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归来-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得过于严重,王建自觉不能一人承担,忙道:“到底是邵老将军,是我考虑不周,只是想着殿下的伤势,却忘了这么做有损殿下的名誉,还请殿下恕罪。”
李绍钧摇了摇头,催促道:“快点把马车弄过来。”
霍玉带来的那些人中有几个立刻跑了过去,将马车驾过来。姜言年等人忙扶着李绍钧上了马车,又让军医赶紧进去替李绍钧换药。
等安顿好了李绍钧,姜言年这才转身,走到霍玉身边,小声说道:“这次多谢你了,你回去之后,替我告诉你哥哥一声,军中有人怕是京城那个人的眼线,秦王殿下如今不能给人留下任何指摘的机会。”
霍玉点点头,低声道:“我记住了。”
姜言年拍了拍霍玉的肩膀:“好,先走了,你路上小心。”
等姜言年也上了马车,王建一声令下,大军拔营离开,留下邵方等人。
霍玉见李绍钧等人走了,带来的药材吃食等也都被他们带走,便转身走到邵老将军面前,拜道:“邵老将军,前些日您对哥哥多有照顾,霍玉一直没有机会登门拜访,如今总算有机会能见到邵老将军。”
邵方看着霍玉,双眸深沉,叫人看不清他此时的真实想法。
“小兄弟,你是哪里人?”
霍玉不敢说出自己土匪的出生,只好说道:“我是中原出生的,母亲早亡,父亲带着我常年流离在外,前些年也去世了,所以我自己到底出生在哪里,还真不知道。”
邵方轻叹一声:“原来是这样,小兄弟你长得倒是挺像我一个故人的,我记得他有个孙儿,小小年纪就不见了。”
霍玉心一抽,他不就是被亲生父母给抛弃的么!
但他已经决定,此生都不会去找寻自己的亲生父母,既然他们在他还在襁褓的时候就丢弃了他,他又何必去惹人嫌呢?
只是他虽然已经下了决心,但每每想到未曾谋面的亲生父母,心中就像是打翻了各色瓶子,五味杂陈。
霍玉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便干脆地说道:“邵老将军,晚辈要回去了,也请邵老将军路上多多小心。”
邵方大方地说道:“这回去许州还有好些路,这样吧,这几个既然是陪着你来的,就先送你回去,再个你哥哥辞行,也算是有始有终。”
霍玉也不拒绝:“多谢邵老将军。”
走了两天多的路,霍玉终于回到了许州。不提其他,只说等到郭湛安回来了,两人用过晚饭,霍玉便把这次的所见所闻一一说给他听。
郭湛安听了,说道:“殿下这么做是正确的,他随军过来,一直都没有机会立功。这次他以身试险,不惜以自己的诱饵,将塔鞑大军引进荒山里,逐一击破,算是大功一件。但是如果他现在回许州养伤,那就是和前线隔开,只怕柳元亨那边的人会趁机小题大做,把他的功劳给抵过去了。”
霍玉不解:“秦王殿下受了伤,本来就要养伤。再说了,这么大的功劳,哪里是养伤就能抵消的?”
郭湛安笑着摇头道:“功劳也好,苦劳也罢,说到底,不过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这次陛下发话,如果秦王殿下凯旋还朝,那就要封他为太子,你说,皇帝会答应么?”
霍玉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是,那些人就算小题大做,只要合了陛下的心意,陛下就会答应的。”
郭湛安点头道:“没错。”
霍玉不由感叹:“没想到就算做了秦王,还要顾着那么多双人的眼睛。这还不如做个平头老百姓来的自在呢。”
郭湛安失笑:“是,的确不如平头老百姓自在。”
第129章 求和
李绍钧等人回到边城,果然夏翼已经重新夺了回来,如今城墙上楚朝的军旗正迎风飘扬。城中那个大坑里的尸体已经不见了,连大坑里的那些削尖的竹竿都被拔走了。也不知道夏翼是怎么处理的,总之除了空气中还带着的一些血腥气以外,根本就看不出这里曾经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伤亡。
“殿下伤势可重?”夏翼见了李绍钧,慌忙迎上来,“快,快去给殿下多打几盆热水来。殿下,您的帐营已经重新准备好了,就在老地方,快些进去吧。”
李绍钧点点头,在众人的搀扶下进了自己的帐营。不过他并没有急着休息,而是问夏翼:“塔鞑那边如何?”
夏翼如实回答道:“前几日不知怎么的,塔鞑那边突然内乱起来。探子带回来的消息,说是塔鞑那几个本来联盟的部落又有了分歧,已经死了好几个部落的首领了。首领都死了,那些部落怎么可能继续合作的下去?都吵嚷着要给自己的首领报仇。这不是,在草原上就开杀起来了,都打了好几天了。”
“难怪这边的塔鞑迟迟等不到救援。”
“也是他们倒霉,铁了心要攻打我们,所以派出来的都是精锐。这下倒好,留在那边的除了少数精兵,其他都没什么大本事,要是咱们趁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摸过去,补上一刀,西北起码有三十年的太平!”
孙金勇一听就乐了:“那敢情好啊!夏将军,不如多给我一些兵,我现在就把他们老窝给砸了!”
夏翼摇头道:“咱们这边兵力也是损失惨重,除去战死的,还有不少受了伤没法跟着长途跋涉的。这时候过去,得不偿失啊。”
姜言年想了想,问道:“这些天兵部那边给来信没有?增援的兵力和粮草辎重到底什么时候到?”
夏翼一拍大腿,说道:“正是,险些把这好事情忘了!就在殿下进荒山的第三天,兵部就来信了,说再过两天增援的军队和军饷就要到了。我估摸着,应该就这两天的事情。”
李绍钧闻言,原本就没多少血色的脸更加苍白,沙哑地说道:“我知道了,这次辛苦各位了,大家都先去休息吧。”
众人知道李绍钧受了伤,也不好继续打扰,各自告辞。
这几日楚朝军队以休养为主,但对草原上那几个塔鞑部落的动向一直都保持着严密的监视。
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些探子冒着生命危险去打探什么,这几个塔鞑部落打起来简直和闹翻天一样,半个草原都成了他们的战场,血流成河,伤亡人数竟然超过了和楚朝军队作战时的数量。
混战之中,查打所率领的部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竟然隐隐有了凌驾于其他部落之上的势力。
而就在这时候,西北大军的粮草辎重和援军终于来了。
相较于塔鞑的元气大伤,楚朝军队大占优势,趁着塔鞑内乱,挥师北上,逼得塔鞑众多部落不得不一路西窜。
那些大部落的首领死的死,剩下的都背负着谋害其他首领的嫌疑;至于小的部落,本身实力不济,在这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只能依附着其他部落。
如此的境况,给了查打一个机会,他的部落一跃而起,成为了草原上众多部落推举出来的一个。不管其他部落是真心拜服也好,虚伪奉承也罢,如今他们都不得不多考虑考虑查打的想法了。
而查打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快把整个塔鞑部落都给烧坏了。
他决定,向楚朝低头。
不管其他部落是如何激烈反对的,三日后,查打亲自派遣的三名使者和一支百人的小队,向着边城出发了。
李绍钧等人提前接到查打派人送来的求和书,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并没有立刻答应见这三名使者,而是让姜言年和孙金勇去挫一挫他们的威风。
姜言年见到了这三名使者,大吃一惊,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要开口招待。
好在旁边的孙金勇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并没有发现他的异常,这会儿正心急火燎地瞪着那三个使者,要不是来之前李绍钧特意嘱咐过他,不可在姜言年说话前先开口,这会儿说不定已经骂上了。
姜言年收了收心神,说道:“你们送来的求和书殿下已经看过了,殿下说了,当初宁古汉在的时候,曾经与他签下条约,许诺年年称臣,岁岁纳贡,并划西北百里献给楚朝皇帝,这还作数么?”
两边的两个使者面露不忿,中间的那个倒还算好,只是犹豫着说:“只是,我听说,当初贵国殿下与宁古汉签订的,可是西北五十里,并不是百里。”
姜言年冷笑一声:“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听来的?什么五十里,就是百里!殿下说了,若是你们不答应,楚朝的铁骑也就不客气了,你们再回去好好想想吧,送客!”
“请等一下!”那使者连忙喊道,“请容许我们传信给首领,请他做主。”
姜言年玩味地看着那三个使者,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哦?你们还想留在这了?是想刺探军情呢,还是想借机行刺啊?”
使者一脸愤怒,紧握住双拳,怒视着姜言年:“请不要侮辱我们!”
“侮辱?我竟不知道,这就算侮辱了。”姜言年干脆站起来,说道,“殿下的意思我已经传达了,至于你们,就留在这里吧。今天写好给查打的信,交给我过目,若是入得了我的眼,自然会有人替你们送去。”
三名使者纵然纵使恨不得用眼刀杀了姜言年,却还是不得不接受他的安排。
当天晚上,正是轮岗的时候,才从许州回来不久的阿鑫带着一个个子高大的人进了姜言年的帐篷里。
阿鑫挑起帐篷帘子的一角,对着里头小声道:“殿下,姜大人,人来了。”
姜言年起身,亲自迎至帐篷前,说道:“来得正好,快进来吧。”
那人进了帐篷,脱下裹在脑袋上的粗布,露出一张塔鞑人的脸来。
只见他看着坐在面前的李绍钧,突然跪下,用一口带着许州方言的官话恭敬地说道:“草民田耿,拜见秦王殿下。”
姜言年走到李绍钧与这人中间,介绍道:“殿下,这位就是我和你说过的,之前郭湛安特地寻来安插在塔鞑的内应,姓田名梗。”
“起来吧。”李绍钧和颜悦色地说道,“这一年多来,辛苦你了。”
田耿起身,恭敬地站在李绍钧面前,回答道:“多谢殿下关心,这次塔鞑原本预计总共要召集三十万的士兵攻打西北,多亏了郭大人的主意,草民才有机会将塔鞑这一汪水给搅混了。”
“郭大人?郭湛安?”李绍钧奇道,“我怎么从没听他说过。”
田耿忙解释道:“前些日子,我突然收到了郭大人派人送来的密信,他让我找个机会那联盟的几个大部落的首领干掉一两个,让他们相互猜疑,宁不成一股绳。正好那些日子他们见攻破了边城,以为拿得下西北,为了西北的分配差点就动起手来了。我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瞅准了机会杀了其中一个,结果第二天他们就乱了。后来他们相互猜忌推诿,又死了两个首领,剩下的早就吓破了胆,根本就不再相信其他部落的人了,原本好好的一个联盟,就这么崩了。”
李绍钧这才知道,不由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