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 >

第24部分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第24部分

小说: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燕王便在深夜,悄悄再召道衍入内殿,对他实话实说:“本王随皇上东征西战,立了多少功劳。若使懿文太子在世,他是嫡长子,由他继位倒也心甘;可惜不幸薨了,皇帝自当于诸子中择贤继立,如何却立允这个小毛孩子为皇太孙,本王实在心不平。皇上若不改易,本王是决不能株守臣子之位的。贤卿以前在京都时,刚一见到本王,就以白帽相赠,寡本王细思,今已为王,王上加白,是一皇字。昨又卜做皇帝,未知贤卿是戏言,还是实意?”
  道衍因正色道:“国家改革,实阴阳升降一大关,必经几番战戮,而后大定。唯独我朝一驱中原,如秋风扫落叶般,旋即归命,成就国朝的大一统江山,据我看,似乎是应该还有一番杀戮在后面,只有如此方能泄阴阳不尽之败气。今观外患,似无可虞,故皇上不立殿下,而立太孙,正是天心留此空隙以完气运,所以臣才敢屡屡进言。若以臣为戏言,试问取天下是何等样事,殿下如何主,臣如何人,焉敢戏言!”
  燕王听了,自然喜出望外,说:“贤卿所论,深合本王之心。但恐本王无天子之福,不能上居天位。”道衍道:“以臣观殿下,明明是天子无疑。”
    ■ 痴情的朱允■
  皇太孙朱允炆自从那天私自出宫哭奠了黄香菱的青冢后,被贬入御书房伴读三月。转眼过了三个月,朱允炆仍回去住在东宫。经过一番摧折,可他对黄香菱依旧是念念不忘,每日里都要长吁短叹无数回,又亲笔替黄香菱撰了墓铭,暗中令石工镌在墓前的碑上。其词道:
  汝菊,汝梅,汝是水仙。
  芳兮,馥兮,永播千年。
  呜乎香菱!不生不灭,万世长眠。
  山兮水兮,相伴在此间。
  一腔碧血化为虹,悠悠魂魄其登天。
  莲房兮堕粉,海棠兮垂纷。
  有荣必落,无盛不衰。
  维汝在地下,虽经风霜雨露未改颜。
  卿瘗乎是,香魂有灵兮,来伴吾参禅。
  这首墓铭又传到了太祖耳中。为了保证这个将来的小皇帝的长治久安,他不仅大诛重臣宿将,而且又怕儿子们与太孙争夺皇位,特地编了《永鉴录》和《皇明祖训》,要子孙们遵守宗法制,并规定谁更改祖制,就以奸臣论处,格杀勿论,希望以此使大家都能服从小皇帝,以保持朱家王朝的平安长久。可朱允炆的这首墓铭,文辞间山林气很重,恐也不是福相,所以太祖非常痛心的不是他的执拗,也早不是一点吃醋的酸酸气味了,他这个年纪这个阅历还是很容易超脱些情啊、恋啊、爱啊的红尘小事的。
  皇太孙朱允炆的确有点出家人风骨,他平时在宫里,空闲下来便独自一个人去坐在蒲团上讲经。侍候太祖的高僧等到下了讲席出来,朱允炆便邀他们到自己的宫中,探求经典的奥妙。那些高僧们无意中和太祖说起,太祖听了,越发厌恶朱允炆的不长进,当即下谕将朱允炆宫内所有的经典禅书,一齐搜出来烧了。朱允炆对着被焚的禅书,放声大哭。又有内侍去报给太祖,太祖只长叹了一声。以后不论朱允炆怎么样,再也不去干预他了。
    ■ 情错
  

第八章  血雨腥风中的皇家手足情(15)
朱允炆被太祖烧了禅书后,满心说不出的懊丧,偏又出了蓝玉一案,元妃被逼自缢,朱允炆一面十分悲痛母亲,一面又为元妃和蓝玉的暧昧,颜面上感觉很过不去,所以他真是一肚子的不快、满心的抑郁伤感。无聊的皇太孙便常来御花园,不是金水桥边垂钓,就是去飘香亭上看舞禽,以此散散心。
  那天,朱允炆正在鱼亭里观游鱼,忽听得呖呖莺喉燕语娇声,一阵阵地顺风吹来,朱允炆不由起了好奇心,细听那歌声,是从假山背后传出来的,朱允炆就轻着脚步走到假山跟前,从石隙中望去,只见一个妇人,淡妆高髻,素履罗裙,斜倚在石上,慢声唱道:
  春光三月是芳辰,脉脉含情情最真。
  为郎宽衣郎欲笑,并肩相对有情人。
  寒往暑来又一秋,深情一片为君留。
  沧桑易改人情变,荒草斜阳冷墓游。
  朱允炆听了这抑扬婉转的歌声,衬着那清脆的莺喉,真有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之妙处,于是就忍不住叫了一声:“好!”倒把那妇人吓得吃了一惊,忙回过头来,却又瞧不见什么人,因此脸上很是慌张。
  朱允炆乘机细看那妇人,原来却是个半老徐娘,心里不禁大失所望,于是就转过假山去,那妇人见是皇太孙朱允炆,忙来叩见,说:“臣妾放肆,污了殿下的贵耳。”
  朱允炆微笑着道:“你是哪一宫的?进宫有几年了?听你的歌声很是伤感,不知你有什么伤心事啊?”
  那妇人低垂蝤蛴,泪盈盈答道:“贱妾是从前东宫的宫侍,屈指算来进宫已经十五年了。昔日蒙太子不以蒲柳之质见弃,也曾施雨露之恩,不幸太子暴崩,贱妾从此冷处深宫,眨眼又是六年了,回首前事,怎么不令人伤心呢?”
  那妇人说罢,眼泪就和雨后的瀑泉似地涌了出来,哭泣中的她立刻便平添了动人的神韵,那玉容在哀感中带着妩媚,泪汪汪的一双秋水,越发地流连动人,虽是佳人半老,却风韵犹存;素服淡妆,却不减粉黛颜色。朱允炆本是个情种,这时不免起了怜惜之心,便俯下身去亲她的粉脸,那妇人忙退拒着,含泪说道:“贱妾已承恩太子,自悲命薄,不能再侍奉殿下的了。殿下这般多情,妾亦非草木,怎么能不知道感激呢,现在倒是有个两全的法子,但请殿下稍待片刻。”
  那妇人说着,盈盈地立起身来,走向里面去了。朱允炆不知她什么用意,就呆呆地坐在假山石边等着。过了好半晌,见安乐轩的角门呀地一声开了,接着就是一片咯咯咯的笑声,笑声过去,便有三四个小宫女一路追将出来。朱允炆深怕惊了她们,就把身体隐在假山的石窟里,然后回头正见两个小宫女在狂追前面的一个小宫女,前面的那个小宫女被追得急了,飞也似地绕过香华亭,直奔假山中而来。到了假山前,看看没处躲藏,便又转入假山背后,然后慌慌忙忙地向那石窟里一钻。朱允炆不禁暗笑这个小宫女只顾了要紧避她的同伴,却不曾留神到有人也在里面。
  后头追赶她的两个小宫女也走过了假山,一边走一边骂道:“这小蹄子,不晓得她藏到哪里去了,你最好不要被我们找着,不然你可得小心你的骨头啦。”她们说着,就坐在假山石上休息。那躲在石窟里的小宫女,吓得连气也不敢喘一喘。
  朱允炆缩在石窟里面,这个小宫女却瞧不见他,而他从里头望出来,倒是十分清楚、十分方便地打量那个小宫女,只见她云髻燕服,两鬓低垂,额角掩齐眉,肩头拖着旒须,脸上薄施脂粉,红中透白,白里显红,那肌肤的柔嫩光洁和满脸的单纯稚气,真比一朵刚绽开花瓣的春花还能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温馨和岁月的甜美以及青春的朝气,朱允炆顿时心情一爽,精神一振。估计她的年纪,不过十三四岁,那娇媚的姿态却已隐隐从幼嫩稚气的眉宇间流露出来。
  朱允炆越看她越觉得可爱,彼时天似乎也越发地蓝了,连空气也更滋滋润润了,花也更香、美叶也更碧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血雨腥风中的皇家手足情(16)
这时假山石上坐着的两个小宫女,口里连骂带笑地走了。躲着的小宫女随后便悄悄地走出石窟,四面望了望,微微一笑正要回身走的工夫,不提防石窟里有一个人直窜出来把她的粉臂轻轻拖住。那小宫女大大地吃了一吓,才待要喊,却看清是皇太孙朱允炆,就拍着胸前道:“吓死我了!”说着便挣脱要走,朱允炆这时又细瞧那个小宫女,不禁怔住了,再也说不出话来。原来那个小宫女的容貌举动,竟与那个缢死的黄香菱一般无二!怪不得刚才一见她就感觉到万分的好感。
  那个小宫女要走又走不脱,被朱允炆扯住胳膊,朱允炆对着她就是个痴看不已,弄得她粉脸一阵阵地红了起来,忍不住扑哧地一笑道:“殿下痴了吗?只管看着我做什么?”
  朱允炆被她这一说,才如梦初醒,就一手拉着她,同在假山石上坐下,一面笑着说道:“你是侍候谁的?今年几岁了?”
  那小宫女就低着头答道:“臣妾是派在永寿宫的,自从米耐娘娘帖兰逝世后,便由王娘娘来居住,所以臣妾现在王娘娘处侍候,算来进宫的时间前后还不到三个年头,臣妾十二岁到这里,今年已是十四岁了。”朱允炆点点头,又问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儿?家中可有父母?”
  那小宫女见提起了父母,眼圈便红了,泪盈盈地答道:“臣妾本是淮扬人,小名唤做翠儿,父母都在淮扬,妾是由叔父强迫着送进宫来的,到如今家里音信不通,不知道妾的父母现在怎么样了。”说罢泪便垂了下来,如花的年龄让那泪珠都是格外晶莹的。朱允炆忙安慰她道:“你先不要悲伤,将来我自会替你想法,让你们骨肉相见就是了。”到底是个小孩子,翠儿当时便回嗔作喜,欢快地问道:“殿下不哄我的吗?”朱允炆正色道:“谁来哄你呢!”翠儿于是收了眼泪,两人说笑了起来。
  看看天色晚下去了,那个妇人仍没有出来,朱允炆知道她是用了个脱身之计,于是也不去等她了,只管携着翠儿一同回宫。翠儿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儿,被朱允炆的温存风雅和绵绵情话一打动,于是两个人这天夜里的时光,自然是异常的甜蜜。
  第二天朱允炆便令内监通知王妃,说翠儿有皇孙要她了,现留在东宫侍候。王妃听了,也没有什么话说。
    ■ 有这样一座密室
  朱允炆虽然有了翠儿,可对那天唱歌的妇人却依旧不能忘情。明宫中的规例,每到了三月三日,宫人嫔妃们都在御花园里拍球打秋千,这天的皇上便率领着六宫在那里看宫人们游戏。其时皇孙朱允炆也在旁边侍驾,远远瞧见唱歌的妇人,正手持轻罗小扇在花丛里扑蝶。
  朱允炆不由得心上一动,推说身体不适,抽空出来,悄悄地到了花亭边,一把拖了那妇人的衣袖,就往花亭里便走。那妇人正聚精会神地扑蝶儿,不防朱允炆这一拖,几乎失足跌倒,花容也吓得失色,随着朱允炆到了亭上,尚是娇喘微微,说:“殿下怎么专会吓人?”朱允炆笑道:“你好乖刁,那天为什么哄骗我等在那里,你倒一去不回来了呢,今天又被我撞着,你还有什么话说?”
  那妇人闻言,花容黯淡,秋水索然,重叹了口气,说道:“妾蒙殿下错爱,此恩恐怕今世不能报答了。妾自念残花败柳,只可茹素参禅,故而妾心已如死灰,再不作意外的念想了。殿下倘若能够体谅,赐妾一所净室,使妾得以焚香礼佛,终老是乡,便是妾的万幸了。”
  朱允炆被她说得感动不已,当即欣然答应:“你既有这个心,我也不便勉强你,况且人各有志,那就这样办吧!”那妇人忙跪下叩谢。朱允炆问了她的宫名和姓名,以便安排下去。这才知道那妇人姓汪,名叫秋云,十九岁进宫,现住在玉清宫里。从前虽经太子临幸过,却不曾有封典,所以直到如今,还是一个老宫女的身份。
  朱允炆问明情况之后,就和汪秋云走下花亭,送她回了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