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倒满了水,也不知道该煮多久,她只是不间断的往洞里放柴火就好。
------题外话------
傅瑶并没有开金手指,所以……她很多都不会,也没有什么太突出的技能。只能在摸索中一点点的学习创新。
哎!说来也是可怜,要怪就怪我这个作者后妈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25】全靠想象
王氏全程观看,一句话也没说,不管是傅权泽也好王氏也好,对家里的孩子都是很放任的,他们有什么想法都会给予理解和支持。
按傅权泽的说法是只有自己跌的头破血流后才知道那条路是错的,以后也会印象深刻。
放柴火也是项技术活,不能放多,要不然就把空气堵住了,火就烧不起来,也不能太少,火烧完就灭了。半个时辰下来傅瑶就光跟烧火蹩上劲了,整个脸黑乎乎的,前额的头发也被烧焦了一小片。
最后终于把锅里的水烧干了,想着茶叶蛋应该可以了,这才小心的用锅铲盛出一只来。
忐忑的剥开第一次煮的茶叶蛋,傅瑶尝了一小口,眉头瞬间打结,她虽然做饭不咋的,但品尝食物却是很准确的,这根本就不是茶叶蛋的味道。
“嗯,还不错,”王氏拿过她手里的茶叶蛋尝了尝,毕竟不想打击女儿的自信心,满是夸赞。
“阿娘,那你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傅瑶知道不是很好,可又说不上来,只好请教母亲了。
“嗯……”王氏又咬了口,“好像太淡了。”煮鸡蛋是不用放盐的,但这个茶叶蛋放了那么多调料煮应该是要调味的。
对啊!傅瑶猛然想起,茶叶蛋确实是咸的。
一番研究下来还是王氏比较靠谱,在傅瑶的基础上又创新了些。又开始尝试做第二锅。不过这次改成了王氏主厨,傅瑶就在旁边干看着,完全变成了配角。
“放点姜,蒜,再放点糖,这样更香。”王氏兀自放着自己觉得可行的配料。
傅瑶又想起来前世吃的茶叶蛋好像都是破的,又跟母亲商量着把鸡蛋壳敲点裂纹出来,这样也入味点。
最后,由傅瑶辅导,王氏主厨的茶叶蛋终于做出来了。
把壳剥开看着里面白嫩嫩的鸡蛋,傅瑶尝了尝,还挺好吃。就是怎么都感觉有点不对劲,她摇头晃脑的想了半天也没记起来。
“下次去集市多买点陈皮、香叶还有甘草之类的,提味的多了应该会更好吃,”王氏俨然很满意,已经在那研究上了。
傅瑶汗颜,这好像是她的发明创造吧!怎么到头来自己成了辅助的?
“啊,我想起来了,”脑子里突然神来一笔,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茶叶蛋好像不是白的。“对呀,要多放点酱油。”
看来自己还是有用的,傅瑶想。
又折腾了半个时辰,还算满意的茶叶蛋终于正式做成了。
这些只是用来做实验的,离镇上的集市开还有那么多天,自然不急着做,这些就留着晚上家里人吃了。
拿出几个分吃了,都说好吃,这让傅瑶更有信心了。
之后王氏就开始做酸菜,傅瑶就蹲在旁边看着。她现在算是明白了,自己就不是动手能力强的人,现在只能多看多学了。
方氏先烧开一大锅水,等水烧开后王氏先把白菜竖放在大锅里,等到先煮的这边软硬适中后,再把菜的另一边翻下来煮,等整颗白菜都煮的差不多了,把菜从锅里捞出来。整齐的码放在准备好的大缸里压实,最后,再放上一块有些份量的压缸石压在上面,等过些日子,发酵后就变成酸菜了。
做酸菜的步骤很简单,也根本不像茶叶蛋那么费事,因为有了刚才茶叶蛋的想法,傅瑶又开动了脑筋,盯着那嫩白的白菜看了好久。
总觉得白菜不只这一种做法。
“韩国泡菜,对,就是辣白菜,加了好多辣椒的泡菜。”她腾的站起身,兴奋的跑到王氏跟前问到“阿娘,咱们这里冬天腌辣白菜吗?”
王氏不解的看着她,又看看朱氏,问道“没听说过,那是什么?你听过吗?”
朱氏也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
傅瑶见两人都表示没有听过,就又走到灶边坐了下来,认真的想着做辣白菜的材料和步骤。韩国最有名的是什么,不是韩国的花样美男,也不是那流水线上出来的假脸美女,而是他们国家的泡菜。而这泡菜,却因为在中国有许多的朝鲜族,而变成了中国一些朝鲜族聚居地的特色美食。当然在前世,国人还是喜欢叫朝鲜冷面和朝鲜泡菜,而不是叫韩国冷面韩国泡菜。
鲜族人腌泡菜,就跟北方人到冬天腌酸菜是一样的,必须品,要不怎么会有泡菜冰箱这一电器呢?看韩剧的时候,傅瑶就曾经对韩国人表示出极大的佩服,那辣白菜简直就是万能菜,任何时候都可以吃,虽然傅瑶不否认确实很好吃,但是自己却绝对做不出边看电视边吃泡菜的举动。意识到自己又开始发散思维了,傅瑶立刻纠正了过来,想了半天,她又找了一个小木棍,在地上把要做泡菜的材料大概写了出来。虽然都是她猜想的,不管怎么说,先做做看吧!
“娘,我觉得把腌制的白菜做成辣味应该会更好吃,让我试试好吗?”
虽然对女儿很溺爱,但是家里食材有限,不能再糟蹋了,王氏这次没有同意,“你那个茶叶蛋就很好,下次赶集的时候我们去卖,等多卖点钱后再想别的。”
听了母亲的话,傅瑶想了想,也对,辣白菜跟茶叶蛋可不一样,那可费工夫了,而且她还不一定做的出来。
还有好多调料,她也得好好想想。
“哦,那下次去的时候再说。”
看见傅瑶怏怏的,王氏不忍心了,好言安慰她,“你现在已经很棒了,这么点时间就研究了一款没见过的茶叶蛋,别丧气了,下次多买点白菜阿娘一定让你做。”
傅瑶再次汗颜,是她研究的吗?
好像一半是自己凭想象想出来的,一半是王氏琢磨出来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26】生活新目标
晚上傅权泽父子回来的时候尝了尝傅瑶做的茶叶蛋,都说好吃,不过多数的鸡蛋还是进了文德和莎莎的肚子里。
目前鸡蛋对于他们家来说还是奢侈品,这么有营养的东西自然要给年龄最小的孩子吃,文德作为小辈来说虽然比傅瑶大了一岁,但也一直享有这个优先权。
两家人说是分开了,其实也没那么分明,就好像这吃饭自然是在一起的。本朝男女大防,七岁不能同席,之前都是自己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周元建一家来了后就要分开了,傅家这边有两个媳妇,还有傅瑶这个九岁的女儿,而周元建那边还有个成年的儿子。两家虽然亲厚,也要注意的。
所以现在吃饭男的一桌,女的一桌,都是认识的,倒也不用隔帘子。
王氏把傅瑶买的那点肥肉小心的储藏起来,现在温度低也不怕坏掉,每次炒菜的时候放一点肥肉进去,让寡淡的白菜都好吃了许多。
现在他们家已经慢慢的像了样,傅权泽带着周元建在家门口砌了个灶台,灶台专门连着屋子里,等以后做炕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烧火了,也不会觉得冷。又建了个茅草棚当厨房用,这样下雨天也不怕被淋了。
据说这西北地方冬天特别冷,已经入冬了,必须得趁现在做个炕。傅权泽他们虽然会砌灶台,但这个炕可是技术活,不能做差了,要不然到时候烧再多柴火也烧不热可就完了。
只是现在手里的钱,也不剩多少了,王氏愁的不行,留下急用的钱是万万不能动的,只能寄希望于下次集市上的时候能多卖点钱了。
周元建又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了几张桌子和凳子,现在吃饭都不用坐在地上了。
接下来的几天傅瑶又试着做了几次,茶叶蛋经过演化和试验后慢慢的成了型,跟前世的味道相比虽然差了点,但在本朝来说也算是一道美味了。
傅瑶又去小树林里转了几次,希望能再碰到一只野兔,不过每次都失望而归。后来她干脆在那里挖了两个陷进,下面插上削尖的树枝,上面铺满草。这里虽然贫瘠,但说不准就能抓到一个呢?
就好像上次她们也是在这里遇到的那只野兔。
“文康,叫奶奶和姑姑回来吃饭,”方氏叫着大儿子。她和关氏现在做饭已经很熟练了,灶台做好后要晾干几天,现在做饭还是蹲在地上。菜也仍然是简单的白菜萝卜,不过每天都换着花样,昨天做的是酸辣白菜,今天就用了点粗面做的白菜饼,酸菜差不多可以吃了,她们又做了个酸菜汤。
可以说很寒酸,但家里干活的不多,大都是吃一点不饿就行了,只紧着小孩子们吃饱。但是晚上的一顿饭必须得充足,一般会做一大锅白菜炖萝卜,放点肥肉,再炒一盘豆芽,主食还得是粗米混着白米做的米饭。
时间还没到赶集的时候,而豆芽和茶叶蛋都不需要太多天,豆芽要四天就发好了,而茶叶蛋更简单,一定要当天做才好吃。
所以王氏就简单的发了点家里人吃。
买的黄豆绿豆有限,也就只能晚上炒盘菜了。
“哦,”文康正在做小板凳,听到连忙应了一声。
他已经十二岁了,算是个半大小伙子,家里连番变故,长大了很多,也学着给家里做一些东西,上次见周元建做的板凳还可以就缠着他学了这门手艺,现在已经做了几个小板凳,也准备上集的时候卖掉。
不远处的田地里,王氏正带着一群人整理开垦过的田地。
“大姐,这地这么生不知道要种几年才能熟?”朱氏忧心的说。她跟王氏都是务过农的,知道一块刚开垦的地是需要种个三四年才能真正好起来。地就跟人一样需要养,而这个养一是要种粮食,另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要施肥。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施肥了,刚开始开垦的时候用火把荒地上的草给烧了,烧剩下的东西可以肥田。然后就是家里人的排泄物,只是她们人口不多,光靠这个也不行。周兰就经常去到远处的军户村里捡牛粪过来撒在地里,但仍然不够。
“那也没办法,在这里除了种地没别的出路了,”王氏也很无奈。
虽然弄了些酸菜和茶叶蛋准备去卖,但她根本没将那些当成主业,如果是在京城的话王氏相信这些东西是可以挣钱的,但是在琼州这片地方……
真的很难,人口太少,老百姓又太穷。
所以,土地是最重要的。
傅瑶却不这么想,她一点也不看好种地,地生不说,这里的产量又低,价钱也卖不起来,上次她专门打听过小麦的价格,比京城低了一半。
“奶奶,吃饭了。”傅文康的声音传来。
几人放好农具回去吃午饭,这里没有别人,东西都是随处放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