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专吃天鹅肉-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可能有本事征服天下,却永远也别想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后宫。
邓秋枫此时正为此苦恼,其实从省城到白桦,从内陆到海岛,在从国内到非洲,无论人身处何方,对于自己的情感归属还是个糊里糊涂,定不下个决心来。没有广告的
与邓秋枫在感情上的不知所措相比较,现在联合药品公司的处境就非常的危机了。从当天下午开始,就陆续有当地居民向联合药品公司驻地集结,到第二天的清晨,哨兵就发现一夜之间居然已经集结了两千多人,而且还有人不断第从四面八方赶来。不过这些人中多为老弱妇孺。他们就静静第坐在地下,偶然也起来走动走动。虽说这些老弱居民没什么攻击力,但是根据哨兵的观察,在人群中夹杂有持有武器的青壮,很显然这次集结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卡拉尼亚政府承诺的警察部队和政府军,并没有到来。而且有消息说卡拉尼亚首都发生了政变,双方正在激烈的交火中。
联合药品公司总部共计有员工四千多名,加上家属和孩子总数超过一万人,这其中职业的武装警卫人员只有不到百人,好在总部有自己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库存了大量武器弹药,于是大部分普通的员工也被武装起来了。
有人曾经担心,联合药品公司2/3的职工是本地人或者本地人的子弟,把武器交给他们是否安全?他们可都有一样黝黑的皮肤啊。但是事实打消了这种顾虑,在后来的战斗中黑人职工往往更勇敢,更有战斗力,而且也显露出更残忍的一面。相对应的,如果国人被暴乱份子抓住,所受的罪要比黑人员工少的多。
在被暴民围困的第三天,外围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人。也不见这些人有什么后勤保障,就在烈日下忍饥挨饿,有善良的公司警卫实在看不下去,会扔点吃的下去,但是这简直是往河马嘴里丢花生米,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这天中午,一名老人摇摇晃晃地从人群中走出来,一头栽倒在距离联合药品公司大门4多米远的地方,这是第一个饿死的人。于是当天下午爆发了暴力事件。
实际上,一直有联合药品公司的撤离车队进入公司总部,虽然总部外面有不少的暴民,但是双方并没有发生冲突。但是自从有人饿死之后,暴民的情绪就越来越激动,最终他们袭击了一只即将进入公司大门的车队。暴民们掀翻并焚烧了汽车,两名员工被活活殴打致死,一名女性员工被**。还好张雅坤及时定下决心,组织了一只突击队,在催泪弹的掩护下,手持防暴盾牌和警棍,突出去把被困的大部分员工都救了回来。
第二天,值班的警卫发现,人群中持有武器的青壮男子人数增加了。张雅坤和保安部何经理一致认为,暴民可能会在最近发动进攻。于是命令警卫和武装员工做好战斗准备,并且继续向卡拉尼亚政府紧急求援。果然,中午过后,值班警卫发现不少青壮的武装男子开始在人群中走动,并且大声鼓动着,人群渐渐的激动起来。
邓秋枫的伤原本就不重,休息了几天,喝了不少的白糖水,精力就恢复了很多。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也算是公司的高层人员了,更何况邓秋枫原本就是个坐不住的人,所以尽管没有被安排什么工作,但是他还是经常主动的,到公司哨位上去转悠一翻。
当那些混在老弱中的青壮开始四下游说鼓动的时候,邓秋枫刚好在哨位上。
“他说什么呢?”邓秋枫听不懂本地话,就问身边的一个黑人小伙子。
小伙子说:“他说……里面有吃的喝的,还有花不完的钱……”
邓秋枫一听,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赶紧对那小伙子说:“马上向公司领导报告,情况紧急!”
那小伙子还没走出几步远,就听下下面一阵雷鸣似的怒吼,暴民民潮水般地向联合药品公司涌来。
“战斗警报!战斗警报!”邓秋枫吼叫着,拔出手枪,但是由于距离还远,他没有开枪。但是缺乏战斗经验的值班武装员工手忙脚乱地首先开火了。这个时候,在这个方向的哨位上只有不到2名的武装人员,而向他们冲击的暴民足有上千人之多。
由于暴民的冲锋队型密集,不用怎么瞄准都能轻易地击中目标,但是暴民们此时已经混不畏死,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也不管生死地踩着他的躯体继续前进。就象二战时日本的神风敢死队一样。
混在暴民队伍中的武装人员,借着这个机会,向守卫在墙头的警卫开枪射击,显然这些人手是受过训练的,枪法有一定的准头,不多时,墙头上的警卫就被打倒了一半。而暴民们也眼看着就冲到了墙下,并且开始搭人梯企图翻越围墙。
………【第二十四章 危机(二)】………
面对着排山倒海般涌来的人群,邓秋枫从内心深处感到了震撼。什么是力量?这就是力量!虽然大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但是力量就是力量,它不会因为所站立场的不同而增强或者减弱。对于墙内的人来说,墙外的人是暴民;对于墙外的人来说,墙内的人是吸血鬼,是剥削者。
邓秋枫一直没有开枪,一把手枪,3发子弹能对汹涌而来的人群起什么作用呢?就算枪枪命中,打死3个人,又有什么作用呢?看着那些因饥饿和愤怒而变的扭曲的面孔,邓秋枫想着:民不畏死,奈何已死而拒之啊。
警卫们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因为紧张而开枪了。面对如此密集的冲击队形,即使不瞄准也可以枪枪命中,但是警卫的人数太少了,根本形不成凶猛的拦截火力。暴民们咆哮着,踩着中弹倒下的同伴的身体,转眼间就冲到了围墙下面,搭起了人梯或者说开始是人梯,后来就演变为相互践踏着,向围墙上攀登着。
一发4的子弹准确第击中了一名警卫的前额,又从后脑钻了出来,并且带走了一大团破碎的头骨和红白之物。警卫一仰头,来不急喊出声来就倒了下去,愕然地睁着双眼,面部肌肉无意识地痉挛着,眼见不得活了。
邓秋枫距离这名倒霉的警卫不远,见状急忙跑过来,见已经没救了,便随手抓起他抛在一边的压制型步枪,又从他身上抓出两个弹夹胡乱地塞进自己的衣袋里。再站起身时,刚巧看见一个混在人群中手拿47的家伙。邓秋枫想也没想就是一个点射,那人随即就消失在人群中了。
就在邓秋枫想继续寻找混在人群中的枪手的时候,他的枪管被一双黝黑的手抓住了。原来已经有人依靠践踏同伴的躯体,爬上了围墙。但是这个人没有想到射击过的枪管是如此的滚烫,一下又松了手,邓秋枫趁势反手一枪托又把这个家伙打下围墙去了。
此时陆续已经有不少人爬上围墙和警卫们发生了肉搏。邓秋枫见爬上围墙的人越来越多,而墙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头涌动着,心中的震撼又变成了恐惧,但是此时不战斗就会立即被群殴致死。邓秋枫强打精神,抬枪又是一个点射,一名刚攀上墙头的暴民又跌了下去。再射击时,弹夹已经空了,正手忙脚乱地换弹夹间,他又被人从身后一把抱住,而前面又有一个人从围墙外面爬上来半个身子,向他伸出了黝黑的手臂。
“可不能被纠缠住了。”邓秋枫想着一个背摔,他感觉到背后那人轻的象根稻草把身后的人摔了过来,他的赤脚正好撞在前面那人的脸上,把那人又撞下去了。被摔倒的人又跌回墙内,却还没有失去知觉,颤巍巍的抱住邓秋枫的一条腿张口就咬,邓秋枫随手一枪托就把他打了个满脸花,然后又换上了新弹夹。
事实证明,邓秋枫的决断是非常正确的,在这种人数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缠斗和投降都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当暴民们突上城墙的时候,又几个警卫被吓破了胆子,居然跪在地上投降了,结果他们马上就被暴民的人海所淹没,几分钟后死于暴民的拳打脚踢牙啃嘴咬之下了。
“向我靠拢!”邓秋枫一面在围墙上奔跑格斗,一面大声呼喊着。人们在濒临绝望的时候是需要一个主心骨的,渐渐的,这一方向上墙头上残存的警卫和不远处主动赶来支援的武装员工,都聚集到了邓秋枫身边,一时间也聚集了十多个人,他们聚集成团,相互掩护着背部,轮换着休息,就象狂风暴雨中大海上的一叶孤舟。
邓秋枫步枪的子弹已经打光,他脱下上衣裹住枪管,倒提着把步枪当大头棍用。另一只手提着手枪,远了就用枪打,近了就用“棍子”。
“子弹留给拿武器的!”邓秋枫命令着。暴民中混杂着不少拿武器的人,这些人对这只小分队的威胁最大,因此要先行消灭。
混乱中,邓秋枫看见下面大门处,也有一小队警卫集结起来,对抗着数十倍于他们的暴民,如果大门失陷,情况将更加危急。于是邓秋枫命令全体向大门方向移动。
事实上,针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联合药品公司的保安部门早有应急预案。在暴民发起突击起,不到十分钟内,联合药品公司的应急分队就发起了反击,更大规模的反突击在半小时内就发动了。
无论十半个小时还是十分钟,都不算是很长的时间,但是相对倍围困的外围警卫人员来说就显的十分的漫长了。所以当反击部队重新获得了围墙的控制权之后,幸存的人即使没有受伤的也都累的站不起来了。
在这次突发的暴力事件中,伤亡人数达到了2人之多,由于大部分暴民手无寸铁,所以联合药品公司不过伤亡了几十人而已。事实上即使是暴民,直接被联合药品公司武装人员杀伤的也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人是相互践踏而死。然而,所谓的大屠杀事件确实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当天突如联合药品公司的暴民有数百人之多,当联合药品公司强大的反击发起之后,大部分没来的急逃走的人都举手投降了,此外还有不少的伤员,对于这些人的处理成了联合药品公司的一大难题。
怎么处理这些人呢?虽说联合药品公司总部贮备充足,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场该死的动乱还要维持多久,所以联合药品公司总部一开始就实行了粮食和药品的配给制度。这一下又多了数百伤员和俘虏,势必要消耗不少食品和药品。
尽管联合药品公司及时向卡拉尼亚政府通报了情况,但是该政府只回复了一句“自行解决”就再没了音训。气的总经理骂了一句“白眼狼”之后就摔了电话。是啊,在联合药品公司还是国营企业的时候,所有商品便宜的就象白送一样,现在虽说私有化了,可是这些年也没少给卡拉尼亚政府交税呀,这还不包括贿赂和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呢。
………【第二十五章 联合药品公司屠杀事件。】………
噜姆据说是一句非洲语,本意是指的丛林中一种不知名的树藤,但是现在它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族群的名字。
噜姆是个美国黑人,今年28岁,是一家小有名气的电视台记者,她的名字当然叫噜姆,这是她的家族传统,自从她的祖先被当作黑奴从非洲被贩运到美洲后,她的家族的每一个长子(女)都会继承噜姆这个名字。
出于是寻根的心理,当她供职的电视台提出一个非洲的采访任务时,她几乎没有由于地就争取到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