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伸个援手,先把老人抬去仁心医馆医治。唐志,你陪这对母女一起去仁心医馆,我稍后过去。”
马车内传出来的声音,犹如三四月的春风,温润、轻快,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和力,令人不自觉地想向声音的主人亲近。
便有两名结实的汉子主动从人群中走出,上前抱起老汉,一人背上,那名叫唐志的中年男子跟在身边,其他人纷纷跟在后面,往仁心医馆方向行去。
街上重又变得通畅无阻。马车缓缓朝反方向行驶,马车顶上垂落的霞红流苏,在风中轻快飞扬。
好儿心里暗想,还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曾得御赐牌匾的胡老爷,真是够神秘的。
“我们走吧。”明笙儿牵起好儿,蹦蹦跳跳往前走去。
车轱辘富有节奏的转动,从街中一路辗压而过,渐渐远去。
风掀起一角窗帘,从外面看进去,只看到一抹亮白,小半截白皙的下巴。
“老爷,那黄衣小孩,一直在看我们的车。”
“怎样的小孩?”
“看年纪,七八岁左右,梳两个小包包头,眼睛特别清澈,富有灵气。”
“呵呵,一个可爱的小丫头?”
“是,很可爱。”
☆、153八卦之心
从北封县回来,好儿听到一个八卦消息,蔡家嫂子当真做起了媒人,给龚桂子觅了一个周姓姑娘,是她娘家布谷村的,十九岁。
明笙儿听陈小安说到这,吃惊地说道:“十九岁还没嫁人,挑不到好人家了。”
好儿笑道:“笙儿姐姐,你咋知道人家就挑不到好人家?”
明笙儿道:“我当然知道了,女孩子十五及笄,就要开始说亲,最晚十六就得订好亲,到了十七岁还没订亲出嫁的,就会被称为老姑娘,会被人背后议论,想嫁个好夫君会很难了。江府二小姐二十才嫁人,嫁的是一个小县令,她姐姐十五岁出嫁,嫁的可是正四品侍郎中,如今她姐夫已经官至三品了,她的夫君还依然是个小小县令。”
平卉不解道:“县令是个很大的官啊,我们十里八乡的都得听他管。”
明笙儿扑哧笑道:“那是你没见到更大的官,你们听过九品芝麻官没有?说的就是那小小县令。县令是所有官衔中最小的官了,知州一个巴掌拍下来,县令就得屁股开花,这下你们明白了吧。”
平卉听得懵懵懂懂,她生长在山里,平素听到的就是县令大人,哪懂其他?陈小安以前在官宦人家呆过,虽不得见那些官员,却是知道县令是最小的官,当下点点头道:“笙儿小姐说的没错,县令就是最小的官,上面的任何一个官员都能把县令捏扁搓圆。”
明笙儿又是一个扑哧,拍着陈小安肩膀笑道:“小安,你这个形容太对了,可不就是捏扁搓圆。”
好儿问道:“小安,桂子叔是啥意见?”
陈小安笑道:“桂子叔就是傻呵呵地笑,耳朵都红了。”
晚上,吃过晚饭,明笙儿凑上依春、平彤、小安,四人在花厅开始玩拖拉机,平卉给她们备了一托盘的零嘴,然后坐在平彤身边看她们玩。
好儿和温氏坐到了偏厅,喝茶聊话儿。
“……两家店铺经营都很好。娘,我已经托高山,让他帮寻庄子。”好儿接着又把在大街上遇到的情况讲给温氏听。
温氏慨叹道:“还是好人多啊,希望她们能坚强活下去……我今儿也去找了郑文祝,说咱家想买田地,五十亩、八十亩都行,关键是地得好,不能分太散了。娘还跟他说了,不希望事情张扬。”
“嗯,到时候,人手不够,咱们就从附近村子招些短工。”
“这都四月了,娘希望能尽快买到田地,好育秧插秧。”
如果能就近买到,她们今年就种中稻,等秋后再种冬小麦。这样也能跟多数人家错开农忙,播种和收割时,能请到帮工。
“娘,蔡家嫂子给桂子叔找的是什么样的姑娘?娘您给我说说呗。”好儿带着八卦因子问道。
温氏笑睨她道:“大人的事,你个小孩子家知道那么多干啥?”
好儿嘿嘿笑道:“娘,满足下我的好奇心嘛,我一定保密,谁都不说。”
“你呀。”温氏笑着捏捏小闺女的鼻子,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在家排行老三,叫周三娘,上头两个姐,下面两个妹,被称五朵金花,还有个最小的弟弟,今年六岁。”
“那她两个姐都嫁人了吗?”。
“嫁了,还剩周三娘和两个妹妹。蔡家嫂子说,周家虽然穷,几姐妹却长得清秀,周三娘是姐妹中长得最好看的。前几年媒人不少去说亲,还有给说去镇上的小富人家,周三娘都没同意,一来二去的,都说这姑娘眼界儿太高,是想嫁城里去,可惜没那个命,这么一拖,就拖到了十九岁。周家的大人急得不得了,骂也骂了,打了也打了,可这周三娘也倔,活照干,饭照吃,就是不肯随便嫁人。”
好儿不禁道:“那周三娘看来是个有主见的,那蔡家嫂子怎么会想到去说周三娘呢?她怎么会愿意?”
温氏道:“蔡家嫂子是看那周三娘人好看,又勤快,性子爽利,别人轻易欺负不了,龚桂子为人老实木讷,配个这样性子的人正好,就去跟人家说了。没想到,那姑娘竟然愿意相看相看。”
“啊?还能相看呀?”好儿诧异了,不是说古人都是盲婚哑嫁么?忙问道,“娘,他们要怎么个相看法?”
温氏笑道:“自然是偷偷相看,不能让另一方知道。”
好儿恍悟,原来是搞地下袭击,呵呵,好玩哦。“娘,那就是周三娘偷偷来相看桂子叔了?”
“是啊,明儿就过来。好儿,你可不许说出去。”温氏叮嘱道。
好儿赶紧点头,“娘,我嘴巴是天底下最严紧的了。”心里很是期待,周三娘要如何偷偷相看龚桂子呢?
第二天,好儿和明笙儿吃过早饭,刚走出大院门口,就看见来去、来往正往这边走来。
“阿弥陀佛,两位小师父,要往何处去?”好儿和明笙儿双手合十,站到路中央,一本正经地问道。
来去和来往回礼道:“阿弥陀佛,两位小施主请借过,小僧前往温家大院。”
明笙儿继续保持双手合十姿势,问道:“去温家大院做什么?”
来去道:“小僧去找好儿。”
好儿加入问话:“找好儿做什么?”
来去道:“找好儿玩。”
明笙儿问:“找好儿玩什么?”
“……”来去哑然。他只知道来找好儿,看到好儿就很开心了,没想过要找好儿玩什么。
来往摸摸小光头,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难怪来去师兄回答不出。
依春、平卉早已捧着肚子在一旁笑得抬不起腰来。她们的小姐,太会闹了。
好儿看到两人身上的化缘袋,心知必是又要去化缘了,就问道:“来去,来往,你们今天要去哪化缘?”
来去道:“附近的村子我们都去过了,这次是要往镇上走。”
明笙儿道:“今天你们别去镇上了,就在好儿家化缘好了,一会摘些蔬菜你们拿回去。”
来去摇头道:“出家人不得打谎。”
“这怎么能说是打慌呢?你们在好儿家化缘,好儿家送你们蔬菜,蔬菜就是你们化缘得来的,有什么不对吗?”。明笙儿说道。
来往听得有点迷糊,觉得对,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这些天天天往外跑,一天不知走多少路,他走得有些累了,便对来去道:“我们明天再去镇上,今天就在这里化缘好了。”
来去想了想,对着天唱了个佛号,说道:“也好,路无远近,诚心向佛,在哪都是化缘,佛祖会体谅我们的。”
好儿在心里暗笑,偷懒的小和尚,还为自己找理由,不知道佛祖是无处不在的吗?
温家长工正在从河里挑水浇灌大院门口外的新树新花草,来去和来往看见了,便要上前帮忙浇灌,好儿让长工们挑了水来,由着两人一勺勺去浇水。
好儿四处张望,心忖那周三娘什么时候来时,忽听有人叫道:“桂子,桂子。”
转头一看,是李东信在喊,不一会,就见龚桂子从三园走出来,头上戴着草笠,手上沾着些泥巴,边走边问道:“东信,啥事啊?”
李东信朝他招招手,笑道:“桂子,过来下。”
好儿移开视线,继续周围巡察,仍是什么姑娘都没看见。
“桂子,东家说,常四叔不太舒服,常家还有两块田没插完秧,想找我跟你去帮工。”
龚桂子二话不说就应道:“行,现在就过去。”
李东信道:“别急,等一下东家,东家带我们过去。”
好儿满心疑惑,直觉他们之间有问题。不一会,就见温氏从大门走出,换了一身干活穿的粗布衣裳,脚穿黑色水鞋,手里拿着顶草笠。
见小闺女也在外面,过去说道:“好儿,笙儿,你们在家玩,不要走太远,娘带人去常奶奶家帮工,中午不回来吃饭,你们吃过午饭,要乖乖睡午觉知道吗?”。
“嗯,娘,我知道了。”好儿点点头应道。
温氏又和来去、来往打了招呼,叫他们中午吃了饭再回庙里,又回头跟就近的陈办交代一声,让他进去告诉陈六声一声,让中午准备素斋给两位小师父。这才带了李东信、龚桂子过木桥,往常家田地方向去。
好儿想了一会,把来去、来往叫进前院,让他们在前院书房看西游记和羊羊插画本,“你们先看着,我和笙儿姐姐去去就回来。”
出了大门,也不要平卉、依春跟随,好儿拉着明笙儿过了木桥,视线往那大片连绵的田地扫过去,在插秧的人群中寻到温氏的身影,拉着明笙儿走了另一条田埂小路绕过去。
“好儿,我们去干什么?”明笙儿好奇地问。
“一会再告诉你,一会你可不能出声,咱们偷偷过去的,不能跟我娘他们招呼。”
田地之间的田埂小路是四通八达,好儿带着明笙儿走到常家那块田地附近,方向刚好相反,只看到大人们的背影。好儿认真地一个个背影看过去,常四婶、蒙氏、常五叔和他大儿子,温氏、龚桂子、李东信,还有一个陌生的女子身影。
果然有蹊跷。好儿在心里小小地雀跃一下,打量那身影,细花上衣,蓝色宽裤,脚穿长及小腿肚的黑色水鞋,一头黑发都被草笠盖住了。从后面看,个儿中等,身形苗条,臀部丰满,很符合老人讲的屁股大好生养。
这女子在温氏左手边,女子的左边,就是龚桂子。看样子,龚桂子似乎并不知道内情,他专注地插秧,很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插秧上的感觉。
好儿示意明笙儿站在原地,自己则顺着田埂小道跑到前面去,笑眯眯地招呼道:“常奶奶,娘,桂子叔……咦?这位漂亮姐姐是谁?”
☆、154八卦,破戒
常四婶抬头应了声,见好儿穿戴得整齐,逗她道:“是好儿啊,好儿是过来帮我们插秧吗?”。
“常奶奶,等我长大了就帮你们插秧。”好儿笑眯眯地说道,清泉般的眼眸在那年轻女子身上打转。
温氏诧异地看向小闺女:“好儿,你咋地过来了?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