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的非常之路-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这样一来,就容易使我们的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而得不到解决……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所谓‘颠覆活动’,”周恩来接着说:“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从不想颠覆任何国家。
中国有一千万华侨在世界各地,他们颠覆过哪国政府吗?!”
“有人在我们中间散布烟幕。”
周恩来最后说,“欢迎大家去中国看看,百闻不如一见嘛!”话音刚落,掌声四起,整个会场沸腾了。
周恩来的书面发言稿也不胫而走,在许多人手中传递着。
许多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书面发言通过电波发往世界各大通讯社。
世界各地很快知道了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话:“亚非两洲有这么多的国家在一起举行会议,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亚非人民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以来,亚非两大洲的大多数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以致被迫处于贫困和落后的停滞状态。”
“现在亚非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摆脱了或正在摆脱着殖民主义的束缚。”
“虽然如此,殖民主义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并没有结束,而且新的殖民主义者正在谋取旧的殖民主义者的地位而代之。”
“保障世界和平、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并为此目的而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就不能不是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大多数亚非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经济上还很落后。
因此,我们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
“争取完全独立是我们大多数亚非国家和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
周恩来的即席发言和书面发言,在会场里引起巨大反响,各国代表纷纷向他拥过来,争着同他握手,表示祝贺和感谢。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出了许多人想说的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缅甸总理吴努毫不掩饰对周恩来的钦佩之情,当着许多人的面向他伸了伸大拇指:“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的一个答复!”
一位记者是这样描述当时的观感:“在会上,时常感到一只手想把会议拖向另一个方向跑,而结果是,另外一只更强有力的手把它轻轻地推开了。”
一位美国记者说出了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周恩来的发言是对中国和解态度的绝好说明,其外交技巧已登峰造极,它是两天公开会议的高潮。”
陈毅高兴地看到,中国代表团所采取的求同存异、反对殖民主义的正确方针,完全扭转了会议的局面,使大会的空气为之一变。
对于出席这次亚非会议的初战胜利,陈毅曾给予高度评价:“第一仗我国已稳操胜算。
在大会上,中国总理已处于领导的高峰矣!”
“这是马列外交的典范,是给我们代表团学习得最多的一点。”
在以后的日子里,陈毅虽然一直以“练习生”自勉,却被各国代表公认为中国总理最得力最重要的副手,经常活跃在许多重要场合,在广交朋友、增进同各国代表的友谊和维护亚非人民的利益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的表现,赢得了与会各国的好感和尊敬。
不少国家的代表,出于对新中国的成见和疑惧,与中国代表团难免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中国代表的真诚和友好,消除了他们心中的疑云。
巴基斯坦总理阿里一开始一直对中国代表比较疏远,态度也较冷淡,后来也主动接近中国代表。
他曾向人披露了心中的一段隐秘:“我是带着成见来的,但想不到周恩来总理这样尊重别人的意见。
现在成见消除了。
周恩来真正能代表伟大的中国,只有伟大的中国才能派出这样伟大的代表团!”
4月24日晚上,亚非会议胜利闭幕。
在这次闭幕会上,十九个国家的代表相继登台发言,团结进步和反殖民主义成了大会的主流,整个会场洋溢着热烈而友好的气氛,这同几天前会议初期的情形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万隆会议的成就,举世瞩目,第一次显示了亚非人民争解放求团结的巨大力量。
《人民日报》特为此发表社论表示祝贺,并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长期以来我们的声音不为别人所重视,愿望和要求受到别人的侮弄和压制,今天,这种情况就要结束了。”
十六、求同存异,团结反殖(3)
会议闭幕,载誉归国,总理和代表团全体人员的安全问题又成了陈毅考虑的头等大事。
他一如来印尼时一样,对回程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作了细致周到的考虑,而且主动多负责任,亲自过问,不敢有任何一点疏忽大意。
由于蒋帮特务的阴谋破坏极不得人心,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深孚众望,东道国印尼和许多友好国家,都把中国总理和中国代表团成员的安全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情一样认真对待。
万隆会议结束之后,中国代表团应邀对印尼进行了正式访问。
出于礼仪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中国代表团作为国宾住进了雅加达的总统府,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返国途中曾在缅甸仰光作短暂停留,中国代表团又一次受到最高礼遇,又为中缅两国人民的友好史诗谱写了新的篇章。
陈毅在自己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总理寓吴努官邸。
余等住大使馆。”
这样亲密无间的感情,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从这时起,两国高级领导人频繁互访,友谊日益加深,便有了两年多后陈毅《赠缅甸友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中“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生动地刻画了中缅两国人民山水相依、休戚与共的胞波情谊,一时广为流传,成了至少影响一两代人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4月29日清晨,中国代表团满载着缅甸人民的深情厚谊乘坐专机离开仰光,当日中午在昆明降落。
直到这时,不用为周恩来总理和中国代表团成员的安全更多操心了,陈毅才算真正舒了一口气。
这天,他在日记中以极其轻松欢快的心情写道:“总理及代表团的安全最后无问题了。
此次载誉归国,可喜可贺!”
。 想看书来
十七、不怕帝,不信邪(1)
1955年9月,在北京怀仁堂陈毅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成为名副其实的元帅外交家。
从万隆会议归来后,根据中央的统盘考虑陈毅已开始准备接管外交工作,外交部讨论人事任免、外交方针的党组会议,外交部驻外使节会议等等,都少不了请他参加,他俨然成了外交部一员,他的办公桌上外交文件、外事书刊等也越来越多,正式主持外交工作似乎已指日可待。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因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在印度驻华大使馆的招待会上,治病和休养长达一年多,因而打乱了这一进程,直到1958年2月11日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任命他为外交部部长。
陈毅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主持外交工作以后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处理同美苏两国的关系,鉴于美国多年来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敌视和苏联领导人大国沙文主义日益严重,他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上海刚刚解放时,有些人对中国妄自菲薄,对美苏两个大国充满幻想,仿佛中国离了他们就不能过活。
有人居然提出“中国应该做美苏之间的桥梁。”
陈毅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提出了批评,并将此事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对陈毅的做法极为欣赏,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意见:“真是岂有此理!这话的意思就是要中国人脑壳着地背拱起来,让美国人从中国人背上走到苏联去,让苏联人从中国人背上走到美国去。
我们难道能这么干吗?”
陈毅非常佩服毛泽东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他多次向人转述毛泽东痛恨有些人在美苏两个大国面前直不起腰的丑陋形象。
他说:“主席挖苦得好,谁愿意干谁可以去干,我这个外交部长是不干的!巴黎和会上克里蒙梭逼着顾维钧签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陈毅就任外交部长时,朝鲜战争虽然结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这年年底前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美军却继续赖在朝鲜半岛,第七舰队的军舰明目张胆地在台湾海峡示威性地游弋,形势是严峻的,随时潜伏着危机。
几个月后,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竟然扬言:美国海军正密切注视着台湾海峡局势的发展,随时准备进行7月15日在黎巴嫩那样的登陆。
台湾国民党当局也蠢蠢欲动,叫嚷“###”,并不断以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为基地对大陆进行骚扰破坏,气焰嚣张。
对于美帝国主义公然的战争威胁,究竟该如何对待?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呢?8月23日晚上,陈毅身着白色西服出席罗马尼亚驻华使馆举行的庆祝该国解放日的招待会。
轮到陈毅致词时,他讲着讲着就离开了讲话稿,讲话内容很快转移到了专门谴责美帝国主义,而且火药味越来越浓。
陈毅莫非讲话走火?不,不是走火,而是发火。
这个火是冲着美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当局而发。
就在这个讲话前两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万炮齐发,对国民党大金门和小金门的军事目标实行惩罚性的猛烈炮击。
这次炮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陈毅讲话时炮声尚未沉寂,硝烟尚未散尽,知道此事的只限于当时当地的少数人,外界几乎全然不知。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震动世界的“金门八二三炮战”。
这年7月间,国民党当局乘美国军队入侵黎巴嫩之际,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公然叫嚣“加速进行###的准备,陆、海、空军进入特别戒备状态。”
台湾海峡局势骤然紧张。
为了惩罚国民党军对大陆特别是对东南沿海地区的袭扰破坏活动,支援阿拉伯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反对美国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从这天下午5时30分起对大小金门的国民党军进行了猛烈炮击,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当局的嚣张气焰。
其实这次炮击打在国民党当局的身上,痛在美国某些人的心上。
他们清楚最近他们在中近东干的事情,尽管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美英从黎巴嫩、约旦撤军的决议,他们却置若罔闻。
8月17日,美国又有六艘军舰和一支2000人的部队开进新加坡,形势日趋紧张。
不难听出,陈毅有点火药味的讲话,也是讲给万里之外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听的。
他挥舞着讲稿说:“联大紧急特别会议通过一纸决议,并不等于说美国和英国对黎巴嫩、约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侵略已经消除。”
讲到这里,他愤愤不平,怒气难消,禁不住大声地、愤激地质问道:“美国借口‘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