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记住,它叫唐朝! >

第7部分

记住,它叫唐朝!-第7部分

小说: 记住,它叫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动过了头,又没几把刷子,就是莽撞。

  李世民坚守城池,看着薛仁杲同志一边激动一边表演。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薛仁杲一点都没继承他父亲的军事水平(虽然他父亲打仗也不怎么样),十万大军左突右撞,愣是没打下来,反倒士气低落,粮食所剩无几。

  据说,他在攻城时的命令是这样的:给我四面全攻。

  看来李云龙先生还是有知音的,虽然这位知音到最后把攻城搞成了添油战术。

  所谓添油战术,那可正是兵家大忌。请大家一起联想这么一个场面:一个很窄的路口,士兵攻击时只能一个个过,而守军则以逸待劳,过来一个敌军就放一箭。而攻城部队却在继续往前挤……

  这就是添油战术。

  但问题是,油快不够了,但城照样好好的,就算踢破了脚也不会掉下一块砖头。

  一般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人当“X奸”了。如果投靠对了,那就叫投诚;投靠错了,不好意思,就叫叛变。

  这次跑龙套演这一幕的是牟君才和梁胡郎。老一套又来了。

  李世民要行动了。

  缩头的不只有乌龟,还可能是毒蛇。前面缩头,是为了一招制敌。

  他的眼光,看向了城边的平原。

  大将庞玉先运动到平原的南方,于是敌将罗某大喜,立刻兴冲冲地杀来。结果庞玉不知道是不是没睡醒,连连败走。

  罗某不断追击,一直追到了平原的南部。罗某很高兴,也许在他看来马上就能一口吃下李世民了。

  但手下突然带来了另一个消息:刺客李世民突然带领部队从平原的背部突袭。

  罗某一见李世民,差点没激动地从马上摔下来,于是赶紧下命令。

  后队变前队!干掉李世民!

  他似乎把李世民当成天上掉的金元宝了。

  但他忘记了一点,他的背后……还有庞玉。

  两面夹攻。

  
  在这个平原的旁边有一个深涧,打完仗后,里面全是人。

  这个洞直通地府,路上没有人拦你。下去的人,将有幸和阎王吃饭谈天,重新做人。

  
  然后,李世民再接再厉,率领二十名骑士,一直向薛仁杲部杀去。

  薛仁杲在婴城,一见李世民的几个骑士便自信(自认为)地断定:这是诱饵,不能出战。

  现在,这个看法是错的,可是马上就对了。

  不久,李世民的大军到达,将城严严实实围了起来。

  黑云压城城欲摧。

  薛仁杲投降。

  是日,俘其精兵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交谈

  薛仁杲投降了,但将士们有些不解,于是有了这段对话。

  
  将士问:一开始大王(李世民)在野战中破敌,他的主人还有坚城,大王你连攻城武器都没有,也没什么步兵,为什么能攻下呢?

  是啊,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马又不是壁虎,难道让骑兵爬墙壁吗?

  太宗答(就这么叫吧):“我用权术压迫他。(意思:我打心理战)他的计谋不能顺利执行,内心急躁,所以能胜利。

  等等,心理战最多只能威慑敌人,难道能当超能力来杀敌吗?

  太宗又答:罗某这小子,以前老是胜利,又有精兵良将,看到我不出战,就一直当我草包。我好不容易出去了,他又欣喜若狂,合兵一处。如此骄傲,如何不败?

  “我虽然击败了他,但没能俘虏败军,要是他们进了城:薛仁杲安抚之后,那就很难打下了。”

  “而且他的兵都是陇西人,一战败就会败退,而且一定会一去不回头,回到陇外(就是故乡),这样折墌城就空虚了。”

  “我军如果跟上去压迫,那么主帅就会畏惧而降”

  
  然后,太宗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用兵之道!”

  诸人叹服:“这实在不是凡人能达到的啊!”

  
  虽然平淡无奇,却显示了太宗高超的军事思想:以有生力量为目标,心战为上。

  说完了,该去看看俘虏了。

  要说这一战,真是便宜多多,获得了不少兵将。

  然而太宗下了个让人摸不着头的命令:让薛仁杲兄弟和罗某等带领原部。

  奇怪,要是他们反了呢?

  李世民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他的心理战让他们诚心归附。

  战胜后,李世民亲自出去和他们去打猎,估计还问候了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然后就出现了史料中的这一幕:

  这些人因为太宗有种震慑人的气质,于是他们愿意效命。

  这种气质以后还要提到,贞观时的某些事就和这种气质有关。

  
  曾经有些科学家说过,一个什么样的人,就长什么样的脸,爱笑就多皱纹;刻薄就会嘴唇厚等等。这么说来,李世民应该是有一种成功者的资质,让他有如此的魄力,目光如此有力精准,让人不寒而栗。

  三国时,曹操怕自己难看,在会见匈奴使节时自己扮作卫士,让崔季珪代替自己,然而匈奴使节说:那个卫士,才是真英雄。

  明朝的时候,胡惟庸曾经对视过朱元璋的目光,但是他吓得发抖。

  不胜枚举。

  我认为,都是这个原因:震慑。

  这是一种气质,由经历和才华打造的气质。

  
  是的,李世民,加油,这个时代属于你!

  他不是神人,却是猛人。

  历史在继续。 。。

第五章 刘文静的覆灭
刘文静是一个是是非非的人。

  作为头号种子级别的龙套,他在唐朝的舞台上只出演了两处,只有两处。戏份少不说,还被老李导演一把取缔。

  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刘文静留下了两个事件,一个,是谜团;还有一个……也是谜团。

  挑明吧,刘文静一共出席了这么两幕戏,一个是之前李渊起兵(晋阳起兵),还有一个就是以本人名字当独家商标的刘文静案件。纵观历史,和后者足以匹敌的大案,一个是胡惟庸案件,还有一个是韩信案件。当然,只是匹敌,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为了更方便大家理解,我把晋阳起兵和刘文静案件移到了同一部分。

  好了,调整一下心跳和呼吸,上!

  晋阳起兵

  之前说过的晋阳起兵,有两个细节我没有交代,因为有争议。而今天,本人就要以科学求知的情怀、实事求是的精神、纵横辩驳的逻辑,一起来探讨该问题。

  晋阳起兵,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谁是主谋?核心怎样?

  上面的这八个字看不懂没关系,我来讲,保证连火星人都能看懂,也算是为文明的交流作出了极大贡献。

  在无数人的心目中,李世民的地位和半神差不多,除了不会飞,基本什么都行了。战无不败,政务能力强,而且礼怀下士,是不折不扣的纳谏爱好者。所以根据这种思维,很容易陷入一个极大的误区:李唐全靠了李世民。

  不对不对。这个问题,我们都错了。

  当然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只是个历史问题,但对于唐朝来说,就是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了。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之前的晋阳,发生了什么。简单概括如下:(似乎不简单)

  
  年初,深夜。晋阳监狱。

  
  这个牢房关押了一个重要的人,他就是前任晋阳县令。他入狱,说起来是因为一个极为可笑的原因:他是李密的亲戚。

  至于李密,我想应该不必说了,作为造反界的*级人物,是天下反隋的大招牌,相当拉风。

  一个穿着黑斗篷的人走了进来,打发走了看门的狱卒。

  当犯人看到这个人时,大吃一惊。因为……

  黑衣人是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鼎鼎大名,号称谋略第一的李世民。而犯人,正是刘文静。李世民轻轻地在一边的稻草上坐了下来,一边打量着这个前任县令。

  “你来干什么?”

  片刻的沉默。

  “没事,随便聊聊。”

  刘文静显然是把他当成是审问的来了,想不到李世民接下来竟说出了让他惊讶得差点跳起来的话。

  “隋朝大势已去,你不想为后路做打算吗?”

  刘文静不得不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个曾经被自己当成公子哥的李世民,他是说真的。

  不管,先糊弄一把,试探试探。

  “天下需要汉高祖或光武帝啊!”刘文静警惕地说出了这句话。

  李世民摇头:“不,近在眼前。凡人不识罢了。”

  明白了,这哥们是真的,不是来审问的。于是刘文静放心大胆地为他分析,从天子(当时的隋炀帝还活着)怎样怎样到盔甲武器人员怎么办再谈到太原怎么防,恨不得把叫花子都拉到军队里去,马上风风火火进行革命事业。

  这下好了,一拍即合。于是,晋阳起兵,从这里开始。狱中密探,李世民的第一步。(太宗以文静可与谋议,入禁所视之;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

  注意,这件事情,李渊是知道的。刘文静之所以肯开口,就大概是因为他知道李渊肯罩着他,心里有了归属感。

  
  接下来就是老把戏了,前面也有所提到,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在忙着和刘文静上演唐代隆中对的同时,李世民一点也没闲着。与豪杰(基本是江洋大盗)等社会闲散分子勾搭在一起,积蓄力量。(时隋柞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侠大盗莫不愿效死力。)

  这些是暗中进行的,李渊不知道。

  
  第三步,就是劝说李渊了,之前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

  
  这就问题来了,从众多史料上来看,李渊和李世民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对比:当儿子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名誉称号也啥都没有,却忙进忙出,俨然一副造反专家兼职造反爱好者的样子;而李老爹却每天吃吃喝喝,糊里糊涂,还弄出了什么差点把李世民告官的糊涂事。

  所有的史料,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李世民精心策划起兵,李渊却只是个迫于形势点头的糊涂人,糊涂到恨不得你都想上去拉他一把,顺便给他做做心理辅导、革命教育。

  但我们知道,历史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他本身很复杂。如果作案现场有许多假象,史书中也一样。

  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玄武门之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不背上杀死兄弟的恶名,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部分是做好事),其中有一步,就是修改了史书。

  由于技术高超,加上李世民同志一直是传统正面形象,所以这一点一直只能是猜测,不一定存在。

  虽然史书没被大改,并且也只是猜测,但从错综复杂的史料中,的确有这样的蛛丝马迹。

  首先,我们把视角转向监狱密谈。刘文静的那段话是说谁呢?

  对了,刘文静描述的对象,是李渊,并不是李世民。(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刘文静的睿智:想想好了,李世民不过是李渊的代言人,最响亮的称号就是李渊的二公子。李渊和李世民,那个更靠谱呢?

  是李渊,也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