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较量-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森智:“我们要求关闭所有的光盘生产厂,所有的!”
高凌翰:“这是不可能的。”
李森智:“为什么不可能?”
高凌翰:“如果是在10年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这样做也许比较好办。但现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也正在完善。政府机关没有权力随便关闭一家企业。任何处理,都必须有充分的根据,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不然,今天关闭一家企业,明天,他就会到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李森智:“你们中国政府还怕企业吗?”
高凌翰:“你们美国政府可以随便关闭企业吗?”
高凌翰的反问使李森智张口结舌。
随便由政府关闭一家企业,这在美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美方却无理地要求中国这样做。
高凌翰:“中国有句老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别人做到?我实在弄不明白你们美国人到底想要什么,一会儿强调*,一会儿又要人家实行专制。你们的实用主义真是如此登峰造极!”
莱尔这时又甩了那句话:“2月4日就要到了!”
高凌翰嘲讽道:“你真是个沉不住气的小姑娘!”
这轮谈判分两个阶段进行。
21日、22日两天休会,双方各自研究修改文本。这期间,美方组织十余名美国产业界代表来华访问。说是访问,实际上是一种游说,试图利用贸易报复的机会给中国政府施加影响。国务委员宋健、外经贸部部长*分别接见了美国产业界代表团,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同时也利用接见的机会向他们阐明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一贯立场和政策,表明了中方对贸易报复的态度。
23日,谈判继续进行。
中方把一份经过修改的协议文本放到了谈判桌上。这份文本是在协调国内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也吸收了美方提出的一些合理建议。
李森智仔细看了这个新的文本,先是表示满意:“中方表现了灵活务实的态度,这两天做了建设性的工作,新的文本缩小了双方的差距。”但他又抱怨道:“遗憾的是,我方提出的许多要求并没有体现。”
双方对新的文本逐条逐句进行讨论。中方真诚地希望能够在新的文本基础上达成协议。美方则得寸进尺,层层加码。
李森智的态度变幻无常。他忽而表现出合作的态度,认真研究文本;忽而又节外生枝,在一些问题上无理纠缠。
每当出现尖锐分歧,莱尔就甩出那句威胁性的话--“2月4日就要到了!”
这句话重复得多了,就叫人觉得腻味。
中方已经作好了最坏的准备,不怕贸易报复,不怕2月4日。相反,美方自己似乎对这个日子产生了某种焦虑。从莱尔一而再、再而三重复这句话的样子里就不难看出,他们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恐慌。时间毕竟是不多了,时间对双方是公平的,不单对中方不多了,对美方同样不多了。贸易战真的要一触即发了?美国人真的胆敢玩火?恐怕他们并没有这个胆量。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七、中国不怕2月4日(3)
连续几天,双方每天进行长达10多小时谈判。
中方既坚持原则,又态度灵活。
美方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开始学会如何让步。
双方的立场一天天趋于接近。
到了1月27日,经过双方长达十天的艰苦努力,终于形成了一个综合文本。这个文本不是最后文本,但双*得比较满意。对所有存在分歧的地方,通过加括号的办法作了注明。只要继续作出努力,有希望在此基础上形成正式文本。
谈判终于露出了一道曙光。
双方代表都轻轻地抒了一口气。
张月姣:“希望继续努力,把文本上的括号全部拿掉。”
李森智:“40个台阶,我们已经上了38个。最后两个台阶需要坎特来上。我今晚就把文本报回国内,等着好消息吧。”
当晚,双方代表接待了记者的采访。
李森智对记者说:“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上了38个台阶,有望达成协议。”
世界舆论立即作出积极的反应。
新闻媒介的报道中出现乐观情绪。
但是,这种乐观情绪仅仅保持到1月28日上午。
这天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
阴云是从华盛顿刮过来的。
李森智走进谈判厅的时候把脸拉得老长老长。他向中方宣布了来自华盛顿的最新指示,说:“坎特大使不认为谈判已经取得进展。不能以现在这份综合文本为基础达成协议。坎特大使命令我宣布他的6点要求。”
坎特的6点要求都不是新问题。在前几轮谈判中,中方已经把这些要求一一顶了回去,因为它涉及到司法审判制度、市场准入等复杂问题,已经超出了国务院给代表团的授权。
张月姣:“中方要求美方收回这6点要求。”
李森智则断言:“在这个6点要求上,美方没有灵活。中方要么全部接受,要么拒绝接受。坎特大使在电话里指出,2月4日为最后日期。如果达不成协议,美国将在听取企业界的意见后确定报复清单,并将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后开始执行。”
张月姣:“美方必须对谈判破裂以及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负责!”
谈判就这样在中方的抗议声中结束。
李森智和莱尔夹着皮包离开了谈判厅。
中方代表一个个都非常疲惫,也非常难过。经过长达10天没日没夜的艰苦谈判,眼看着胜利在即,倾刻间,来之不易的谈判成果却化为乌有!贸易大战的可能性陡然增大,迫在眉睫了。它将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大家一想起来就心头发紧。
*走下楼来看望大家。
谈判期间,*一直在她的办公室里等待着最后的消息。此时,她来到谈判代表们中间,神情凝重而又十分镇定。她安慰大家说:“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种原因决定了双方的磨擦将是长期的。谈判中的起起伏伏,是正常的。不要失望。要沉着应战,准备好下一轮谈判,也就是决定性的一轮谈判。一方面,我们要有理有利有节地与美国人斗,一方面也要把打击盗版的工作继续做好……”
*的一番话是安慰,也是鼓劲,句句说到了大家的心里。
同时,大家都发现,*对待中美谈判的起伏波折已经非常坦然。在长期的中美经贸磨擦中,我们的部长更加从容、更加坚定了。要说压力,她经受的压力比谁都大。她顶得住,象一座压不垮的山。
*的话和她的态度本身,都给全体代表以力量。
八、美国人不敢离开谈判桌(1)
2月4日这个日子真的如期来到了。
美国政府公布了最后确定的对华贸易报复清单。
挥舞了多日的贸易报复大棒终于要打下来了。但美国人又“手下留情”,把报复总额从原来的28亿美元减少到了10.8亿美元。
报复的时间也推迟到了2月26日。
坎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推迟报复,是为了使已经启运但尚未到达美国口岸的进口商品不受影响。”这一“缓兵之计”给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预留了三个星期的“宽限期”,也为继续向中方讨价还价留下了回旋余地。
当天,坎特致函*,建议2月13日重开谈判。他邀请中国派副部级以上代表团到华盛顿谈判,还非正式地邀请*亲自率团前往华盛顿。
几天后,*回函:邀请美方到北京谈判。
*的邀请函通过美国驻华大使馆传出,传到华盛顿时间是星期日傍晚。这是一封中文信件,美方将其翻译成英文,星期一晚上送到美国最高层人士手中。随后,坎特举行记者招待会,带着有点兴奋的样子宣布两国将重开知识产权谈判。
两国代表私下里进行了“关于重开谈判的谈判”。
双方在具体协商谈判地点的时候出现分歧。
美国人向来要求最后一轮谈判到华盛顿去谈。在华盛顿谈,他们有各种情报机构,对中方来往的电话、传真清单、汇报都能截获,能摸到中方的底牌,向白宫汇报情况研究对策也比较方便。这一次,他们又坚决要求在华盛顿谈。
中方:“我们不会去。要谈判,你们到中国来。”
美方:“前几轮都是在北京谈的,这一次应该在华盛顿。”
中方:“这次正好是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此时无法组团赴美。”
美方:“春节也必须来,不然的话我们就要实施报复。”
中方:“春节这几天放假,是我们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假。你们口口声声讲*,春节的休息权也是*,你们应该保护*。你们为什么不在圣诞节到中国来谈?你们的圣诞节神圣不可侵犯,我们的春节也不可侵犯。”
双方为此僵持了许久。
最后还是美国人坚持不下去了。
美方:“我们已经把报复清单从28亿压到10.8亿了,中国政府也应该有所表示。我们再退一步,去中国谈,但中方要发一个邀请函。”
中方:“我们上次发的邀请还有效,你们愿意来就来。”
这是中美两国避免贸易大战的最后机会。
世界舆论对这次“最后的谈判”的成败非常关注。
法新社报道:中美双方可能都已经走到了绝路上。
路透社报道:这是一场不会有赢家的战争。
美联社报道:华盛顿的态度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国际观察家们发现,美国贸易代表坎特的制裁调门儿实际上已经有所缓和了。2月4日,坎特宣布把报复清单从28亿美元减少到10.8亿美元,这说明,美国有意要控制一下可能爆发的贸易战的规模。即使打仗,也不想打大仗。人们就此认为,美国方面实际上是后退了。2月6日,坎特为美国的做法辩护说:“打击盗版,但不打贸易战。”这种辩护更进一步说明了美国的后退。到了2月14日,即美国代表团飞抵北京这一天,坎特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说:“中国有时间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一场贸易战。”这句话再次表明了美国的后退,他们不仅不想打贸易战,而且要避免打贸易战。坎特还破天荒地第一次承认“中国的著作权法是好的。”不过很快又补了一句:“问题是北京没有执行好这个法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美国人不敢离开谈判桌(2)
美国代表团一行于2月14日飞抵北京机场。
没有官员前往机场迎接,只有一群急切捕捉新闻的外国和港台记者早早等候在那里准备采访和拍照。美方团长李森智把皮箱放在一辆小推车上自己推出了通道。了不少正在候机的中国旅客上前围观。
李森智此时经受的精神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敢对中国说“不”的人曾经被美国人称作谈判桌上的英雄,他的“不妥协、不妥协、不妥协”的谈判态度一度受到美国舆论的大加赞扬,但是,现在看来,一味地对中国说“不”也是行不通的。总说“不”,就可能谈不成。谈不成,美国国内就会骂他无能。谈成了,但如果拿不到多少东西,国内就要骂他卖国。左右都不好交帐,都可能要丢饭碗。
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既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贸易战,又要用贸易战的威胁来逼迫中国让步;既要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