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銮上书,估计是端王在背后做了什么;表哥上书,是不愿意自己胡乱许配别人吧;至于林昶,贼心不死,可恶至极段晓天则唯恐天下不乱,故意上书给她添堵她多想广而告之,这些求婚者爱谁谁,她一个都不乐意——怕只怕刚一开口,就犯众怒吧?
别人羡慕她,她却越发觉得自己处境艰难,难以掌控命运。因为皇帝压下了所有关于她的请婚折子,至今没有一丁点消息。她在春华宫使用了各种法子,也探听不到。而后,王銮第二次上书、林昶第二次造成了局面好像是她很抢手,其实呢,已经被架起来的她,怕是很难找到真正满意的相公。
只求老天保佑,那个人不要是她心理厌恶了
王銮作为先皇后的侄子,在皇帝独一无二的圣眷下,享有白日在宫廷中自由行走的特权——当然,是有总管太监跟随的情况下。这一日,他贿赂了总管德太监,提出一个要求。德太监笑眯眯的收下礼物,帮忙安排了。
王銮松了口气,他当然知道皇帝身边的太监,做什么事情都是皇帝默许的。这么说,皇帝同意他私下里见俞清瑶一面。这就好上一次见面太匆忙了,他觉得坦诚心事比较好,轻易的把心理的主张说出来。其实,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思没说,这回见面,不能草率了。
御花园一处桂花树下,俞清瑶被请到此处前就有了预感,真的见到王銮本人,并没有太大惊讶。只是冲来人行礼,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端庄,娴静。
“小侯爷。”
“俞姑娘”
两人面对面,一时之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俞清瑶是觉得,都已经到现在这种情况,说什么?什么都没用了不能开始不乐意做棋子,这会子又害怕被胡乱瞎指婚,就低头了。那不显示她的人品太过低劣。宁愿赌一回未知的未来,也不愿意进入人家做好的套子,一辈子当木偶被人摆布。
长乐侯王銮有些担忧,因俞清瑶的表情上次还有些小女儿家的青涩、稚嫩,在宫廷里一个多月,竟然一点都不见了。眼底也没有初见时的欣赏,只有波澜不惊的平静。他预感,再不说的话,恐怕一辈子都没机会了。
“俞姑娘,我特意安排见面机会,是觉得上次有话没有说清楚。可能你已经知道了,我上书求陛下赐婚”看了一眼俞清瑶表情,仍旧淡淡的,不由得急切了,难道这样她都不关心?
“其实,上次我坦言求娶你是为了跟端亲王变相联姻,这只是一层;另一层,我、我”
迎着俞清瑶坦然清澈的双眼,王銮觉得很难开口。但节骨眼上了,不得不说,闭上眼,“我很欣赏你真的,你不用‘流年不利’‘命运多舛’这类话敷衍。我知道你并不在乎我也不在乎。”
“”
等了片刻,王銮心都提紧了,可俞清瑶思索了片刻,仍旧没有他想要的欢喜、惊讶表情,有的只有平静。确实,如果这话放在进宫前说,俞清瑶会慎重考虑——王銮的表情,分明在述说对她有好感。好感加以发展,未必不能变成喜欢、变成爱啊可惜,太迟了。
经过埋葬毒猫时遇到端王那一幕,她好像朦朦胧胧触摸到一点,自己永远拜托不了的事实。那就是她长着沐天华的脸。走到哪里,她都是沐天华的女儿只要沐天华一天是端王的心头爱宠,她的身份就决定了一切那个娶自己的人,娶的不是自己啊,是跟端王紧密的关系该怎么说她对这种关系的厌恶?好比锦娘端着“你要感恩”的面孔,不停的说上三天三夜“你母亲身体弱,都是为生你难产”。
“多谢小侯爷跟我说这些。只是有必要吗?清瑶的终身,早就不属于自己。如果皇上赐婚你我,我会做好一位妻子的一切。如果没有,那也是你我缘浅。至于其他的纷纷扰扰,清瑶不想管,也没有能力过问。”
说完,俞清瑶竭尽全力的不让自己看起来冷漠,微笑了一下。
王銮听懂了意思,她对自己没有期待,所有不在乎了。毕竟,他有没有喜欢,都抵不了当初求娶,是看中俞清瑶的身份背景啊失望的王銮离开了。
不过,他离开的影子还没远,就有另一个人从树上跳下来——估计他藏身树上很久了,又要耐心不发出声音,偷听别人谈话,憋得脸色通红。
“呵呵你倒好福气。见过的男子都为你着迷。啧啧,我怎么没看出来你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俞清瑶本不想打理,可惜,这位主不是好糊弄的,只得行礼,“齐二公子。”
“怎么了,不高兴我在?哈哈,你肯定在心理痛骂我吧?居然把你跟人的私密话都听到了。”
“私密?清瑶自问行事无不可对人言。二公子听到了又如何?”
“你真的不在意?如果我把你跟王銮偷偷见面的事情,跟我哥哥说了呢?”
俞清瑶好笑,说了就说了,能耐她如何?
大约她的表情太过明显,景昕有些发怒了“你也太无情了。我兄长为了你这些日子没有吃好睡好,都瘦了一圈。你呢?”
“奇怪了,你兄长怎样,与我何干?我需要为他而难过伤心吗?”
“你”
景昕这回是真的冷心了。他觉得俞清瑶太过冷淡无情,刚刚王銮差不多算是表白吧以他的身份能说出“欣赏”已经是真心真意了。结果俞清瑶根本不当一回事听到兄长景暄的事情,仍旧一副淡漠不想理会,可见是个冷情冷性的。不值得用心“好好我本来是想告诉你,这次进宫的人陛下有大用,打算送去和亲,具体地方还没定。呵呵,要是你刚刚答应了王銮,我还不好下决断。因为王銮的圣眷一直隆重。可你居然不长眼的自己拒绝了”
二三0章 和亲
二三0章 和亲
不久,阮星盈借进宫谢恩的机会偷偷见了俞清瑶一面,证实了“和亲”之事确有其事鸿胪寺最近很忙,接待了北狄、安南、并南蛮的许多王公贵族,不乏向大周示好,意欲娶大周贤良世家女子为妻的。并暗示她此一时、彼一时,不要再挑了,赶紧嫁出去是正经不独俞清瑶收到了消息。春华宫诸位小主,有门路的,或是警觉的,大都察觉到了诡异,原先紧张中带着欢喜的心情,顿时变了变得人心惶惶。天气晴空万里时,再没有人相约在御花园走走,装扮得如花似玉,期望来个“完美的相遇”。没有人愿意离开家、离开大周啊夜晚无人时,不少人暗中抱怨——和亲,不应该是皇家女子么?怎么变成世家女呢?太没天理了。想皇家女享受华衣美食、百姓供奉,轮到她们希望奉献的时候,居然躲起来这可怎么办?
进了宫,她们的命运全部操纵在皇家人手上,不比在家时好歹有父母看在生养多年的份上,会选个大致过得去的夫君。换句话说,背地、安南、南蛮得到王公贵族未必不会待她们好,但自幼在大周生活,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对她们这样正值妙龄的女孩来说,跟天塌了差不多。
逼到绝境,很多法子都出来了。
比如,小醉楼的弟子宁亦安、蒋欣萍,两人去拜访其他小主,回去的时候不慎从台阶上摔下来。众目睽睽,两人你绊了我一脚,我拉了你一胳膊,齐齐摔成重伤一个胳膊断了,一个腿断了伤势经过太医诊治,自然没有生命威胁,但伤筋动骨一百天,必要的养伤是一定的。因此,两人一齐离开了春华宫。
受此启发,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故”,频频发生。从这,也能看出这一届的女孩是何等聪慧灵巧。荡千秋,不慎从秋千架上跌落;观赏名花,不甚招惹了几只蜜蜂,被蜜蜂蜇得脸部发肿;吃坏了东西,连着几天腹泻——后来证明是巴豆吃的。
在这种接二连三的事故中,俞清瑶显得特立独行。因为秋千架上摔下来时,她本可以凑近,假装被殃及无辜,可她躲开了;一窝事前准备好的蜂窝,她瞧见了,待蜜蜂嗡嗡飞过来时,她下蹲,用手帕、袖子,把头脸部分遮挡住,结果只蜇了手臂,擦了清凉药膏就好了;至于巴豆粉?自打毒猫事件后,她克制住了喜欢吃甜点的喜好,任是谁送来的点心,一动不动。
她的安然不动,换做平时肯定要遭到更多的人的孤立——做人,怎么可以这样特殊?你清高。岂不是显得别人太低俗了?不过现在大家都忙着想办法、找出路,倒也没人关注她。
转眼过了半个月,旁的人不提,对自己最狠心,手段最惨烈的蒋欣萍、宁亦安都被挪回来了。传旨的太监奉皇后口谕,说这段时间春华宫不太平,可能是冲到了什么,令人寻了大相国寺的僧人来做法事。另外,春华宫上下的人都要斋戒十日。
这可好,斋戒,上下都是素食,半点油星也不沾,所有人都没力气折腾了。
只有在女贞观习惯出家人清贫日子俞清瑶,仍旧如常,每天看书、做女红、练字,浇花,在庭院里散步,过得跟以前一样。别人呢,面有菜色,一个个想尽了法子,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再看着俞清瑶,不免觉得她太过可恶,好像看笑话一样看着大家做无用功。
明着不敢,暗中没少辱骂。
被骂几句,又少不了一块肉,俞清瑶统统当作耳边风,当没听见好了。这里又不是金陵书院,被排挤又怎样,当那些妃嫔的耳目不够多吗?
她能这样镇定,多亏两世为人的经验。广平帝是一个叫人猜不到心思的皇帝,也最讨厌别人自以为是,以为猜测到了他的想法。所以,刚进宫前有人告诉她,皇帝多半会把广宣美女进宫,是为了上次大臣,未必是真那时,她已经抱着最坏的打算——其实最坏最坏的,她不是经历了吗?
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前世,这个时候她已经失去了在京城权贵阶层交往的资格,倒是依稀记得一二,但毕竟时隔久远,具体的实在无从得知。夜深人静时,她只能靠着对皇帝、对后宫几位妃嫔的了解,来推断行事。皇帝是个无情的,才把皇后所出的七皇子耍得团团转,看似皇位触手可得,却被广平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下子贬到尘埃里至于皇后,也不是什么聪明的,但凡对枕边人有一丝丝了解,就不会让亲生的儿子去挣那个位置四妃中,安贤妃生了大皇子,是个无可无不可的摆设;林德妃没有生养皇子,只有两个女儿,因此并不惹人忌惮;孙贵妃的十皇子是收养的,只靠着根基不稳固的平西侯,实在难成大器;倒是阮淑妃,颇有远见,把阮星盈嫁给端王,不知道她看出了什么呢?
靠着在宫中打听的消息,还有点滴记忆,俞清瑶努力的适应环境。别人恨不能退掉的和亲,在她看来,结果或许没那么坏一来,广平皇帝还有最后的四年这四年是他大开杀戒的时候啊俞家、安庆侯府、定国公府,跟她息息相关朝堂上,光是丞相就倒了三个,更别提各皇子府邸了。俞清瑶真是怕了,抄家、下狱,一觉醒来整个天都变了,从云端跌落谷底,那种滋味好受吗?真的不想再来一回。
其次,要是父亲还安安稳稳在修撰《广平大典》,那她乐得安稳生活,可父亲不在,端王还有她那位生母屡次逼迫,她能往哪里逃?不如和亲,至少大周国力强大,小国仰大周鼻息,就不敢慢待她第三,她前世去过不少地方,也见识了一些去过偏远小国的商人。大周人眼里外面的土人都是没开化的,不通礼仪,不如大周繁华,可俞清瑶却觉得,矫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