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策瑜_权瑜)复十年 >

第2部分

(策瑜_权瑜)复十年-第2部分

小说: (策瑜_权瑜)复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虏将军之子现居寿春,公瑾不若前去拜访之。 
  
  鲁肃的一句孙将军似乎是勾起了周瑜久远的回忆,略一思寻便拱手拜别,至此,孙周相遇,轻描淡写中,开始一世纠葛。 
  
  孙策自幼随父征战,直至因战事需要举家迁至寿春,那股子不安分也没有收敛些,秉着每天出游一下生活多彩一些的思想,多年前在舒水河畔遇见的锦衣小公子似乎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只是在被程普捉回去的途中带着自己都说不清的情绪叹了一句,方才那小子倒也生得俊俏。 
  
  程普对孙策无时无刻表现出的外貌自恋症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况且当时太热大半日寻下来心中有怨,于是心不在焉的接一句那小公子却是比伯符讨人喜欢。 
  
  一句无心之言,本也没有过多在意,正如此时孙策难得的坐在家中,瞧着侍从送上的熟透菱角,忽然就记起几年前的偶遇,那个温文少年几乎被太阳晒得熟透却还一副矜持模样,没来由的惹起一丝心疼来。 
  
  正拿手掰着菱角玩,下意识的就唤仲谋来吃菱角,却不知唤了几声没有反应,便出门逮了一人去问,那下人一愣便回神:“刚才有人来拜访孙少爷,二公子刚巧在,就带着来人去后院了。” 
  
  “来人什么模样?” 
  
  “挺俊俏的一个公子,跟您差不多年纪吧,似乎是姓周?” 
  
  话音未落,眼前的孙策已经转身而去,堪堪的只给他留下个俊逸背景消失在摇曳的垂柳间。 
  
  
                  三
  叁
  
  且说周瑜策马来到孙府门前时,好巧不巧的迎头碰上准备出门的孙仲谋,彼时日头偏西,慢慢消失在天际的一轮夕阳给立在孙府门前的一人一骑勾出一道逆光的剪影,那人上前施礼,声音清朗而温和,弯在嘴角的一抹笑意更是温润无比。
  
  孙权看惯了自家兄长那张时刻如脱兔般的俊脸,于是在周瑜这个几近完美的登场里,年幼的孙权心中感慨的并不是‘这个哥哥好生漂亮!’,而是‘哎呀这个漂亮哥哥居然如此温文知礼!’,生平第一次被人颠覆了帅哥就要像兄长一样脱缰的认知让他对周瑜的到来感到无比新奇,于是在对面那人说出特来拜访孙公子时,孙家二公子便上前一步拖住了周瑜的手接一句我就是孙公子后施施然往后堂去了。
  
  被拖了手的周瑜只感到好笑,那孩子不过八九岁的样子,一双眸子却灵动得像是西域的猫仔,盈盈的不忍拒绝,任由他扯着自己穿过回廊来到一间书房模样的屋子,礼数周到的相对而坐,然后对门外朗朗的喊一声沏茶。
  
  似乎是刻意想找些此人跟自家兄长的不同之处,刚刚自报家门的孙仲谋便一眼看见了周瑜一直不离身的古琴竹简,放下茶盏似模似样的道:“公瑾哥哥可否为仲谋弹奏一曲?”
  
  孙策奔进书房时瞧见的便是这么一幕,自家弟弟端坐案前,一名纤瘦少年背对着房门,正把一把瑶琴端正的放在案上作势弹奏,他只看得见他的背影,于是那个随着动作微微滑动的漂亮肩胛成了留给孙策最直观的印象。
  
  快步的绕到案前,顺手扯过了身边的孙权半抱在怀里,眼睛却是看向周瑜的:“这位便是公瑾兄吧,在下孙策,二弟年幼,失礼之处勿要见怪。”
  
  被他搂了腰动弹不得的孙权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也不知此时失礼的是谁,可是客人在座他也没有辩驳,只能睁大了一双眼去看对坐的周瑜。
  
  那个文雅的哥哥显然是被自家兄长惊到,呆了一会儿才接口:“不知孙兄如何识得在下?”
  
  “江淮周瑜周公瑾名满天下,吾又怎会不知?”
  
  “……”
  
  “?”
  
  “不瞒孙兄,吾已离开书院数年。”
  
  “公瑾若还在江淮读圣贤书,吾也不会那么想要见你了。”
  
  周瑜一时愣住,可那人丝毫不见作伪的神态和似曾相识的笑脸让他由不得不信,心下暗暗说了句子敬诚不欺我,刚刚张了嘴想要感慨一番,不想对坐的人忽然长身而起,揽住自己肩头笑言:“吾今日要与公瑾不醉不休,仲谋去告知母亲晚饭吾与公瑾一起,就不陪她了。”
  
  孙权眼睁睁的看着兄长掳了周瑜一路走远,手里却是方才孙策塞给他的两个菱角,换到左手握住了,才伸出右手在周瑜没来得及收走的琴弦上轻轻一勾,咚的一声,清朗悠远。
  
  孙权再见到兄长和周瑜时已经是月上柳梢,陪母亲读了一会书后,便想法子找个借口溜出门,端着一盘吃食去孙策房间,门没有落锁,拿脚尖轻轻一点,便推开个门缝。
  
  只一眼便瞧见了斜倚着桌案的兄长,那是他见惯的模样,三分醒七分醉的单手擎着酒樽,嘴角带笑的正看着一旁抚琴的周瑜。
  
  那把瑶琴不知何时从书房拿走,又回到了周瑜手上,斯人正在低头拨弦,清俊的侧脸和欣长的脖颈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孙权只看了一眼便又去瞧兄长,隔得远了,那人迷蒙的醉眼显得有些灼人,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听到自己的开门声,便伸长了一只手示意自己过去。
  
  当下迈着小步走过去,把食盘放在案上,嘴里叫了声兄长,眼角却忍不住瞄向周瑜,只一声就被孙策伸了食指覆在唇上,半醉的笑脸上作出一个噤声的表情,他也就聪明的不再开口,在孙策怀里寻了个舒服的位子坐下,过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扒着孙策肩头低声耳语:“娘亲让你去见她。”
  
  “唔。”也不知他听没听清的含糊应答,有些不满,却又不忍心打断那人的琴声,只能忿忿的在兄长小腿上踢了一脚,不意外的换回一句‘仲谋别胡闹’,身体却是被圈得更紧些。
  
  孩童嗜睡,孙权偎在兄长怀里听那琴声似乎是越来越柔和清幽,和着孙策身上醺醺的酒气,渐渐阖上眼,睡了。
  
  再睁眼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抱到了塌上,兄长却不知去向,朦朦的睁眼,才发觉外侧还躺着一个人,正是方才弹琴的周瑜。
  
  那人的外袍脱了挂在一侧,身上隐隐的酒气倒是跟兄长有几分相似,狭长的眼睛阖上了,瞧不到白日里那双温润的眸子,比兄长稍显文弱的身子微微朝自己做出个环抱保护的姿势,没来由的一暖,慢慢又往那人身上挪一挪,堪堪捉了周瑜的一侧衣襟,便又闭上了眼睛。
  
  他这一觉睡得安稳,朦胧中似乎又感到有人翻身上塌,只是那个怀抱太恬静,不舍的睁眼,在孙策覆在自己耳边小声唤着仲谋时也只是挥蚊子似地甩甩手,又待了一会,耳边似乎是清净了,才又安心的睡去了。
  
  孙策从母亲那里回来,却叫不醒睡着的孙权,太大声又恐惊醒了周瑜,无奈的看了一会儿,只得吹灭烛火也去一旁睡了。
  
  自打周瑜来到家中,一连数日,跟孙策出双入对的仿佛粘成了一个人,待客一起,访友还是一起,只是像第一日来到时的宿醉却没再发生过,孙权有时拿着琴谱去向周瑜讨教,也只是见那二人浅酌,兴致高时会弹奏一曲,若是不巧碰见二人翻看兵法,年幼如他,也唯有乖乖倾听的份。
  
  转眼半月过去,一早孙策带了孙权去母亲那里探视,方才撤了早饭,孙策已经开口道:“母亲,儿已决定举家迁至舒县,这样父亲在前方举兵对家中也少些挂记。”
  
  孙夫人倒是不置可否,点头算是应允。
  
  出门时碰见了立在树下的周瑜,温润的眸子在瞧见孙家兄弟时已经漾起了笑意,清俊儒雅一如初遇模样。
  
                  四
  肆
  
  孙氏一家浩浩荡荡迁入舒县,着实让这个本就算不得大的地方热闹了好久,孙家的长子又豁达开朗,跟原本就在舒县颇有名望的周氏一起,吸引了当地不少豪门名士前来拜访。
  
  有人来拜访,自然也免不了回访,初时总是周瑜跟孙策一道,慢慢的,那人自己混的熟稔了,又加上孙策性格着实更比周瑜更加让人觉得容易亲近,数月之后,孙策自己单独出门的次数也渐渐多了些。
  
  一日午后,周瑜方才收了琴准备去对街找孙策,却看见孙权抱了满怀的竹简过来,普一进门便喊了句公瑾哥哥。
  
  有些讶然,还是笑着作势要他坐自己身边来:“仲谋来了。”
  
  “公瑾哥哥。”孙权对周家早已是熟门熟路,乖巧的走过去把怀里的竹简递给周瑜,“权儿过来是想向公瑾哥哥请教兵法的。”
  
  他刚说完周瑜便笑了,顺势把他抱坐在自己腿上道:“若论兵法,仲谋该问你兄长才是。”
  
  “公瑾哥哥已跟大哥结拜为义兄弟,自然也是权儿的兄长。”他抬眼看周瑜,灵动的眸子居然显出丝哀怨来,“公瑾哥哥这般说,是不想教导权儿么?”
  
  不晓得这孩子怎么一句话就转了那么多心思,周瑜一时哑然,只能心下叹口气摊开他拿来的竹简安慰:“我是说伯符对兵法更有研究,可没有不想跟仲谋讨论兵法的意思。”
  
  他言语诚挚,温和得让人不忍怀疑,更何况孙权只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忽然觉得自己刚才没来由的置气有些莫名,孙权便低了头攥住周瑜袖口道:“权儿也本想请公瑾哥哥去家里的,可大哥昨日出门至今没有回来,只好带着书简来找你。”
  
  对孙策动不动便跑得没影似乎是已经习以为常,周瑜听孙权那么说也就只是随口问道:“义兄他这又是去了哪里?”
  
  孙权正低了头去找兵书上自己未懂的句子,听到周瑜问起,仰头回忆了一下回答:“好像是要去拜访庐江太守陆康。”
  
  想起陆康生平做官为人,周瑜隐隐觉得孙策这次拜访八成要吃闭门羹,看孙权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兵书上,也就不在多问,静下心来在字里行间说说自己见解,孙权聪慧好学,两人一问一答,不知不觉日头偏西,却还未听闻孙策回来。
  
  周瑜看看外面天色,哄了孙权回家,便自己牵马出门寻孙策。
  
  他担心依孙策的脾气在陆康那吃了瘪会撒气,于是路上走得极慢,稍有动静都要过去查看,一直走到城郊的舒水河边,也没有见到那人身影。
  
  此时太阳西落,红彤彤的罩住了整个河面,粼粼波光微微有些炫目。周瑜策马立在河边,忽然就想起多年前自己出逃的那个夏日,几乎被晒成吐蕃水果干的他碰见了水里作怪的孙策,心念一动,便翻身下马往河边走去。
  
  舒水还是那个舒水,这么多年似乎连岸边的草木都不曾改变,周瑜走进了俯下身去看岸边摇曳的水草,幽幽的漾着水晕,忽然起了童心伸手去捞,却听到哗啦的水声。
  
  声音不大,清脆的紧,蓦然就被勾起了久远的回忆,下意识抬头去看水面,还是方才的粼粼波光,大水花都不曾有一个的熟识场景,让他忍不住开口低低唤了声伯符。
  
  自然是无人应答的,连周瑜自己都有些自嘲的笑笑,把方才捞起的水草复又抛回水中,甩了甩手准备起身,却不料手腕突然被什么捉住大力的一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