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9部分

论语别裁(上册)-第9部分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形而上”?

    就是宇宙来源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男或是先有女?

    究竟这个宇宙万有是谁创造的?

    宗教家说是一位主宰创造的。 哲学家就问这个主宰是哪里来的?创造主宰的又是谁?假使创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妈妈,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谁?哲学家是一路追到底的。 讨论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体论”。

    “形而下”是讲宇宙万有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 西方“本体论”的探讨,最早发源于希腊,也已经两三千年了。 当时大概又分作两派,一派是唯物思想,一派是唯心思想。 这个唯心与中国固有文化所讲的唯心,又不相同。 讲到哲学,这个基本上的思想来源问题,首先要认识清楚,以免混淆。后来哲学家认为:人为什么会知道宇宙的来源?是靠知识来的,靠思想来的,那么,思想的本身是不是靠得住?就

 66

    学 而 第 一35

    先要研究了。于是产生了知识论。假使思想的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用思想所了解的“宇宙的本来”

    ,也是不完整的。 这就是哲学的范围了。 一直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这一学术,中国人根据日本人的翻译,叫它为“哲学”。

    另外一部分是“人生哲学”——研究人的价值问题。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人没有哲学,至少过去中国没有像西方人一样,追究宇宙的本体。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文化这个系统是很严谨的,他们的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 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 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 所以由宗教而哲学,而科学,是今日西方文化发展的步骤。中国人真的没有哲学吗?有!所有哲学是“人生哲学”。

    只讲作人伦理的道德,讲作人应该怎样。 西方人认为我们没有哲学,过去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家这样讲,是不对的。事实上,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礼记》、《易经》等书里面,而且最多了,不过须要大家努力整理。 我国学者,在这几十年来,所整理出来的哲学思想,还是不够的,太不够了!

    而且有所偏。 这还要我们自己温故知新,多向这方面努力。现在,我们讲的重点:“礼”不光是礼貌、礼节,而且包括了形而上的哲学,和形而下人生上的一切运用。 因此,下

 67

    45论 语 别 裁

    面就接到这一节了。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

    “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教人建立“信”?因“信近于义”

    ,义者相宜也。 这“义”字上表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 我们要注意“仁义”两字,“仁”字,凡是博爱、慈爱都叫“仁”

    ,世界各国文化,都有“仁”的同义字;但中国的“义”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国文字中都没有同义的字。 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 这个“义”字,有两个解释,儒家孔门的解释讲:“义者宜也”。恰到好处谓之宜,就是礼的中和作用,如“时宜”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

    ,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有这个性格,为朋友可以卖命,我们中国人这种性格,有时候比儒家的影响还要大,为了朋友,认为这条命该送给你,没有关系,帮你的忙给了你,其他民族也有这种精神,可是没有这种定义。 我们有这种文化,而且过去中下层社会普遍存在。 这很重要,尤其一个国家在变乱的时候更明显,在抗战期间就看到,老百姓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精神,非常伟大,就是中国文化的表现。 有人说这是儒家孔孟思想影响的,并不

 68

    学 而 第 一55

    尽然,其实是《三国演义》等等几部小说教出来的。 所以中华民族能够有忠义之气,这是我们民族的特性,特别的长处,所以我们负责教育的,要留意这类问题。这里“信近于义”的“义”

    ,与墨子的“义”字,有相同之处。 人为什么守信?答应的话,一定做到。 所以我们历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论语》中的子路也是这样的人。“言可复也”

    ,守信的人,不可讲空话,因为“言可复也”

    ,讲了话必须恢复。 什么是“恢复”?就是讲了的话要“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礼貌的当中要恭敬。所谓恭,就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并不是看见人敬礼就是恭;虽然不敬礼,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那种无限关心的神态,不说出来就知道。 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态度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事。 因此恭敬就是礼。 人与人为什么要恭敬?

    “远耻辱也”

    ,免得招来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

    ,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这个问题,将来会讨论到,中国文化中两个观念是由道家出来的,一个是大公无私,一个是绝对自私,两种极端思想,对我们而言都做不到的。 而儒家则主张有限的自私。)举个例子,如果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 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

    ,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这些都是讲做学问的态度。 然后再引用孔子的话:

 69

    65论 语 别 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

    ,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 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

    ,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

    ,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

    ,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

    ,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 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

    ,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多才多艺的子贡

    接下来讲子贡。我们特别留心这个人,上面也曾提到过,子贡在孔门弟子中,不但是学问家,也是外交家、政治家,以现代观念来讲,也是工商界的钜子。读司马迁的《史记》,就可以看见一篇东西——《货殖列传》,《史记》这部书,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了不起的价值。

 70

    学 而 第 一75

    《货殖列传》就是讲商业家,讲社会工商经济发展的情形。 中国文化在过去始终是轻商的,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阶级,列在四民之末,为社会所轻视,而司马迁特别提出商来,写了这篇创作。 以后中国的历史,才有《货殖列传》的精神,顺便也记载一般经商者的事。 司马迁当时写《货殖列传》的动机,是认为工商社会的发展,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命脉,不能不注意,可是当时不能如此明显提倡,所以他写了《货殖列传》。其中还包涵许多褒贬的微词。司马迁有很多东西是创作,像他又写了《游侠列传》。在过去,人们认为游侠这一批人,作奸犯科——“老子拳头大”

    ,就是那么回事。 司马迁却特别写了《游侠列传》,他认为这些人在社会落伍的时候、动乱的时候,道德、道理、人情、法律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老子拳头大!”一伸胳膊则没有事了,才可解决问题,所以他觉得这种精神,非常可取,就写了《游侠列传》。

    《史记》这部书,研究起来很有趣,中国文化的许多精神,司马迁都在《史记》上点出来了。我们讲子贡,牵涉到《史记》,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特别提到子贡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乃至强调地说,孔子的学说思想,后来能够流传下来,端赖他的出力。现在讲到学问的修养,提到子贡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71

    85论 语 别 裁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一段很值得注意的。 以前一直讲学问,这一段则是描写有一天子贡问孔子的故事。 有如电视上的一个短剧。子贡说,老师!人穷了,倒楣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

    这个“何如?”若演起戏来,导演一定教演员作得意状。 子贡这个时候,似乎认为自己学问修养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很有心得了,心里在想一定可以得到老师的欣赏,给一个一百分,至少九十分,所以他这“何如”用白话来说是:“老师!

    你看看我怎么样?“那种自肯的味道,完全在这”何如“两个字上表现出来了。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

    ,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失意忘形。所以我就体会到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个人做学问,只要做到“贫贱不能移”

    一句话——能够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

    ,无论怎么样得意也是那个样子,失意也是那个样子,到没有衣服穿,饿肚子仍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修养,达到这步修养太难了。 所以子贡讲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确是不容易,很难得。 可是孔子并没有给他九十分,只是“可也”而已。 下面还有一个“但是”

    ,但是什么?

    “未若贫而乐,富而

 72

    学 而 第 一95

    好礼者也。“你做到穷了,失意了不向人低头,不拍马屁,认为自己就是那么大,看不起人,其实满肚子的不够;或者你觉得某人好,自己差了,这样还是有一种与人比较的心理,敌视心理,所以修养还是不够的。 同样的道理,你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