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情天-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神传奇》推荐给你1
推荐《封神传奇》的N条理由。
我在读了四大名著后,又看了《封神演义》,透过书中的糟粕,我看到了许多精彩,在诧异它不能并列五大古典名著的时候,深深的为它惋惜,于是,我想,能不能通过我的手,把它改编成古典名著呢?
为了求得准确的注解,在动手写这部书的时候,我翻看了《史记》,《史记》对这段时期的历史记载,显然停留在以周室正史为主导的基础上,它在许多方面其实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虚构的成份是有的,例如:周室宗代表里,史记是这样叙说的:后稷是不窋的父亲,不窋的儿子是鞠,鞠的儿子是公刘,简言之,如下表:
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
从它的记载看,后稷是尧帝时的人,到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怎么数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可是只传了十五代,这可能吗?在那个时候,怎么可能都是不老的神仙?可见《史记》在周王朝建立之前,有许多是断档的东西,是揣摩的东西,他揣摩的太多,甚至可以让人怀疑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妲己?暴君究竟是怎么样形成的?商周的更迭亦或只是一个民族的衰败与另一个民族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是长期的积累,决不会因某一个人与某一件事而改变。
再看《封神演义》这本书中,除了少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与史记对应外,其它都是后世之人凭空想象,编造出来的,唐宋元明时期的人物事件被他借用了许多,而史记中的人物也被他也错乱的搭配着,太姜也被挪到她的后代身上,蜚廉恶来本是父子。。。。。。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殷商历史也许是另一个样子。因此,重新编撰封神也显出必然性。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却来编封神,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四百多年前,许仲琳在《封神演义》里把人变成了神,今天,作者却要把神还原为人,要根除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本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力求真实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在《封神演义》中,许多不能解释的故事,他都归结为神,就现在的文学创作而言,在无数的封神作品中,都是把神的能力无限扩大化,凭空捏造出更多的神化,人物描写都是虚构化,而《封神传奇》是唯一具有真实感的作品。《封神传奇》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把事件的细腻过程完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如何破解这些神呢?《封神传奇》从《封神演义》里提到的三个美女苏妲己,邓婵玉,龙吉入手,因而就有了封神三部,借助这三位美女把商周的更迭演义进行到底。
由神话变为无神,本是很难的事,传奇一书先从感情上让神回归,然后再为一些神话人物塑造出他们的由来,在封神传奇中,为了寻访神话人物的真身,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他带给大家的是这样的认识。
关于哪吒:
我们家乡土话音比较轻,读哪吒(nuozha)都读成(nucha),我就想呀,是不是原本就是讲奴隶们举着叉,造某一王朝的反,或许是一个叫奴的人物,使用叉这种工具,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那么闹海又怎么讲呢,哪吒闹海,讲一个七岁的小孩大闹东海的故事,这当然是神话,一个七岁的小孩,从陈塘到东海,本身就是一难事,它只有在神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那么闹海是不是它的另一谐音闹害的意思呢,闹害就是厉害的意思,我们这里,一般说某人厉害,都说他多闹害吆,现在大部分地区对小孩子不听话,坏,难缠,都会说这小孩多闹害,如果是这样,解释哪吒闹海,我们就能有这样解释,一个叫奴的人物,(或许是一群奴隶)手中的武器就是那挖地的叉,特别厉害,简直是所向无敌,于是就催生了我的小说人物幺奴。
关于孙悟空和土行孙有一个相同的原型:
在当时,知识传播极慢的情况下,两位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对孙这个人作了不同的描述,大家可能也猜到了,这两人一个是南京的许仲琳老先生,一个是淮安的吴承恩老先生,吴承恩老先生认为,历史上孙这个人物是没有的,是无的,是空的,所以叫孙悟空,但他又不确定,他想,要是有这么个人,那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圣贤之人,所以叫孙大圣。他写他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又为后来的曹雪芹有了借鉴,吴承恩把孙这个人物赋予了神话,七十二变,上天入地,翻江倒海,使的是金箍棒,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所以后世只知孙悟空,是无,是空,就又添加了无穷的想象。而许仲琳就现实一点了,他写孙善能地行千里,所以叫土行孙,使的是大铁棒,两人相同之处,就是都是矮小之人,都能钻地,都很机智。
关于如来,关于观士音,关于四贤......等等,凡是神话人物,本书都有或明或暗的陈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无神论者来言,这部《封神传奇》流传后世,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对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封神传奇》推荐给你2
《封神传奇》中有许多经典的描写,必将传世不衰,在人物描写上,对一代妖后苏妲己的美貌极尽赞叹,从人性,从辩证,从客观,从环境等诸多方面,解剖她为什么成为了妖后,对她的多处出场描写,用词谴句都不相同,给大家是没有雷同,很愉快的感觉。
对奸贼尤浑费仲不是从形貌上肯定,而是是语言上,行动上,根本上来否定他们,从内心,环境的变化来否定他们。
对姜子牙和周文王,传奇一书对他们卦相的准确性,暗喻是因各种知识的丰富积累。运用不同的易术,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他们,对姜子牙的妻子马氏,通过她的几骂,使她成为经典里的重要人物。
传奇一书有许多这样的经典,下面,我就上面提到的几个人物,在书中的描写,摘录一二:
描写苏妲己:
一
却说苏妲己侯在午门外,听宣进殿,赶忙拾碎步,过金水桥,只见桥下清水潺潺,游鱼忽隐忽现,进午门,路两边是青松翠柏,鸟语花香,御林军皆高大威武,远一点,是太监,御卫的住处,皆富丽堂皇,和家乡不可同日而语,妲己不敢抬头 。远远的看见金殿,即敛起神态,缓步入见。
二
细观妲己,只见:
乌云叠鬓角,杏脸桃李腮,眉似柳叶剔,嘴似樱桃塞。
绣衣飘飘舞,玉带轻轻飞。,胸挺腰纤系,修腿玉足缠。
看的纣王是如痴如醉,如愿以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那手动尾巴摇,热血上涌,口干舌糙。妲己今天是刻意打扮,更胜平常,真若是九天仙女下凡尘,月里嫦娥离玉阙。
三
眉似翠柳,肌若琼脂,脸如桃花初绽开,眼若秋水逐波来,鬟堆玉翠,身披红绫,玉指纤纤如春笋,细腰渺渺若柳摆,说什么倾国倾城,道什么羞花闭月,谈什么沉鱼落雁,纵然是月里嫦娥,琼池仙女,也不过如此。
描写皇后等人和苏妲己争宠,则是采用了女人最原始的手段:
当即宣摆驾东宫,至夜温存,娘娘曲意奉承,竟也鱼水和谐,琴姹齐鸣。纣王听娘娘所劝。次夜又至西宫黄娘娘处,再一夜到馨庆宫杨贵妃处;杨贵妃欣喜接入,是夜调弦;急切竟不得进;贵妃言语:“妾盼大王如枯木迎春风;久旱逢甘露,莫不是大王瘦了,臣妾枯膏多时,缺了油料。”纣王调之曰:“莫非是河堤草长,灯油将枯,仙人长久不来,认着生人了。”贵妃是呀呀应了数言,纣王兴致再长,又试春风不提。
描写马氏的经典几骂:
一
马氏问明情况,把子牙又是一段臭骂:“说你没有用,你还犟,还来怨我,对你管的紧,你丢人现眼的,酒囊饭袋的东西,惟晓得吃喝玩乐,一点屌用都没有。”
二
子牙亦回家收拾,马氏闻听遇见贵人,不大相信,嘲笑道:“你不过是靠耍嘴皮的,你当有多大本事,能上得了大堂,给你点彩,你就开起了染浆坊了,无用的家伙,也不尿泡尿照照,祖上薅没薅哪棵葱,都多大的年纪了,还当十八哪?你还是算你的命去吧。”
三
过一日,比干派人用大轿来请;左邻右舍都知道了,马氏乃谓之曰:“我说我们家子牙不是寻常人,小生意不做,小钱不拿,一看就是富贵种,胎来带的好命。”
四
马氏说:“多谢大伯前来看望,你看这亡人,这一阵把头点象蚂蚱,当初我就说,蛇窟里怎么能掏出大螃蟹,你有多大能耐,别人不晓我还不晓的。你作官就做你的官,也不会武,也不会文,只不过是江湖术士,尾人家后面有你什么好,你这废人,怂人,我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五
马氏呸道:“你这亡人相,你做再大的官我也不眼红,要走你就走你的,我生是朝歌人,死是朝歌鬼,要走你就把我给休了。”
子牙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嫁鸡当随鸡飞去,贤妻,你怎说如此分离的话。”
马氏说:“这不,给我撂到了,你那尿泡系多长,我还不晓得。”
子牙见如此说,也发了狂:“这是你说的,你以为我在朝歌这些天,你和姓张的那回事我不晓得,你以为你投三十了还是真的黄花大闺女,我是一点都感觉不出来,罢,罢,罢,随了你,看你有多大施为。”
子牙初次入宫,美丽的景观是为了衬托出他的才华。
子牙尾随群臣鱼贯而入。从金殿外一侧门进去,看满院鲜花,争奇斗艳,秋风吹来,万枝摇曳千花摆动,那海棠无力倒伏尘埃,牡丹刮折是娇人疼爱,铺路的菊花花蕊是让人怜悯,玫瑰花瓣空中飞舞,子牙看这无边的花海,知这都是云中子所栽,又看远处,馨庆宫,寿仙宫,阳春宫,宫宫如画,檐牙高筑,勾心斗角,殿顶有宝葫芦是金灿灿,圆溜溜,无边美景是尽收眼帘。从金銮殿出来,一路是太和殿,养心殿,龙德殿,白虎殿,又过那飞云阁,腾云阁,青云阁,烟雨阁,曲径婉约,大盖走了半个时辰,子牙看一白玉桥,桥上金砖铺地,两边是玉龙千条,各具神采,有腾空而起的,有静观动静的。还有抬头吐雾的,过了桥见一高台,台前一美人坐于一鹿上,遥遥看正向高台走动,群臣看此美人,似曾相识,有人醒悟此乃苏娘娘之容貌。
描写伯邑考初次入宫:
伯邑考是初进内苑,只见花香迎面,走了半个时辰,伯邑考见一院,前门上书《寿仙宫》三大字,字体描金,气贯长虹,院墙皆披琉璃瓦,豪华古雅,原来这寿仙宫乃是院中园。进门房,两侧各有神像两座,分别是伏羲,神农,女娲,燧人,皆极度传神,栩栩如生,园内小路两边,尽是奇花异草,有一宫殿面向南方,即是妲己住处,东西还有数间房屋,分别是一些宫娥的房间,与内厨房。 伯邑考见大殿很大,极尽雅致,布置了一些古玉饰品,东侧有一小门,应当是通向凤榻之所,妲己与纣王乘辇早到了,席面已摆满酒菜,纣王与妲己同用一席,伯邑考一席在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