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

第47部分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47部分

小说: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1年的暑假后,徐志摩又推荐沈从文到山东青岛大学任教。这一年的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沈从文悲恸万分。他撰文悼念师友徐志摩时写道:“志摩先生的突然死亡,深一层次体验到生命的脆弱倏忽,自然使我感到分外沉重。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别一个师友能够代替。”沈从文对徐志摩的奖掖、举荐之恩是难以忘怀的。正是徐志摩的扶助,使沈从文得以立足于文坛;也正是徐志摩的举荐,使沈从文这个只有高小文凭的人,登上了高等学府的教坛。
  

鼓励与举荐:老舍与许地山
许地山是现代作家、著名学者。1917年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许地山是基督教徒,经常在礼拜日到教堂做义工。此时的老舍是个小学教师,于1922年受洗入基督教,也常去做义工。两人因此相识,许地山说话直爽,尤其是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这就使老舍感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和他成了很好的朋友。
  做义工期间,老舍为了提高英文水准,到燕京大学跟埃文斯教授学习英文。埃文斯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校外考官,对老舍的印象颇佳,举荐他为东方学院教师。这样,25岁的老舍,便于1924年9月,来到伦敦任教。
  这之前许地山已经来到英国研究宗教比较学,两人在伦敦住在一起,在一起谈佛学,谈文学,对老舍的启发很大。
  老舍在东方学院的酬金是每年250镑,每月仅有20镑,生活是较为艰苦的。他还要给母亲寄些生活费用,这就显得更为拮据了。老舍心情不好,就埋头在小说堆里,广泛阅读英文名著,到后来自己也觉得手痒痒的,想试试身手。
  许地山见老舍迷上了小说,就鼓励他写。在许地山的影响和鼓励下,1925年老舍用3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写成了《老张的哲学》。许地山对这部小说大为称许,认为老舍写得非常幽默诙谐,便将这部小说推荐给上海的郑振铎,发表在《小说月报》上。从此老舍一发而不可收,接二连三地发表了长篇《赵子曰》、《二马》等作品,成为五四时期长篇小说创作最为光彩的明星。
  

生活无着时的援手:冯铿与马宁
“左联”作家马宁,原名黄振春,1909年生于福建龙岩。在厦门集美师范读书时,参与地下党领导的*,被开除学籍。不久他流亡到汕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郭沫若的《革命与文学》等文章,激发了他从事文学革命的思想,1927年春他只身到上海拜会郭沫若。但因郭沫若参加北伐,未能如愿。后经创造社同仁的介绍,到上海大学学习。上海大学被查封后,马宁生活无着,在艰难的环境里开始创作小说。
  1930年初春,他找到一位同乡,借了一块大洋,将它兑换成铜板,分摊为每天十八个铜板的生活费,开始了他的中篇小说《铁恋》的创作。小说写的是以海陆丰农民暴动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在《铁恋》将近脱稿时,他的生活费所剩无几,就给南强书局写了封求援信,意思是说,小说交稿的第二天,就预付部分稿酬。当他写完这部小说之后,身上只有一个铜板了,只得用白水充饥。他将小说初稿交给南强书局。第二天就通知他去领稿酬。事后他才知道是书局特约编辑冯铿审阅了他的书稿,决定出版的。
  《铁恋》出版后,冯铿约见他。冯铿直率地说:“我第一次见到你的名字是在《乐群》杂志上,你在那篇《通讯》,称共产党是‘新的太阳’,我觉得很有新意。”或许是这种新颖的提法,使冯铿很快就拍板出版他的小说的。不久,他又认识了钱杏村(阿英),在《铁恋》出版后,钱杏村还介绍他加入了“左联”。
  马宁加入“左联”后,与冯铿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他曾将闽西苏区的见闻,介绍给冯铿听,冯铿很感兴趣地说:“你有亲身经历,怎么不写苏区呢?”马宁在她的鼓励下,以《苏维埃随笔》为总标题,写了20篇散文,发表在李伟森主编的《红旗日报》上。由此马宁又认识了李伟森,并经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单身汉租赁房屋十分困难。马宁找到一个亭子间,可是房主不租给单身汉。冯铿得知后,就装成马宁的家属,帮助他租下了房子,为马宁解决了难题。
  冯铿牺牲后,马宁写了《记冯铿同志》一文,称冯铿是他的救命恩人和革命的指路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何必低首求同群”:陈师曾与齐白石
陈师曾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原名陈衡恪,号朽道人,后更名为陈师曾。1876年3月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他六岁开始学画,跟随其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散原在湖南时,曾得到长沙书画界名流的指点,使得他的艺术天分得以开掘,显现出非凡的造诣。陈师曾还是大画师吴昌硕的高足,得到过吴昌硕的亲传。他的大写意花卉画,笔势雄健,气魄雄伟,设色瑰丽,颇具吴昌硕的风采。
  1902年陈师曾带着三弟陈寅恪东渡日本,先后在弘文学院和东京美术专科学校求学,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江苏、湖南的教育界任职。从1914年起,开始在北平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和在北平国立高师教授图画。
  1917年的夏天,齐白石应老朋友樊樊山的邀请第二次到北京卖画,住在法源寺的藏经楼。一天,齐白石正在伏案作画,忽然进来一个30多岁的人。他自报家门说:“我是陈师曾。从书画店见到你的刻印和画作,才知道你来北京了,特地来看看你。”当年,齐白石到京城卖画,没能得到书画界的认可,甚至有的画家还很瞧不起这个木匠出身的画家。可是陈师曾仔细地看了齐白石的几幅画作,觉得齐白石正处于一个转折的关头,只要从因袭模仿中走出来,彻底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就能成为杰出的画家。于是他特地来会见齐白石。齐白石对陈师曾早有耳闻,一直没有机会相识。今日相见,格外感到亲切,连忙让座,请他坐下。陈师曾很客气地说:“您是前辈,不必客气。”说罢就提出欣赏一下齐白石的大作。白石将他很得意的一幅《借山图》拿出来展现在画案上。
  陈师曾右手抚着下颏,端详着这幅画,思忖了良久说:“您功底深厚,画格也高。只要自出新意,变通画法,自然能闯出一条新路。”齐白石听了心里十分佩服这位年轻人。他们谈了好久,齐白石从这个年轻人的谈吐中获得很多启发和教益。陈师曾临走时,为齐白石题写了一首赠诗:
  曩于刻印知齐君,
  今复见画如篆文。
  束纸丛蚕写行脚,
  脚底山川生乱云。
  齐君印工而画拙,
  皆有妙处难区分。
  但恐世人不识画,
  能似不能非所闻。
  正如论书喜姿媚,
  无怪退之讥右军。
  画吾自画自合古,
  何必低首求同群。
  这首题诗肯定了齐白石篆刻与绘画的成绩,也指出了他因袭传统的不足,劝导他走自己的路,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来。它对齐白石形成自己的风格启悟很大。齐白石后来能走出自己的路子,陈师曾也颇有指点之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奖掖青年的好范例:郭沫若与傅抱石
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在日本避居期间,结识了到日本深造的画家傅抱石。
  那是在1933年,傅抱石在日本留学时,得知避居日本的郭沫若研究中国甲骨文字很有成就,而这种甲骨文正是他研究中国美术渊源需要探讨的内容,于是就在朋友的帮助下,拜会了郭沫若。两人因此相识并成为经常往来的朋友。
  傅抱石是一位治印高手,他一直想将自己的多年的篆刻编成一个集子出版,这个想法得到郭沫若的大力支持,还找到自己甲骨文著作的出版商田中庆太郎,帮助他于1935年出版了篆刻集《摹印集》,还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同一年,在郭沫若的鼓励下,傅抱石在东京银座举办了个人首次画展。郭沫若为扩大画展的影响,不但为许多画作题写了题款或题诗,还亲自在开幕式上向参观者介绍傅抱石的绘画成就,之后举办了记者招待会。
  1937年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回国投身于抗日的洪流,在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任少将厅长。尽管他工作繁忙,但还时常想念先前回国的傅抱石,曾多次寻找他的信息。直到第二年春天,在江西新余县老家赋闲的傅抱石才得知这个消息。于是前往武汉看望郭沫若。郭沫若对他的到来欣喜万分,设法为他在第三厅安排了个上校秘书的职务。1940年9月郭沫若离开第三厅到重庆,傅抱石也随他来到重庆,到西迁的中央大学和国立艺专任教。
  1947年10月27日傅抱石在上海举办大型画展,郭沫若提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推荐傅抱石。他在《勖抱石:为傅抱石画展作》中写道:“抱石多才多艺,擅篆刻,能文章,精鉴别,书法亦雅静可嘉”,并称赞傅抱石“才力丰裕,学力深厚,功力稳健”,已“迈入大家之林,欧美人士之识画者亦无不讶其独造”。 1958年傅抱石的个人画集《傅抱石画集》出版,郭沫若题写了书名,还为之作序,并在序中提出“我国绘画,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充分肯定他的绘画成就。
  

乡党挚友反目,分道扬镳:丁玲与沈从文
丁玲和沈从文都是湘西人,前者的家乡是临澧县,后者的家乡是凤凰县。在1925年的春天,他们邂逅于北京时,自然显得很亲近,更何况他们都是热烈地沉迷于文学的青年呢!
  沈从文初次与丁玲会面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丁玲与胡也频生活在一起,沈从文虽然内心里有些失落感,但还是很乐意与他们交往。他们谈话很投缘,几乎无所不谈,很快他们三人就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谈论国事,谈论办刊物,也经常在一起吃饭、游玩。
  1928年他们一同到上海,一起住进萨波赛路的一座公寓。丁玲与胡也频住二楼,沈从文住三楼。他们共同创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周刊。1930年“红黑书店”因债务问题倒闭。为了筹集资金偿还债务,胡也频去济南教书。第二年,因宣传革命思想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沈从文当时在武汉大学任教,回上海度暑假。为救出胡也频,他通过胡适、蔡元培等多方活动,但未能成功。丁玲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处境很艰难。沈从文便以丈夫的名义陪同她将孩子送到湖南常德丁玲母亲处抚养。并因此错过武汉大学开学日期,失去了工作,只好赴北京,找了个去青岛大学的教职。
  1933年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沈从文闻讯,在报纸上连续发表了《丁玲女士被捕》、《丁玲女士失踪》的文章,严厉谴责国民党政府绑架、陷害作家的不法行径。还曾托胡适通过当年的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营救丁玲,但未能奏效。
  听到丁玲被害的传闻后,沈从文写了《记丁玲》及《记丁玲续集》,回忆昔日情谊。只是1939年9月该书在上海出版时,丁玲已经在党组织的营救下,于1936年9月来到延安,对这两本书一直一无所知。直到1978年冬,丁玲才从一位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