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颠覆大宋 >

第482部分

重生之颠覆大宋-第482部分

小说: 重生之颠覆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赵谌仍旧时候在农田中忙碌。
    各地水利建设需要银钱,不断汇报到朝廷中来,军机处则是进行统筹安排。
    现在军机处的机构越来越大,除了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之外,又有一些下属的专门办事的机构存在,由军机大臣分别带领。而原本的朝廷构造中书省、枢密院、六部、御史台等等现在已经名存实亡,经历了多年发展,军机处终于彻底取代了原来的朝廷。比起原本的朝廷,现在的军机处效率要高得多,皇帝的权利也比以前要大得多。
    等到了四月十八日的时候,农耕的繁忙季节彻底过去,军机处终于再一次召开会议商议教育、科举之事。
    这一次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已经到来。前段时间他们就已经知道朝廷要开科举之事,这些天来他们也在思考,都有自己的想法。
    赵谌看着下面的大臣、章京们,想了想,道:“我曾听人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外族蛮夷,则国胜于外族蛮夷,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诸位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本来是清末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话语,赵谌此刻则是变了变讲给下面的大臣们听。
    “陛下说的不错!”李纲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下面的军机大臣纷纷点头!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根本不用多想。
    “要想让我大宋少年强于外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办教育!不过朕以为以前的教育有很大缺陷,现在兴办教育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了!”赵谌道。
    “不能和以前一样?”李纲奇怪的道。
    “以前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赵谌反问道。
    “这自然是增长学问。”李纲道。
    赵谌轻轻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孔圣人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读书不过是为了当官而已!十年寒窗,弄到最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非是希望能够中举做官而已,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陛下,读书人也是希望为朝廷效力。”李纲想要反驳,但是却无从反驳起,当下只能道。
    古代确实是有一些人为了做学问而读书,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当官而读书!像是范进中举那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旦能够中举,立刻便可以飞黄腾达,身份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有这样的巨大诱惑,无数寒门子弟渴望鱼跃龙门,终日学习不休,从来不管家中之事。
    “朕想要兴办教育,让天下孩童、少年都可以读书学习,不过却不希望天下的孩童都去当官!若是人人都去当官,那谁去种田,谁去经商?”赵谌道。
    李纲、王庶等人都点了点头。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中举当官,更是为了帮助这些孩童、少年,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可以将书中的知识用到实际之中!因此学堂里面就不应该只讲儒学,还要讲其他的一些知识,比如农学,比如算学,又或者其他一些经世之道,朕将之命名为‘实学’!今后学堂之中儒学和实学并举!”赵谌道。
    赵谌说完,下面的大臣们一片哗然。


第五百七十六章 教育科举2
    “陛下,学堂里面学习儒学即可!至于陛下所说的实学,可以让他们跟着自己的父兄学习!”李纲想了想,开口道。
    “一则他们父兄所懂得的颇为有限,我们把全国的实学经验都集合起来,提取其中的精华,岂不胜过他们的父兄?二则,学习实学可以增长见识、明白事理,即便是将来不从事这些实学,也应该知道一些。”赵谌道。
    “陛下,老臣仍旧觉得不妥。”李纲皱了皱眉,道。
    “陛下,微臣也觉得不妥。”李若水此刻也开口道。
    “你们觉得怎么样?”赵谌的目光从其他的军机大臣脸上扫过,道。
    “陛下,微臣觉得可行!增加实学是为了让天下学子学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于学子成长大有好处!”王庶道。
    “陛下,微臣也觉得不错!”胡铨此刻也开口道。
    “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加入实学!微臣本来在江南读书,后来天下大乱,微臣从江南跑到了关陕投靠陛下!加入生产建设兵团之后,微臣才发现以前所学基本上毫无用处,许多东西都是在生产建设兵团中重新学来!既然这样,何不让天下少年一开始就学习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呢?”王十朋也是道。
    “微臣不赞同。”李处温想了想,道。
    “你们也都说说看!”赵谌看向下面的军机章京,这些军机章京大都是从生产建设兵团中提拔起来,年纪都不是很大。
    他们也纷纷说了起来,几乎所有人都支持赵谌。
    赵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年轻人都支持自己的改革!尤其是胡铨、王十朋为代表的从生产建设兵团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像是胡铨、王十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学者,他们都是江南书香门第出身,可是现在都明白儒学实用性有限,应该增加一些实际的东西。
    “陛下,即便是如此,这制定实学书籍也是一件难事!”李纲又道。
    “这个倒不是很难!我们可以将各地的一些实学领袖召集过来,比如种田的高手,算数精妙的掌柜,等等,让他们把一些技巧说出来,写在书中!关于实学,今后每隔几年,我们还可以再加入新的实学知识!”赵谌道。
    “陛下,书本一旦定下来,都是一用千年,哪有不断变更的道理?”李若水道。
    “从古到今,实学在不断的进步,我们的知识自然也应该不断的进步!今人的种田之法和古人就大不相同,今人的算学和古时就大不相同!关于实学,我们也应该分成许多种类,农学、算学、商学等等分别编制成书,教给学子!”赵谌道。
    “陛下,这样一来,学子们需要学子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恐怕他们难以掌握那么多的知识!”李纲道。
    “我们可以由浅入深教给天下学子,刚刚入学,只是学习识字,一年之后再加入一些简单的算学,之后再加入一些更加高深的知识!儒学四书五经,无数书籍,学子们都能够掌握,何况是一些实学呢?”赵谌道。
    “陛下所说,老臣还是不能赞同!老臣还是以为应该只教儒学!”李纲再次摇头道。
    “这件事情咱们可以容后再议,你们回去之后都好好的想一想!咱们再说科举的事情,朕先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我也已经和虞允文商议过了,虞允文已经赞同!科举也不能仅仅只靠儒学,也要加入实学内容!”赵谌道。
    “陛下,万万不可!学堂里面增加实学,或者还有一些用处,可是科举万万不能发生变化,科举只能考儒学,不能加入所谓的实学!”李纲听了制服后大惊失色,立刻道。
    “只懂得儒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进入朝廷、官府之后,如何做事?”赵谌淡淡道。
    “陛下,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官员们只学习儒学,之后成为知县,可以在任上慢慢的学习实学!”李纲道。
    “既然在任上可以学习,为何不能早早学好,然后在科举的时候进行考试,通过之后才能为朝廷、官府做事?”赵谌道。
    “陛下,古制不可变!”李纲焦急道。
    “古制?老师,你知道这科举制到现在有多长时间吗?”赵谌道。
    “大约有五百多年。”李纲想了想,道。
    “是啊,科举制到现在也不过五百多年而已!三皇五帝之时,未曾用科举选拔人才,秦汉两晋之时,未曾用科举选拔人才!一直到了隋文帝、隋炀帝,他们为了打破门阀制度,这才开始试行科举!到了唐朝,科举才盛行于世!唐朝灭亡一直到本朝,如果不算五代十国的话,也不过经历了一个半朝代而已!这并非古制,为何不可改变?”赵谌道。
    “陛下,从古到今都是学习儒学,以儒学治理天下!现在加入实学,必然会影响儒学地位!”李纲再次道。
    “老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读了儒学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治理天下?不读儒学,是不是就无法治理天下?”赵谌想了想,道。
    “这或许是这样吧。”李纲道。
    “老师又错了!儒学一直到了汉时才独尊天下,在汉之前乃是百家争鸣,秦朝乃是法家治国!汉高祖刘邦连书都没有读过,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照样可以治理天下,并且乃是一代圣君!萧何、曹参这样的汉初名相,他们本来都是狱卒,仅仅是看管监狱的,他们也没有学过儒学,仅仅是识得一些字而已,不也是治理天下了吗?天下儒生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胜过他们?我朝太祖当年乃是一介武夫,太宗当年也没有读过多少书,我大宋开国名相赵普仅仅读了半本论语,论学识远远不如当今的一些学子,他们不也是治理天下吗?可见能不能治理天下和是否读了儒学没有多少关系!”赵谌道。
    “这”李纲呆在了那里,无法辩驳。
    赵谌所说的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尤其是涉及到宋太祖、宋太宗等人,根本不能否认。
    儒学实用性有限,开国君臣少有死读书的儒士。只是儒家讲究一个“忠”,因此君王登基之后又立刻将儒学当作工具,推行天下。
    “除了这些之外,朕还有一个想法,也是曾经和虞允文讨论过的!一个书生,读书十年,对于天下大事一无所知,对于农事商事一无所知,如何能够统御一方?从唐代到现在,凡是中了进士的,要么是留在翰林院,要么是成为地方上的县令!留在翰林院的先不说他,那些仅仅死读书便可以成为县令的,他们当真能够治理好地方?他们未必比得上县中的一个小吏!历代的开国名相之中多有小吏出身,如我前面所说的萧何、曹参、赵普等人都是小吏,因为他们在地方上呆的时间长了,知道如何治理地方,举一反三之际,对于治理天下自然也有心得!可见,死读书的书生还不如经验丰富的小吏!所以,朕以为,科举之后,学子不宜立刻掌控一方,而应该成为地方上的属官或者吏员!他们如果真的优秀,那么必然表现突出,等到他们有了成绩之后,再提拔成为地方官员不迟。”赵谌道。
    “陛下,不可如此!无数学子十年寒窗,这才能够中举,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这才能够成为众人之上!他们能够执掌一方,成为知县,这也是对他们辛苦的补偿!陛下现在却让他们从属官、吏员干起,这让学子们情何以堪?”李纲道。
    “学子们辛苦,难道天下其他的百姓就不辛苦了吗?天下人人皆辛苦,难道都要成为众人之上不成?读书好未必就能治理好地方,如果真的优秀,又何不在地方上呆上一段时间,如果真的表现突出,朝廷自然会重用!而且,朕还有另一个想法,汉时,地方上的小吏如果表现优秀,还可以做官,到了本朝之后,小吏即使表现再优秀,可是因为没有中过科举,所以根本无法做官!朕以为,小吏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去参见一些简单的考试,晋升成为官员!”赵谌道。
    赵谌说完,下面许多大臣都眉头紧皱,不过也有人轻轻点头。
    四月的天气本来还不是很热,但是此刻这殿堂中却有一种燥热的感觉。
    “王庶,你觉得朕说的如何?”赵谌道。
    “陛下说的不错!科举之后立刻掌控一方,很容易出乱子,那些学子们什么都不懂,他们仅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