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

第4部分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4部分

小说: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年,张佩纶40岁,李菊藕22岁。他们婚后住在天津直隶总督府,度过了一段夫妻恩爱,如胶似漆的日子。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准备出任前敌统帅带领军舰迎战,张佩纶出于他的马尾失败教训,坚决阻止,结果两人闹得如同路人,甚至这个郎舅竟然想杀掉妹夫。后来李经方联络御史联名上书皇帝,要求弹劾张佩纶。因此张佩纶只得携妻南下南京。第二年清军战败,李鸿章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张佩纶闻讯给李鸿章写了一封长信,直陈自己的反对意见,却没有被李鸿章所接受。此后,李鸿章两次保荐他回京任职,他都坚辞不就。于1903年在南京因患肝癌病故,安葬于故乡大齐坨黑山沟,终年56岁。“*”初期,红卫兵挖开张佩纶夫妇的陵墓,他们的遗体还没有腐烂。红卫兵用锹镐将他们夫妇的遗体捣烂,令人惨不忍睹。
   。。

我国儿童电影的代表:郑正秋与郑小秋
郑正秋原名郑芳泽,号伯常,祖籍广东潮阳,1889年生于上海的一个富裕家庭。在上海这个开风气之先的都市,他在读中学时就接触到新文化,对刚刚传入上海的新剧产生浓厚的兴趣。1913年他与张石川一起编导了电影《患难夫妻》,成为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此后,他创办新民、大中华等剧社,在上海、武汉等地演出,积极推进新剧活动。还与张石川一起创办明星电影公司,由他编、导、演的影片达到50多部。
  他的儿子郑小秋,原名郑鸿彬,生于1910年。1922年其父郑正秋导演《劳动与爱情》时,需要几个孩童在一个水果摊前跑跑跳跳,小秋就被选中。这次演出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成了他进入电影界的敲门砖。
  1923年正当明星公司陷于困境时,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一部儿童影片《孤儿救祖记》,由郑小秋担任主角,饰演一个12岁的儿童余璞。他不负众望,将一个纯朴、机敏的儿童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公演时不仅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赞誉,也为明星电影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因此当年有“《孤儿》救(明星)公司,《孤儿》救(中国)电影”之说。从此,他的艺名郑小秋就替代了郑鸿彬,成为电影界的一颗童星了。
  《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也鼓舞了郑正秋。从1923年至1926年,他又相继摄制了12部儿童影片。其中的《小朋友》、《好哥哥》、《一个小工人》、《苦儿弱女》等都是由郑小秋主演的。因而郑氏父子被誉为我国早期儿童电影的代表性人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郑小秋开始介入成人角色。从20世纪30年代初,他相继主演了《火烧红莲寺》、《空谷兰》、《碎琴楼》、《红泪影》、《啼笑因缘》等影片。他还与著名影星胡蝶、宣景琳联袂主演了影片《姐妹花》。在这部影片中他塑造的农村木匠桃哥的形象,质朴、忠厚,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1933年夏衍加盟明星公司之后,郑小秋主演了夏衍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春蚕》,他的演技得到进一步提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于向封建观念挑战的农村青年的形象,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他的表演水平也达到了新的境界。
  1935年7月郑正秋病故后,郑小秋子承父业,开始担任导演。他起初作为张石川导演的助手,导演了《压岁钱》、《女权》等影片,这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作。
  抗战爆发后,明星影片公司毁于战火,他无力重振父业,但作为长子,只得承担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他相继受聘于国华影业公司、金星影片公司为导演,拍摄了《碧玉簪》、《夜明珠》、《新美人计》、《花溅泪》等影片。在日寇统治下,艰难度日,维持全家的生计。抗战胜利后,他为大中华和大同等电影公司导演了影片《秋水伊人》、《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与洪深联合)、《欢天喜地》、《热血》、《梨园英烈》等影片。他导演的这些影片思想健康,体恤民生,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同时在艺术上很注重在脉络清晰的故事结构中,创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分配到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他开始致力于科教片的导演工作。我国的电影界没有制作科教片的经验,但经过郑小秋的积极探索,摸索出一套宝贵的制作经验。他先后导演了40多部科教片。其中的《水土保持》(与方徨合作)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奖;《中国武术》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保养耕牛》、《粮仓典范》等科教片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为农业服务奖。
  

无可挽回的遗憾:陈歌辛与陈钢
《玫瑰玫瑰我爱你》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一时的歌曲,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曲目。他们分别出自一对父子之手,为前者谱曲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曲家陈歌辛,而主创《梁祝》的是他的大儿子陈钢。
  陈歌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音乐才子”、“歌仙”之美誉,到新中国成立后初期还被推为“中国的杜那耶夫斯基”(苏联爱情歌曲《红莓花儿开》的作者)。他1914年9月出生于上海,原名陈馨砚、陈昌寿,从小就喜欢音乐和诗歌,曾从师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学习音乐理论和声乐、钢琴、作曲及指挥。他很喜欢民歌,经常到浦东农村去听农民的车水号子、打谷号子和打夯号子,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歌辛”,意思是“为辛苦的劳动者而歌”。因此,他创作的歌曲,大多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浓郁风情。
  陈歌辛毕业于上海的格致中学,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音乐完全是靠自学。从1932年开始,在上海洋泾中学和复旦附中等校教音乐。1935年在上海乐剧训练所兼任教职时,结识著名舞蹈家吴晓邦,两人携手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剧《西施》。从1937年开始进行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艺华、国华、大同等电影公司摄制的影片谱曲。他创作的《春之消息》组歌及《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抗日救亡歌曲,以及《蔷薇处处开》、《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夜上海》等,供周璇、白光、姚莉、龚秋霞等歌星演唱,使他名动一时,成为海派流行音乐的杰出代表。其中很多歌曲至今仍在海外及港、台、澳等地盛唱不衰。
  陈歌辛在上海女中教书时看上了女中的校花金娇丽,金娇丽对*倜傥的年轻老师也极有好感。为了试探金娇丽,陈歌辛在新年时给她寄了张贺卡,上面没有祝福的贺辞,却写了“无法无天”四个字。孰料,金娇丽却非常喜欢他这种“无法无天”的勇敢。他们于1934年结为伴侣,如胶似漆的爱情更激发了陈歌辛的创作灵感,他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玫瑰玫瑰我爱你》等都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上海解放后,陈歌辛受聘于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专业作曲。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送往安徽白茅岭农场劳改。
  他四个子女中,大儿子陈钢是唯一子承父业的一个。他从小就耳濡目染,接受了音乐的熏陶,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年仅14岁的陈钢参加了解放军。由于他的钢琴弹得好,被分配到文工团。1955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年大庆,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系的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等人向院党委申请了几个献礼节目,其中之一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得到院党委书记孟波的赞赏,校方还抽调四年级的尖子学生陈钢参与创作,并责成由陈钢与何占豪负责完成这部协奏曲的创作。
  《梁祝》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时间全国上下,都在播放。陈歌辛在安徽农场得知这个消息,对儿子的成就感到非常欣慰,跟妻子说:“告诉陈钢将《梁祝》的签名总谱给我一份。”可是迫于当年的政治压力,陈钢并没有满足父亲的愿望,而1961年,陈歌辛便在安徽农场去世,这件事情成为陈钢一生的无可挽回的遗憾。另一件遗憾是陈钢在参与创作《梁祝》时认识了一位姑娘,二人情投意合,却因家庭出身不同不能结为伴侣。当年,陈钢到北京看望女友,二人相约在北海公园的白塔下,白塔上的高音喇叭正在播放《梁祝》,而他们却无言以对,亲身演绎了1600年前的爱情悲剧。
  

伦敦大学的校友:伍光建与伍蠡甫
伍光建  伍光建和伍蠡甫是父子,都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们是广东新会人。
  伍光建,字昭扆,生于1867年。1881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在老师严复的影响下,对英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赴英国伦敦大学就读。1891年回国到母校任教。他在教学之余,喜欢读文学作品和写作。20世纪初《中外日报》创刊,伍光建应主编汪洛年之约,为该报撰写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稿件,并尝试着用白话翻译西欧小说。他将法国文豪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和《二十年后》翻译成中文,译名为《侠隐记》(今译《三剑客》)和《续侠隐记》,于190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翻译的法国经典小说,也是伍光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成名作。
  伍光建翻译的小说,与当时很蹩脚的白话文不一样,语言俗如口语,明快轻盈而别具风趣,还有节奏感,给人以清新之感,很受读者的喜欢。茅盾对伍光建翻译的《侠隐记》评价很高,他认为伍光建的译本不是全译,但他删节得很有分寸,没有损伤原著的精彩内容,书中主要人物的不同个性,在译本中非常鲜明,甚至连说话的腔调也有个性。因此,茅盾在1924年将这两本译作收入《万有文库》,后来被*列为中学生补充教育读本。此后,伍光建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当时的一位热门翻译家。商务印书馆、新月书店等大书局竞相邀请他翻译外国文学名著。夏洛蒂·勃朗特的《孤儿飘零记》(今译《简·爱》)、斯威夫特的《伽利华游记》(今译《格列佛游记》)、狄更斯名著《劳苦世界》(今译《艰难时世》)、塞万提斯《疯侠》(即《堂吉诃德》)等名著都是他首次译介给我国读者的。1957年3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三个火枪手》,就是伍光建的子女伍蠡甫和伍孟纯根据伍光建的《侠隐记》译本缩写的。
  伍蠡甫是伍光建的儿子,出生于1900年。他本来在复旦大学学的是文科,却非常喜欢绘画。上中学时就拜在国画大师黄宾虹门下,学习绘画,是一位很有造诣的青年画家。1923年从复旦毕业后,他并没有从事绘画工作,而是受聘于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担任文科教授。
  父亲的遗传基因和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伍蠡甫对外国文学情有独钟。从1929年起,他先后创办了《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