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开到荼蘼 >

第13部分

开到荼蘼-第13部分

小说: 开到荼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588年(孙后主桢明2年),隋兵南下攻打建康,前线驰书告急,陈后主忙着牛饮,竟把告急书封放在张丽华床头,忘记启封。
  清朝诗人宗元鼎《吴音曲》诗咏此事:“壁月庭花夜夜重,隋兵已断曲河中,丽华漆上能多记,偏忘床头告急封。”
  初春,锁长江季节,乘着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隋朝的大军一举突破了陈朝的长江防线,直捣陈朝王庭。
  陈后主泪流满面,之后眉头一皱:“锋刃之下,朕自有妙计。”
  陈叔宝的妙计是那口后来被称作“胭脂”的枯井。
  要命的当口,他携了张丽华、孔贵妃逃入景阳殿前的古井。
  最终山人的妙计破灭了,隋军发现,三人同成为俘虏。
  隋军元帅高颎见色怒之:“昔太公灭纣,尝蒙面斩妲己,此等妖妃,岂可留得?”即斩张丽华于青溪。
  伊人魂散时年仅30岁,陈后主俯首称臣。
  随着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灭亡,分裂了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又重新统一了。陈叔宝最终死于隋大兴城,时年五十二岁。
  据传由于井口太小,当君妃三人一齐挤上,张丽华的胭脂被擦在井口,从此,这口井被叫做“胭脂井”,一个丧失生命的故事因此更加香艳。
  因为沉溺女色亡国,错的是男人。
  据载,陈叔宝至京朝见隋帝,文帝赦其罪,给赐甚厚。
  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
  谁知后来陈叔宝竟对文帝要求:“我还没有一个称谓,每回朝集,无法与人交谈,愿得一官号。”
  这一要求,引来文帝发自内心的叹息:
  “陈叔宝全无心肝。”
  监者又说叔宝每日喝醉,罕有醒时。
  帝问饮酒几何,对曰:“与其子弟日饮一石。”
  文帝大惊,叹道:“随他罢,否则叫他如何过日?”
  杨坚是把陈叔宝作为一个皇帝来批评的,而在陈叔宝眼里,他做诗度曲才是正业,兴趣也全在这上头。
  陈叔宝在文学上确乎是有贡献的。
  他现存的作品以乐府诗为多。这些作品中,有些颇与民歌相近,如这首《自君之出矣》。
  

浪漫帝王的爱是一种丧失(4)
清人陈祚明说他“能作新思”;“犹得《子夜》风致”。他
  善于学习南方民歌,在表现妇女的细腻感情方面,能独创新意。
  陈叔宝的作品,在历来的选本中较少选录,“因人废言”。
  只有清人陈祚明的《采菽堂古诗选》选录了他一些作品,并称之“才情飘逸,态度便妍”,又说他诗的特色是“清丽”。同时又说“陈后主诗如徐生为容,顾步登降,事事修饰,望之嫣然,然未达礼意”。
  陈叔宝乐府以外的诗歌,大抵是他即位前或即位后与官僚或群臣们唱和之作。他和这些官员的聚会,倒有点像当时文人的“以文会友”。
  花前月下、酬酢唱和,这样的聚会是陈叔宝孜孜以求的小资生活。
  而管理国家不过是他偶一为之的“副业”而已。
  因此,他才会在隋军兵临城下时,告急文书未曾开拆就被丢在床下;
  陈叔宝也完全忘却了一个皇帝起码的尊严,所以当隋军杀入宫中,他才会与张贵妃孔贵妃三人抱作一团躲在井里,以致隋文帝对一国之君如此不顾体面而大吃一惊。
  也许陈叔宝并不是“无心肝”,他只是从来就把自己当作一个风流才子,一个诗文骚客,亡不亡国,无所谓。
  皇帝的体面,更是无所谓的了。
  陈叔宝在《玉树后庭花》中唱道:“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其中的悲观主义、及时行乐精神意味深长。
  文人如此倒也罢了,但他是天子,治天下是他的工作。没有哪个天子愿意亡国,即便如陈叔宝。
  但是他舍不下他的浪漫。
  他选择了温情,就选择了死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然而自君之出矣,绿草遍阶生。
  而Miss张,被帝王爱上,如被富贵爱上,千金散尽,富贵丧失,爱也跟着丧失。
  爱上浪漫的帝王,是可哀的,亦可耻。
  

寂寞芳菲(1)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还是那嵯峨之山,还是那玾惵扬波之水,还是那样磊炣而英多的士人。他,当年啸歌酣放的贵公子,如今悄然回到故里。
  伊戎装相当英武然而破烂,眉间聚满征尘,唯身形依旧倔强地轩昂。
  谁能想象,从前,他是这城里最纨绔的王孙,倨傲而潇洒的贵公子,曾轻摇折扇:我踏月色而来。
  昔时他翩然出行,必有妇人连手共萦。
  他在众人之中,便似珠玉在瓦石间,俘虏举世目光。
  这样的好男儿,却在某日清晨凌空而去,荆州城内从此再寻不到伊人风姿。
  众人茫然,行在偌大城内,只觉放眼皆土木形骸,掩都掩不了的黯淡荒凉。
  他只是轻笑。
  这是他的狷介,这是那个朝代的狷介。
  南北朝的朝代更迭,只有浪子才能自浮沉中生存。
  他便是那弄潮的浪子,不独掀情天恨海,更要生白鹤之翅,破燕雀之情网。
  他别了花丛,从了军,自南方到了北方。
  那不是普通的南方,十里烟花地,“民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妓之声相闻。”
  是香软之地,足够诱惑温暖,令陷溺战火的北人向往,却令他深恶痛绝。
  他已厌倦卿卿我我,要做乱世好男儿,壁立千仞。
  至于那些被他扔下的芳菲,“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几具红粉?
  他一走,便是十年。
  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十年,他穿越了秦时明月汉时关,握剑以还。
  他的故事,高简瑰奇,再度成为举世人们茶余饭后玄远冷俊的玄言。
  而这十年,许多爱他的心也自浓渐渐地淡了。
  譬如芳菲。
  十年前,世上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暮春。
  那日——“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那是芳菲生命中最盛大的春天,盛大而短暂。
  她偎在他身边,蒹葭倚玉树,获取了铺天盖地的赞叹。
  她当然以为,幸福将成永日。
  然第二日,那位公子便翩然远去。
  幸福成为昨日。
  说是去了北方。
  她不甘心,在他的府第跟前,盘桓逗留。
  那些夜晚,四下无人,她对着遥不可及的北方呼唤: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守门的家丁,眼目朦胧的更夫,卖花的老妇,每个人都见证了她的凄绝。
  那是多美的春天,一生不过一次。她为他那样义无反顾地盛开。
  倾尽全力、孤注一掷。
  直到他终于没有回来。
  守门的家丁,眼目朦胧的更夫,卖花的老妇,他们都看着她,充满悲悯。
  她却笑了。
  “莫说他不回来……即使回来,春天也过去了。”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谁都不知,她去了哪里。
  坊间流传,当第二个春天来临时,满眼青草迷了她的神思,她竟于妙龄剃度,自此青灯古佛,了残生。
  十年后,当他荣归故里,酒酣耳热之际,好事者谄媚地提起了这个故事。
  功成名就的他,忽然被打动了。
  十年戎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耳目所见,是杀戮与血腥,忽然就很想栖身温柔乡,以慰平生。
  次日,他去了那个传说中的小庙。
  偏安的城市里,庙小香火旺。
  庙门之外,一溜烟儿排着算命摊子,那些口舌灿莲花,说着谁都不知对错的将来。
  见他这般轩昂人物到来,个个声调拔高:“知过去未来,卜富贵贫穷。”
  他才不理。
  他的一切,容貌自天,富贵在己。刀头舔血搏来的功名,算不到,也代替不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寂寞芳菲(2)
于是那些热切的目光冷淡了,纷杂的冷淡中,他怎会知,有一束自始至终没有热切过?
  谁能猜到,城边的破庙边,那个粗布褴褛,天天帮人掐算姻缘的算命婆子,竟是美人迟暮。
  既然春天已过去,她可以是任何一个平凡老去的女子。
  她认出了他,可惜并不惊喜。
  她已年华不再,即便他仍肯拾起当日情,她这十年的芳菲已凋谢。
  因此,她冷冷看他铩羽而归。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哀莫大于心死,春草疯绿,王孙衣锦而归,与我何干?
  而我的寂寞,又干卿底事?
  

此生不幸为桃根(1)
行路难 费昶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丹梁翠柱飞屠苏,香薪桂火炊雕胡。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在这首诗里,桃根是名风尘女子,家贫因而卖身,曾得至尊眷顾,以为从此脱离樊笼,却意外遭遇了翻覆无常的命运。
  一直怀疑,这些女子是不是被刻意挑选的一群,美丽的姿容,妖冶媚惑的腰肢,不输男子的才华。然而,却在各个时代的夜里倚于青楼,媚入骨髓的眼神一直延伸到鬓角。
  而他们的爱情也如同他们的身世,只能在黑暗中焉视媚行。
  每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仿佛都有一段奇幻而不能善终的爱情。
  钱塘江畔的小楼里,住着一位玲珑秀美的女子。因为美丽与智慧并重,她的车后总跟随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像裙裾曳地的流苏。女子没有干云的豪情,她只爱呆在小楼里与文人雅士赋诗作乐,她就是钱塘名妓苏小小。
  秀美的苏小小有自己的爱情理想,她做了《同心歌》来说明:“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苏小小的爱人是阮籍,那个恃才傲物,在青眼白眼间表达爱憎的浪子。两人的爱情是一见钟情式的,因此有过甜蜜的小日子:形影不离、游山玩水。
  然而苏小小再有过人的风致与才气,始终是烟花一派,阮籍的父亲听说儿子溺于妓,便设法将之逼回了建业,从此伊人再没出现。
  苏小小为此病倒了一阵。在病床上,这个可人儿透过模糊的窗纱,渐渐看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和人生:桃根永远是埋在地底的。
  想通了的苏小小渐渐痊愈了,最终勇敢地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但那样契合理想的感情始终是不能忘怀的。
  因此后来苏小小资助了一个名叫鲍仁的读书人赶考,只因他模样与当日阮郎相近。看来,苏小小仍然私心爱着一个不可能爱的人。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鲍仁赴京的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
  斯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拜望恩人,却不料赶上她的葬礼。
  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婉约如苏小小,毕竟还是失去了她的爱情。李贺有《苏小小》诗哀悼这位可怜的女子:“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李师师原是汴京城内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