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张石铭家族-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铁路陈列室、航空陈列处、电信陈列室等等。展馆、展厅、展室和商店有上百个,参展展品1476万件,展品来自全国各个省市,为了便于比较,还展示了少数外国商品。一时中外嘉宾,南北商贾,长衫礼帽,大摊小贩,云集西子湖畔,热热闹闹地办了4个月的展销,参观人数达2000余万,参观洽谈商务的海内外代表团有1000多个(海外商团有美国华侨参观团、美国记者团、日本考察团、教育代表团、英国商务考察团、朝鲜商务考察团、万隆考察团等等),总收入约万元……万头攒动,盛况空前,震惊中外,大大推动了地方商贸和实业的发展。这些,历史已早有定论。
7。张静江十万元大搞基本建设(4)
论规模和气魄,这个博览会的确很符合张静江的一贯风格。他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史无前例。他担任了这次博览会的主席。人家当主席喜欢挂挂名就行了,而他干任何事情都是不来虚头的,而是事无巨细,都要真枪实弹地实干。为此,他的确费了不少心思,从展馆的设置,到展品的选定,场地的搭建,奖项的评定,以及展区内的交通和抽奖的细则等等,他都要亲自过问。
举办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博览会,筹备委员会的官员们还挺有诗意,决定要征集一个会歌,到时候在会场上播放,造造声势,于是发出征###歌启事,一时应征者无数。但是主席大人和筹备委员们文学水平甚高,全都看不上眼,一时选不出与这次盛会相称的会歌。最后来了一位大手笔,总算解决了问题。他就是南京中央大学的文学系教授,大词曲家吴瞿安先生。歌词写道:“熏风吹暖水云乡,货殖尽登场。南金东箭西湖宝,齐点缀,锦绣钱塘。喧动六朝车马,欣看万里梯航,明湖此夕发华光。人物果丰穰。吴山还我中原地,同消受,桂子荷香。奏遍鱼龙曼衍,原来根本农桑。”12
张静江一看:“太好了!”有诗意,有意境,有理想,把杭州这个人间天堂的特点写出来了,也能紧扣博览会的主题,“货殖”“梯航”“农桑”都提到了,真是难得的好歌词,令人鼓舞!于是主席大人也来了个诗意大发,立马亲批条子:“送稿酬一千元!”那时候,一个银行职员的月工资不过三四十元,一个大银行经理的月收入,不过500元。一个二三十口人吃饭的大家庭,月开支300元也足够了。一首会歌竟开出如此高的稿酬,可知这个博览会在张主席心目中的地位。吴瞿安教授人在南京,张主席就派专人携款送去,留下了礼贤下士的佳话。当时上海的小报刊出此事,还颇有醋意地说:这首会歌仅有76个字,计算下来,每个字的稿酬是元,大概是自古以来最高的稿酬了吧!13
这次为期四个月的西湖博览会,最直接受益的恐怕还是杭州市民,他们眼界大开——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飞机,不仅看到了航空表演,还能走到飞机这个庞然大物身边拍照;第一次看到了如此盛大的焰火;第一次认识了动物园里的动物;第一次见识了十万大洋的抽奖;第一次见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那么多商品……杭州人是有福气的,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不同凡响的省长。
直到现在,杭州人只要一提起张静江,就会谈起那次轰动中外的西湖博览会。
8。银行界和藏书界的双栖明星张芹伯(1)
六年创办了三家银行
张芹伯(谱名乃熊 ;1890~1945)是张氏南号的长房长孙,张石铭的大儿子,一位谦和、内向的学者和银行家,在大家族中很有威望。
作为长子,按照传统大家族的惯例,其父去世以后,他继承了比他的弟弟更多的遗产。经济是基础,在一个用经济实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功过成败的社会里,他必须在家族的实业上做出业绩,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基于种种考虑,他在打理上辈人留下来的房地产和典当的同时,也在上海滩炙手可热的金融界一展身手。
张家后人谈起这位老人,总以“老夫子”、“书呆子”、“好话(音WU)头”、“老好人”论之。其实不然,他有他筋骨里的东西,“该出手时才出手”——他在上海和天津有很多房地产,在南通建有围垦公司,在东北也建有牧场,还先后在上海创办了3家银行,而且是在6年时间里连续出击。3家银行即东南信托公司、江海银行和大康银行,他担任了这些银行的董事长。1
张芹伯的品性和为人是一面旗帜,他出面办银行,诸多亲戚朋友,包括上海银行界、实业界很有名望的人物,如吴蕴斋、殷继常、谭敬、沈莱州、刘荇荪、张叔培、张振飞、孔颂馨等都来入股,后期还有王晓籁、盛苹臣、徐士浩、李祖永、李祖基、李祖洵、姚慕莲、吴同文、吴启鼎、孙锡三、张星联、盛丕华等等加盟,很能说明他的人缘和号召力。
熟悉上海金融界的人一看就知道,进入这个名单的绝不是商界的等闲之辈,而是一些在上海滩颇有影响的人物。其中谭敬是华业企业公司的董事长,广东人,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南京西路陕西北路路口的华业大厦及其周边的大量房地产,都是他家的产业。谭家在上海和韩国都有悠久的经商历史,抗战之前在汉城拥有一条海味商业街。在上海主要做房地产和茶叶生意,著名影星阮玲玉的丈夫,号称茶叶大王的唐季珊,就是谭敬的舅舅。其他人如殷继常,是金城银行的副经理;张叔培,原是振业银行的副经理;沈莱州是上海绒线大王(生产小囡牌绒线,这个名牌至今还在);张振飞是张澹如的小儿子,原是振业银行的总稽核;孔颂馨原是国信银行的监察人;张仲森是张家初闯上海滩时开办的盛大钱庄的副经理。
到了抗战胜利后经国民党官方“整顿”,加入领导层中的“大腕儿”人物就更多了,其中王晓籁,是号称海上闻人的人物,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他还是大来、天来、泰来等丝厂的老板(他的一个儿子后来娶了张秉三的一个女儿);盛苹臣是盛宣怀的儿子(盛老七),在重庆时是孔祥熙、宋霭龄的“公馆派”人物,也是股票市场上的弄潮儿;李祖永、李祖基、李祖洵兄弟,是著名实业型家族浙江小港李家的实权派,其中李祖永是大业印刷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另外,徐士浩是大中华火柴公司的董事长;吴同文是颜料业界的巨子(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绿房子的主人);姚慕莲是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是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渔牧公司的董事长(他与张家还是亲戚,他的儿子娶了张叔驯妻子徐懋倩的三妹);孙锡三是寿州孙氏家族企业的代表人物、中孚银行后期的总经理;张星联是民国财政部次长张寿庸的儿子;吴启鼎是四明银行的总经理;盛丕华是创办了很多企业的著名实业家,生意上与张家是老搭档,大世界对面的红棉酒家就是他创办的,张家也是股东;张家的这些银行也常借红棉酒家开董事会。盛丕华1950年代出任上海市副市长……
无论如何,这个阵容都无法小视。
当然,张氏家族的资本在其中总是占优势。张家人除了张芹伯担任董事长外,张葱玉、张秉三、张振飞等也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有意思的是,张家大房的老七,一向以思想前卫著称的张叔驯,在张家大办银行的时候却没有加入这些银行队伍,而是别树一帜地投资其他新型工业,按照他独特的思路我行我素。
8。银行界和藏书界的双栖明星张芹伯(2)
3家银行中创办最早,而且影响较大、时间较长的是东南信托公司(1949年1月改称东南商业信托银行),成立于1931年5月,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一次收齐。发起人是张芹伯、孔颂甫和张葱玉(即常务董事);董事中有谭敬、朱海初、张景吕、张振飞、程伯奋、张叔培;监察人为徐玉书、张仲森、周伯乐。张叔培担任经理,顾趾桢为襄理。顾趾桢后来成为张葱玉的小舅子(他的姐姐顾湄1938年与张葱玉结婚)。这是家纯粹的商业银行,营业范围包括汇兑及押汇、各种存款、放款、票据承兑及贴现、买卖有价证券、代理收付款项、保管贵重物品等等,行址设在距外滩不远的中正东路(即现在的延安东路)134号,那是一栋非常气派的洋楼。2
三年后(1934年3月)张芹伯又创办了江海银行,总行设在号称上海华资银行最集中的地段(宁波路109号)。这个银行的注册资金也是100万元。人家办银行资金往往是逐步到位的,而张家总是一次收齐。该行的经营一直很不错,嗣后又在杭州和重庆设立了分行。抗战中总行迁往重庆,由张家的老本家、曾经为张静江打理过股票经纪字号的张秉三掌管,上海行改成分行。上海分行的资本注册为55万元,董事和监察人中有孙吴瞻、吴蕴斋、黄彦英、徐伯熊、盛丕华、包诚德。抗战后期(1944年11月)上海分行因无法承受汪伪财政部的挤压,只得宣布停业,直到一年后抗战胜利方得以复业。抗战胜利以后总行迁回上海。总行资本战后仍为100万元,每股100元。最兴旺的时候,这个银行的职员有180人。3
第三家银行是大康银行(1948年4月更名为大康商业银行),行址在宁波路112号,创办于1936年。1936年这个年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已经波及上海,是已经造成了经济大恐慌的年头,而张芹伯在这时仍有力道发起创办新的银行,自是不同凡响的举措。
大康银行最初注册资金50万元,跟东南信托公司和江海银行一样,都是一次收足。1941年9月增加资本150万元,连同原先的资金共计200万元。1942年6月,汪伪政府财政部下令通行中储券,原先的法币只能以2:1的比价兑换成中储券,就“缩”成了100万元。后来的几年中,汪伪财政部一再指令要增资,经董事极力维持,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该行的资本已经增加到2000万元。抗战胜利后继续增资,至1947年5月增加到6000万元(其中有通货膨胀的因素)。该行共有职员六十余人,在张芹伯去世之后,后期的经理是原长城银行的经理葛永祺,张家的老乡李松青(当初是张家的账房先生)出任了后期的董事长,张葱玉和华新呢绒公司总经理陈梅芳为常务董事。监察人仍旧请出张家的老法师张秉三。4
这个银行规模虽不太大,但业务范围齐全,除了国际汇兑以外,跟一般大银行没有大的差别,除了办理定、活期存款,还办理各种抵押放款或贴现、票据承兑、国内汇款、代理收付款项、买卖公债、库券、代理投资及出租保险箱业务,甚至还代理招募公司债券及公司股份,生意一度十分兴旺。
郑振铎七十万元收购了张家藏书
从张芹伯一生的生活轨迹来看,办银行,搞经营,并非他本人的最爱,只是作为长房长孙,他不得不打理家业而已。在张家后代眼里,这位大伯父不像个银行家,而是一位老夫子、老学究,因为他并不善于算计,不善于跟狡诈的商人讨价还价,在矛盾尖锐的场合,他宁可退居二线,而叫侄子张葱玉顶在前面。他每天在银行只上半天班,回家吃过中饭,就一头扎到他的书房里,摆弄他的藏书去了。
读书、藏书、研究版本目录,才是他最用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