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色田园 >

第130部分

秀色田园-第130部分

小说: 秀色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氏与李海歆自然也没什么不愿意的。赵昱森能在宜阳地界上得了官,于一家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儿。

赵昱森当即使便给远在京城的何文轩去了信儿。李薇看着赵昱森一身的布衣,自到了宜阳,又低调得不能再低调,这事儿如果能成,那么不久之后,他便是这一县人的父母官,是高高在上的县尊大人了。

她实在想象不出赵石头做了官儿后会是什么样子。

因这个又想到大姐春桃,现在二姐三姐和四姐,没事的时候仍会在家里读书练字,唯有大姐,上有公婆,下有儿子和小姑子。在赵石头家住的那几日,她见天儿,天刚亮就起床,做早饭,午饭,晚饭,照顾儿子。

虽然石头娘也是同时起身儿,可婆婆终就是婆婆。多少年以来,媳妇侍候婆婆天经地义的传统已经深深的印在她们的脑海之中,大姐做这些事儿在她看来自然也没什么不妥。

不说这个时代的婆婆,便是她所生活的那个时空,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等着儿子成亲后,端婆婆的架子呢。

在这种情形下,大姐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去读书认字,赵石头为官愈久,这这中间儿的代沟怕是愈明显吧?

想到这儿,去看坐在赵昱森身侧,笑得心满意足,整张脸儿透着掩饰不住的幸福之意的大姐。小手在合在衣袖里,相互抠着,要找个什么法子,让大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现在起,开始读书认字儿,为以后铺路呢?

※※※※※※※※※※※※※※※

有次年哥儿来家里,她实憋在心中实在难受,又找不到好办法,便拉他去东屋商量对策。

年哥儿听完她的话,失笑,“这有什么难的?让大姐夫一家雇个人,或者买两个人就是了。”

李薇嗤鼻子,买人这事儿她也想过,可她觉得行不通,别的不说,单一条,“能买个小子去做饭么?”

年哥儿奇怪的看他一眼,“自然是要买个丫头做饭了。”

李薇更嗤鼻子,也懒得跟他说讲解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果断摇头,“买丫头不行。再想个别的。”

“这样啊,”年哥儿以手托腮,想了片刻,“那就买或者雇个大娘吧。”

李薇也觉得有个三四十岁的壮年妇人帮衬着更合适,或者四十岁靠上的,身体强壮的,也行。

可她皱眉问道,“不都是卖丫头的多,没听说过那么大年龄的,还有自卖自身的。”

年哥儿笑了笑,拍她的头,“别想了,这事儿交给我了。”

说着把他带来的一叠子宣纸拎了几张放到桌子上,“这个纸比上次拿来的纸好,给你练字儿用。”

李薇拿着那纸贼笑着,“这是不是从贺府库房里搬出来?”

年哥儿点头“嗯”了一声。

李薇便又更乐起来。只要能抠挖贺府一丁点儿的东西,她都会有那种发自内心的解气,泄愤的畅快感。

春杏从外面走进来,看见桌上的纸,不甘心的叫着,“哥哥,你偏心每回拿来的东西都让梨花看,先让梨花挑”

李薇拉春杏过来坐着,把还没有开封的那个盒子推到她面前儿,堵她的嘴。春杏最近很高兴也很烦躁,高兴得是,她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做成了那紫粉,而且还配制出深深浅浅的紫粉来,配了好几盒,信心满满的要拿出去试卖,无耐街上人的少得可怜,个个行色匆匆的,害得她在街上等了几日,也没等来一个询问的。

这个时候还是不惹她为妙。

※※※※※※※※※※※※※※※

午饭过后,年哥儿离开不久,院门儿响起,李薇跑去开门儿,一开门儿登时愣住了,巷子里停着一辆马车,赶车的是个眼生的小厮,马车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她疑惑的问道,“你们找谁?”

车帘挑开,一个老头面色红润,身着细棉衣衫,看起来很是精神,也很眼熟。李薇眼睛闪了闪,猛然想起,他正是佟府的那个老张头几年没见,初见时那份与庄稼老汉一般无二的面容,现在变得一团贵气。一边疑惑他来干什么,一边请他进院子,又叫她娘出来。

她爹和吴旭午饭过后又去砍柴,这会儿并不在家。

何氏出来一见老张头,愣了下,才认出他来。便问他来有何事。

老张头让那赶车的小厮去车厢里取东西,笑着说道,“老爷夫人刚知道你们搬来了宜阳,便让我过去看看。”

与佟府的往来已断了两年,这回一家子人进城,年哥儿从未提起过佟府,李海歆与何氏也差不多忘了这府的人。老张头突然上门儿来,让何氏有些措手不及,推让着,不让他们把礼放下,可最终还是没推让过,两人留下东西匆匆走了。

下午李海歆回来后,何氏让他看佟府带来的东西,象是听年哥儿提起过春兰快生产了一般,送来的有几品燕窝,一根山参,别有两匹细软的素色绢布,何氏摸着那料子,柔软贴肤,给婴儿做贴身的衣裳最好不过。

李海歆看着那堆儿东西,闷坐了一会儿,跟何氏说,“有年哥儿这层关系在,总也是断不了的来往,备些礼,明儿我和旭哥儿去走一趟吧。”

何氏点头应下。

……

亲们记住时间呀

第一百一十一章逃难母子

天刚蒙蒙亮,院子中传来扫地的声响,李薇有些不情愿的揉揉眼睛坐起来。这个时候扫地的人,除了李王氏不会有别人。

果然堂屋门吱呀一声开启,随即李海歆的声音响起,“娘,咋又起这么早扫地?”

李薇撇了撇嘴,赶快穿衣服下地,春柳和春杏面带困倦之色从对面屋里走出来,三姐妹一打照面儿,不约而同耸耸肩膀。

春柳把衣裳整好,略归整了下头发,打开屋门,“爹,扫帚先放下吧,我来扫。”

李薇也跟着出了门儿,李海歆已接过李王氏手中的扫帚,正在扫着地。看见三姐妹一副困涩不堪的样子,又看看还未大亮的天色,把斥责的话又咽了回去。

春柳接过扫帚轻手轻脚的扫着地,李薇和春杏淡淡的向李王氏打了招呼,叫了声嬷嬷,便去厨房烧水。李海歆让李王氏回屋歇着,自己井里打水。她却不回,拉了条凳子坐在刚打扫过的地方,头半垂着,一副极委屈的模样。

何氏拍拍被外面声音吵醒,哼叽了几声的小虎子,等他又安然睡去,才轻手轻脚的穿了衣服,去了厨房。

春杏从厨房里伸出头来,扫了李王氏,凑到何氏耳根子边儿,悄悄说道,“娘,我嬷嬷别是脑袋出什么毛病了吧?怎么现在愈来愈怪?”

何氏笑笑拍她一下,“没事儿。打水洗脸吧。”

李薇洗了脸儿,拿着小扫帚去打扫院门口。在李家村的习惯,她们一家向来喜欢把自己家门口干干净净的,让人未进门儿便觉得干净舒坦。

刚把院门门闩抽下,院门儿“忽拉”一下被靠在门外的重物顶开,李薇吓得“呀”的惊叫一声。

何氏几个在院中听到她的惊叫,忙往这边儿跑,“梨花,出了啥事儿?”

李薇借着稀薄的晨光打量摔在地上的一团物件儿,是两个人确切的是衣衫褴褛的母子二人,两人衣衫面目皆是脏兮兮的一团,看不清长相,只能从身量发饰上猜测出大概的年龄,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个年约十岁的男孩儿。

那男孩儿松松的趴在妇人的怀里,两人静静的躺在李家院子门口儿,一动不动,李薇只觉得手脚有些虚软,强撑着回头叫了声,“娘,这,这有两个人。”

李海歆最先奔到院门口儿,看到地上的这对母子惊了一下,立时伏身查看,以手探到那妇人的鼻息处,停了片刻,又探探那孩子的鼻息,松了口气儿,“好象还有气儿。”

“孩子娘,快过来,把人抬到屋里去。”

何氏应了声,把春柳春杏赶到边儿,“快去再烧些水。”

自己和李海歆把那对母子抱到西屋去。吴旭在西面院子中听到李薇的惊叫,赶快过来,一见这情形,忙把何氏手中的男娃儿接过来。

何氏松了手,跟他们进了西屋,一边叹息,“这孩子身上瘦得没二两肉,也不知道饿了多少天儿,真是可怜。”

在西屋安置好这对母子,李海歆让吴旭去请个郎中来,这边儿春柳春杏烧好了水,按何氏说的,兑成半温,端到西屋。

何氏拧了帕子给那妇人净面,又给那孩子擦了擦脸儿,母子两人皆是瘦得两颊深陷,面目青白,唇色发紫,安静的躺在床上,让人觉察不到丁点儿的生命迹象。

何氏叹息,叫春柳,“先去熬些姜汤,再熬些小些米稀粥来。备着等郎中来了问问能不能喂。”

春柳应了声,去厨房。

吴旭娘和春兰这会也一同过来,听说是这事儿,也叹,“灾荒年景,人命不值钱儿呐。”

吴旭去了大约小半个时辰,请了一位四十来岁的郎中,他进屋给这母子二人把了脉,笑道,“没大碍,就是饿晕了。也受了些凉,先弄些姜糖水喂下去,再喝两剂药方,调养调养就没事儿了。”

春柳忙去厨房把熬好的姜汤里添了红糖,端了两碗来。朗中到西屋当门儿去开药方,一边开一边摇头感叹,“这灾年人命如草芥。这母子二人夜里象是在哪里避了避,不然,就算是现在的天儿不算太寒,在外面面直直冻上一夜,这会儿大罗神仙也难救喽……”

郎中开了药方,交待注意事项,便告辞而去。

何氏给这母子二人喂了些糖水,以手探她们的鼻息,象是比方才强了些。便摆手让人都出去。

李家人草草吃了早饭,收拾妥当之后,何氏又进西屋去看那对母子,象是睡熟的样子。

交待在西屋当门儿聚在一起看书写字儿的几姐妹,“留心些里面的动静啊。”

四人应了一声。

她又叫春兰,“你到堂屋去坐着。他们身上别有什么病气儿过给你。”

春兰应了一声,撑着腰缓缓的跟着何氏后面儿出了西屋。

时至半晌午,李薇正在春杏讨论着书上所说的能做胭脂的红蓝花,是何种花时,突然听到里面有细微的声音响起,两人忙跳将起来,往里间儿跑,挑帘一看,那妇人已经醒了,正侧着身子,半伏在仍在熟睡的男孩上方,拍着他的脸,焦急的叫着,“乐儿,乐儿……”

李薇忙跑去叫何氏,“娘,那个婶子醒了。”

何氏与吴旭娘双双从堂屋里头出来,脸上都有喜色,一边走一边问,“那个小哥儿醒了没有?”

春杏在屋里隔窗回了一句,“还睡着呢。”

春杏话音落时,何氏与吴旭娘已进了屋。床上的妇人从这几人的对话之中,已明白过来,是她们救了自己。

忙撑着身子要下地拜谢。何氏上前一步按着她的手,笑道,“醒了就好。这位妹子,先别这么多虚礼了,吃点东西,先养身子要紧”

又看她眼中有掩饰不住的担忧,又笑着道,“你放心,你家孩子也没事儿。大夫来瞧过了,说是饿的,又加上有些受凉的缘故。”

那妇人眼角湿了,嘴唇颤抖几下,坐在床上向何氏深深的伏了下身子,“谢这位大嫂的救命之恩。”

她声音暗哑,虚弱无力。何氏忙扶起她,“行了,别这么多虚礼了。你还是赶快养身子要紧。”

春柳这时已把早上熬的小米粥温好,有托盘子端了进来。何氏把饭接过来,递给那妇人,“先吃点东西吧。”

“嗳。”那妇人抹了把眼角,轻应了一声,又看了正在熟睡的男娃儿一眼,接过何氏手中的碗,连声道谢。

正这时,春桃和石头娘以及小玉三个过来,何氏站起身子,跟那妇人说,“你安心歇着,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