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凋落的昙花 >

第17部分

凋落的昙花-第17部分

小说: 凋落的昙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调查却令王莽异常的震惊:他发现了淳于长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十二、 王立倒灶
  王莽发现了淳于长哪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除了淳于长暗中和许孊私通,写信*侮辱废后许氏这些王莽已经知道的事情外,王莽又发现更有利于扳倒淳于长的罪状,主要有两项:一、淳于长仗着皇帝宠他,居然暗中收受贿赂,至少捞走了几百万的巨款;二、淳于长居然开起了官帽批发铺子,私下在地方官的圈子里明码标价,出多少钱能做什么官。最让王莽高兴的是,他还发现了淳于长暗中和地方上的诸侯王经常私相馈赠,而且他们之间来往甚密。王莽估计,他们之间肯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交易。
  王莽抓住了淳于长如此之多的把柄,感觉很兴奋:“好你个胆大包天的狗才,别看你今天闹得欢,明天爷就要你砸锅倒灶!”
  王莽现在选择的余地很大。只要他把这几样罪状统统兜出去,淳于长够得上杀头的了。即使刘骜和王政君还想伸手护着他,社会舆论都饶不了他。不过,眼下的时机是否恰当?王莽还有点拿不定主意。
  经过深思熟虑,王莽决定暂时不宜过早出头。这些证据是他的杀手锏,现在时机似乎没完全成熟。等到了时候,他自然会拿出来,对淳于长发动最后一击!
  王莽之所以来了一招缓兵计,主要是想把淳于长和赵家姐妹一锅给端掉。现在他的手中还没有赵家姐妹过硬的犯罪证据,现在还不能急于出手。
  淳于长被封为列侯之后,朝庭后宫一直动荡不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十一月,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因在太皇太后王氏的丧事操办中不够尽心,薛宣被一撸到底,翟方进也被贬为执金吾。
  薛、翟二人在官场上名望很高,大臣们除了依附王家的,其他人都算是薛、翟一伙的。薛、翟倒了台,同伙自然不答应,以后他们还怎么对付王家?在群臣的强烈要求下,刘骜被逼得没有办法。二十多天后,他只好任命翟方进为丞相,加封高陵侯,又任命光禄勋孔光为御史大夫。
  翟方进为人深刻细密,好用刑罚,手段残酷。王商、王立等几个草包,根本不是翟方进的对手。王氏后继无人,日渐萧条,翟方进在朝中的势力逐渐压住了王家。
  转眼到了次年(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三月,大司马、卫将军王商因患病被刘骜免职回家养病,朝务改由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负责。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王商病情稍有好转,重新出任大司马、卫将军。可没过几个月,王商又旧病复发,再次倒在榻上。王商是王家的头面旗帜,王商眼看要完了,王家却又拿不出像样的接班人,淳于长却如日中天,王家的情势日渐危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家的老六——红阳侯王立却犯了事。因为陈咸与翟方进是死对头,王立却举荐陈咸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此举顿时激起了翟方进的强烈不满,立即上奏参劾王立。刘骜虽然没有任命陈咸,却驳回了翟方进的弹劾,毕竟王立是他六舅。
  王立这边刚折腾完,王商那边又传来坏消息:十一月底,王商病情突然加重,眼看没几天活头了。十二月二日,刘骜下诏,任命王根为大司马、大将军。
  刘骜居然要给一个濒死的人升官,吃错药了吗?其实,这不过是前朝留下的常例。自霍光死后,汉朝诸帝汲取了强臣专权的教训,大司马、大将军分设,一般不轻易授人。王商病危时得到兼任大将军,是为了表示对他的恩宠。其实按照次序,应是王立继任大司马一职。
  但王立显然没有这个富贵命,之前刚吃了翟方进一记闷棍,还没醒过神来,又被翟方进狠狠踹了一脚。翟方进的心腹、丞相府司直孙宝首先揭发:指控王立曾派他的门客遥控南郡太守李尚,以购买草田的名义,肆意侵占老百姓新开垦的土地数百顷。随后王立又将这些田地转卖给朝廷,私吞不义之财一万亿钱!
  一万亿钱!刘骜吓了一跳,王立怎么有这么大的胃口,吃这么多也不怕噎着!王立犯罪的证据摆在了刘骜的案前,这下他再也没有办法替六舅擦屁股了。为了平息众怒,只好甩掉王立,另封七舅、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接替王商辅政。
  王根虽然在名义上骑在翟方进的头上,实际上翟方进的势力遍及朝野,连淳于长都和翟方进穿一条裤子。王根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哪里是翟方进的对手?所以经常吃翟方进的哑巴亏,一点办法也没有。
  眼看着老王家的势力日薄西山,王莽着急上火,可毕竟他地位太低,在朝中没有发言权。王莽只能眼睁睁看着翟方进等人在朝中兴风作浪。老王家这艘巨舰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沉进水底,被历史彻底淘汰。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王家越来越不利:刘骜要立太子了!
   。。

冲天惊雷(1)
一、 风诡云谲
  由于刘骜一直没有生下儿子,再加上因为长期“嗑药”,健康每况愈下。刘骜隐隐感觉自己恐怕活不久了。为了在自己死后,大汉帝国能正常运转,刘骜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正月,按照“三年一朝,五年一请”的惯例,中山王刘兴、定陶王刘欣从各自的封地来到长安例行拜谒。刘骜让这两位王爷来是有目的的,因为刘骜准备在他们之间挑选一个皇位继承人,继承大汉天下。
  中山王刘兴是刘骜唯一在世的亲兄弟,他的母亲就是冯昭仪。刘骜的另一个兄弟、前任定陶王刘康,早在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就挂掉了。刘兴原封为信都王,刘骜知道信都国太穷,有些对不起弟弟,就改封为中山王。
  定陶王刘欣是刘康的儿子,他的祖母就是那个心胸狭窄的傅昭仪。岁月无情,当年风姿绰约的傅昭仪,早已成了一个满面皱纹的六旬老妇。自从为儿子刘康争储失败之后,她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刘骜登基,死对头王政君堂而皇之地成了当朝皇太后,她一直耿耿于怀,很不服气。
  宫廷斗争异常的残酷,失败者往往都不得好死。最有名的一例,当属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刘邦死后,戚夫人被恶毒的对头吕雉残忍虐杀,眼睛被挖掉,四肢被砍下,身子装在坛子里,史称“人彘”。虽然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得到惠帝刘盈的极力保护,最终也难逃吕后的毒手。
  虽然傅昭仪和刘康也是宫廷斗争的失败者,但这对母子的运气很好。因为他们的对手王政君、刘骜母子的心地都很善良,不忍心对傅氏下毒手,故而傅昭仪母子没有什么性命之虞,依然安享富贵。当然,王政君这么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傅昭仪母子必须离开长安去定陶居住,无诏不得回京!
  比起戚夫人的惨死,离开长安算是什么惩罚?王政君比吕雉厚道多了。傅昭仪虽然心里未必就领王政君的这个人情,但现在的形势她也知道,没有任何可能拱掉王政君,忍忍吧!傅昭仪带着刘康灰溜溜地离开了长安,来到定陶当上了土霸王。
  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八月,刘康抑郁病死。这时他的儿子刘欣只有四岁,由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姬监护抚养。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时,刘欣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七岁的翩翩美少年了。
  定陶,虽然比不上长安城的雄奇壮丽,却也富甲一方。能在这个地方安享富贵,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毕竟,这世上还是穷人多。
  不知不觉中,傅太后已经在定陶生活了三十年了,她也从当年的如花美貌变得老态龙钟。傅氏带着小孙子虽然无权无势,却也在定陶国享尽了荣华富贵。
  傅太后是个极其要强的女人,长期以来一直对自己蜗居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心有不甘。在她的潜意识中,那金碧辉煌的未央宫上的御座,原本是刘康的!长信宫的太后位子,本应是属于她的!
  虽然离开长安近三十年了,但傅太后对早年在长安的富贵生活一直念念不忘。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富丽堂皇的长信宫,令她魂牵梦萦!这个意志力极顽强的女人,不到最后的胜负时刻,她是绝不会甘心的!
  虽然儿子刘康早早离她而去,但她却总有一种强烈而莫名其妙的预感:虽然刘康没有皇帝的命,但她的孙子刘欣却未必没有机会。事在人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就是傅太后的信念,也是她的性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冲天惊雷(2)
对于长安城里发生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傅太后虽然远在定陶,却也是了如指掌。赵氏姐妹独擅后宫,秽声四闻。国家二十多年无太子,国本未立,人心浮动。
  傅太后宫廷斗争的经验很丰富,一搭眼就知道宫里的下一步棋会怎么走。另外她还听说,赵氏姐妹与王家势如水火,一直在明争暗斗。所以她心里有了想法:只要赵飞燕还霸着皇后位子不下来,那刘骜就别想生儿子。看刘骜这烂糟糟的身体,估计快完蛋了。如果这样,那她宝贝孙子的机会就来了!
  傅太后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利用赵、王两家的矛盾,孙子刘欣很有可能坐上龙廷。傅太后现在要开始走门路了:这事绝不能拖,否则错过这个机会,可没地方买后悔药。像皇家立储这样的国家大事,派别人去公关恐怕还不够级别,这事得自己亲自出马。
  傅太后决定陪孙子一起去长安,去接受命运的审判。是成是败,听天由命吧!与傅氏祖孙俩同时上路的还有中山王刘兴。刘兴接到了诏令,也没在意,只带着王傅就上路了。刘兴比刘骜小几岁,也年届不惑了,身体也不是太好。一路上慢慢悠悠地走,权当是欣赏风景了。
  与刘兴静悄悄的上路不同,定陶国却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全国几乎所有要员们,都在傅太后和刘欣的率领下倾巢而出。刘欣一行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在傅氏的授意下,带着大量的财宝,准备在长安上下打点。
  她有强烈的预感,刘骜这次把刘兴和刘欣同时召来,肯定是要选择皇位继承人的。这将是她冲击后宫的唯一一次机会:如果刘欣失败了,自己的前程也就算到头了。所以傅氏必须成功,她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
  果不出傅太后所料,刘骜召二人进京,表面上是例行会见,实际上就是要在二人之间挑选一个他认为合适的,来继承大汉朝的万里锦绣江山。
  首先觐见的是定陶王刘欣。这天,刘欣把随行的王傅、国相、中尉一大帮子人都带上了大殿。刘骜很惊讶:“你带这么多人来做什么?”刘欣可能是事先有了准备,从容回答:“按我大汉旧制:凡诸侯朝见天子,应由官秩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陪同。王傅、国相、中尉都在二千石以上,故而将他们带来拜谒陛下。”
  听完刘欣这番话,刘骜很是高兴:这孩子真懂事。不过刘骜对刘欣的才学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想考考他,就让他背诵《诗经》。刘欣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刘骜大笑,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看得出,他对刘欣的印象很好。
  考完了刘欣,随后刘骜又把弟弟刘兴召到了宫里“考问”。刘骜问刘兴:“你这次来长安,都由哪些官员陪同?”刘兴一愣,哥哥问这个做什么?一头雾水的刘兴只好如实回答:“启禀陛下,臣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