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故事卷·上下 >

第2部分

故事卷·上下-第2部分

小说: 故事卷·上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腊奥运会开幕之日,希腊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12枚邮票,希腊民众踊跃购买支持奥运,希腊终于渡过经费危机,使第1届奥运会胜利举行。正如顾拜旦事后回忆“奥林匹克邮票一发行,举办奥运会就成了定局”。
  整套邮票8种图案均选自古希腊体育运动的艺术作品和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伯拉克西特列斯的《赫尔墨斯》、古希腊瓶画拳击、赛车、宙斯神庙等。这套邮票分为3种票彩,画面有掷铁饼者、赛车驾驶、健美结实的希腊人体、奖杯、精巧细密的伊奥尼亚柱式和古代奥运会场。这些邮票在设计上采用雕刻版印刷的形式,线条简洁,富有凹凸的立体感,并采用雕版单色印刷,在今天的审美视域中,依然不失浑厚和高雅。设计者颇具匠心地在邮票主图周围加上了具有古希腊特色的装饰花纹,这些装饰花纹又恰恰取材于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塑,因而突出了邮票的历史感和民族特点,堪称“奥运活化石”。邮票发行后很快销售一空,使国家获得40万德拉克马的资金。这笔收入划给了奥运会组委会,用于完成击剑、射击、自行车和游泳等场馆的建设,保证了第1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
  再让我们远渡重洋,穿越时间隧道,来到1895年中国的福州。在福州的英国商人看到其他地方的商埠邮局发行邮票,也于1895年1月在仓前山泛船浦独自成立福州书信馆,发行邮票,同时公开征求邮票图案。在众多设计图稿中,最后选中了由西班牙人绵嘉义设计的“龙舟竞渡图”。随后,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负责印刷这套邮票,一共印刷发行10万枚。
  当年8月1日在福州举行了正式的发行仪式,这也是福州最早的一套邮票。后来,清政府成立大清邮政官局,从英国那里收回邮权,这套邮票由此停用。再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邮票现存于世的数量十分稀少。
  

究竟哪套体育邮票是世界第一(2)
邮票画面远处描绘了鼓山,江岸边是马尾港码头,划龙舟的地方就是马江的一段。这套邮票当时曾发行了两次,1895年第一次发行了一套9枚,第二年又发行了一套2枚。其中1枚面值2仙的邮票中,有个人少了一条腿;1枚6仙的邮票中,船身残缺一半,这2枚都是这套邮票中十分有价值的。邮票共11枚,其中3枚的图案是一样的:在远山映衬下,江边樯桅林立;近景是宽阔的江面,水手在锣鼓声中奋力划桨,一艘龙舟正破浪前行,气氛热烈。
  这套邮票的表面分为蓝、绿、玫瑰红等不同颜色,面值6仙的颜色为玫瑰红。此外,这套邮票还附带专供邮寄印刷品用的包装纸,总面值1元共1个种类,上面印有同样图案的邮资凭证。仔细观察,能够见到每张邮票上方拱形框内有英文“FOOCHOW”(福州)字样,下方是英文面值,两侧竖排印有中文面值,邮票四角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面值。
  两套邮票均以方寸之地彰显民族与历史的缩影,成为文化的象征;以邮传万里使整个世界紧密相连。邮票作为邮资凭证,它延伸出的文化意义,影响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可以说邮票储存着人类的知识,凝聚着人类的力量,记载着人类的历史。
  从时间上看,中国福州发行的邮票早于希腊雅典1年,折射出中国邮票一段特殊的历史;从发行范围来说,福州的邮票是外国人在中国福州地区发行,不是中国政府行为。希腊政府对于发行的奥运会邮票具有主权。那么,亲爱的朋友们,看了上面的故事,你认为中国福州的“龙舟竞渡图”商埠邮票和希腊雅典的第1届奥运会邮票,究竟哪个才是世界第一的体育邮票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与第1届奥运会(图)(1)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当西方在如火如荼地举办世界范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中国正在做着什么呢?1896年,中国正处于清代末期,送达清廷的奥运请柬,至今也是一个不解之谜。
  关于中国与第1届奥运会的渊源,有一则流传民间的笑话颇有意思。传说中,中国当时派去希腊奥运会一个代表团,李鸿章任团长,运动员包括一名撒鹰的、五个天桥玩五彩戏法儿的、一位戏班子的武生。结果,那位撒鹰的在100米跑中突然将盘在头上的辫子甩出终点线而一举夺魁,五个变戏法的人把一个篮球变得来无踪去无影,让场上对手莫名眩晕,找不到方向,寻不着篮球,最终神奇地成为了篮球金牌得主,京剧武生上场一个“小翻儿”冠压群雄,夺得了跳高第一名。领奖时由于清朝没有国歌,便以京剧锣鼓点子替代,戏剧音乐在赛场回旋了2个多小时之久……当然,这些都是稗官野史,只能私下把玩。但是,从中也能看出人们是希望中国曾经参加首届奥运会的。“奥林匹亚——我能比呀……我能比呀”这句谐音寄托了多少中国人心中的豪迈之情,我们更希望中国真的曾经参加第1届奥运会,并且拿回许多奖杯。究竟中国有没有参加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呢?
  颂歌高唱,礼花绽放,万羽和平鸽展翅四方,欧洲11国和美国、澳大利亚的选手拥入白色大理石浮雕装饰着的椭圆形运动场。这是1896年4月6日,希腊雅典,第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人们发现,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代表,没有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国际奥委会难道把遥远的东方忘记了吗?究竟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清朝政府有没有收到来自希腊第1届奥运会的邀请函?当时主宰清廷的慈禧有没有派体育代表团前往雅典?如果收到信函,派出运动员代表团参加了没有?直到今天,这些还是中国走上奥运路途中一个不大不小的斯芬克斯之谜呢。
  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大会在巴黎召开。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而据阮尉村著《中国田径小史》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发起人顾拜旦(任第1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致函清朝政府李鸿章,劝说我国参加首届奥运会……雅典奥运筹备会亦曾于1895年8月16日通过各国大使馆转发了邀请书。”当时中国已在法国设有领事馆,这说明首届奥运会曾经邀请我国参加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不知奥运会与田径为何物,未予理睬。这是一种解释。
  然而,“李鸿章不知‘田径’为何物”的说法也值得质疑。早在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就倡导了“洋务运动”。他于1881年,操办成立的北洋水师学堂的课程中,就教授学员们足球、拳击、体操、跨栏、跳高、跳远、游泳等项目。所以,如果说19世纪90年代,中国朝野上下不知奥运,可以理解,但若不知田径为何物,不禁有些夸张。
  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博物馆中,并没有找出这封邀请函。为什么?大约在光绪末期时,清廷接近分崩离析,管事太监见内阁大库空间有限,便将所有文件放置室外,遇纸张类,做废品处理——拿去造纸;遇书卷类,重新扔回库内。后来,有人及时制止了太监们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将所有剩余文件清点完毕,装满800多麻袋。这就是中国档案史上著名的“800麻袋事件”。也许,当年的邀请函已遇难,被太监们送进了造纸厂。但如果邀请函能在“800麻袋事件”中逃过一劫,1900年左右义和团大闹京城时也许就在劫难逃了。当时,紫禁城附近的清朝各衙门均已被义和团占为军营,各衙门里的文件、公文,凡是纸张类物品,都被义和团拿去烧火做饭了。而在当时,那份邀请函有可能被存放在主管外交工作的总理衙门,不知道哪位义和团“è民”着急吃饭,把邀请函当做柴火用了。而1896年出版的,收藏在希腊的国际奥林匹克学校的雅典奥运会报告书中,也没有找到有关向哪些国家发出邀请的明确资料。因为邀请函至今没有现身,斯芬克斯之谜也就悬而未决了。
  

中国与第1届奥运会(2)
另一种看法认为,“1896年奥运会曾邀请中国参加”值得怀疑。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在19世纪,他的很多观念因受“欧洲中心论”影响,掺杂着种族优越感。在顾拜旦的心目中,当时的世界分为三个部分:欧洲大陆、大不列颠和北美洲。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组委会主席、希腊王储康斯坦丁王子在致辞中表达了“我们使文明人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愿望”。而这些文明人来自希腊、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智利、丹麦、法国、德国、大不列颠、匈牙利、瑞典、瑞士和美国13个国家。
  为什么当时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殖民地国家无一参赛?因为当时主宰奥运会的观念里有“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线,尽管在1896年,中国并不是完全的殖民地国家,但可能被划入未开化国家之列。再加上在顾拜旦的“世界”观念里只有欧洲和北美,顾拜旦本人是否真正愿意,抑或顶住压力,邀请中国参加首届奥运会,实在值得怀疑。
  另外,中国的近邻日本直至1909年才第一次接到奥运会的邀请函。在此之前,日本对西方开放的步子比中国快,同西方交往也较中国频繁。1896年奥运会,国际奥委会若邀请中国而对日本置之不理,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大家对这件事还有兴趣,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有个名叫施阿兰的法国人,1894年至1896年期间,任法国驻华公使,他曾写过《使华记》一书,主要记载他在中国担任公使的经历,书中记录的事情基本发生在1893年至1897年期间。从程序上看,当时的奥运会邀请函应由施阿兰转交李鸿章。可是在《使华记》中,施阿兰对此事只字未提,“甚至全书中没有一件和体育有关的事情”。为什么?施阿兰对体育不感兴趣,还是邀请函压根就不存在?
  究竟哪个答案才是斯芬克斯之谜的谜解?
  

倒霉的美国人(图)(1)
在希腊商人乔治奥斯·阿维罗夫的私人捐助下,希腊组委会得以筹钱,重新修建了著名的奥林匹克体育场。
  1896年4月6日下午,希腊国王乔治一世正式宣布第1届现代奥运会开幕。这届奥运会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245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希腊运动员146名。当时妇女不准许参赛。虽然没有国家队参赛,但是英国体育协会、德国体育协会,还有大西洋彼岸的波士顿体育协会都派人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第一次来到奥运会的美国人由于粗率的性格,走了霉运。原来,美国人在海上颠簸了16天半后,于4月5日晚9点登陆希腊首府。他们自信的性格为之后的错误埋下了伏笔。美国人一边开心地做着赛前最后的训练,一边执著地认为,他们还有12天的时间备战。4月6日凌晨4点,正在床上酣睡的美国人被宣布奥运会的铜管乐队的奏乐声惊醒。他们忘了希腊人仍在沿用旧历,该历制比他们用的公历早11天。美国队员盲目自信、自由散漫的精神状态,为他们的奥运之旅带去了遗憾。
  千米——生命的长度
  雅典将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定于1896年4月6日。
  纵观后来举办的各届奥运会,这是举办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定在这一天,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