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色田园 >

第157部分

秀色田园-第157部分

小说: 秀色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哥儿便挑些小事儿,诸如春杏学着做生意,三姐春柳定了亲,吴旭的鱼塘等等说了些,至于新置的百亩良田并未提及。

饶是这样,已让许氏的眼儿睁了又睁,抓着春柳的亲事刨根问底儿起来,“先前你爹送信儿来,说是春柳定了亲。你嬷嬷爷爷等了这么些日子,怎么没见使人来请我们去看看?”

说着顿了下,扫过李王氏老李头和王喜梅,“要说我们这些做婶子的不用通知一声,那你嬷嬷爷爷也得说一声罢?”

李薇刚闭眼睡了那么一下,就被院中的说话声吵醒,坐起身子来,因有那么片刻小睡,头倒不是十分昏沉了,便侧耳听着外面的人说话。

听到这儿,便隔窗扬声道,“宜阳县城中不行大小茶礼。尊古礼,行六礼。”

一边说着一边下了炕,趿着鞋子到东屋门口,接着道,“爹娘说了,周家送聘礼时,是要请嬷嬷爷爷和叔叔婶子都去的。”

年哥儿看这情形也知她再睡不成,便去替她打水,让她梳洗。

许氏笑咯咯的看着年哥儿忙活,“梨花可是享福的很。年哥儿小时候就把你照顾得周周全全的,这么大了,还要侍候着。”

许氏这话本是夸赞年哥儿的,可落在她这个听话人的耳朵里,便又歪了去。

忙去接他手中的水盆。年哥儿含笑松了手,说了一句,“等会儿我给你梳头。”

李薇觉得这次突然回李家村是个错误,她已经不正常了。

应也没敢应声,端着水盆舍了院子角的脸盆架子,匆匆进了东屋。

李王氏与老李头听说李海歆是打算请他们过去的话,脸色均是一松,心头也舒坦起来。

王喜梅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已将饭菜摆好,这会儿便说,“你三叔一早去地里看看,顺带去捉两只鸡,中午给你们炖鸡吃。可别应旁人家的饭,记得回来吃饭。”

许氏眼儿转了转,也在一旁插话道,“哎呀,我忘了说了,你大叔也去鱼塘里捞鱼了。中午也做鱼给你们吃。”

说着顿了顿又道,“这鱼塘啊从旭哥儿的手中接过来后,鱼就长得慢了,也不知道旭哥儿是用法子喂得鱼,长得那样快。”

年哥儿一边邀请李王氏老李头两个留下一起用饭,一边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老李头两个本是过来坐坐,并没有打算在这里用饭,这会儿说了几句话,便起身要走。

许氏意思了一下,似是有话要说。看看一院子的人,最终未说出口。只问了他们打算何时回去。

年哥儿说明天去看过姥娘,后儿一早走。

许氏脸色一松,笑咯咯的起身,“行,那你们先吃饭办事吧。”

王喜梅与这几人一道出了院子,等老李头几人走远了,才回头笑,“家里鸡舍中,还有几只大公鸡,晚上让你三叔捉了给你们送来,明儿走姥娘家带去。”

年哥儿忙推辞。

王喜梅摆手一笑,“行了,你也别跟我客气,你们搬去宜阳的时候,还留下二十多只母鸡呢。”

早饭后,两人拎了着装香烛纸祭品的篮子,让冬生在家里呆着,顺着竹林小道向北走,打算绕过到村北的主街上,再往村西去。

惯常走的主街熟人太多,碰上了少不得要停下来说些闲话什么的。

两人沉默着穿过小竹林,李薇登时松了一大口气。

年哥儿偏头笑,“刚才一直摇头,头上有什么?”

李薇抬头讪笑了下,不作声,头上什么具体的东东也没有,但是……有感觉。

正想着该怎么说个什么话糊弄过去,便听他又问,“是不是哪儿卡着头发,不舒服?”

“没有,没有”李薇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般,“梳得好得很那个,我们快走吧。”

李家村这儿的中元节一向是早饭后去上坟祭拜已亡人,拖到半晌午已属不敬。年哥儿点头,两人加快脚步向村西而去。

※※※※※※※※※※※※※※※

李薇这次跟着回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害怕他过于伤怀,自己在一旁能开解开解他,她爹同意她跟着,想必也有这样的心思在里头。

可此时的他平静得让人觉得不妥不安。烧了纸钱,叩了头,他便专心清理起坟莹上面的杂草来,若说是强压着心头的痛苦,看面容却也不象。

那就那么认真的,不急不躁的,一根一根的清理着。

李薇几次想说,若是心中难受,便不要忍,哭出来便好。

可,她突然想起她的前世去给母亲上坟时,时间隔得愈久,那悲伤便愈少,后来再去时,便不觉得悲伤了,而是把那个当作寄托,或者就当作母亲,会叙叙叨叨的说很多的话。有喜有悲,但说得全是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她在心中暗骂自己冷血不孝……

李薇一边拨着杂草一边胡思乱想着,兼带注意着他的神色。

直到两人将那不大的坟莹上的杂草拨光时,他还是那副淡淡的模样。李薇心底又升出另一种猜测希望来。

希望随着时光的流逝,他能够从佟氏的猝亡阴影中走出来。还有与贺府的恩怨早早做个了断……

想到这儿,突然想起他们在方山做的事儿来,到现在她还是一头雾水呢。

便问他,“年哥儿,方山那绸缎铺子到底怎么回事?”

年哥儿一愣,突然轻笑起来,在坟头前面的空地上席地而坐,偏头看向她,“跟我娘说说,她会欢喜么?”

李薇一默,佟氏会欢喜吗?从某个方面来说,应该是欢喜的,比如他有了自保且生活得很好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该是心疼担忧吧。

脑中反复思量,好一会儿才重重点头,“佟婶婶定然欢喜呢。”

年哥儿招手让她坐过去,李薇小心的坐在离他三尺远的地方,听着他慢悠悠向佟氏讲述方山之事。

随着他的缓慢讲述,李薇得出如下总结,这是一个利用骗子,帮助骗子,最后和骗子再分成的故事。

最终贺府绸缎铺子被骗走的五千两银子。他得大头,共有四千两,剩下一千两归骗子们所有。

至于他的存在,骗子们并不知道,因为有周濂找的两个中间人。

李薇在感叹这孩子的手段同时,也感叹起周濂来,那样一个笑起来如沐春风的人,竟然也是个夹黑芝麻心的……汤圆?

131章做回老本行

几日后再回方山,方山已是另一副光景。

但是李薇已没兴趣去细细探知,只知道贺蒙弃了铺子,石夫人派了一个什么近亲过来重掌绸缎铺子,贺萧却将李薇之前见到过的那位,到她们家耻高气昂,说年哥儿要出李家族谱的东子从安吉州府调回来,让他带帮助年哥儿把绸缎铺子的生意重新掌起来。

至于官府那边儿的追查,却是一无进展。

如此热闹了几天,李海歆看年哥儿处事不急不躁,另有周濂私下说,这事儿安排得周密,让他不必挂心。

李海歆即使是忧心也帮不上忙,来一趟看看,总是放了心。便要回宜阳去,李薇也忙表示要赶快回去。这里她实在有点呆不下去了,白日做梦的情况好象愈来愈重事情也巧,就在他们定下回宜阳日期的次日,周濂早先发的书信有了回音,他一个朋友说倒是认得一个会做碱皂的匠人,不过因早些年遭了祸事,双腿齐断,行动不便,来信之前,他已向那人提了提,这工匠开口一月要五两的工钱,再加衣食住行全部由东家负责,并有人亲自去接他,他便应了这事。

李薇以目光询问周濂,他轻笑,“这匠人的要求并不过份。一月五两的工钱,现下看来是不少,可若是将来这生意做大了,与赢得的利钱比,是不算得什么。”

这个道理她自然知道。关键是春杏乍然卖个香皂,也不知道她是一时的兴致还是能够坚持下去。

李海歆也与李薇想到一处了,“只怕春杏不长性,这匠人请来,不是白白的放在那里了?”

周濂转头向李薇轻笑,“若是春杏与小荻不做这个,这份生意归我如何?”

李薇知道他说的不是真的,还是皱皱鼻子道,“四姐不做,我来做周大哥你可不准抢。”

说得李海歆也笑了。便点头,“好,那这事儿就这么定吧。”

周濂便接口,回到宜阳他便安排人前去接,这路上一来一回,约抹需要二十天至一个月。

李薇在临去时,向年哥儿提了提,让他抽空去那几个油坊中,帮她谈谈如豆粕油菜饼以及各种榨油后剩下的废渣废料的收购问题,便随着李海歆回了宜阳。

※※※※※※※※※※※※※※※

春杏得了她从宜阳带回来找到工匠的信儿,很是乐呵,拉她到屋里,从自己装钱的小匣子中小心的掏出两个张纸来,在她眼前儿晃了一下,李薇眼睛一亮,“是睿哥儿说过的方子?”

春杏笑着点头,把拳头一握,颇为豪气的道,“这回叫姓方的那小子好看。”

李薇接过纸坐在下来细看。昨儿刚回来,便听周荻与春杏急急的把这些天宜阳的情况说了,方府那个旁支见她们降价,也跟着降,也学她们的样子做了许多有趣的模子来,甚至还防制她们的模子形状,两人愤慨的很。

不过现在倒好了,等那位匠人到了宜阳,她们便可以从根里进行创新,那人再想仿制便是不易了。

把纸放下,向春杏道,“四姐,我听你们说那个姓方的也没甚么本钱,不过也是小打小闹罢了。你呀,没必要只把眼光盯在他们身上。香皂本来不值几个钱儿,利钱更少,只有销量大了,这利润才会可观呢,所以,你们的眼光要再放宽些,再放长远些,方山那里,年哥儿已帮你们找了两家铺子,你们早些做些香皂使人送过去一些,试卖一下;再者,只卖香皂品种过于单一,等那个制皂师傅来了,你多和他套套话,说不定能利用他的关系,再找着几个懂制胭脂水粉的师傅呢……”

“……我们来时,年哥儿和周大哥都说了,你们若要开铺子,他们给出本钱,若你和小荻姐姐合伙儿开,赢利便是你和小荻姐姐一人一半儿你和小荻姐姐商量了没有,到底要不要开铺子,或者只开作坊?又或者即要铺子也要作坊?”

春杏把杯子在手中把玩着,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心里想着即开铺子又开作坊。可是咱娘……”

话未完已撅了嘴。

李薇笑笑,她娘说春杏小打小闹还可以,若是抛头露面做生意,便不准她去做。

想到这儿,又想到何氏后半句话里头没说出来的意思:未嫁的闺女做生意是绝对不成。若是她嫁了人后,找人帮她管着铺子,那倒是还可以。

因这个又想到武睿……然后她摇了摇头,自己最近十分的容易想歪跑神。

忙把精力集中到眼前的事上,“……四姐不若先弄个小作坊吧。我觉得开铺子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太大,况且你没做过生意,一下子模不着门路,别折了本钱……”

说着到这儿,看春杏瞪她,赶快笑道,“我的意思是说,生意看起来人人都能做,实则里面大有学问呢。四姐还是一步一步的来比较好。况且,货物是生意的源头,你能把着货物这一头,制出一些很新奇的物件儿来,将来开了铺子,有这些独一份的货物撑着,铺子的生意就有保证。”

春杏也知道她说的在理,本来她也是先对制作感兴趣的,想了想便点头,“那明儿我跟周荻再商量商量。”

李薇点头,便又向春杏讲解一番她那些仅有的粗略的商业理念,重点便是铺货的问题,也就是寻找经销商的问题。

春杏听得十分认真,并不时的她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话记下来。至于她这话是从哪里来的,李薇便推到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