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

第408部分

唐朝好媳妇-第408部分

小说: 唐朝好媳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看看天色,叹了一声:“晦气,今儿个出门的时候就说是不宜出行,这还没到半路上就要落雨,再在衙里陪半天堂,这条老命也要去了一半。”
  “听说这次可不是县令老爷召唤我们,而是刺史大人,是不是要加税啊?”又有人猜测道。
  “不见得。这该收的税都收了,他们还想怎么样?当今天子圣明,就是打突厥人那会儿也没有加赋税,现在国泰民安地更不可能。”先前跟于若山说话的老者说道。
  “可我听说最后官府修缮码头,用了大量的劳力,还在码头附近盖了不少的仓库,是不是让我们出劳力啊?”马上就有人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别看这年头通讯不发达,可有些小道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想躲都躲不开。
  “那可不行”
  一名里正立即摇头:“在河边修码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拿不到工钱还要自备干粮,我要答应了,回村后那些乡亲还不吐口唾沫湦子把我淹死?”
  “别说得那么邪乎,真的要你做你还敢不错?难道你以为县太爷的板子比不过你家婆娘的唾沫湦子威力大?”又一名里正开玩笑道。
  “你们呐,”
  于若山摇摇头:“一个个净瞎吵吵,还不知道什么事情,现在费那个力气干什么?再不快走两步就要被淋成落汤鸡了。”
  老头的话不幸言中,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大雨滂沱而下,幸好众人都拿着伞,走的虽然辛苦了些,却不至于像于若山所说的淋成落汤鸡。
  就在他来快到县城门口的时候,一个个脸色都变了,只见三、四个衙役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站在门口正向这边张望呢。
  “于、于老哥,这是不是刺史大人派人来抓我们了?”一名里正胆子小,战战兢兢地问道。
  于若山也觉得奇怪,摇摇头道:“这不至于吧?我们又没抗税抗租,哪里用得着惊动那些差爷们到城门口候着,再说要是抓人的话,直接上门就是了,都是本乡本土的,大黑天不点灯笼都摸得到门。”
  “很可能是诱捕。”那位里正联想的倒是挺丰富的。
  于若山可不是没有见识的乡老儿,好歹他的大儿子也在衙门当差,闻言啐了一口道:“就你我这点儿份量也值得人家诱捕?还真看得起自己”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城门口,那为首的一名衙役已经看清他们的面目,迎上前来大声道:“你们怎么才过来,害得我们等了一个来时辰。”
  于若山微微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些衙役还真是等自己一行人的,当下从驴上出溜下来道:“嘿哟,这不是李爷吗?刚才没看清楚,您怎么有空到城门遛达了?”
  这衙役名叫李维,和于若山认识,也认识他的大儿子,不过听到于若山的话,脑门上也是黑线充盈……这谁会拣着个大雨天跑城门口来遛达,那不是发贱吗?
  “于老爷子,你客气了,是刺史大人吩咐我们来这儿恭迎诸位的,城里已经给诸位准备好了下榻之处,请跟我来。”李维客客气气地说道……这是上面的吩咐,一定不要恶形恶像地跟这些里正们说话,而且要安顿好他们,这让一向习惯于在里正们跟前装大爷的衙役们无比的郁闷,只是上峰的命令他们没胆子不听,顶着风雨在这儿等了半天才见到人来,还得陪着笑脸,这种感觉倒是挺新鲜的。
  看到这些平日鼻孔朝上的大爷们突然转了性似的赔起小心来,里正们既觉得新鲜,也觉得惶恐,只得跟他们进城,只是这回有坐骑的只能牵着走,他们可不敢人家给了个笑脸自己就当爷了。走了几百米,于若山觉得有些不对,牵着驴凑到李维跟前道:“李爷,这好像不是去衙门的路吧?”
  “我说过要带你们去衙门吗?”李维面无表情地道。
  “呃……那是去什么地方?”于若山问道。
  “带你们去享福。”李维回应道。
  也没有走得太久,转过一个路口,李维领着他们来到一座酒楼跟前,道:“诸位,今天天气不好,而且也有些晚了,刺史大人安排你们在这里暂住一晚,放心,所有的用度衙门里已经支付完了,你们尽管住就是了,明天早上我带你们去见刺史大人。”
  说完,李维向迎过来的伙计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的走了。
  “哎~李爷”
  里正们摸不到头脑,想喊住李维,那四个衙役早已经走远了,几名店伙计客客气气的过来请他们。
  “这是鹿鸣春,城里最好的酒楼”一个经常进城的里正说道。
  “很贵吧,我们怎么进得起?”另外一个说道。
  一名牵着驴的伙计听见了,转头笑道:“老爷子,您今儿个安安心心地住下来,钱已经有人替你们付了。”
  于是,一众里正们糊里糊涂地进了这曲江县城最好的酒楼……
  北江码头。
  由于大雨下得正急,码头的修缮也停了下来,工人们都跑到工地旁边的棚子里面喝着热乎乎的鱼汤……这鱼就是从河里捕上来的草鱼,两条鱼熬上一大锅的浓汤,里面放上足量的姜片,那姜味老远都闻得到,却是破坏了鱼的鲜香味。
  工人们一边喝着汤,一边咒骂着这天气,原因无他,因为衙门里的老爷说了,如果能够提前完工,是有重赏的,提前一天赏一天,这些工人们都憋足了力气想提前赶完,拿了钱好走人,他们家里都是有庄稼的,在外面呆久了也是心里不安。
  说起来,今年的官府劳役派得蹊跷,不仅管饭,还有工钱可拿,以前可是自带干粮,至于工钱……基本上不用指望。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叫做‘士为知己者死’,却知道官府工钱给的足,伙食管得好,咱就要将活儿做好的道理,所以工期已经比预计的要提前两个多月了。
  码头是由官府打理的,职能相当于现代的海关,当然功能没那么齐全,不过,这是个肥差,没有一定后台是进不来的,张陵上任之后,将码头先是清理了一变,把那些扰民扰商的家伙全都清理掉,不过他也没有派上自己的人……事实上,初来乍到,他在衙门里除了张信之外,还真是没有自己的人,他将人事推荐当作一个顺水人情交给几位属官,但要求却是极为严格,眼下负责的小吏姓马,人长得稍微有些猥琐,名字却起得极为大气——长江。
  此时马长江正与几个手下看着这空荡荡的河面聊天打屁,手里捏着个紫砂壶,不时往嘴里灌一口,然后发出一声心满意足的叹息。
  “马头儿,你说这位刺史大人是怎么了?有钱没地方花了,竟然给那些泥腿子那么好的待遇,昨天我那小舅子都来问我工地上还需不需要人。”一名手下有些纳闷地说道。
  马长江又喝了一口茶水,伸手点了点那名手下:“所以说你这辈子也就是这个跑腿收费的命了”
  他指了指已经扩展了将近五倍的码头:“提前一个月完工的话,不仅可以省下工钱,最重要的是这一个月有多少商船停泊?又能带来多少费用?这些可都是大钱,那些工钱和饭食算个什么?”
  “哦,我明白了,这叫小钱不去,大钱不来高刺史大人实在是高”那名手下立即做出一付心悦诚服的模样。
  “去你的”
  马长江笑骂道:“拍刺史大人的马屁去府衙拍去,在老子面前发什么骚?”
  外面的雨势渐小,稀稀疏疏的,工棚里的人立即又跑出来热火朝天地干上了,马长江摇摇头……这场景往年还真是看不到。
  “嗨,马头儿,前面来船了”一名手下指着江面喊道。
  “小子们干活灵醒些,无论是客是商都要客气着点儿,若是被举报了,我也帮不了你们”马长江叮嘱道。
  “得嘞,你就放心吧,咱丢不了你的脸”手下们答应着来到码头上。
  第一卷 乱世 第五百二十三节 修路
  第五百二十三节 修路
  立政殿一隅。
  长孙皇后举着三炷香在三清道尊的像前顶礼膜拜,神情间带了几分凝重,虔诚之心形之于色。
  李承乾陪同而来,见状竟然有几分吃味,幼弟雉子大病初愈,他这当哥哥的当然高兴,只是见到长孙皇后如此举动,他竟然有一种母后的宠爱被分割的忌妒,虽然知道这不应该,可这种心思一旦冒出,便如春草似的疯长,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心怯,连忙也上了三炷香,默默地祷告了一番。
  上完香,长孙皇后长吁了一口气,同李承乾两个来到立政殿大殿之上,长孙皇后在一张桌旁坐了,对李承乾道:“乾儿,皇上让你上完香就过去,这是正事,不要耽搁了。”
  “是,母后,儿臣告退。”
  李承乾行礼退下,待到大殿之外,他才加快脚步向太极殿走去。
  太极殿前,他刚登上台阶,总管李照恰好从殿里出来,李承乾客气地拱手向李照问候……虽然他是太子,李照却是皇上的近臣,所以即便贵为太子,他也要和这位总管搞好关系。
  “太子来得正巧,皇上刚刚看了岳州刺史长孙大人的折子,正高兴呢,长孙大人在那边干得不错。”李照说道。
  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是没什么意义,不过李照已经将一些信息传递出来了……首先是李世民心情不错,其次是指明原因,毕竟长孙珏也是李承乾舅家的子弟,而且关系也相当不错,算是太子的嫡系。
  “多谢总管。”
  李承乾低低地谢了一声,等传报之后才大步向殿中走去。
  国事繁重,尤其是在突厥被灭之后,事情反而多了起来,高句丽、百济、新罗,摩擦不断,似乎是在挑战大唐的底线,虽然李世民已经将不少的奏折转到东宫,但绝大多数事物还是在他这里。
  “儿臣李承乾拜见父皇”李承乾急上前几步,向正在伏案工作的李世民行礼。
  “免礼,坐着说话吧。”李世民放下笔,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他坐下。
  “谢父皇”李承乾侧身而坐。
  “有什么事情吗?”李世民问道。
  “儿臣这里有一份韶州刺史张陵的奏折,他的见解颇有趣,所有儿臣想请父皇作主。”李承乾恭恭敬敬的将一份奏折递上去。
  李世民先看了一下落款:嘴角微微一扬:“竟然是张陵和夏小婉的联合署名。”
  待看了条陈之后,李世民不由的有些动容。
  奏折中所提的内容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以朝廷的资源联合民间的资源成立一些养植场或者加工厂、商业协会等,经营方面由民间商人负责,朝廷按时对其财务活动进行稽核,所有收入上税后按股份比例进行分红,所得款项一部分上缴户部,一部分自留,这样很多的事情就不愁无钱可办,而且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
  “你觉得怎么样?”李世民看完后,将奏折放下,看着李承乾问道。
  “民富则国强。儿臣以为,这不失为一项富民之策,可以先在韶州试行。”李承乾答道,他偷眼看了一下李世民的脸上色,见他脸上上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心中放下心来,继续道:“儿臣以为,民间有很多资源,或者因为道路不便运不出来,或者因为没钱无法开发利用,致使许多地方空有聚宝盆而坐看财富流失,如果韶州试行此法成功,可以逐州试行,以利百姓,以利大唐”
  李世民眉毛一挑:“逐州试行?”
  “是,父皇。”
  李承乾拱手道:“我国地广人多,各地气候、特产、地形,均有差异,若是死搬硬套,未能蒙其利,先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