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重生记-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他什么时候回来?
长公主有很多消息渠道,并不瞒着她,景暄未到东夷就遭遇了三场刺杀,幸好有紫嫣等护卫的贴身保护,只受了些轻伤。后来到了东夷,原本和谈得快要结束了,又遭遇一场大刺杀,景暄父子被大周士兵拼死保护,护送到安全地方,但在场的东夷贵族不少人都死了——主张和谈的人再也不敢出面了,剩下的都是主战派。
五个月内,大大小小几次争斗,伤亡无数。东夷内部差不多经历了一次大的势力洗牌,这才有了第二次和谈。
景暄上个月来信,说已经动身返程了,不知他现在哪里?身体好吗?
俞清瑶茫然的想着。
分开不到十个月,她好像思念了一辈子,都快忘记景暄的音容笑貌了。
广平三十六年,初夏。齐国公率领大军,不负众望的班师回朝。途径雾灵山时,遭遇一次罕见的泥石流,折损了进千人这也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带兵期间,损伤人数最快的一次。不过眨眼工夫,就眼睁睁看着人马消失在浑浊泥流中,救都救不了。
消息传来,俞清瑶差点晕了过去,强撑着站起来,安抚府中人,并立刻赶到长公主府——她还年轻,撑得住,怕就怕长公主年纪大了,一时承受不了只是她前脚赶到公主府,后面就看到风尘仆仆的小召过来报信,景暄已经在城外二十里了,大约半个时辰后就到。
二五四章 东夷公主
二五四章 东夷公主
什么是喜出望外?什么是悲喜交集?俞清瑶说不出当时的感觉,只觉得酸软无力,好像浑身的骨头都被抽走了。要不是胡嬷嬷立即扶住她,恐怕就倒下了。
长公主则一扫老态龙钟,精神炯炯的一叠声命人“快,快去接。”看了下欢喜的眼中带泪的俞清瑶,笑着道,“你就安心陪老婆子在这里等着吧”
半个时辰后,风尘仆仆的景暄一行人终于到了公主府大门。一下马,就被人簇拥着进去。祖孙经久未见,自有一番离情别绪。底下的人也各个抹着眼睛,红彤彤的。
待到梳洗完毕,景暄跪在长公主膝下,“孙儿因想着过几日就是祖母的生辰,于是跟父帅禀明,提前归来为祖母祝寿。没想到才到京城附近,就听说了雾灵山一千将士眨眼就没了,还有从东夷带回来的辎重物品。孙儿惋惜无奈的同时,也觉得庆幸。若非挂念祖母,兴许就随兵士一同去了。”
天灾无情,才不会管你皇亲贵胄呢景暄三言两语说得简单,却没点明——他在军中的位置,恰好就是辎重营若没有提前离开,那泥石流轰烈烈滚下来的时候,正好砸到他的部队中央。便是想逃,也绝无可能逃出生天俞清瑶终究不是三岁小孩子,自己的丈夫能不关心吗?想到景暄在东夷三天两头遭到刺杀,一次不成又一次。这次天灾,很难说不是人为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叫她怎么能相信这件事不是有人存心设计?
一想到暗中有人盯着景暄,时时刻刻的想害他性命,她就觉得不寒而栗再联想到皇帝特意下圣旨,让本不必离开的景暄前往东夷若是皇帝一手导演的,又该如何?
她一点都不想当寡妇啊,满心都是忧虑。
景暄与长公主叙完了话,知道俞清瑶也在,动了动唇,似乎想要说什么,但长公主已经催促他赶紧进宫,不得已,只留下一句“等我回来再说。”
俞清瑶只顾想雾灵山泥石流的真相,倒没往其他地方想去。直到回到安乐候府,见到马力家的脸色不对,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她才动了疑心。匆忙到了主院,见到了意外的客人,盛装的东夷来客。
东夷血脉最纯正的公主,东茗,身穿杏黄色织金云霞龙纹锻边宫装,头戴瑞珠赤金寿字步摇,二珠翠凤冠,那明珠足有龙眼大,明晃晃的耀花人眼。秀眉斜飞如鬓,狭长的凤眼高挑,顾盼生辉,倒把身边二十多个正值妙龄、面容姣好的宫婢比了下去,衬得她好似万绿丛中一点红,天生吸引人目光。
东夷的公主怎么到了大周?就算来,貌似应该在鸿胪寺,由鸿胪寺少卿、寺丞来接待吧,怎么到了安乐候府了?
俞清瑶踩着轻飘飘的脚步,进了自己的院子,见东茗丝毫没有“客人”的自觉,笑着坐在紫檀木玫瑰椅上,微微点了点头,那弧度几乎看不出来,而且立刻恢复原状,仰着头,挑高眉梢上上下下打量俞清瑶,“你就是景暄的夫人?俞氏?”
侍立旁边林松家的,慌忙道,“回公主的话,这位便是我们侯夫人俞氏,名讳上清下瑶。”
东茗身边的侍女毫不客气道,“没问你呢多嘴什么”
林松家的缩了缩头,被公主的气度所慑,嗫嚅的不敢回嘴。担忧的看了一眼俞清瑶,慌忙垂下眼。
其他的下人更是连话也不敢说,俱垂着头,声都不闻。
胡嬷嬷见状,气得脸色发白——可恶,这侯府谁是主人,这群人到现在还闹不明白?竟然上赶着巴结一个外来的,不知名姓的人倒也不怪她们。因东茗一行人是由五城兵马指挥司的人亲自送到侯府,并指明是“贵客”——来自东夷的皇族再者东茗的通身气派,容颜气度,一看就不是寻常,谁敢慢待?连底下的侍婢都是高人一等。尽管知道女主人不在,直接把人带去主院,有失礼节,当人家只不过说了一句话,就打消了她们的疑惑。
和亲
东夷公主,是为和亲而来。而和亲的对象,就是有着东夷血统的景暄按道理说,景暄已经娶亲了。只是涉及这样关系家国社稷的婚姻大事,只有先头的女人忍气吞声的,怎么可能让人家公主当小妾?俞清瑶的身世,也不足以跟公主相提并论吧?
哪怕长公主想给她撑腰,怕是也无用
俞清瑶才出门半天,家里的下人就八成被拉拢过去,觉得侯府要“变天”了看来她要好好思考,到底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了。
至于此刻,东夷公主神情高傲,嘴角带着一丝讥讽,当然,嘴里吐出的话没有任何能叫人挑出错的,“呵呵,第一次见姐姐,东茗特意准备的见面礼。来呀,把本宫的那套东珠头面送给姐姐。从今后,你我就要姐妹相称了。”
说罢,假装起身,虚行一礼。
俞清瑶岂肯受这种不明不白的礼?侧身避开。
其他人见了,还以为她是处于身份低下的考虑,不敢接受呢。
东茗脸上挂着得意的微笑,其他宫婢也都露出满意目光,提醒道,“公主,还要往宫里见皇后、皇贵妃呢已经为等俞氏浪费了好多时辰。”
“呵呵,看我这记性。实在是好奇姐姐,在东夷就听景暄说过,你们新婚一月就分开了。唉,可怜姐姐你放心,若你安分守己,大不了本宫叫景暄日后善待你,绝不让你受委屈就是了。”
侧身离开的时候,忽然笑容如花绽放,轻轻在俞清瑶耳边说道,“那一夜,本宫过得很愉快。呵呵,真不好意思呢”
俞清瑶垂着眼帘,屏住呼吸。许久许久,那股刺鼻的香气才消失了,可她一天之中经受大喜大悲的剧烈打击,这时候已经没有多余力气生气,或是悲哀了。脚步轻浮的回到屋子,躺下就合上眼睡着了。
迷迷糊糊睡到半夜,她嗅到熟悉的安神香——只是这香对她一点效果都没了,她无比精神,在心底盘算起未来的生活。
原以为嫁过来,没有大富大贵,至少一辈子平平顺顺。哪知道新婚一月就夫妻分离,现在更要面对东夷公主的威胁。景暄且不问他的意愿,如果皇帝真的下旨,他能拒绝吗?更何况,皇帝对他喜恶不定,只有娶了东夷公主,打消皇帝的戒心,对他才是最好的。
再说自己。目前的情况,她能求助的对象有谁?安庆侯府?还是定国公府?邓氏、杜氏都待她极好,但谁会为了外人做对自己孩子不利的事情?两府都不能指望。
长公主更不能
早就看明白了,长公主为她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出于对景暄的爱护,爱屋及乌而已。若是景暄站在她的对立面,长公主一定是第一个对她动刀子的人思来想去,不如她主动求下堂。
免得不可收拾。
脑中清醒的思索了许多,朦胧的黑暗中,俞清瑶轻轻的吐出一口气,觉得神思清明,从没有过的清明。白日景暄在她身边说,“等我回来”,她记得清清楚楚。
甚至十个月前,景暄立下的誓言,也一字一字的在耳边回响。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抵不过世事变幻。
比起抄家大祸这点苦难算不了什么吧俞清瑶冷静的分析,嘴角逸出一声苦笑,她不喜夫妻敦伦,以后就去女贞观过青灯古佛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次日清晨,景暄仍旧没回来,打发人回来说皇帝留人——难道是要跟同样进宫的东夷公主的婚事确定下来,才能回府?
俞清瑶淡淡笑了一声,命人准备好马车。
她要去驸马府。
“什么?你想和离?”
俞驸马震惊的问。
胡嬷嬷非常悲伤,把昨日在府中见到了东夷公主的事情说了,连府中陪嫁的人都觉得和亲势在必行,原配俞清瑶地位尴尬。一边擦着眼角的泪,一边道,“姑娘也是没了办法。人家公主都找上门来示威偏公主府和姑爷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说不定,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与其等着人告诉,姑娘的意思是,不如自己主动下堂,也免得伤害了两家情分。”
桀骜不驯的诗仙大人先是愣了一下,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拍着腿大笑起来,“喆喆你先在我府里住着,看他齐景暄如何八抬大轿把你再抬回去”
俞清瑶一脸迷惑,俞锦熙却胸有成竹道,“若是他想和离,嗯,那就先休了他为父亲自为你写休书什么情分,他敢伤害我女儿,我就让他生死不能”
休书?她来的目的不是为这个,而是跟父亲商量下,看能不能主动下堂——妲妲公主才给父亲生了一个小女儿,万一影响将来的婚事,就是她这个做姐姐的罪过了。
哪里晓得,俞锦熙神经粗到根本没想到这方面,而是眼珠转来转去,全放在怎么设计陷害女婿上了。
二五五章 订婚
二五五章 订婚
各种算计俞清瑶的人,毫无疑问,把她生父俞锦熙至于考虑范围之外。想想也是,哪朝哪代当了驸马的人,会是有作为的?不都是混吃等死?
俞家又是眼看日落西山,只剩下俞锦熙一个人,连旁支的兄弟帮衬的都无。即便有个“诗仙”名誉,多半是士林之中叫着好听的,谁也没真的思考过,所谓名声有多大的杀人不见血的威力马上,世人就要知道了。
俞锦熙是编撰《广平大典》的官员,由于前期的整理大致完毕,到了编撰的要紧时刻,经常十天半个月不离开翰林院,组织官员学生编书。一旦有事,可以直接进宫面圣。因此也无人疑心其他,禁宫守卫很快放行。
进了宫,俞锦熙对远道归来的女婿景暄理也不理,只笑眯眯向宫人打探——听说东夷的公主来了?听说东夷公主貌美如花,莺惭燕妒,是真是假?
换了旁人这样没有礼数的问,宫中人一定避之不及,可俞锦熙是谁?他是诗仙,大周文坛的标志曾经组织金陵花魁大赛——如今已经发展成京城、江南两地的盛事每年都有色艺双绝的花魁出来,而她们的结局,不是进了某王公贵族的后宅,就是名噪一时,被教坊司引进,成了内宫侍舞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