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路上有惊慌 >

第18部分

路上有惊慌-第18部分

小说: 路上有惊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配搭,必不可少的大型茶几(有时也被称为咖啡桌,请参考我的另一篇论文《虚幻的满足与反叛:近古中国新阶层的兴起》);还有大型柜子,这些柜子也许被放满了图书,也许放上主人去各地游玩时购买的纪念品或从童年时期开始收到的礼物(它们风格不统一,质地各异,展示起来颇费脑筋,往往还要占去大量空间,有些客厅甚至挂有中国结、灯笼,墙上却张贴“蒙娜丽沙”和“星月夜”的复制品。参考论文同上)。为了照亮这庞大的客厅,需要巨大的窗户增加采光,夜晚自然也需要巨大的顶灯,但过大的窗户却使得人们在客厅中的一切活动都可能被附近的陌生人看得一清二楚,于是人们在窗边悬挂巨大的布,有时这布甚至分为两层,一层呈薄纱状,用于白天,既不妨碍采光,又能遮挡窥探者的视线,另外一层则使用纺织得很密的厚重的布,用于夜晚(请参考我的毕业论文《窗帘的背后是什么:近古中国市民阶层居住密度不断降低的二十年思想文化变迁史》,该论文讲述了首都北京一位普通市民张某二十年来居所变迁的过程,对历次居所内部格局、周边环境、邻居文化程度、张某与邻居关系的变化都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其中一章从张某窗帘开销的增长入手,论证了近古中国经济发展是如何使得“隐私”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模式的变化、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隔膜等)。
人类那深藏在内心——从远古到现代,从童稚到成年——从未减轻过的对黑暗的恐惧、对光明的渴求,是大型客厅大大促进当时电力照明业发展的原始动力。人们在客厅天花板的正中安置花样繁多的顶灯(它们无一例外需要五个以上的灯泡,同时又令人费解地要在周边加上各种材质的繁复的修饰物来减弱光线),在天花板周边再安上一圈小顶灯,在墙壁四周又加上壁灯,为了控制这些灯,又加上数个开关(这些开关彼此难以分辨,经常被误按,无形之中对其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客厅有可能同时使用这么多的灯,所以人们需要更为节约能源(参考当时十年间的报纸报道,有充分理由相信,大型客厅开始普及之时,能源开始呈现短缺趋势),散热性能更好(旧式灯泡在开启几分钟内就会变得很烫,大量旧式灯泡集中照明,无疑会使客厅温度升高,甚至烤焦天花板,烧坏木质、纸质和布质灯具,引发火灾),寿命更长成本更低(有这么多的灯泡需要更换,是一件麻烦的事,同时也将导致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从技术和生产上看,都易于普及的灯泡(具备这点优势的灯泡,才会有厂家乐于生产推广,人们在社区便利店才能方便地购买到替换灯泡,而不必为了寻找特殊灯泡跑遍全城。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考我的另一篇论文《近古中国节能灯推广史》)。
也许有些人会以为,大型客厅必然伴随着与之相应的其他大型空间,比如大型卧室,不,恰恰相反,近期考古发掘出的平山文化遗址中,有大量在塑料口袋内保存完好的近古中国户型图(这十年来发掘的文化遗址通常都伴随大量塑料口袋,我已在前不久的论文《过度发展的现代化:近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指出,这些文化遗址应该是近古中国的垃圾填埋场,虽然目前针对这一论点还有很多争议,但我在此重申我的观点),这些户型图显示出大型客厅总是配置了小型的房间。卧室里除了放下一张大床、一组衣柜之外,很难再放下其他的东西,于是卧室家具的储物功能被家具商们强调出来:床下可能隐藏着一个大抽屉;衣柜越做越高,恨不能顶到天花板;墙的拐角处放了一个量身打造的三角形电视柜;儿童房中则放了一个双层的床,还有一个尽可能小的书桌,给儿童写作业和画画。书房则往往兼作客房,除了照例要放置一个带抽屉的床和一个高衣柜供留宿的客人使用之外,还要放下书架、书桌和电脑桌,房间如此狭小,又如此凌乱,又放了在当时大有取代电视成为人们第一娱乐工具之势的电脑,人们在所谓的“书房”内其实很少读书,相关活动就此转移到了饭厅(有桌子)或者客厅(有明亮的灯光),就这样,“书房”这一概念慢慢在普通市民阶层消亡,只在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那里存在着,但就在这些人那里,“书房”也是尴尬的、梦想般难以企及的处所,书籍笨重的形式要求更多的地方来放置它们,他们只好把书籍都放在客厅里,“书房”只有少量书,因此,我们可以从当时人们放置书柜的地方,来大致判断出他们的社会阶层和文化修养。
大型客厅因为在个人居所中占据了最显赫的地位,所以不知不觉中承担起许多职责,而其他的房间反而缩小成只具备最基本功能的空间:卧室只是卧室,盥洗室只是盥洗室(虽然可能有两个),厨房只是厨房,书房甚至比书房还少人们的健身器只能放在客厅里,与大电视配套的家庭影院系统也在客厅(人们就此丧失了在卧室躺在床上看电视的娱乐,或者仍然拥有这种娱乐,却只能看小电视,从而丧失了在客厅看清晰画面、听震撼音效的享受,仍可参考《貌似丰富的娱乐——近古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研究》一文),钢琴也放在客厅各种新购置的庞然大物都不得不放在客厅,同时还在客厅进行着本该由其他空间分担的活动(比如在客厅沙发上坐着吃饭,由于茶几的高度偏低,人们进食时的舒适感大打折扣,但在饭厅吃饭时,人们通常又无法观看电视),可以想见,这一点也导致人们在家中的运动量增加: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为了添一碗饭,人们起身,行走近十米(甚至更远,看看那些考古发掘的户型图吧!),穿过客厅走到厨房加了一碗饭,又行走近十米回来吃饭;为了喝一杯水,在书房中的人行走了近十米,穿过客厅去厨房倒了一杯水——无论怎么设计你的居所,总有两个空间之间当仁不让地隔着大客厅。人们在此居住得越久,大客厅就越发变成一个层次繁多、含糊不明的混乱的居所,归根结底,大客厅体现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状况的焦虑与不安(众所周知,近古时代是剧烈变革的时代),以至于当时一位以描写日常生活琐事见长的女专栏作家写道:是的,要了解一个人从未变得如此简单,我只需进入他的客厅,观察那些灯是否全部都能打亮、电视的大小、客厅物品的陈列、在这些物品之间是否留有便捷的通道能迅速通往各个房间、他是否容易在客厅绊倒或磕伤就能知道他的一切。
我曾在论文《窗帘的背后是什么:近古中国市民阶层居住密度不断降低的二十年思想文化变迁史》中得出结论:在近古中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得疏远(这里补充一点,我认为,近古时代,人类那普遍的孤独感来自各种家用个人电子娱乐产品的发明和普及,人们一方面更冷静地保持彼此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却更疯狂地渴求交流。参见我的论文《最熟悉的陌生人——家用电脑普及对近古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用于会客的客厅,却反而变得更加大,功能更加多,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在一起休闲娱乐、加强沟通,这真是个奇怪的矛盾。每当我想到,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祖先,一个可能的自闭症患者,独自一人疲倦地在明亮的大型客厅里走来走去,一种古老而又忧伤的诗意总是在暗中缓慢地向我袭来。

我的妈妈也有童年
最近,在木匠之女的blog上,有一篇blog叫做《一碗猪红汤》,我妈妈在上面留言道:
客家人有句俗话:“借人的牛要还人家马,还得人家笑哈哈!”我们家乡凡同住一栋大楼的,无论谁家杀猪都要让大家都能吃上猪红的,要端给每家一碗用咸菜煮的猪红,同时还要送上一斤五花肉。以前每家每年辛辛苦苦就只能养大一头猪,要逢年过节才可以杀的。很不容易啊!我小时候天天盼杀猪,等杀猪那一天,全家老小忙忙碌碌的跟办喜事一样,特高兴!

看过之后我暗中吃了一惊,我妈妈说:“我小时候天天盼杀猪”我的妈妈也是有童年的啊!跟我小时候都几像呢!都几像呢!
》》一碗猪红汤(女夜游神的ok店)
 
过于勤快的服务员
我和朋友来到一个餐厅。这个餐厅里有勤快的服务员。
我们刚刚把沙拉吃完的时候,沙拉盘子就被收走了,我们刚刚把披萨吃完的时候,披萨盘子就被收走了,我们刚吃掉意大利面,意大利面盘也不见了,我们不甘心,又点了冰淇淋,冰淇淋上来的时候,我们两个的餐盘和刀叉顺便被收走了,才吃完冰淇淋,两个冰淇淋杯子又被收走了。
我们像是什么也没有吃的两个人,在餐厅面对一张空桌子坐了很久,然后居然感觉到饱了。 
 
和大肺活量男在一起的日子
因为大肺活量男有很厚的胸,所以,贴在大肺活量男的胸口时,当他呼气,我离他就近一点,当他吸气,我离他就远了一点。
 
完美私奔计划
嗯,因为要准备私奔,所以提前一天晚上,我要开始做准备。
因为私奔的地点有点远,所以我明天早上要早一点起,约好了八点在长途汽车站见面,为了不迟到,大概七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为了可以七点钟出发,我要六点钟就起来为什么要这么早?因为,我是要去私奔啊!我要早点起来,洗头洗澡,吹干头发,穿上精心挑选的衣服,喷香水,戴耳环诸如此类,很多事情要做的。一个小时都可能不够的。
于是我把闹钟时间定在了六点钟。选了和弦铃声中比较甜美的一首做闹铃,来搭配明天的私奔主题,在手机的事务一栏中输入“私奔”两个显赫的汉字。我爱商务型手机!
接下来,要准备私奔要带的物品。私奔要带什么?现金不要超过一百,不能想象一个私奔的淑女手中拿着一只肥厚的、搭扣几乎要被崩坏的、塞满百元大钞的钱包。要知道,我是在私奔啊!私奔中的大部分费用应该由提议私奔的男子来出吧!对吧!现金可以用来买车票,在私奔地点的简陋小饭馆吃面食,或者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小戒指啦,贝壳项链啦等等,虽然廉价,但对于私奔是必须的)。不过还是要准备两张银行卡,万一跟你一起私奔的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家伙呢?他可能没有带够钱,也可能不小心遗失钱包——“私奔途中什么意外都有”,要记住这句古老的印第安谚语——为什么是两张银行卡?因为私奔地的银行有可能还没有开通银联服务啊!来嘛!带上两张嘛!
要准备一个小瓶装香水,香气一定要清淡些,不要太浓烈了!私奔是一件舟车劳顿的事,大型客车中总会有汽油味、别人身上的酒和香烟味、臭袜子味、鸡屎味等等,和浓烈的香水味混在一起,会让那个跟你私奔的家伙头晕脑胀的!另外带上一小瓶保湿霜。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妆水、日霜、晚霜、眼霜、防晒霜就都不要带了吧!是私奔啊!终归要略带点仓促感才好。润唇膏,带一个(反正平常也总是带着的);备用的无纺布口袋,带一个(如果夏天去北京大兴私奔,也许对方执意要带一个西瓜回来);饼干,带一筒(别忘了将外包装拆开,并拿掉几块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