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3卷:九天春色-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而来。
各县在陈君宾的严令下,皆设了接待流民的粥棚。
流民到来后先饱餐一回,然后到指定的村落搭棚居住。
县衙按人头给他们送来了口粮和种子。
他们稍事休息,即开始到划定的田亩里垦荒。
那些日子,邓州各地狼烟四起,流民先是一把火点燃了田亩里易燃的枯草,用草木灰施了一遍底肥,然后荷锄下地,将新长出来的青草除去。
随后深耕作垄,小心翼翼地撒上种子。
陈君宾一面操劳着州衙之事,一面令家人到湍河边寻来一片荒地进行开垦。
陈君宾生有三男二女,大儿子留在邢州为小吏,大女儿也在邢州嫁了人,剩下的两个儿子就成了垦荒的主力。
陈君宾用宦中所积购来了两头黄牛,令女儿负责喂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陈君宾躬身稼穑 李世民痛失海鹞(7)
湍河水斜向东南流去,水面平阔如镜,水清透澈见底。
陈君宾带领夫人和儿子在这边耕种,小女儿皅着稍有凉意的河水捞蟹摸鱼,有一天竟然摸上来两条半尺长的白条鱼。
这让陈君宾大为高兴,随即让夫人生火熬成了一锅浓浓的鱼汤。
一家人席地而坐,一面嚼着带来的面饼,一面喝着有点腥味的鱼汤。
那场景,宛似真正的农家生活。
小儿子揶揄道:“想不到父亲的官越做越大,我们反而成了百姓人家。”
唐将诸州分为上、中、下三等,邢州为中州,而邓州为上州。
陈君宾从邢州刺史迁为邓州刺史,品秩从原来的正四品升为从三品,无疑是升了官。
陈君宾喝着鱼汤,满意地说道:“我们为百姓之家,有什么不好?你们大哥经历过战乱的流离,知道日子的甘苦,他现在入了官籍,自会谨慎办事。
而你们那时幼小,这些年凭我的官俸,读了书,日子过得挺不错,然不知道一饭一食其实来之不易。
眼下皇上励精图治,先求农桑兴旺,国富民安之后,还需大批的年轻才俊为国办事。
你们随为父在这里耕田,好好补上这一课,将来再考取功名博得出身。
到了做官的那一天,定会感激有这段经历的。”
二儿子点头赞同,小儿子还是不以为然,说道:“我们也就罢了,只是母亲随你这么多年,苦头吃了不少,到头来还是如农妇一般在田里劳作,儿子心里感到实在不安。”
陈君宾夫人也是一名识大体的妇人。
她截住小儿子的话头,说道:“你们要理解你们父亲的这番苦心。
他为一州刺史,自己若不身体力行,如何说动别人?何况,人生来不是享福的,要靠个人的劳作才能有收获。
我这些日子来这里,虽有些累,但不碍事,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陈君宾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
儿子们,现在虽累一些,等播种的庄稼露出了头儿,你们再来看,心境定然不错。
等秋来收获,会更加欣喜了。”
陈君宾共垦荒十亩,其中八亩种了旱稻,剩下二亩种下了大豆。
陈君宾夫人还让他们在旁边开垦了半亩地作为菜地,先在四旁点了丝瓜、南瓜和豆角,中间杂播了芸薹、胡芹、浑提葱等种子。
待将这些种子都植入土中,陈君宾用手背抹了一把汗水,笑道:“夫人,儿子说你为农妇并不为错,眼下已有粮有菜了,还缺少鸡、鸭。
你在家里可以养一些鸡,再让小女赶着一些鸭来到河边。
哈哈,这一下子就全齐了。”
一家人脸上都是汗水,纷纷绽开了笑容。
李世民眼见天下大旱,蝗灾渐起,心中烦闷。
他一面下诏令各地官吏勤于本务,组织抗旱灭蝗事宜,并着手兴修水利;一面令宫中及京城百官节衣缩食,嘱民部访天下灾异,对受灾严重者予以赈济。
忙完这些事儿,他对封德彝说道:“朕忧劳天下,至多如此。
若使天下灾异渐息,须靠百姓及州县官吏尽力。
还有,就是老天感于朕的诚心,早早降下几场好雨来。”
封德彝答道:“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智,饿其体肤’。
陛下登基以来,遭遇旱灾和蝗灾,不足为怪。
相信陛下洪福齐天,定能战胜灾异。”
李世民微微一笑,觉得封德彝的话虽有拍马屁之嫌,然听来还是比较舒服的。
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朕让各州举荐人才的事儿,现在如何?”
“臣听无忌说过,各州已经向吏部报来了名单。
无忌已令各州派人带领他们克日上路,赴京城接受吏部测试。”
李世民点点头道:“好,等他们来了之后,朕要一一见过他们。
对了,封公,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陈君宾躬身稼穑 李世民痛失海鹞(8)
朕早就让你举贤,然时至今日,未见你向朕推荐一人。
你也看到了,如今天下事情繁乱,你应该分朕忧劳。
你不发一言,让朕如何是好呢?”
封德彝答道:“陛下说过的话,臣岂敢不尽力?只不过臣细心观察,至今未见有奇才异能之人,因无法举荐。”
李世民摇摇头,责怪道:“封公的这句话就不对了。
前代明君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可能借人才于别的朝代。
像周文王和齐桓公,难道要他们先找到姜子牙和管仲之后,再行为政吗?姜子牙垂钓渭水,管仲居于颍水之滨,他们皆隐于当世,若不是周文王和齐桓公慧眼识人,他们无异于明珠暗投。
还有,诸葛亮隐于南阳草庐之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佐其成就帝业。
由此来看,不管任何朝代皆有能才,只是患于不能知之啊。
封公,你知事吏部,至今未向朕举荐一人,说起来,朕应该最先责怪你。”
李世民的这番话说得封德彝面红耳赤,只好一迭声地答道:“臣失职,臣失职,臣定遵皇上训导,早访异才。”
然后惭赧而退。
封德彝终久没有为李世民举荐一人,两日后,封德彝在尚书省办公时突然倒下。
李世民闻讯,亲自来到尚书省探视,只见封德彝嘴歪眼斜,躺在那里说不出话来,显系中风之状。
李世民一面令太医为他诊治,一面令尚辇局抬舆过来,送封德彝归入府居。
是夜,封德彝再也没有醒过来,享年六十岁。
李世民闻讯,为之滴下了几滴眼泪,叹道:“莫非上天要惩罚朕吗?天降大旱又生蝗灾,又损我股肱之臣。
今年先是马三宝暴死,其后杜淹又死于家中,屈突通镇守洛阳也死于任上,今日又加上封德彝,算来已是第四人了。
人言封德彝外谨顺而善矫饰,然他与朕共事以来,数进忠策,还算尽力,如今又暴死在任上,可加以褒扬。”
当日,诏赠封德彝为司空,谥曰明。
却说诸州举荐的十一人到了京城,长孙无忌将此事奏报给李世民,言说要在吏部面试。
李世民欣喜异常,说道:“这十一人经过层层筛选,定非常人。
无忌,这样吧,你将他们引入内殿,由朕与他们亲自交谈。”
长孙无忌带领这十一人入了显德殿,他们随长孙无忌向李世民跪拜,三呼万岁,然后战战兢兢起身,其中有人甚至簌簌发抖。
李世民和颜悦色道:“朕求贤若渴,令诸州举荐良才,你们经层层筛选选拔到此,胸中定有韬略异能。
长孙尚书本想在吏部依例测试,朕现在用人之际,就想将这些虚套路免了,若你们其中有人能将政道说出一二,朕可以当即予以授任。
怎么样?你们谁先说呀?嗯,你们谈话也不能漫无边际,朕即位之初曾有明诏一道,主旨是‘民为邦本’,‘抚民以静’。
无忌,你将那道明诏取来当场宣读,然后让他们谈谈看法。”
长孙无忌事先已得李世民的吩咐,早令人将那份万言明诏抄录了十一份,现在一一将之发到各人手中。
这十一人明诏到手,皆低头观看,殿内一时显得很寂静。
李世民立起身来走下御座,背着手慢慢踱到众人面前。
就见那十一人手执诏书埋头观看,许多人因心中恐惧,那诏书竟然在手中抖抖索索。
李世民嘴角掠过一丝微笑,心想这帮人久处乡间,没有见过世面,猛一下子到了皇帝面前,心中紧张也属正常。
时间慢慢地过去,不觉已过了大半个时辰。
李世民退回御座,问道:“大家已经看完了诏书,对其中有何缺失之处,可以尽情指摘,言无不尽,朕不会怪罪你们的。”
然那十一人依旧低着头,没有一人先发言。
长孙无忌不耐烦起来,略微大声道:“你们没听到皇上的问话吗?都来了一个时辰了,你们不发一言,莫非都是哑巴不成?”
陈君宾躬身稼穑 李世民痛失海鹞(9)
他的话刚一说完,人群中竟然有三人将手中的诏书抖落在地,显是紧张之极。
李世民制止了长孙无忌的喝斥,愈发和颜悦色道:“你们不用紧张,到了这里,应该与平日里无异。
嗯,你们不敢先发言,朕就点名了。
并州举荐来的颜仲良,十一人中以你年龄最长,这里的举荐语说你饱读诗书,有纵横之心机。
颜仲良,你先发言如何?”
颜仲良年约五十余岁,身材干瘦,留着一撮山羊胡子。
他听李世民点到自己的名字,慌不迭地答道:“陛……陛下,草民读罢这道诏令,只觉……只觉字字珠玑。
草民以为,皇上之话,那是……那是一点都不错的。”
说完,他脸上的汗涔涔而出,竟然打湿了他的山羊胡子。
事实上,颜仲良读诏书的时候,脑海中一片空白,诏书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他一点都没看进去。
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微觉失望,又对其他人说:“颜仲良这样说,你们以为呢?”
那帮人面面相觑,莫能对语,只在那里相顾失舌。
李世民复对长孙无忌说:“无忌,想他们初入宫阙,未睹皇家盛大气象,心怀惊惧,有碍辞令畅达。
这样吧,你将他们移入尚书省内,改为笔试,也许他们能够正常发挥。”
孰料这帮人实在平庸,他们到了尚书省内,面对策题,构思弥日,终不达要旨,理既乖违,词亦庸陋。
李世民一一阅毕了他们的答卷,未免大失所望,叹道:“看样子欲速则不达呀。
朕心急求才,偏偏事与愿违。”
长孙无忌也很恼火,要求重罚这帮徒有虚名之人。
李世民道:“算了,可将他们放还,不要怪罪他们。
追根溯源,还是举荐他们的人办事马虎,不能识人。
可加重惩处他们,以举其非人,罪加一等。
唉,我前些日子曾经责过逝去的封公,怪他不能识人。
看来这识人之道确非易事啊。”
长孙无忌点头赞同。
李世民又道:“这次让各州举人,时间毕竟有些太仓促,还是要走科举铨选的路子循序渐进。
然现在亟须用人之际,依旧例选人,时间又太久了些。”
唐依隋例选人,每年十一月士子集于京城,至春而罢。
长孙无忌道:“是的,依旧例科举铨选,确实存在弊端。
对了,前些日子刘林甫建议道,可以四时听选,随阙注拟,这样也许更快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