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张石铭家族-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他的这些书若干年来,都被完好地收藏在台湾中央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库中,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研究,这也许是张家人所没有料想到的。
张芹伯有一部《芹圃善本书目》,就是当时的出售书目,1969年台湾广文书局将其影印出版,也足以证明学术界对其的看重。
张芹伯所藏善本半数来自继承其父的适园藏书,半数由他自己购藏。看过张芹伯写的藏书题跋的学者认为,张芹伯的考证、鉴赏功夫,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这些被郑振铎买去的善本书,1941年下半年运到香港,抗战胜利后运回上海,1949年上半年又被运到台湾,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
张芹伯的长子张泽璇继承了其父剩余的藏书,还有几十个书箱(这种书箱张芹伯的大女儿张颖初家现在仍保存一只),从复兴西路家中的书房地上直摞到天花板(那书房有40平方米)。解放初期,郑振铎与张葱玉再次来到张家,还是为书的事情。他们动员张家向国家捐书,张泽璇代表张家把那几十只箱子的书捐献给了北京国家图书馆。据说其中包括一些宋元古本,如宋版《容斋随笔》《舆地广记》等。事后张葱玉从北京有奖状送来,可惜后来“文革”中被造反派毁掉了。
在此之后,张芹伯的郭氏夫人手里仍保留着少数珍贵的宋元版本书,和古代字画,那是作为最后的家底,以备不测的。果然,在后来的三年困难时期,都陆续送到旧书铺里去了。
张泽璇后来因为失恋变得神经失常,不能工作了,曾跟姐姐张颖初住在一起,于20世纪60年代去世。
9。中国古钱币大王张叔驯(1)
张叔驯是张氏家族数位传奇人物中极具个性的新派人物,也是一位深受家族成员和众多朋友喜欢的“快乐王子”。如前所述,他继承了其父终生热衷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细胞,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收藏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古钱币收藏大王。
高墙深院里的“小开”
张叔驯(乃骥,1899~1948)是张石铭的第七个孩子,也是张石铭的元配夫人徐咸安生的最小的一个孩子。他从小聪明伶俐,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像是总在探究着什么,很讨大人喜欢。
如同很多传统的大家庭一样,他的父亲担心家里的财气会给孩子的安全造成隐患,不放心他们外出读书,于是就把他们都圈在大宅院里,花高薪聘请先生住在家里,教孩子们读书。以至于张家的孩子们在离开石路大宅院之前,都不曾进过新式学堂,他们的学问全是在高墙深院里跟私塾先生学的,尽管石路距离新潮汹涌的南京路只有两条马路。
张叔驯的国文老师是浙江海宁著名的“陈阁老”1的后代。陈家祖上有人在清廷做高官,获得朝廷很多赏赐,在海宁有很大的宅院,其中有一个大厅号称“百桌厅”,据说能摆下一百桌酒宴。陈老先生本人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夫子,晚清时在京城里当翰林,辛亥革命以后家道中落,寓居上海,成为张家的家庭教师。论年龄,他应当跟张石铭差不多。
这位陈老先生为张家立下了很大功劳,教了张芹伯、张乃骅、张叔驯一代人,又教了张葱玉、张南琛、张泽琏一代人。经他教授的这些张家子弟,其中有三位后来在文化界卓有建树——张芹伯成了著名藏书家,张叔驯是古钱币大王,张葱玉成为第一流的书画鉴定大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和他们个人的努力,他们的国学根基,理应归功于这位陈阁老后人的教诲。这位陈老先生的女儿陈德和也是张家的家庭教师,负责教女孩子,也是教了两代人,她们是张湘英、张淑英、张颖初、张微。陈老先生在张石铭去世后仍健在数年,还跟随张叔驯一家搬至淮海中路的大花园里住,抗战前在那里病逝。他的女儿陈德和在抗战爆发后回到乡下。现在的张家人还常常谈起这两位张家的有功之臣。
名师出高徒。张叔驯师从这样一位老学究,从小打下的国学根底自然不同凡响,加之家学熏陶,举手投足之间,朝夕过眼之物,不是古籍就是古物,其文化学养和价值取向,自然就与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大宅门里的生活规矩是很严的,老师安排的功课很多,即便是课余休息,也不能出去疯玩,最多被允许在院子里“放放风”,但是多数时间,张叔驯只能在父亲的书房里转悠。父亲张石铭面对走来找乐子的小儿子,总是用手边的铜板、刀币和小型的青铜器来开启他的智力。男孩子对形制各异的铜铁玩意儿是很敏感的,很快就能向父亲讨教问题了。
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张石铭的元配夫人徐咸安)不幸去世了,他一下子陷入了茫然。他是他母亲最小的一个孩子,平时最受宠爱,因为两个哥哥年龄都与他相差很大,他们一个整天忙在自己的书屋里(老大张芹伯),另一个整天忙在外面,是个社会活动家(老四张乃骅),好在还有一个最小的姐姐张智哉(老六,张家后代称其六亲伯。徐咸安生的其他几个女儿都早夭)年龄与之相仿,可以陪他度过不少时光。这段日子对他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后来的数十年间,这位六姐是家族中与他最亲近的人。
父亲对他非常关爱,但是父亲的关爱是理性的,对他管教很严,不乐意看到他到院子之外的地方去玩,要求他用心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把他每天的功课都安排得很满,还亲自担任他的青铜学和古钱学的指导老师。
其父治家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早晨早饭过后走到大院第二进的花厅里,在一个雕刻精美的红木椅子上坐下,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他的确是在看书,不时地翻动书页,但是他的耳朵可以听到整个大宅院的所有声响。尤其是他的眼睛,能够直接看到院子里的那个照壁,所有从照壁两侧进进出出的人,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家里的佣人和账房先生哪个勤快,哪个偷懒,哪个来得早,哪个走得晚,他都看得清清楚楚。小孩子若要到院子外面去,必须向他讲清楚出去干什么,得到允许才能出去。当然,小孩子有时也能够偷着溜出去玩,那就要瞅准老太爷不坐在花厅里的时候。但是,出去的时候可以瞅准时机,而回来的时候就无法瞅准时机了,一旦被老太爷撞上就少不了一顿教训。
txt小说上传分享
9。中国古钱币大王张叔驯(2)
然而,上海滩十里洋场毕竟是个新鲜玩意儿层出不穷的地方,外面的世界毕竟比大宅门里的生活丰富得多,有趣得多,对年轻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青年时代的张叔驯无法满足高墙深院里的生活了,外出的欲望不可遏制,这样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受训”的机会。
到1928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张叔驯已年近三十,已经娶妻育子,而且在古钱界已经很有名气了。他在此前两年,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古钱学会,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份钱币学杂志《古泉杂志》2,俨然古钱界的领军人物了。
1932年张家南号懿德堂分家的时候,张叔驯已经三十岁出头了。他获得了二百多万元遗产,一下子成了双份的百万富翁,从此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有了自己的账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由于他那与生俱来的追逐新事物的天性,以及对中国古钱的特殊爱好,使他的钞票很快有了两个不错的去处:一个是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建起了一栋很讲究的大花园洋房,从此告别了石路上他父亲苦心经营的张家老宅院;另一个是在古钱收集上“大打出手”,短短几年时间,就把沪上那些老牌的钱币收藏家甩在了后头。
但是,这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是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内容,但他的生活中还有非常强烈的“海派细胞”。
所谓“海派细胞”是指他对“西风东渐”所带来的新事物的追求。他天生喜欢猎奇,思维极其活跃,一旦接触了西方最新的技术发明和新式电动机械,就想以最快的速度去探究、掌握和运用。他青年时代还喜欢玩赛马,喜欢西方人玩的网球和电动玩意儿,也喜欢最新式的欧洲轿车和赛车,自己就是车手。他似乎有无穷的精力,无穷的求知欲,总在探求新知,对于新“玩意儿”的追求永无止境,拿现在的话来说,就像个超级大玩家,以至于人们说他“似乎始终没有长大”。
古钱币收藏的冠军
中国现代钱币收藏界向以“南张北方”为巨擘。“北方”是指天津的方药雨(即方若),其藏品以刀布为最好;“南张”就是张叔驯了,藏品以圆泉著名。3
张叔驯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走南闯北,为钱币而奔忙了。他除了要料理家族企业中的一部分盐业,常去镇江等地查账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他的钱币收藏上。他有眼光,有魄力,又有经济实力,在泉币界久负盛名。
著名泉学家张絅伯先生曾记下了他们的交往:“……牙制样钱,以象牙雕成,形较常品为大,厚约三分,工精制美,致可宝爱。民国十四年,张叔驯得于故都宣内晓市冷摊,举以相赠,友朋厚意,藉表谢忱。此种牙钱最不易得。”
这种用象牙雕成的样钱,历来被视为极难得之珍品,因为那是朝廷在开铸一种新年号的制钱时,铸钱局把钱币样式设计出来之后呈请皇帝过目的样品,不可能多有,一般只雕一枚或几枚,以供选用,所以大凡牙样全是孤品,何况还是皇上的御览之物,就更值钱了。张叔驯财大气粗,年富力盛,在1925年就举牙样送人,可见其眼界和为人。“故都宣内晓市”是指北京宣武门内大街上的鬼市,每天凌晨时分,各地“古董鬼子”怀揣秘宝从四面八方聚拢来,黑灯瞎火,影影绰绰,真真假假,运气好的时候,往往能撞到不常见的宝贝,是行家里手走动的地方,天一亮就散了。张叔驯起码在1925年就北上逛鬼市了,可知他的功夫。
1930年代中期,“北方”的方药雨把泉币藏品卖给上海陈仁涛时,正是张叔驯获得了二百万遗产,在收藏上大举“扩张”之时。
他的古钱收藏,历来受到行家们的高度评价。20世纪40年代的泉界泰斗丁福保先生,在他主编的《古钱大辞典·总论》中介绍说:“张乃骥字叔驯,号齐斋,浙江吴兴人,石铭孝廉三子,家藏金石碑版及宋元明书画甚富。君以家学渊源,耳濡目染,见多识广,精于鉴别,性又好古玉古泉,而嗜古泉为尤酷,大力搜求,不惜巨资,各地奇珍,多为所获。藏泉之富,甲于东南,与寓居津门之方劬园,并驾驰驱,时人号曰‘北方南张’,盖今世之南北两大家也。北方以刀布胜,南张以圆泉胜。所藏有刘守光之应天元宝背万,及应圣元宝背十,皆为海内孤品。又得南唐前朝之大齐通宝,因自号齐斋。民国十五年,君创古泉社于沪上,邀金山程吴泉氏董其事,尝发行古泉杂志一期。二十五年,上海各古泉家创古泉学会,邀君任副会长,发行古泉学五期。翌年改选,君任会长……”可知他当时的老大地位,已无可置疑。
。 想看书来
9。中国古钱币大王张叔驯(3)
丁福保先生在他的《古泉杂记》中还具体介绍张叔驯的珍藏说:“向谓新莽六泉十布极难得,近则南林张君叔驯已得全数,且有复品。”“今张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