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抗日突击营-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兄,原来你也在这里喝咖啡呀,可真是够巧的。这个,咹,孟遥今天第一次很时髦地要约我喝一次咖啡。想他新婚燕尔的,不好拂了他的美意。所以只好就来赴约喽。”
老蒋说完,便恬不知耻地冲孟遥扬了扬他的下巴,一副要让孟遥必须与他串谋的架势。
靠,真是不愧为一代jiān雄啊。
孟遥只好轻轻揉着鼻子,缓缓地站起身,刚要开口,坐在对面的约翰内斯却有些不乐意了。
“孟将军,你刚刚才说过,这剩下的一个小时,可是都是属于我约翰内斯的。我他们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但我更你的公正和承诺。”
一直仇视地盯着孟遥不的汤姆,这时也不由得点头应和起来是的,这个我可以作证。”
孟遥一下子从心里笑了出来。
买糕的,要的就是你们的这一处不露痕迹的双簧。
“蒋,汪,你们看,这国际友人可都还坐在面前,而且事先我也的确是有言在先的。”
孟遥刚摆出一副苦脸,没想到老蒋竟然罕见地大度一摆手:
“你先谈,你先谈,我们喝咖啡是叙旧,你们喝咖啡是关乎时政大事,不妨事,不妨事。今天就是专程来与你喝咖啡的,我有足够的等你。”
汪jīng卫一听老蒋这样说,立刻也是一转眼笑逐颜开地喊道:
“小孟将军,虽然我们久闻其名今rì却是首次相见,但我也可以等。那两位记者,我也是很熟识的。待会儿你们如若欢谈言毕,倘若大家都还有余兴,我完全可以讲讲你之前对民国四大美男子的那番妙论,以助雅兴。”
老蒋雄才大略,那会玩弄这种风雅颂的呀,当时就有些发懵,愣愣地盯着汪jīng卫,突然找不到可以还击的武器了。
娘希匹,早晓得这样,真该把也一起带来。
看到老蒋忽然一脸黑线,汪jīng卫终于开心地冷笑一声,解开西服上的扣子,姿态优雅地一个转身,找了一张靠近孟遥座位的邻桌,气定神闲地坐了下去。
他这一坐,可就苦了那些正喝到兴头的一帮洋人男男女女们了,被一个个侍卫像哄小狗似的,虽然一脸的客气,但却手底下毫不留情地将他们连人带座都一起请到了咖啡馆外。
这一请,很快又跟着发生了另一场比试。
老蒋的人,汪jīng卫的人,一边拉着那位葡萄牙老板的左手,一边拽着他的右手,简直就像要五马分尸一般,争着抢着掏出大把大把的钞票,不要钱似的往他怀里塞。
呵呵,不蒸馒头争口气,就算今天把整个咖啡馆的客人的单都包了下来又如何?倘若那些客人不乐意被请到露天去喝咖啡,再赔偿他们一笔jīng神损失费又如何?只要的老板高兴,洒洒水啦。
哦对了,这里面还真有不少从党国起事起就一直跟随着蒋、汪二人“闹**”的广东先辈呐。
再说了,还有一对鼎鼎大名的世界大牌记者,两眼正盯着哩。
好在有这样的“活话剧”演出,倒也过得飞快,似乎不过是一眨眼间,孟遥那边好像就谈完了。不过,从两位洋记者依依不舍的表情看,似乎二人还很有些意犹未尽。
看到两人还那样黏黏糊糊的,老蒋不高兴了,嘴里哼哼唧唧地,冲着蒋百里摆了摆头:
“你去看看回事,再大牌的记者,也要懂得遵守嘛。”
终于剩下真正的三方会谈了,孟遥却突然站起身,笑眯眯地走到老蒋面前,令人难以置信地弯腰将他从座位上请了起来。
“蒋,我想单独跟你说两句话,不知可以到外面来一下吗?”不跳字。
老蒋先是一惊一乍地看了看汪jīng卫的反应,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不肯跌份地点点头,依言和孟遥走到了外面。
“说吧,事这么神秘,不会是想要让我走,让他留下吧?”
老蒋颇有预感地远远瞅着屋内的汪jīng卫,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不料,孟遥却笑呵呵地一点头,马上证实了他的猜想蒋,你说的没,我正是此意。”
“——”
老蒋翻起眼睛,刚要大发雷霆,孟遥却轻轻地附耳说了一句:
“蒋,我要跟你汇报的事情,绝不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可以讲完的。但跟汪说的话,半小时足矣,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老蒋顿时喜出望外,两眼jīng光闪闪地瞪着孟遥这样说,你是要在南京至少要待上几rì咯?”
孟遥马上肯定地一点头。
谁知,老蒋一转脸,突然又露出无赖的嘴脸道好吧,既然你半小时能谈完,我就在这里等你了。反正我站在外面,也听不到你们讲。”
“那不行——”
孟遥忽然斩钉截铁地说着,忽然神秘地冲着汪jīng卫一点头道再说了,蒋,我现在就可以送上一个天大的情报,里面那位,绝对会在明年遭遇血光之灾,而且从此就将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蒋不会连这点怜悯之心都没有吧?”
“你说?”
老蒋大张着嘴巴,又惊又喜,忽然头也不回地一摆手,走了……
(感谢dongdajie书友月票多谢)
第346章、咖啡馆里埋地雷
第346章、咖啡馆里埋地雷
*
………【第347章、连环计】………
第347章、连环计
客观地说,30年代初期的汪jīng卫还是一腔热血的。面对咄咄逼人、不断蚕食中国的rì本军队,他不仅趁着蒋介石因北伐中的一次重大失礼而被迫下野后的良机,彻底修正和推翻了蒋介石对rì的“不抵抗政策”,而且一直都在朝野内外大声疾呼,要驱rì卫国。
“哪怕rì本可能派来100万军队,他们终有一天也会不可能征服中国。在我们中国和他们rì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直接谈判换回的主权和尊严。”
这句话,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血xìng和睿智。
这句话,是完全可以反映出那个时候的汪jīng卫,最真实的一面。
也正因为有这样一段曾经的热血光yīn,孟遥也才萌生了与汪jīng卫做一次可遇、但绝不刻意去安排的一次长谈。眼下,汪jīng卫既然找来了,那他自然也就不愿放过这样一次机会。
还有一个多月的,也就是1935年11月1rì,国民党第四届全国六中全会就要在南京召开。
也就是在这个会议上,汪jīng卫将被王亚樵派来的刺杀者孙凤鸣,乔装成晨光通讯社的记者身份,一面高呼“打倒卖国贼”,一面准确地将三颗仇恨的子弹,全部送入到汪jīng卫的左眼、左臂和后心。
自从,汪jīng卫的万丈雄心,和他那颗一步步投向rì寇的卖国贼的黑心烂肺,便从此再也扑腾不起来任何历史的浪花了。
重伤后的汪jīng卫,从此死心塌地地成了rì寇手中的一个完完整整的傀儡,原本已无需再去说他。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苟延残喘了数年的汪jīng卫,因伤势难治,最终还是被rì本大本营作为最高机密,专机送到了名古屋,并由rì本帝国大学著名教授斋藤真亲自主刀,但也无济于事,挣扎了月余,最后一命呜呼。
死后的汪jīng卫,由rì本大本营派出专机“海鹣号”运回南京,并命令南京的汪伪zhèng fǔ为其举行了盛大的“安葬大会”,按照其遗言,在梅花山明孝陵建造了汪jīng卫陵墓,并与中山陵遥遥相对。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远在chóng qìng的蒋介石,密令杀回南京接受rì军投降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收回南京伊始,便立刻秘密铲平了汪jīng卫陵墓。
曾经的一代热血爱国**青年,直至最后的大卖国贼,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在突击营数次重大讨论中,有几次陆涛、高志远曾和孟遥曾经讨论,为了突击营在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中不仅要占得一席之位,还要更好地抢占世界政治舞台的制高点。因此,是否有必要在1935年这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到来之际,小小地拉一下汪jīng卫,以便让小rì本多苟延残踹几年,倾其全国之力与美国人多抗衡几年,按照突击营的设计拉长二战结束,为争取更多的发展。
但几番论证下来,这个念头最终还是被孟遥否决了。
且不说这其中的政治风险有多么巨大,突击营自身的力量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左右世界繁复多变的进程,单是要说服那颗对rì寇与生俱来的仇恨之心,估计都很难绕。
1935年啊,这个充满了绝望和希望的年份,有那么多需要突击营去做的大事,一个行将就木、而且根本不足以伸以援手的汪jīng卫,还是让他就此灰飞烟灭吧。
现在,假若能将龙骧号顺利地抢到手,并迅速形成战斗力,然后趁着此后即将展开的访问德国之旅,说也要从希特勒手里再搞上几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巡洋舰,与突击营的先进潜艇和战机,完成一个完美的新旧搭配。呵呵,以后的海洋,虽然还谈不上争霸,但任谁也不敢再对突击营除陆上力量而小觑了。
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为了重温大rì耳曼帝国的美梦,一直都在做着各种努力,试图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
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3。5万吨的战列舰进行了理论xìng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xìng论证。1934年,德国海军建造局便准备建造2艘战列舰,以用来替代已过时的 “汉诺威”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前无畏舰型。
1935年,又是1935年,英国与德国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便立刻抓住了可以建造标准排水量为3。5万顿、主炮为406MM的战列舰的大好机会,毫不迟疑地上马了建造两艘战列舰的合同图纸和设计任务书。
也就是在这个合同设计期间,德国海军决定增加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续航力、马力和装甲保护,使其排水量大大超过了3。5万顿的限制。随后,德国zhèng fǔ即先后正式订购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这也正是孟遥有底气的一点,而且在上,时机的把握上,正恰到好处。
凭着孟遥随手带几件先进武器作为筹码,希特勒是绝对抵不住这种诱惑的。
而且孟遥早已打算好了,既然德国本身就是现代空降兵的发源地,早在1916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沙俄军队对峙不下之际,曾经成功地在俄军战线后方80公里处的罗夫诺地区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空降作战,一举破坏了铁路,使得俄军因兵员投送出现延误而扭转战局。虽然当时空降下去的不过区区数人(活动了一昼夜,完成任务后由飞机接回),但这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却极大地震动了世界整个作战固有的体系。
因此,一个由空降师最jīng锐的加强排构成的空降兵表演团,及其全副伞兵武器装备,于数月前就已整装待命,并成功进行了多次合成演练。待到他们随孟遥吃的出访而亮相于德国,必将惊爆世界的眼球。
不过这样一来,那个因为担任了空军司令、并在1935年——呵呵,又是一个1935年——将一支不入流的伞兵特别缉捕队成功引入德国空军,并由此组建了德**事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伞兵部队——后来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德军第一伞兵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