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落子无悔 >

第12部分

人生落子无悔-第12部分

小说: 人生落子无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锥刺股”,精神固然可嘉,却是愚蠢之举。 我报考了理工科专业,要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我上学只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要靠自学来提高了。其中,政治和语文都好一些,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都有提高,数学、物理也曾自学了一部分,而最头痛的是化学。我从未上过化学课,没有一点概念,完全就得自学,可那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我在阅读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可就是不得要领。 我万分焦虑,灰心到几乎要放弃。
  可家中来信说:决不能放弃化学,起码要拿到基本分数,否则很难靠其他科目的分数来弥补,要着重于理解基本原理。 那个年代并没有今天这么多的高考辅导材料。我父亲寄来的学习辅导材料,是手抄本,是他抽时间整理出来的,概括了中学化学的精要,包括化学元素表、基本定理和公式等。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可以想象,其中包含着我父亲多少的心血啊!我万分感动。 我在化学的苦海里挣扎着,感到绝望,但没有放弃。回想起来,那一阶段我学习似乎没有进步,实际上是在积累,是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到了那么一天,我突然地就悟通了,那瞬间就觉得什么都能理解了。那种感觉真是奇妙,简直不可思议!那一刻,我沉浸在狂喜之中,我有了信心。
  从那天起,我的化学知识就开始与日俱增了,那时才发现中学化学其实是比较容易的。  高考日期越来越近了,我迫切地盼望着,不是因为我准备就绪,而是我被紧张的学习折磨得痛苦不堪,身心已疲惫到了极点。我暗暗希望这一苦刑的早日结束。 我和小沈是到临江中学参加高考的。我俩在临考前一天出发,搭拖拉机到了临江镇,在街上一个小旅店住下,又找了家饭店吃饭。我们叫了一盘大蒜炒肉片,美美地吃了一顿。大战将临,我们是不会对自己吝啬的,而且也需要让紧张的大脑放松一下。 我还有“杀手锏”。家里知道我在高考复习中体力消耗很大,在寄来的信件中夹了一些人参片,如指甲盖那么大小,切成薄薄的片,一起约有个七八片。我妈妈说,不需要煮或炖——她知道我也没有时间,就是放在嘴里咬碎后再吞下去即可。在那个年代,这些人参片是很贵重的,使我又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后来我去了美国,曾去威斯康星州北部的农场买花旗参,那一买就是几十磅了,可它远无法与当年的那些人参片的精神价值相比较。 那是我力量的源泉。
  我算好了天数,从临近考试日开始每天服用一片,到考完最后一科那一天,我也正好吃完了最后一片人参。我想到,早上空腹的时候,胃的吸收能力应该是最强的,所以我一早起来,先把一片人参片含在嘴里,细细嚼碎,吞下去后,再用清水漱口,把嘴巴里的残渣全部都带到肚子里去,一点也不浪费。不管这人参片的实际效果如何,起码增加了我的信心。 三天紧张的考试终于过去了。我走出考场时,自我感觉不是很好。我碰上了我们公社的老蔡,他是上海66届高中生,也就是说,他在“文革”前已全部完成了高中的教育。他显得信心十足,说这些考试题目太简单了。我听后,心中更是沉甸甸的。 当然,我也有出乎意料的喜悦。考化学时,我居然做完了所有题目,而且相当有把握。无论如何,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接下来就是等待发榜。我已作了最坏打算,也许不行,那就等下一年再重新来过。 我在焦急地等待着,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终于等来了考试结果通知,我五门课程的总考分为359分,并不是很好。其中有我失望的,语文才考了65分,我原指望在这门考试上多抓些分数;但也有意外的惊喜,化学分数竟是92分,是我所有成绩中最高的,这连我也没有想到。当然那一年的化学高考题目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1978年江西理工科高考的总分录取线是340分,我359的总分就已经上线了,也就是说,我将会为某一所大学录取。我很想去上海上大学,可根据我的成绩,可能性不会很大。不管怎样,我还要继续等待……
  

好高骛远的境界
今天回顾往事,我自己都会感到惊叹,我那时为什么如此坚强,这是哪里来的力量?——目标是力量的源泉,信念是毅力的基石。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只要相信目标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我就能经受一切艰难、困苦和挫折。
  可以说,农村的九年生活,是我人生中最艰辛的阶段,也是逆境崛起的历程。我的奋斗,是以健康、青春、尊严为代价,可我最后实现了大学梦,也由此获得了人生的感悟。 为什么我能够承受那么多次的挫折、屈辱和痛苦?那么多次的冲击都使我几乎放弃:在我劳动过度大病一场以后,当我为自己的“政治污点”而震惊之余,在我多次推荐上大学被拒后……可我没有,一直坚持到最后。 今天回顾往事,我自己都会感到惊叹,我那时为什么如此坚强,这是哪里来的力量?——目标是力量的源泉,信念是毅力的基石。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只要相信目标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我就能经受一切艰难、困苦和挫折。可是到下乡后期,在信念开始动摇时,我就感到脆弱,磨难就变得不堪忍受。 目标是人生奋斗的最根本的要素。只有目标明确,我们才能不为诱惑所动,始终保持前进的方向。当年,为了上大学,我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谢绝了供销站售货员的工作,放弃了县制革厂的招工指标,却去担任生产队长的重任;不去顺应上海知青回城的大潮流,却在经济落后的江西求学。 只有目标明确,我们才有持续下去的决心和动力。比如,我在坚持跑步锻炼,目标是五公里。我更习惯于跑步机上的运动,因为我跑步时身体有很强烈的不适感,要靠毅力才能坚持。若在跑步机上,我随时可以知道进展和离目标的距离,这样就比较能够坚持下去——试想一下,我们的跑步若是以感到累为止,那么很快就感到累了,就会放弃。 我们还要志向远大,只有这样才能勇于为将来而放弃眼前利益——这能使我们自觉克服人性的弱点。 今天的流行语是“跟着感觉走”,但那是错误的。人的大脑对感性事物比对理性事物更能理解,人体感官对物体的观察是“近大远小”。所以,我们肉眼看数步之遥的小平房,要比半里路外的摩天大楼体积更大。若是凭着感官的直觉作选择,我们就更倾向于短期行为,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更有价值的回报。
  只有认识到人性的弱点,理性和自觉地提醒自己,才有克服的意识,从而作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选择。  由于中国人比较务实,才把“好高骛远”作为一个负面含义的成语,以去挖苦那些不切实际、追求过高目标的人。 但是,我们人生就是要有“好高骛远”的精神。如此追求,你也许会身处“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境地,也许别人讥笑你“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即使你是不切实际,从而无法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可就是在对目标的追求中,你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原来可望不可及的成就。 而且,在下面的励志篇中,我会提到“普通人的实现法则”,从而使你相信,即使是“好高骛远”的目标,最终还是很可能实现的。 总而言之,在人生的追求中,“好高骛远”是关键,明确目标是动力,远大志向是指路灯。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对目标的锲而不舍。我当年如果没有目标和志向,没有“好高骛远”的境界,也许就会走上另一条路,那么也许就没有机会在此讨论人生的体会了。 但是,人生光有目标不够,尚要有追求目标的勇气和力量。
   。 想看书来

在敌意环境中求生
那是1986年的暑期末,一个晴朗的日子,我驾着一辆福特牌的旧车,离开了俄亥俄州的阿克朗市,沿着80号州际高速公路向东急驶。我刚刚完成了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缩写)学习,去追寻我的博士梦。 我是在往宾西法尼亚州的路上。我已为宾州大学商学院录取,是去攻读国际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我很振奋。进入了宾州的地界后,沿途都是高低起伏的山区,道路也变得盘旋弯曲,限定时速已降为每小时五十五英里,可车还是以每小时七十五英里的速度疾驶着,却仍然觉得车速太慢,不自觉地,踩着油门的右脚还在使劲。 在进入了被称之为州学城的小镇后,我才注意到我以三个小时就完成了二百多英里的行车路线。我已来过一次了,那是在我刚收到宾州大学的录取通知后。那时尚在暑假之中,整个校园显得宁静安详,我一下就喜欢上这座文化气息浓郁的大学城,向往那环境优雅的学习环境。这一次则是开学之际,马路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暑假后返校的学生。那是一个有三万五千多学生的大学校,是美国大学的“十大”(Big Ten)之一。
  我觉得我在人生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心中充满着激情,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握时机,努力学习,从而有所作为。 ——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将在那里度过六个寒暑,精神上会受到极大折磨,个人意志要面对严峻考验,这一经历也将对我的人生和思维方式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
  国际商学专业设于商学院的商业后勤系。我报到那天,先去见了系主任巴考斯基教授。他是铁路运输管理学的著名学者,一个高高瘦瘦、行动敏捷的老头。在我的印象中,他永远是儒雅风范,西装领带,多半还穿着西装背心,对我和蔼又有耐心。我们初次见面,他就很友善,谈过几分种后,他带着我去见国际商学专业的博士指导员奈教授。那是一个看起来年轻,长得帅气的教授,他也很客气,向我介绍了情况,并作了学业的指导和安排。 在与奈教授谈话结束后,我就在国际商学的办公室,与刚结识的秘书璐比小姐聊了起来——我想多了解一些情况。
  商学院有四位国际商学的专业教授,但两位教授已暂时离校:丹尼尔博士正在欧洲作访问学者,他是这一领域的著名学者;克里西博士是国际金融教授,已请了一年事假,正在纽约的一家国际银行工作。其他的两位教授,一个就是我刚见过的奈博士,另一个是崔博士。 正在说话间,外面进来了一个中等个子的亚裔中年人,长着很有韩国人特征的方形脸,脸上所流露的是那种师道尊严的傲然。 璐比小姐马上说:“这就是崔教授。” 我已通过学校资料对他有一些了解,他是国际商业的主要教授之一,早年毕业于韩国大学,又到美国留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后,就一直在宾州大学任教了。 我那瞬间的感觉,如同他乡遇故知。我恭敬地站起来,先自我介绍,又对他表示了仰慕之意:“崔教授是我们亚洲人中的佼佼者。由于东、西方在文化和语言上的极大差别,亚洲人走商科的学术道路不容易,您能够这样在学术界崛起,是我学习的榜样,希望崔教授今后多多指教。”
  “不要说这些,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就喜欢拉关系,我不吃这一套。”崔教授不客气地说,他的脸平淡得连肌肉也没有抽动一下,“不要指望我会因为你是亚裔学生,就会特殊照顾,我是一视同仁,对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 当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