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四合院分了 >

第13部分

四合院分了-第13部分

小说: 四合院分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和已是必成之势。但户部银库被劫,朝廷饷路不通,此刻若能挺身而出,把各省解往西安的饷银包下来汇兑,大业可兴。两宫过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各家都会争取接驾的殊荣。此荣绝非虚荣,定有实惠。”   

  老东家看着儿子,目光中已流露出赞许。二掌柜看到大计已定,也就不再坚持装穷,只补充了一句,说:“最怕的是朝廷赖账,稳妥之计是外柜不收银,总号不对兑。”老东家点头。少东家补充了一句,“不要因小失大,遇事不可过于拘泥。”   

  两宫由太原取道太谷、祁县、平遥、介休……前往西安。途中的各家票号均使尽了全身的解数,接驾之诚、之盛远胜康熙、乾隆六下江南之况。   

  慈禧是喜笑颜开,大总管李连英、二总管崔玉桂的腰包里揣满了银票。护军统领包正纲的士兵不但又变成了骑兵,而且还配备了许多随军的骡驮,军装更是焕然一新,颇有羽林健儿的军威、军仪。   

  当然,老西子的钱也不会白花。一道上谕,各省解往西安的饷银,全由票号承包了。   

  两宫莅临西安之时,接驾的盛况远远胜过太原。驻跸陕西巡抚衙门后,二堂勤民轩成为太后的寝宫,西花厅成为皇上的寝宫。一切就序后,抚院也就有了行宫的气派。   

  联军停止军事行动后,交通恢复了正常。滞留京师的王公、大臣、太监纷纷赶到西安来护驾、伴驾。行宫中的礼数、礼序又都恢复如大内,慈禧有大难已过之感。庄亲王载勋、军机大臣赵舒翘首先赶到行在。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荣禄也先后到达了西安。奕劻、荣禄两个人是老佛爷的左膀右臂,有了左膀右臂,塌了架的佛爷也就活了——又开始祸国殃民。  

  慈禧的毕生事业就是盖房子、修园子,所盖所修百变不离其宗,就是建四合院。但对“四合”的理论没有承袭,更没有发展。小恭亲王溥伟虽然不学无术,尚且能归纳出一个理论体系——四合者,福相合,寿相合、禄相合,喜相合。   

  慈禧建四合院的费用,比康煕、乾隆之世超出了许多倍,工程质量却逊之远矣。不用业内懂行的人,明眼的人即可一目了然。这位太后在紫禁城中的住室储秀宫,在颐和园中的住室乐寿堂,均是裱糊出来的华居——云宣峥嵘,锦缎辉煌,但华而不实,灿而不坚。时人称之为驴粪蛋表面光;后人称之为同光时期的建筑——画彩难长。   

  但长不长老佛爷并不往心里去,能先住进去就是好活儿。尽管御前太监整天喊着“老佛爷吉祥,老佛爷万寿无疆”,慈禧心中多少还是有数,自己是肉胎凡身,休说是“万寿”,就是“百年”也只是企盼之期。于今也是六十开外的人了,盖房子、建园子得只争朝夕,不能白忙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不是老佛爷能办的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可没那么傻。”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了后,她抢修颐和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颐和园又遭到了破坏。消息传到西安后,老佛爷也不在乎,立即下诏在临潼华清池修建行宫。华清池位于骊山之下,前有周厉王时期的褒姒烽火戏诸侯,后有唐明皇时期的杨贵妃春寒洗凝脂,实可谓不祥之地。   

  慈禧不知道这些,也不管这些。立竿见影,说建就建。修颐和园时她敢挪用海军经费,修华清池行宫,她又敢挪用陆军经费。所不同的是胆子更大更邪,前者是战前挪用,后者是战中挪用。而且所挪用的军费还是从票号中拆兑出来的——外柜未收银,就从总号提了款。         

§虹§桥书§吧§。  

第32节:一、盼官房的人急坏了(32)         

  荣禄、奕劻两员当朝重臣,均坐镇临潼“督办修建行宫事务”。陕西的地方官更是不敢怠慢,风风火火地从四川采运了上等木材,在山西烧制了万寿青砖。老佛爷这时确有天子以四海为家的气概——乐不思蜀。签约之事就交给李鸿章去办,赔多少银子没有关系,拖多少时日更没什么大不了,就在西安等了。  

  小顺子又从太原赶到西安,呈上了李鸿章的蜡丸密信。慈禧看后,脸色变得比蜡丸还难看,信中的隐语是:“联军达成共识,议和条件是赔偿白银四亿,太后归政。俄国公使还在周旋,臣也在力争。不惜一切代价,保全太后垂帘听政的政局。”   

  老佛爷病倒了,头晕眼赤,烦燥不堪,厌食胸闷,只想喝冰镇酸梅汤。西安无冰窖,万物皆可由全国运至西安,唯独冰块,实无运送之法。有人献计:“终南山太白峰的阴坡岩缝中有终年的积雪,只有挖雪莲的采药人能弄到。”巡抚命知县把采药的人都拘来,胁之以刑,诱之以财,挖雪莲的人倒是找到了积雪,无奈还没有运到半山腰雪就化光了。   

  慈禧虽然气恼,但也还明白皇太后不是天太后,无法和老天爷叫劲。有病求医是人之常情,老佛爷最信任的太医姚宝升被送进了刑部大狱,太医院的同僚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吓坏了,不知噩运何时也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二宫莅临西安后,太医们均是避君如避虎,没有一个赶来伴驾。陕西的地方官只好在西安寻访得道的悬壶之士。   

  西安将军文祺上奏,推荐随营官学汉文教习龚养颐精通医道,能解太医之乏。病急尊医,老佛爷也就礼贤下士,立即召见了这位精通医道的教习。诊脉之后,龚养颐开了一副药方,只有四味药——青茶、青莲叶、青莲梗、青莲蕊,称之为“四清汤”。   

  又呈进一个别致的活盆景——宜兴花盆中一泓清水,玉立着几株小荷,田田碧叶,盈盈花苞。近而观之,细而端之,苞子上清水滴滴,叶面上水珠滚来滚去。恭请太后遐时以目寓之,观荷既明目又舒心,是极好的养生怡情之道。   

  龚养颐走出行宫时,和包正纲相遇,两人执手良久。包正纲问道:“我荐你到成都旗营教书,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龚养颐答道:“途经西安取道汉中入川,为文将军所留,先在府中教馆,后又到官学执教。”   

  包正纲看了看龚养颐的官服说:“我看你这从八品的教习不要干了,现在可不怕那狗知县捣麻烦了,还回来跟我吧,议和成了之后,咱们回檀营。”龚养颐点头说:“若能回檀营那当然好。”   

  包正纲拍拍龚养颐的肩膀:“你放心吧,那狗县官叫我给打发了,我参奏他渎职罪——霉了咱们的军粮。我还要问你,进宫干什么?”   

  龚养颐告知了原由之后,包正纲低声说道:“伴君如伴虎,你可要小心。当年那狗知县说你结社讲学,附康有为的公羊说,目无圣道。你在太后面前可别信口开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龚养颐点头表示牢记。包正纲又问道:“娶媳妇了吗?”“已有了家室。”   

  “弟妹的娘家是哪的?”“也是驻防营的,她父母均早亡,带着一个妹子,官学中的同仁就给我们做了大媒。”   

  “你们是同命相连,就好好过日子吧,可不许亏待了她。”   

  “您这个弟妹挺贤惠,去年给我生了个儿子。”   

  “才两年多不见,你都有儿子了,我得到家里看看,也给弟妹送点见面礼,算是补上贺仪。”   

  不知是四清汤的功效还是盆莲的功效,慈禧的病情开始好转。只有龚养颐心里明白,其实这位皇太后就没有什么病,只是天气太热,又有急火攻心,于是烦燥不安。秋凉了自然见轻。再加上整天喝清热、通气、凉肾、除湿的四清汤,病情自然好转。   

  慈禧的气顺了,龚养颐的大运也就随气而至。一道懿旨,赏龚养颐四品顶戴,内廷行走,位同五寺少卿。并对李连英说:“这个人的姓名好,龚与躬同音,养颐就是修颐和园让我颐养天年。以后有事没事,就让这个人待在我身边。”李连英道声:“明白,我把您的意思告诉内务府。”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33节:一、盼官房的人急坏了(33)         

  一缓过劲来,老佛爷就要算计着如何对付小冤家。心里总想着不除小冤家后患无穷,除掉小冤家溥就在西安登基,联军也未必就不承认这个大清皇帝。那时即便叫我归政,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实权还在我手中,溥这个混小子别说当皇帝,连说话、写字都不清楚,出了家门走道不知道东西南北,只要哄着他玩,玩开心了就行。如何除掉小冤家,心里又拿不定主意,反正不能明干,也不能留下什么痕迹。   

  还没有琢磨出个谱来,崔玉桂上来回事。退下时小声说:“自从小王爷来了后,和包正纲热乎极了,经常在晚上微服私行,到清真大寺街吃小馆、听秦腔,小王爷还犒劳了护军许多腊羊肉……”   

  慈禧听了后没吭声,停了一会儿对崔玉桂说:“这个鞑子我是用到头了,不能再用。”崔玉桂一听向前靠了两步,压低了声音说:“火攻计,一箭双雕,烧……”慈禧点点头说:“你去办吧,得小心点,不能有任何疏漏。”   

  崔玉桂高兴极了,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光绪一天不除,崔玉桂吃饭都不香。这些日子他天天做噩梦,吓醒后是一身的冷汗。知道自己是过了河的小卒子,回不了头了,就怕慈禧不走这一步,一旦光绪重新秉政,他准是“不用审”就送菜市口,非千刀万剐不可。   

  想想这些日子提心吊胆的罪过,今晚得肆态肆态了。也该上清真大寺街遛达遛达去。进了老孙家泡馍馆,崔玉桂要了一碗泡馍和几样下酒菜,开了一瓶西凤老酒就美滋滋地喝了起来。   

  酒喝急了就好上头,喝高了就要释放一下。这些日子崔玉桂天天晚上靠听秦腔解烦,这位二管家也就由西黄票友变成了秦腔票友。今晚一高兴就自编自导地唱了起来:“火攻计,一箭双雕,烧烧烧,”越唱越觉得有味,越有味唱得就越欢,于是摇着脑袋,用筷子击打着盘子唱个不停。   

  对于崔玉桂来说,这天晚上是天不启运。龚养颐下值后也到老孙家小酌,从旁门进来后,正好坐在了崔玉桂的后面。觉得这位二总管的行态太蹊跷,于是暗暗地进行观察。由一箭双雕也就联想到光绪和包正纲,只要行宫一失火,能不能烧死光绪姑且不说,包正纲这个渎职罪可非同小可。于是饭也不吃了,起身直奔护军营。   

  包正纲听了后也觉得不对劲,拍着胸口对龚养颐说:“老弟放心,明岗暗哨我都加双料的,抓住纵火的审个水落石出。”   

  龚养颐连连摇头,说:“错矣!错矣!纵火的只能当场处决,不能留活口,更不能审,要是一审……”包正纲恍然大悟,连声致谢,悄悄地对龚养颐说:“这几天我多加暗岗,把短火全调到西花厅,就让姓崔的等好戏吧。”   

  崔玉桂也不是饭桶,到西花厅纵火,当然不能叫手下太监去。通过引线,找来了四个糊涂鬼。趁着月黑风高,四个糊涂鬼换上了太监的衣裳,系上了太监的腰牌,装好了纵火器物,喝了一杯壮行酒,糊里糊涂地跟着小张子、小卢子进宫放火。   

  接照崔玉桂的安排,这杯壮行酒下了肚,一个时辰之后药力发作,也就糊里糊涂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