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历史:秦风汉月-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公都很赞叹杞梁的英勇,为他举行了厚葬,而杞梁的妻子孟姜在得知丈夫去世后,哀痛万分趴在杞梁的棺材上大哭三日,泪哭光了,哭出了血,而齐国的城门也在此刻倒塌。人们就称颂孟姜的大义。在《汉书·列女传》中,孟姜也名列其中。
北面修长城,而南面也修筑了长城,早在春秋战国,楚国在南方就有修建方城的工程。南长城的规模没有北方的大,在以后的意义上,也没有北方的长城贡献大。修长城的工程一直到蒙恬被秦二世杀害才结束。
万里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临洮,连绵万里,气势磅礴,逶迤耸立。秦朝的长城在日后的贡献在于保护内地,阻断外族的侵扰起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长城的话,匈奴的铁骑恐怕就要长驱直入,而内地百姓的安危就受到危险。
长城的意义利大于弊,不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而且还保障了边境人口的安全。汉朝的学者都批评秦朝的长城,因为那是前朝,为了彰显取代前朝的必要,前朝必然是反派。而今天看来,长城不仅具有中华儿女的心血外,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历史遗产,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就像国歌里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俨然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高的威严,一个维护国家的屏障,也成为人民心中的骄傲。
现在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明朝为了抵挡鞑靼瓦刺等外族的侵犯,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政府开始了对长城的整体翻修,早在明朝初年,也进行过修缮,但是没有这次的规模大。明长城在规格以及建筑要求上都要比秦朝优异,但是长度上没有秦长城长。明长城大多采用墙砖,而秦长城大多地方也是采用土砖,日久风化,很多地方都只剩下“遗址”了。现在的说的长城就是指明长城。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焚书 禁百家学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关于是否为皇族宗室割地封王的议程又被摆在了朝会上。
秦始皇四十七岁生日,召集博士七十多人在咸阳宫为自己祝寿。
博士仆射周青臣极力的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德。博士仆射,为当时秦朝所召集的博士中的领导人。
周青臣说: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成德。
周青臣的话,过于阿谀,有点像小人溜须的样子。周青臣的话,引起了一个博士的反感,齐国博士淳于越。
淳于越认为周青臣不仅面谀而且不是忠臣:
臣,闻周,殷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淳于越认为如果要是秦朝江山长久,就要效仿殷商和周朝的典制,分封宗室功臣以为屏障,如果有朝一日,天子暗弱,又有像田常,六卿那样的大臣,势必会取代秦朝的统治。
田常,战国田齐的开创者。田常为姜齐大夫的时候,学习自己的父亲田乞厚施百姓,向百姓出借粮食的时候,大斗出,小斗入。赢得了齐国百姓的好感。除掉了与自己政见为敌的监止,又弑杀了齐简公,但是因为对百姓很友善,虽然杀了国君和大臣,但是没有遭到国家的排斥,一样的受到尊崇。
六卿,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六位当权的大臣,范,智,中行,赵,魏,韩六家,世袭官爵掌握军队,拥有自己的封地,而晋国国君不得不向六家称臣。最后赵,魏,韩三家平分了晋国。
天子弱,而大臣强,本末倒置。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就要大封诸侯,为自己守卫疆土,那么在内的大臣,就不敢肆意妄为。
秦始皇对是否分封采有怀疑,估计此时的秦始皇也拿不定主意,就下令大臣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丞相李斯就坚决反对分封。李斯当时已经取代王绾为丞相。早在秦朝建国之处,在是否要分封诸侯的时候,李斯的态度就非常强硬,坚决反对分封。这次他的态度再次成为决意结果
李斯认为: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李斯认为,淳于越说的事情,是天注定的,没有办法改变。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的秦朝的功德已经无人能及了,传代万世也是注定的。
李斯不仅驳斥了淳于越的观点而且开始对儒生发动了攻击,认为儒生不识时务,而且蛊惑人心。
李斯驳斥儒生:
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李斯为了宣扬在文化方面也有进行统一,避免朝堂上出现多种学说,但是李斯的建议过于极端: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
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第一:以古非今。以古代的典章故事来约束现在的事,或者要求以古时候的标准,要求当局要遵照古制来办事。李斯认为这不合时宜的
第二:私学非法。私学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文化的统一,应当予以取消。
第三:非议政事。学者在讨论政事的时候,时常排斥政府的命令,擅自指着批评,这不利于政令的下达。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实现文化统一,要按照以下方法来做:
第一:收集天下所有的史书,只要不是记录秦国历史的,都要焚烧。
第二:不是博士官所教授范围的书,比如《诗》,《书》,诸子百家文学等,各地都要进行收缴,这些工作要在三十日内结束,凡是知情不报者要论罪处理,要在脸上刺字,受髡刑(把头发剃掉)判戍收三年城墙,官民一视同仁。
第三:三类书不烧,医书,占卜类的,种植农业类的不烧。
第四:凡是要学习法令的,可以拜官员为师,跟官员学习。
李斯这一建议,是为了能够达到文化上的统一,使朝野一致,有利于国家管理,便于统治者对人民的奴役。
文化的本身就是源自于群众的喜好,群众喜欢这个东西,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先秦诸子利用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理解达到了形成一种符合不同人需求的文化。
秦朝实际上是法家,法家的观点就是以法治国,所以对其他诸子言论就要采取封闭的态度,而对于史书的焚烧,也印证了一句话:历史是胜利者所写的!秦国自然要对与褒贬自己的史书进行删减,这是每一个封建君主的诟病。
秦朝焚烧的书籍,对于后世对先秦文化的探讨具有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秦政府做的最失败的地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古话就是说出了限制言论的危害,但是秦王朝一意孤行,这必然是危害秦朝统治的。
因为秦朝政府的焚书,对先秦很多文化的探讨带来很多谜,所以这在研究详细的先秦时期的民俗文化社会背景政治军事上就非常的欠缺,也只能是大致的了解一些历史,希望能在考古发掘中能发现“新”的历史资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节 古今《尚书》真伪 张耳陈余刎颈之交
秦始皇的焚书,带来了很多社会上的不满,文化只是一种满足于人民生活需要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限制这些文化的发展。
当时魏国的遗臣陈余在拜访孔子后裔孔鲋的时候,就问孔鲋对秦朝政府焚书的看法,孔鲋就说了:“吾为无用之书,知吾者惟友人,秦非吾友吾何危哉!”
孔鲋的意思是说了解这些书作用的是我的朋友,而不了解我的秦朝也没有什么好的威胁。
孔鲋为了保存儒家学说以及先秦名著,就把《论语》,《孝经》,《尚书》等都夹藏在了墙壁之中,然后再在外面糊上泥砖,就看不出来。
《尚书》除了孔鲋收藏外,还有一个学者也收藏了,他叫伏生。他对尚书熟读于心,伏生也是秦朝博士,后来在坑儒中逃跑,伏生一直到汉文帝时期才出山,教授齐地的学者尚书,晁错受皇帝委托,去拜访伏生,跟伏生学习尚书,并且记录了下来,因为伏生老迈很多都淡忘,向晁错口述的时候只记下来二十八篇,汉景帝时期孔鲋所藏的书出来后,也编绘一套称之为《古文尚书》因为他是用小篆写的,共四十四篇,晁错记下来的用隶书称之为《今文尚书》,后来两部《尚书》相继流失,又在不同时期又重新出现,所以真伪上就比较难辨。朱自清的《尚书第三》对《尚书》有很相近的记载,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孔鲋字甲,孔子的嫡系后裔,秦朝时期著名的儒生。当时儒家都以孔鲋马首是瞻,孔鲋在当时文坛的地位非常的高。秦始皇对孔子也是非常看重的,封孔鲋为文通君,并且拜太子少傅。孔鲋的弟子叔孙通,被孔鲋推荐到秦朝政府里担任博士,也就是秦始皇所制的七十多个博士中的一员,叔孙通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汉朝奠定了朝廷礼仪,而且后世也多是采用叔孙通所建立起来的封建礼仪。
文通君,是早于孔子后裔所封的衍圣公,祭祀孔子的正式官员。孔子的后裔从孔鲋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台湾奉贤祭祀官孔垂长都是世袭的,可见孔子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完全是无与伦比。
陈余是魏国大梁人,与老乡张耳的关系非常后,刎颈之交就是形容他们两人的关系。张耳陈余都非常的贤惠,张耳还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宾客,而且还是魏国的外黄县令,魏国灭亡后,秦政府招纳天下博学多才的儒生进京,二人因为担心受到打击,就隐形埋名,后来参与了陈胜吴广的起义。成为当时具有影响力的割据诸侯。
秦朝政府在招纳名士的时候,是非常下血本的,但是可能是方法不是很好,就有些让人胆怯的,因为在招揽名士的榜单上,张耳的出价是一千金,陈余是五金,这就有些像买人头钱了。
张耳,陈余两人逃到了陈郡,给一个里做看门人,里是秦朝一个基层单位,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相当于一个小区。里也有负责人的,叫里长,类似村委会主任,里中有官吏也就是民兵,对他们二人不怎么好,就是有时候欺负殴打他们,张耳人老实被打的多,陈余就看不下去,就想出头,张耳看着陈余要陈余做下去,让里吏打,这也是为来更好的保护自己,免得漏了身份,而被缉拿。
第三节 阿房宫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修建了一条从九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