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连线 >

第3部分

连线-第3部分

小说: 连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三章 牺牲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公司,在它们的早期岁月也接近过破产的边缘……就在连线按计划将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出现的前一天,路易斯从他的银行家那里得到一个坏消息……现在他们把10年的成就抵押出去,为了获得12个月的流动资本……他做了一件看好这本杂志的任何一个买家都不敢做的事:他把自己开掉了……高达1000万美元的贷款,要求在3个月内还款,并收取18%的利息,外加10万美元费用……路易斯和简,他们被开除了……他俩似乎仍在运作这家公司。不论路易斯如何弱小,他依旧占据统治地位。     
  第十四章 结局     
  一部传奇中的快乐结局从不会没有阴影……连线是一段愉快的过渡期的产物,是两次战争间的10年乐观主义的产物……路易斯一贯顽强的异议这次终于缴械投降……对路易斯而言,这是化妆成胜利的一次失败。他失去了他的公司,但却变得非常富有……“连线创业”从此消失……路易斯现在成了天使投资人……1999年11月,纳斯达克指数突破3000点。第二年,纳斯达克指数突破5000点……最后一批怀疑者现在也入市了。两个星期后,股市开始崩盘。       
▲虹▲桥▲书▲吧▲。  
第6节:从零开始(1)       
  第一部分     
  从零开始     
  信念如同福祉     
  朝圣     
  反馈     
  着迷     
  成功     
  第一章 从零开始     
  有10年时间,路易斯靠一些零碎工作维持生存:为杂志写故事、做做木工……简·梅特卡福回忆说:“我从来不会不留痕迹地经过。”……即将35岁的路易斯:世界巡游的生活方式似乎将持续一辈子,年轻气盛的流浪会变成习惯性的无家可归。     
  路易斯·罗塞托有种奇特的魅力。他就像一块磁铁,越靠近吸引力越强。当他张开嘴巴,远处的听众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半信半疑,但他马上会把人们的注意力拽过来并紧紧抓住。他似乎总比屋子里的其他人更博学。阿富汗他有眼线,在斯里兰卡也有联络人。他会荷兰语、意大利语,还会葡萄牙语。他讲话特有条理,而且表达观点时会停顿一下,平静地等待回应,这种奇特的说话方式,让人不得不说些赞同的话,但心里并非真的相信。以后产生矛盾和麻烦也在所难免,有时候对方甚至会成为他的敌人,对他怀恨在心。     
  约翰·普朗奇特(John Plunkett)第一次瞥见路易斯时有些心慌,当时他是透过巴黎安茹河岸一栋精致办公楼的窗户看到路易斯的。约翰个头高大,老是装出一副很安静的表情。之前,约翰一直在纽约工作,为大公司的财务年报做美术设计,他说那是“用画笔捣鼓一些狗屁东西”。不过,此时的约翰生活拮据,正在找工作。他在《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上看到一则招聘美编的广告,预约后决定到这家公司看看情况。大楼前停了不少卡车,遮挡了视线,他只得穿过大街,从窗帘的缝隙往里瞧。桌上放了一台微型电脑,橙色的屏幕,上面的黑字太小,看不清楚。屏幕前坐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一动不动、面无表情。在这个石头墙、六面窗的大楼里面,这人看起来有点像嬉皮士或流浪汉。他突然转过身来,直盯盯地看着大街。这空洞的、对人视而不见的表情,把约翰吓了一跳,他马上离开了。后来约翰说,这次遭遇其实预示了以后发生的事情。不过路易斯·罗塞托当时的表情没什么深意,巴黎的秋天黑得早,他不过是在反射的玻璃上看到自己的脸罢了。       
  进入真实投资公司(Real Invest)工作后,约翰曾自我安慰道,公司业务出了问题,美术设计应该不会被牵连进去。真实投资公司从事一种不连续的金融操作,为美国的个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和无法追踪的欧洲投资,这些人都希望自己的资本收入逃避国内税务局的控制。后来,老板比尔·西格尔(Bill Sigal)在警察到达前一刻逃离巴黎。约翰早就觉得他是个危险人物,这人从中西部乡下人(这些人被他简称为“牙医”)那里抽走现金时显得自以为是、残忍无情。不过,约翰的任务只是重新设计公司的客户期刊——《全球扫描》(Globescan)的美术风格。他不应该为西格尔公司臭名昭著的行为负什么责任,他该说的,已经向公司类客户的股东作出了说明。     
  后来约翰说,“真实投资”其实是“那些正在寻找天使的异乡无业游民的诱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人真是无业游民吗?那个从窗户里头吓他一跳的人,倒还真是一个游荡者、一个特立独行的家伙、一个来自另一时代的人、一个政治流放者。不过,如果“无业游民”这个词的意思不止是流浪的话,那么他真是一个游民:不羁的无政府主义,或者说仇恨权威,把恶意破坏当作乐趣和生计来热爱。把这些过时的东西揉到一起,你还是得不到准确的形象,因为老式游民——摇摆不定、无家可归、全世界大工会(one…big…union)' 1905年,200多名社会主义者与工会人士聚集在芝加哥,成立了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IWW的目标是以产业为单位,组织起一个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工会,他们的著名口号是:one big union。'的拥护者——是资本主义的敌人,而路易斯·罗塞托却是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学院的硕士,专业是营销和融资,业余时间对“干草市场暴乱”' 1886年,美国的工人联盟开始了8小时工作制的运动。5月4日,干草市场广场发生工人和警察的争斗。爆炸声中,一名警察当场死亡,7名受伤,数天后相继死去。8名工人被带往法庭,分别被判处死刑和监禁。     
  '有所研究,还大量阅读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著作。多年以后,当两人的合作给约翰带来国际性声誉和深深的私人怨愤时,他仍然记得他俩的第一次见面,那是他一生中最有趣的一次交谈之一。     
  路易斯是《全球扫描》的编辑,他独自完成拼版工作,在微电脑这一新工业中他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就这一点而言,他继承了深度创新的传统。他父亲曾是默根特勒莱诺排铸机公司(Mergenthaler Linotype)的职员。这家公司的创建者,默根特勒(Ottmar Mergenthal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自动排铸机。莱诺排铸使得报业发生革命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路易斯的父亲参与了第一台电子照相排版机Linotron的开发。当路易斯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时,排字印刷已经从闹哄哄的印刷厂转移到出版社的生产部,甚至直接进入小型出版社的编辑部。     
  路易斯恰好具备了利用这一传统的有利条件。由于天性好奇和固执,他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固性格,也不会轻易屈服于他人意志。他在长岛郊区的大颈镇长大,邻居多是富人、犹太人,政治上主张自由主义。而路易斯是意大利人,家庭也很保守。当他1967年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时,向往“民主社会”的学生们正试图关闭大学,而他则宣称自己支持尼克松。那一年警方和校园革命者发生了争斗,警察打了学生,连同旁观者。路易斯·罗塞托看着哥伦比亚大学的危机一步步发展,自己则完全投入政治学研究,他沿着保守主义的血脉一直向外延伸,最终到达最纤细的毛细血管。在那里,右翼的流放者——自由主义,和左翼的流放者——无政府主义者,两者混和到一起。有很短一段时间,他是哥伦比亚青年共和党的主席,但很不受欢迎,因为他是一个头发蓬松的反战捣蛋鬼,和这个党的主流完全脱节。最终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投奔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杂志——《废除主义者》(Abolitionist),这个杂志要废除的是政府。路易斯站在齐腰高的桌子上,在活版机器的背面弄上热腾腾的浆糊。他知道,排字印刷技术的进步,除了给排版工人带来舒适和方便,还有其他意义。他知道,廉价的印刷术是反抗的工具,但这个反抗并非他的同伴想到的那种反抗。《纽约时报》将路易斯视为新型激进分子的代表,把他做成封面人物。在这篇报道文章里,路易斯反复重申自由意志论者的口号:“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的国家正在对你做什么。”     
  从左的幻想中醒悟,这已是陈词滥调,不过在这10年的转折期,路易斯受到一个不那么招摇的潮流的影响:从右的幻想中醒悟。毕竟,右翼看起来的确是正在失去革命的那一派。当商业力量与反正统文化的思潮达成和解,仇恨罗斯福、反对新政的思潮,以及小城市商人都走到了尽头,你一定想知道,那些想要继续老派共和形象、如此不合时宜的人们到底会遭遇什么。这些人包括粗俗的、像传奇故事一样类型化的个人主义者;被所得税剥夺了财富积累权、野心勃勃的明日权贵们;属于1968年(属于尼克松总统)的聪明男青年和女青年们(他们的活动空间被通货膨胀、经济停滞和共和党的价格管制弄得所剩无几)。没有人知道,那些不惧风险的创业理想还会不会回来。而里根总统还要10年才会出现。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从零开始(2)       
  路易斯关于政府应被废止的观点并不受人欢迎。本科一毕业,他就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但在出名之前,他认定自己不会给无趣的美国公司干活。接着是水门事件。这可是件激动人心的新闻。社会冲突往往给特殊天才打开了大门。就在电视直播听证会的时候,路易斯逮着这个机会逃离了日后进公司的生活轨道。素材就在面前,他花两个月写出一本小说。这个粗糙简陋的小说名为《接管》(takeover),故事的背景是尼克松的一次政治反击,里面有一个关于性的场景,有一出追逐戏,还宣讲了一大堆政治理念。     
  1973年12月,年轻的小说家来到他父母在长岛的房子,等着书商的召唤。当时没什么人愿意购买这个书稿。气温为华氏31度,还下着雨。午夜时分,所有的树枝都覆盖着一英寸厚的冰雪。他躲在被窝里,听着柔弱树枝被雪压断的吱呀声。他似乎注定要走上公司职员的职业道路。第二天早上,他看到一个冰冻的世界,遍地断树残枝。电话铃响了,一个叫斯图尔特(Lyle Stuart)的小书商同意给他出书。稿费微不足道,在该书出版之前尼克松已经辞职,一切笑话烟消云散。不过这已无关紧要,路易斯已经有了间谍般的伪装,有了面对公众的装束。而且,在进入和离开这个国家时,在入关表单的职业栏上他可以填点东西了,现在他是一个作家了。     
  有10年时间,路易斯靠一些零碎工作维持生存:为杂志写故事、做做木工。他再也没有写过小说,但总能赚到足够的钱。他的运气出奇地好,总是出现在冲突地区,并马上遇到混乱局势。在这样的地方,一个勇敢的人根本无需为吃饭发愁。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到了罗马,协助索里纳斯(Piernico Solinas)拍电影,并替这位副导演写了一本关于《暴君卡里古拉》(Caligula)拍摄过程的书。《暴君卡里古拉》是一个大型晴色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