的家庭教师来教他怎么见人怎么待客时才告诉他家里的情况,告诉他将来是要接管这么大一个保险公司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家这么牛。
政治上日本属于西方国家,但文化上日本还是东方文化。一般来说家教比较严格。东方文化中的家教都差不多,家长在家庭里都有绝对的权威,而家长对孩子所进行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望子成龙的教育,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打人不骂人,听老师话,跟爹妈走,并没有什么更加奇特之处。
但日本式的望子成龙教育和中国的又有些很微妙的区别。日本从有天皇制以后就没有过改朝换代,讲究“万世一系”,在日本人心目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样一种循规守矩的思想就更加根深蒂固,用日语来说就是“青蛙的孩子是蛤蟆”。这样在望子成的“龙”上,日本人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更加无视社会阶层,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响亮口号,而日本人则更加讲究子承父业,所谓“龙”,也就是老爹从事的那个行业的一把好手。
一般来说,日本人家教比较严,不太宠孩子,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就说明一般日本有钱人家都知道让孩子从小就因为家境富裕而产生优越感对孩子不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日本有钱人家对“钱”是从何而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比现有的钱更为重要的是来钱的渠道,或者是公司,或者是医院,或者是一个什么别的组织,只有维持好这条来钱渠道才能保证有钱,所以对于有钱人来说,比让孩子们享福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以便将来能够接班。
富孩子的穷生活(2)
同为有钱人家出身,同样的严格,家庭教养也各种各样。在一开始举的那个例子中,那位公子所用的东西和穿着不凡,全是高档名牌,但手头没有现钱,一个月的零用钱只有10 000日元(700人民币左右,有关的参照数字是到便利商店买一个饭团子是135日元,喝一杯饮料是120日元),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们家的哲学十分明快:钱是老爹老妈的,和你无关,要用钱自己挣去。
也有不抠门放手让孩子花钱的,小冰有这么一位同学,只要一起出去,所有的花费全是这位开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据这位说将来家里的买卖是他来继承的,所以从小就要知道作为老板的花钱方法。虽然本人花钱如流水,但每一笔账都要回家报销,经过父母核对,确认是否应该花,如果被父母认为有花错钱的地方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一般来说,日本人的家教比较注重简朴,普通人家是这样,有钱人家也是这样。像现在的平成天皇家的二皇子亲王上幼儿园时,戴的帽子就是他哥哥皇太子德仁亲王戴下来的旧帽子。小孩子的帽子不那么容易破,当时还是皇太子妃的现今皇后就这么着用老大穿剩下来的东西打发了老二,而一般国民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日本父母对孩子也不太采取高压手段,首先表示出自己的态度,然后基本上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例子不多见。老冰一个朋友有两个儿子,老大很会读书,但老二怎么看怎么不是这块料,那朋友也没有逼着孩子读书,而是对孩子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后看看小儿子没什么起色就找了家直通大学的私立中学把小儿子给打发了。儿子铁了心不干老爹行当的也有,这时候也不太硬往上架。
有钱人如此,工薪阶层就更是这样了。高级公务员是工薪阶层,体力劳动者也是工薪阶层,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相对比较小,再加上战后的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富裕,使得不满于现有职业而想依靠更换职业的手段提高生活水平的人不多,这样就使得在家教中产生了差别。结果是一般说来在日本收入较高的人群中更加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而收入偏低的社会层次则对文化教育比较轻视,这是因为一般蓝领阶层并没有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教育而改变社会阶层的计划。在他们看来好好做一个蓝领也能过上像样的生活,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向自己根本就一无所知的领域去挑战,那样做的风险太大。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家庭在孩子们之间能够做到比较公正,不太有偏爱行为,起码不明显。日本文化虽然很讲究长幼次序,家业一般都由长子继承。现在在民法上当然是一律平等,但实际上在遗产分配时长子也还是拿得较多,一般这没什么奇怪。但是在平时长子除了对兄弟们有一定的领导权之外却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好处,小到父母分配食物玩具这些东西,大到上中学以后的零用钱,上大学以后父母的财政负担都非常公平,有时甚至能看到这样很极端的例子。长子在外地上大学,花钱较多,而下面的兄弟在本地上学花钱较少,父母会给下面的兄弟以长子同样的财政资助,这是因为要公平。
在兄弟之间的这种公平在男孩女孩之间则不容易看到,一般来讲日本家庭重男轻女的倾向很重。女孩子天生就应该帮助母亲料理家务,而对男孩子则根本没有这种要求。出于社会道德规范,一般家庭对女孩子的限制也严于男孩,比如说“门限”,就是晚上回家的最迟时间,女孩子的门限不仅早于男孩,而且父母执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