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家族·四部曲-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共财政与克里米亚战争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部 动荡的年代 第二章 动荡的年代(18)
数十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认为欧洲大战对他们的金融地位是最大威胁——其程度甚至超过了一场革命。在1854年3月,战争来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克里米亚战争居然是源于天主教与东正教教士之间关于一个耶路撒冷圣地所发生的争执。其真实的背景情况是,这是对俄罗斯对没落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特别是多瑙河地区的公国像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以及黑海地区可以拥有多大权力这样一个老问题的再现。这一次,与1840年时候的情况相反,法国和英国站在了一起,前者是为了瓦解神圣同盟,而后者除了想给沙皇点教训外没有其他原因,那些标榜自由的人觉得,由于沙皇在1849年镇压了匈牙利革命,他应该受到惩罚。5年前还作为中欧裁判者耀武扬威的沙皇,此时却发现他被神圣同盟的其他成员所孤立了:奥地利正与西方势力搞得火热,根本不会参战,普鲁士则继续奉行其休养生息的政策。皮埃蒙特区由于信奉这样的理念,认为任何战争都会削弱奥地利对意大利的统治,而加入到了当时的普遍奉行的反俄阵营。
如果考虑到俄罗斯提出这个合并要求是多么迅速,那么这场战争就显得异乎寻常的漫长。第一场真正的军事行动发生在1853年夏天,当时沙皇命令部队进入多瑙河的那些公国,而英国和法国的海军靠近达达尼尔海峡。到10月份俄罗斯与土耳其发生正面冲突时,俄罗斯已经有效地放弃了他们曾经提出的作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基督徒唯一保护人的要求;因此,法国和英国不得不越过这些公国和黑海地区进行作战。但是到1854年6月,沙皇答应奥地利人他可以从这些公国撤出,战争就只剩下在黑海地区进行。因此,为了对1841年的《海峡条约》“按欧洲势力均衡的原则”进行修改,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在克里米亚登陆,行动的直接目标是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早在1854年11月,俄罗斯政府就同意了这一点(还是担心奥地利参战),但因为法国和英国仍然无法决定这一条款的真实含义,战争就一直没完没了地拖着。在尼古拉一世于1855年3月去世后曾经希望找到一个谈判基础的尝试再次不了了之。相反,俄罗斯鲁莽地决定拒绝任何对他们在黑海的海军军事力量进行限制的举动,这刺激了西方列强彻底结束战争的信心。塞瓦斯托波尔在9月8日被攻陷;法国提出了一些新的战争目标;最后在巴黎的国民大会上(1856年2~4月),危机终于画上了句号。黑海获得了中立;俄罗斯失去了比萨拉比亚(现代的摩尔多瓦)的大片地区,法国和英国同意保证保护土耳其以后的独立。现实中,这些条款的效力可以保持到俄罗斯从战败中再次崛起——最后大约是持续了20年,这是沙皇行政体制缺陷的一次伤痕累累而且损失惨重的大暴露。胜利一方最值得夸耀的成就是通过合并多瑙河地区的公国创立了罗马尼亚,这个目标实现于1859年——但有些目标是当初宣战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的。
克里米亚战争真正的原因及其意义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没有很大关系。为什么是这样呢?对于罗马和希腊的教士之间关于基督教遗址的争吵,耶路撒冷犹太医院的建设者并不感兴趣。他们在多瑙河公国也没有铁路利益。对于黑海的国际地位,罗斯柴尔德伦敦公司早已经做了明智的决定,不参与仅基于经济原因的敖德萨粮食出口业务。在列强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实是任何的战争——注定会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实际的后果,如表2…1所示。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部 动荡的年代 第二章 动荡的年代(19)
表2…1克里米亚战争的金融影响
最高价
日期
最低价
日期
变动率(%)
英国3%公债
10138
185212
8575
18544…
15
法国45%长期公债
10525
18532
8975
18543…
15
奥地利5%金属债券
8462
185212
6425
185412…
24
普鲁士35%债券
945
185212
8425
185412…
11
说明:英国和法国的数据为伦敦市场的周收盘价,奥地利和普鲁士数据为法兰克福市场年终价
资料来源:《投机家》海恩,《私人银行与工业化》,第358~372页
在那些外交观察员的眼里,罗斯柴尔德家族看上去很忧虑,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在圣彼得堡的通信员向他们保证1853年6月战争就会平息,而且他们相信了。当英国外交大臣克拉伦登在9月27日——在英国政府给海军上将邓达斯下达通过海峡的命令泄露后不久——看到列昂内尔时,他对他说在金融城里“他永远也记不住这样的一个日子”。1854年1月,当西方的海军最终进入黑海,于布内发现詹姆斯“非常沮丧”,阿姆斯洛也是同样的神情。当俾斯麦听到国于1854年2月从巴黎召回大使的消息,他“在想我可以用这个消息去吓谁是最有效果的。我的目光落在了(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身上。当我把这份消息给他看的时候,他的脸变得像粉笔一样白。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要是我今天早上知道就好了’;第二个反应是,‘您明天能跟我做一笔小生意吗?’我友好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谢过他后,就把他一个人留在了那种激动的情绪里”。约翰·布赖特是伦敦“声音最大”的反战人士,他听到列昂内尔在3月31日很消沉地评论:“一个负债高达8亿英镑的国家应该在卷入到另一场战争前更加认真地考虑。”
然而,克里米亚战争根本没有削弱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地位,反而是产生了与担心完全相反的影响,它再次很令人侧目地确认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公共财政领域所具有的无人能及的地位。事实上,它表明这么多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过分夸大了战争对金融危险的影响。真实的情况是战争——特别是发生在1854~1871年间那种以短期战争为特点的战争——反而创造了金融机会,而且这些机会特别适合罗斯柴尔德这种独特的跨国组织结构去利用。对于那些没有直接参与战事的大国,克里米亚战争也使他们的军费开支大幅增加,超过了来自于税收的财政收入水平(参见表2…2),因此,将所有相关的国家——包括一贯节俭的英国——逼到了债券市场上。尽管他们的对手,包括工业信贷银行都竭尽了全力,但没有谁可以挑战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个传统的市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
老对手——巴林家族——很不幸地成为了失败方的银行,当然使得情况非常简单明了。在1850年,俄罗斯政府给巴林授权一个550万英镑的新贷款,这份合同后来看起来就好像是设了一个陷阱。由于过度超买,以升水2%开盘,给乔舒亚·贝茨和托马斯·巴林带来了105万英镑的佣金。但是两年后,由于外交关系恶化,巴林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完全没有保障的位置,帕默斯顿在下议院抨击他是沙皇的“代理人”,而且大家都相信(尽管是错误的)他参与了1854年俄罗斯的战争贷款。
表2…2公共支出的增长,1852~1855年(百万元国家货币)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部 动荡的年代 第二章 动荡的年代(20)
奥地利(基尔德)
英国(英镑)
法国(法郎)
俄罗斯(卢布)
1852
310
55
1513
280
1853
321
56
1548
313
1854
407
83
1988
384
1855
441
93
2309
526
增加百分比(%)
42
69
53
88
资料来源:米切尔,《欧洲历史统计数据》,第734f页
这种情况帮助我们解释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英国的战时财政拥有几乎垄断地位的原因。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作为财政部部长的格莱德斯通以高昂的斗志,信誓旦旦地反对“通过贷款为战争筹措所需款项的体制”,理由是它“对民众实施了全面的系统性欺骗”。英国仍然陷于拿破仑战争期间所产生的巨额债务的重压之下:正如列昂内尔曾经说过的,战争前夜的国家债务大约在782亿英镑左右,尽管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债务负担在稳步下降(从1820年的250%降到1845年的大约115%),但是当时的政治家们大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格莱德斯通因此建议通过增加所得税——从每镑抽7~105便士,最后到14便士——以及一些消费税来为战争筹款。然而,这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到他离开这个职位(由乔治·路易斯替代)的时候,政府为1854年背上了620万英镑的赤字(通过销售短期国库券来弥补),此外,还面临着次年将近四倍于此的头寸短缺。路易斯又增加了另外550万英镑的新税额,但1855年的赤字仍然高达2270万英镑。政府已经别无选择,只得转回到金融城(由于巴林身上的污点,这里的金融城就变成了专指纽科特)。
在1855年,罗斯柴尔德伦敦公司获得了总价值1600万英镑贷款的全部。在次年的2月份——这个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它又提交了另一份500万英镑贷款的报盘;到5月份,它签下了500万英镑额度的最终贷款合同。在1855年的两次贷款中,列昂内尔开始时报出的价格略少于财政部部长设定的最低控制线,但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政府的条件。很难讲这次讨价还价的意义有多么意味深长:所达成的条款只比当时债券的市场收益略高一点点,因此,不会出现银行赚取不正当利润的质疑。列昂内尔能够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做足爱国的姿态,增加他自己进入国会的筹码。从另一方面说,1856年的贷款都出现了超额认购(2月份超出了6个百分点,而5月份超出了8个百分点)。帕默斯顿把这看成是金融城对政府充满信心的表现,它同时还是说明财政部部长在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过分慷慨的很好的证据。
在法国,罗斯柴尔德对公共财政影响力的恢复确实加快了战争爆发的步伐。1852年3月14日,拿破仑宣布了一个巨额的债券转换行动,意图是通过将全国债务主要部分的利息从5%调到45%来降低债务成本。投资人有20天的时间来选择是接受45%的新利息,还是赎回5%利息债券的现金。这次安排由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进行调整,作为降低利率促进商业活动繁荣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出现了5%债券价格的突然暴跌(仅仅10天的时间,从103跌到了99),而且担心会意外地出现大量的债券持有人可能会要求赎回他们的债券而不是转换,新任财政部部长让·宾诺不得不向银行家们求援。在随后的支持行动中,霍廷格尔和德·罗斯柴尔德兄弟承担了大头,而佩雷尔家族则不见了踪影。这些银行大量买入5%债券,将价格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