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晚清第一妃Ⅰ >

第1部分

晚清第一妃Ⅰ-第1部分

小说: 晚清第一妃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献给珍妃的现代诗
我一遍遍问我

  
  我一遍遍问我

  想不想把以前重新来过

  看看现在百孔千疮

  一切就象噩梦一场

  啊

  我的心在滴血

  叹息着我羁傲不驯的性格

  啊

  我对这疯狂的世界没了主张

  好象不是从前那个只知向前的人

  勇敢去闯

  
  我一遍遍问我

  想不想把从前重新来过

  想想过去似迎曙光

  命运仿佛璀璨闪亮

  啊

  那其实是腐土上的芬芳

  掩不住刺鼻的恶臭

  啊

  笼中鸟的命运

  不声不响,随波逐流

  即使富丽堂皇我也决不向往

  我是风

  我是光

  我是热

  我是坚强

  我是那个逆流而上的怪物

  我将在恶臭里芬芳

  在诅咒里昂扬

  用我的心和着血

  迎接东边升起的、永远的太阳

  
  献给那个身不由己的珍妃,那个百折不挠的珍妃,那个一次次被罚被打的珍妃,那个被关进牢房终而身葬古井的珍妃! 。 想看书来

序 飘零在历史里的珍妃
2000年元旦,我去故宫,下着大雪,偶然听人说起珍妃,扑朔迷离的宫廷往事令我唏嘘不已。

  珍妃,是晚清光绪帝一生唯一的伴侣。她在历史上很有名,但系统性介绍材料很少,比如她和慈禧、皇后间的恩怨情仇,她和光绪是怎样的伉俪情深,她是如何支持维新派变法的,她一次次被廷杖的原因、内幕,以及她的死,——为什么慈禧会采用推她入井的毒辣手段等等。这些谜团,相信大家会感兴趣。而毁灭这些信息的,恰恰是那个慈禧太后。这说明什么?——在她身上一定隐藏着什么!这本小说以大量真实史料为基础,力争呈现出真实可信的珍妃。这是我的心愿,相信也是众多珍妃迷的心愿!

  另有一个问题,是书名——《晚清第一妃》。她有什么资格称“第一”?我也有过踌躇,经过反复推敲,还是觉得当之无愧。首先,是她在晚清政治上投入的力度。1889年底入宫以来,她向往新生与光明,敢于直面艰险,并化为举足轻重的政治行动;这种介入既明且深。其次,是与光绪超出历代帝妃的关系。光绪此生唯一真爱的女子只有一个,她对光绪的思想、精神品格、施政理念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生前她是光绪的红粉知己,死后,光绪再也没亲近过其他女人,这在中国王朝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第三,知识素养与精神层次的高深。她自小不舍学习,知识面涉及中国传统经典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具备了一定的近代知识水准。甲午战争前后至戊戌变法期间,她勇敢地支持光绪皇帝革行新政,规划着中国新的政治形式。因此,其思想境界、精神意志和勇气在清朝后妃史上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堪称第一。

  小说中除了珍妃,还会涉及不少晚清鼎鼎大名的人物,如慈禧太后、李莲英、翁同龢、李鸿章、袁世凯……除去历史的光环,他们都有着可爱的一面和深挚的感情,是跌跌撞撞行在人间的大地之子。

第一章   1.愤怒的养心殿(1)
“拖下去,打,狠狠地打——!”

  光绪甩手将一只薄胎双层瓷杯掷出,愤怒的吼声直透养心殿。所有人惊呆了。这位面容清峻的皇帝虽然脾气有些古怪,但这么下狠劲还很少见。

  养心殿总管太监田福印身子打个哏,手一挥,几名魁梧太监立即趋前将一名肥胖太监反拖出去。这太监“嗳嗳”叫着,有些不相信似的。拖到正殿南的抱厦门槛那儿,一只鞋给别了下来,小太监跑着上来两指一捏拎到门外。进了院里胖太监才回过味来,杀猪样大叫:“皇上饶命,奴才该死,奴才再再再……”皇宫里,太监一旦遭罚都必须这么大叫大嚷,以示惶恐,否则更惨。

  总管太监田福印稳稳当当地走出养心门西边的偏门,身子一转对着西边军机值房后墙和养心殿南墙间的小空地,肥胖太监被扔在墙角。他一跪好就弯过脖子瞅田福印的脚。

  “苟太监,”田福印称呼那倒霉的胖太监,“皇上有旨,我也没办法。领旨——”

  苟太监看到田福印的靴尖呈外八字站在地上,脸色放松了点。可等他一扭回头,田福印的脚就变成丁字形:右脚尖直抵左脚足弓。这时苟太监已经看不到了了。他被按在齐大腿高的木凳上,臀部翘起,一名太监把裤子褪到腚下。然后一人按头,二人按手,二人按腿,准备行刑。行刑太监是老手,看到这么肥白的屁股无论如何扼制不住施刑的冲动,嗓子“吭”了一声,一口唾沫吐在手心,廷杖高举过头,挟风带雷“嗡——”地砸了下来。

  “一,——”旁边太监报数。

  苟太监天灵盖好象掀翻了!回头要骂,杖子又已临身,只有杀猪样嚎叫。廷杖之刑由来已久,清廷一直沿循明例,分“用心打”和“着实打”,具体采取何种打法由监刑者决定。如果脚尖张开,那么就是“用心打”,提醒执刑者注意着点,手下留情,最多导致残废;如果脚尖相对,那么就是“着实打”,没命地揍!廷杖杖杖入骨,次次折肉,受刑的多被打死。田福印监刑无数,在以上两种打法之外另创“用着打”,即在残废与打死之间,示意的时候脚尖直抵足弓。宫里行刑的廷杖用长五尺、圆五分的实心青竹,质地非常优良。平常行刑太监还要打上腊,拿羊皮布反复揉搓,使廷杖的颜色青里透红,油光可鉴。

  杖击声不断,报数太监如数高喊:“……八,九,十……”

  苟太监涕泪交流地充分“领旨”,刚才拾鞋的小太监走到他前面,将鞋底朝他头顶一摔,跟着就是一口唾沫。原来这苟太监是慈禧太后派来专门服侍光绪皇帝日常起居,官衔是养心殿首领太监,私底下经常到慈禧面前遛遛。这几样加起来他就是个爷,平常在其他太监们头上拉屎撒尿其他人只能忍着,哪料想也有今天。况且太监们最乐意干的事,就是棒打落水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1.愤怒的养心殿(2)
一声声嚎叫传进东暖阁,光绪皇帝仍是气愤难平。他在屋里转了两圈,又抬腿踢那掀翻的桌子,摔了几个瓷瓶。喘了两口气,倚上暖炕靠着床几呆呆地坐着不动。

  “皇上,”过了会儿,田太监轻轻走进来,小心地说,“皇上,已经晕过去了,六十多了,屁股……”光绪不吭气,一下下数着外面的击打声,又响过十下,才对张太监道:“叫他滚!”田太监叫声嗻,倒退着出门。一会儿听见院子里有人带着哭音有气没力地喊:“奴才谢皇上赏。奴才,奴才谢……”是行刑完毕,苟太监被两个太监架着来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光绪瞅也不瞅,重重哼了一声,心里道,“下一个再犯,非死不可!”喘了两口粗气,气顺了些。二十岁的青年皇帝正是好时候,他身材不高,有些羸弱,但眉清目秀,仪态端庄,颇有人主之威。然在他削瘦的脸上却深深地印着一层愁苦,此时因情绪暴恶,面皮又有些死灰。原来方才他要肥太监去传太医来,那厮有恃无恐,居然说要先禀明慈禧太后,光绪早就知道这个家伙是慈禧安插的眼线,之前多次阴奉阳违耍奸使坏,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收拾的时候。今天正好撞上枪口。光绪治他还有个目的,就是杀鸡儆猴。他怎会觉不出这么多年来,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就象蚂蚁一样附着他的身,咬着的肉,噬着他的骨?也好让他们明白明白了。

  他再次唤进田太监,让他传太医,然后,离开东暖阁,穿过正间来到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偎进软炕式的宝座里。自雍正以来,已有七位皇帝居住养心殿,他们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按最初的清宫设置皇帝该居乾清宫,据说康熙皇帝死后,雍正为了表示守孝没有入住乾清宫,而是居住于养心殿,以后遂成定例。故自雍正始,此殿一直是清朝政治的神经中枢,这里的褒贬臧否,关乎大清疆域所辖无数芸芸苍生的命运。中国有宫殿以来,远至夏商周近至宋元明,从没有任一座殿堂的地位可与养心殿相比。

  光绪闷闷地瞅着屋里的那幅著名的对联入神。对联挂在“勤政亲贤”匾两端,皆为雍正帝所题,书曰: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话颇有孟子“贵民轻君”思想的味道,雍正作为一个中国封建时代的专制皇帝能奉赏这句话,很高明,也很了不起。

  门外脚步窸窣,太监进来禀报,御医在门外喊:“微臣李德立恭请皇上圣安!”进门跪在地上。李德立不能自称“奴才”,因他不是满人,只能称“臣”。然后站起走到皇帝所坐的御桌前,跪在一个红边白心很厚的毡垫上。太医院御医是正八品,刚才传唤太监路上已经给他说了皇上正处震怒,他的身子不住乱抖。这时一见居然是在西暖阁召见重臣的秘室,他更是满脑子敲鼓了。

  “李德立,”光绪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暗哑,“醇王的病情,现在怎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2.御医
李德立瞅着地面寻思了会儿,回道:“启禀皇上,醇王此次沉疴杂陈,身体虚弱,又值隆冬,医治难度很大……”

  什么“沉疴杂陈”,又是这套老话,光绪心想,他妈的人老了哪个不是这样?医治难度大要你们这些御医干嘛?李御医偷偷瞅了瞅皇上,发现他神情不太对劲,连忙又道:“不过请皇上放心,微臣等必将殚精竭虑,全力救治醇王,不负皇……皇上、太后圣恩。”

  李德立是太医院多年的御医,曾在十七年前的同治皇帝天花医治案中任总负责,医术之高没得说。这次醇王于光绪十六年(1890)阴历七月患病,慈禧特命其带领其他几名御医全权医治。至今快一月了,醇王的病不见好转,反又重了些。两年前的光绪十三年七月,醇王也曾大病一场,起初“手肿足颤,可虑也”;到十月十九日已“语言不振,喉间痰滞云云,恐益剧矣。”虽然情况如此危险,到年底居然慢慢好起来了。所以这一次醇王再次患病,光绪心里还是有谱的。但没谱的是,这次的情况颇有些蹊跷之处,前几天他派去醇王府秘密打探情况的太监回来报告说,醇王府门前院里都安排了岗哨,进出的人检查很严;每天只有慈禧安排的宫中太医视诊,药方及煮药等事醇王府的人均不能过问。光绪不由得起了疑问。

  光绪今年二十岁,他已经在十二年十六岁时举行了亲政仪式;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大婚;当年二月初三正式亲政。醇王是光绪的亲生父亲,按皇统惯例,光绪承咸丰帝之绪为嗣皇帝,从此要断掉与醇王父子这条根。但血肉之情怎么能说断就断?俗话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自甲申易枢醇王代恭王实际秉掌国政以来,他一直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奉迎讨好慈禧,那架式有时连只狗都不如。光绪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深深记住了醇王为他所做的牺牲。醇王这样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他,为这个亲骨肉终有一天能稳稳当当地全操朝政大权?如今一切就绪,慈禧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赖在那个最高的座位上了,醇王这些年在地下摸索捣鼓的一些不敢叫慈禧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