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明美眉-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就是个打仗与抚民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就象是人的两条腿,一条腿是打仗,另一条腿是抚民,嘻嘻,我这么说,皇上能明白么?”孝庄皇后灵活的大眼睛一忽闪,望着袁承志。 “明白了,呵呵,母后真厉害!”袁承志笑了,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之所以来找孝庄皇后,当然是因为她曾经是袁承志所学过的历史上有名的贤后,肯定有她的成功之处,有她的高明之处。 “哦?皇上明白了?你说说看,我们要怎么做?”孝庄皇后忽闪着一双美眸,似乎在考袁承志。 “前面,是我们的钢铁之师!紧随其后的,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官吏,每打下一座城市,我们就立刻出榜安民,投降过来的官吏,一律在原官位上升一级,仍然治理原来的地域,您看,我这么做,还可以么?”袁承志其实早就知道这种成熟的做法,如今拿出来,也算是显摆一下罢了。 “嗯……想不到啊,福临,你简直就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啊,我今天太高兴了,福临,我们大清,入主中原的日子不远了!因为我们有一个真正的明主!”孝庄皇后兴奋地搂紧了袁承志的虎腰,笑得眼睛眯起,儿子的迅速成长,对她来说,这可是大清获取天下最重要的事情。正文 第161章 媚功之论 “嘿嘿,谢谢母后夸奖,啧。”袁承志亲了亲孝庄皇后的娇嫩脸蛋,逗得她咯咯直笑,伸粉拳轻打着袁承志的背。 “谁夸奖你了?你这个无赖。”孝庄皇后媚眼儿斜飞,嗔怪道,“小无赖,你跟我说实话,你这些本事,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原来的你可没有这么厉害啊。”孝庄皇后盯着袁承志的眼睛,寻找着他的破绽。 “呃……本事?什么本事?”袁承志看着眼前那吹弹得破的俏脸,挠挠头,开始装傻。 “去你的!跟我还不老实。”孝庄皇后粉拳伸缩,打在袁承志胸前,袁承志故意一皱眉,脸上露出苦相,反而把孝庄皇后疼得急问道:“哎呀,我打疼你了吗?我帮你揉揉。”玉手伸出,在袁承志胸前揉搓起来。芳心里却是乱乱的,自己这种作派,显然是跟丈夫打情骂俏的小妻子模样啊! “呵呵,母后揉的真舒服。”袁承志干脆涎起了脸,伸手抓握住孝庄皇后的玉手,“其实,我这些所谓的本事,都是非常平常的本事嘛,有什么可惊讶的?” “福临哪,我觉得,你如今渐好象一下子长大了,原来的你,胸无大志,每天都是被迫才学一点点东西,现在嘛,我觉得简直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尤其是你制造的武器,那种火枪,可真是厉害,如果我们大清的军队都用上那种火枪,夺取天下就太容易了。还有,你一身武功,是怎么学来的?原来的你,根本没有这么高明的武功啊。”孝庄皇后对自己的儿子,当然熟悉到了极点,她只以为儿子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对不会想到,会有人代替了她的儿子。 “呃……好吧,我就告诉你吧,其实呢,我到了江南之后,恰巧遇到了云游四方的华山神剑仙猿穆人清老前辈,他见我资质不错,就将一身功夫传给了我,而且,我也学到了许多杂学,这个就不细说了,反正,儿子的本事大了,对母后只会有好处!您说是不是?”袁承志无赖地伸过脸过,磨蹭着孝庄皇后娇嫩的粉脸。 “嗯,这倒也是,看到你的成长,母后心里无比自豪,同时也是无比放心,你父皇一死,我的心一直就悬在半空,从来不敢放松一点,就为了这个皇位啊,福临,你现在能够坐稳这个皇位,就是让母后最放心之处,至于将来能不能夺取大明江山,母后不敢奢望。”孝庄皇后眼睛里射出慈祥的光,她最疼爱的儿子,就是她生存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儿子能够继承皇位,并且让大清强盛起来,她就算是死,也甘心了。 “母后,您就放心吧,我保证,五年之后,整个大明江山,全部在儿子手中,而且,我们还要占领高丽,琉球,倭国等周边国家,您觉得好不好?”袁承志也激发了豪气,孝庄皇后对自己的一片深情,深深地震撼了他。 “好倒是好,不过……”孝庄皇后的美眸,在袁承志身上转了转,露出疼爱的眼神,“福临哪,我希望你是个开创丰功伟业的君王,同时,我也希望你一生能够过得轻松、舒服,不要整天陷入军事和经济问题之中,唉……我也知道,很难将两方面统一起来,福临,我只希望你生活得幸福,哪怕不收获得大明江山,也没有关系。”孝庄皇后抚…摸着袁承志的肩,感受着衣服里面肌肉的脉动,心里陶醉不已。 “还有,在夺取江山的同时,你无论娶哪个女人,我都不会反对,只是别闹出大乱子就好,你记住了么?”孝庄皇后无限温柔地望着袁承志,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简直是太优秀了,她不可能霸占着他,就算是加上小玉儿,也无法收住这个男子的心,只要他能对自己好,其他的事情,他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母后,多谢母后理解。”袁承志闻言,兴奋起来,当然,他也不可能马上就开始天下寻美的工作,母后说什么也是个天仙般的美人儿,她也是需要自己照顾的!“母后,您放心吧,孩儿会照顾您一辈子,永远不让你寂寞。”袁承志搂住孝庄皇后的柔肩,轻轻叼着她的耳垂,“母后的恩情,我是报答不完的!” “好福临,你真好。”孝庄皇后拥着袁承志的身体,想起自己与小玉儿一起伺候他的情景,在她的心里,觉得与自己的儿子有了某种不轨之情,实在是……她不由飞红了脸,哎呀!他的手又开始不老实了!这可怎么办?无奈的孝庄皇后,其实芳心中充满了期盼,她只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只想让时间就此停止…… 孝庄皇后与袁承志疯狂了一个时辰,袁承志要离去的时候,她仍然万分地不舍,两只玉手紧紧拉着袁承志的手,好希望他能够再多留一会儿。孝庄皇后确实是一位漂亮到极点的女人,一般情况下,漂亮的女人不会有太多的内涵,尤其是在床上,漂亮女人很少有床上功夫不错的,因为她们不需要那么做,身边仍然会围着一大群的狂蜂浪蝶。孝庄皇后的床上功夫,当然也不算是怎么好,因此,她并不能得到皇太极的宠爱,自从与袁承志有了第一次,才让孝庄皇后真正发觉,做为女人原来这么好! 漂亮女人一般缺少一种叫做媚的东西,缺少那种让男人一见到她就‘性致勃勃’的媚功!其实,这起源于漂亮女人从小的优越感,后来渐渐变成了某种清高,对男人(尤其是丈夫)不知道珍惜。相反地,相貌中等或者偏下的女人,性格总会比美女要温柔一些,聪明一些,努力一些,对男人(尤其是丈夫)当然也好一些,因为她们从小就没有美女的那种优越感。 孝庄皇后经过了袁承志的开发,如今已完全不知道什么伦理道德之类的了,她只知道:袁承志是她唯一的男人!她需要他,离不开他! 被袁承志无数次地送上了幸福的巅峰,孝庄皇后不仅没有满足,反而从心灵深处升起一种无法扼制的期待,期待着下一次的幸福巅峰。 她虽然不愿意让袁承志离开,可是,聪明如她,当然知道,福临还有许多大事要做,不可能天天陪着她,她也不敢这样要求他,那样的话,自己就会成为他的累赘,就会拖他的后腿,她当然不愿意那样! 离开了孝庄皇后的袁承志,回到乾清宫,已是夜里一点,武功高强的袁承志,精力自然也极为充沛,只要稍事休息,第二天整整一天照样神采奕奕。袁承志翻了翻奏折,见都是些军情简报,便来到床前,修练了一会儿双修秘功中的内功,顿时觉得全身轻快,内气充盈,似乎功力又要有所突破,想来这些天自己不断地寻找对象苦修双修秘功,也确实有了作用。 第二天的早朝,袁承志端坐在龙椅上,环顾着文武百官,太监尖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多尔滚一身朝服,身穿的是满清那种顶戴花翎,出班奏道:“皇上,近日,臣闻大明屡遭战乱,特别是李自成部和张献忠部,给大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这个时候,正是南下的最好时机,趁此机会,占领大明江山,将创下我大清万世基业,请皇上立刻准许我多尔滚带兵前往。”多尔滚神情激动,他通过自己的情报机构,打探清楚了大明面临的局势,因此更加认为自己有希望占领大明江山,对于袁承志这个皇帝,其实多尔滚并没有多少尊重,只是情势之下,无奈罢了。 “嗯,知道了。”袁承志的表现,果然让多尔滚非常失望,就连多尔滚身后的多铎(多尔滚的亲兄弟),也是气愤不已,从一开始让福临做皇帝,多铎就非常不满,现在看到哥哥多尔滚的正确主张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多铎心中的烦闷更是无以复加,那双狠厉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袁承志,如果目光可以杀人,袁承志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次了。 “臣有本奏。”出班跪倒的,是范文程老先生,此人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这里我也做一下简单的介绍。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卫(今辽宁沈阳)人。清朝初年大臣,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开始为后金政权效力,此后侍奉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帝)、圣祖(康熙帝)四代皇帝。隶属满洲镶黄旗。 范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投奔努尔哈赤后,对清廷一片忠心,无论换了哪个皇帝,他都有自知之明,所以在他经历的整个清初的三朝四代历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他自己知道他一生所进奏章,多关系到重大的决策问题,所以在他监修太宗实录时,把他草拟的奏章一概焚烧不留,而在实录中所记下者,不足十分之一。他这样做,免得“功高震主”,突出个人。但从各种史料里,从我们能见到的记载里,也足可以看到范文程确是一代名臣。时势造英雄,有他这样的人辅佐,清朝受益匪浅。他最后多次因病上疏请求休养,顺治帝才“暂令解任”,还想病愈之后再来召用。但是范文程功成引退,离开朝廷“辟东皋为别业,稍构亭馆,植卉木,引亲故,徜徉其中;时以诗书骑射课子弟,性廉慎好施与。”就这样平安地度过晚年。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逝世,终年七十岁。玄烨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立碑以纪其功绩。几十年后,康熙亲笔书写了“元辅高风”四个字,做为祠堂横额。这是清朝统治者对他的最高的评价了。皇太极为招纳更多人才,千金买马骨,重用范文程,委以重任,给以重权,君臣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终成大业。在清初取得的重大胜利,范文程不愧为英才称号。 这样一个人,在清初的许多重大事件里面,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袁承志盯着四十六七岁的范文程,笑道:“范老先生,请讲。” “皇上,当今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原因是什么?是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