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桓温还有一个心思,和另外两个没有流民心事的益州刺史周抚、龙禳将军朱焘想的差不多。那就是这次朝廷封赏的话,要是全给闲职的话,恐怕天下人就会有闲话了。人家千辛万苦跑过来,一来你就把人家晾在一边了,这个“闲名”朝廷可不敢担。但是给个实缺1吧,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你顶上去了,总有人不乐意退下来。而且还有很多世家子弟在后面排着队呢!不能因为你是“海归”就可以加塞!这样会寒了数以千计立志为大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世家子弟们的心,如此下去会国将不国,严重动摇晋王朝的根基。
现在曾华却主动提出去带领流民屯田,这个偏门冷场的实缺你就是给的再大也没人有意见,因为现在还没有那位世家子弟愿意挺身而出接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全心全意管理这近十万荆襄北地流民。
这个年轻人真是不错!众人心里不由暗自赞叹道。
但是唯独江夏相袁乔却在那里暗自沉思,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抬头看了一眼曾华,眼中闪烁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深意。而曾华看到袁乔的眼神,心里一动,脸上却谈然一笑,回望了一眼。
看来这个袁乔不是简单的人物,恐怕和刘惔一样厉害,已经看出了我提出统领流民是大有深意。的确,老子统领流民真的别有含意。
第一层意思,要我做现在的官,恐怕做不好,首先是不会做了。再说了这东晋的官听上去还可以,只要会清淡,就是扯闲打屁就可以了。但是自己千辛万苦穿越过来就是为了扯闲打屁?估计自己真要是这么做了,老天爷会毫不犹豫一个雷劈死自己。就算老天爷大发慈悲,睁只眼闭只眼,自己也不答应。自己好歹也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热血有为青年,既然自己有机会能改写历史,为什么不好好地大做一番。自己这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居然连几个他娘的胡人混混都比不上吗?
而且自己率领流民屯田,还是有一点把握。老子从哪里出来的?新疆建设兵团!那是干什么的?那是现代史上最大的屯田队伍!我是在那里长大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又不是要我亲自去种地,只要我制定出一个恰当的管理制度,再完善各级管理机构,这事就成了一半。
第二层意思就有点不好意思说了。曾华看遍了历史书籍,加上深刻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三个代表之后,从根子里领会到一个真理,那就是在乱世中一定要有自己的队伍和势力。这近十万北地流民,如果没有几十年的磨合,就根本没有办法跟当地百姓融合,老子只要用法合适,管理得当,把这十万流民拉拢好了,就不怕这些人不跟我走。不管是上井冈山,还是去陕北,估计这近十万流民有大半是会跟自己走的。曹操起家的基础是什么?青州兵!那就是从青州流民中编练出来的!刘裕起家的基础是什么?北府兵,也就是从北地流民中招募的!
看来这刘惔和袁乔已经隐约看到了老子第二层深意了,这两人不简单,人才呀!尤其是刘惔,要不是先前和他长谈过多次,知道他的本事和才能,不然就凭他今天这个样子差点就给蒙了。有机会多和他们亲近亲近。
不几日,桓温以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的身份很快行文荆襄各地,下令统计和集中近几年南归的北地流民,暂时交由曾华、张寿、甘芮管理,只等朝廷诏书公文下来后正式上任。各地郡县则是配合流民屯田,并收集粮种、农具支援流民队伍。
桓温等人这么上路,曾华自然要投之以李报之以桃。那留下来的二十余匹战马都是选剩下的好马,虽然饿瘦了许多,但是经过月余细心调养,又恢复了骏马风采。南地本来就缺少优良的战马,北地的好马一送上,桓温、周抚、朱焘、袁乔等人顿时就乐开了花。
永和元年十月,一位门下给事中带着朝廷给曾华三人的封赏终于从下游的建康赶来了。看来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桓温;征虏将军监沔中军事、领义成太守刘惔;督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建武将军、江夏相袁乔;益州刺史周抚等几位老大一起出手,效果那是相当的不错!
曾华拜长水校尉,授荆州治屯长史、领典农中郎将。甘芮拜冗从仆射、授荆州治屯内史、领典农左卫率,张寿拜羽林左监、授荆州治屯从事、领典农右卫率。
看来朝廷这次是大出血了,这冗从仆射、羽林左监都是禁宫护卫执行官官职,都被拿来当高位闲职授给甘、张二人了。而长水校尉,这个原本统领关中骑兵营的官职在晋室南渡之后虽然成了皇帝的护卫仪仗官了,但是地位依旧很高,属于秩二千石的五校之一,也被批发给曾华了。
为了让曾华三人名正言顺地统领荆襄流民,连前魏末年就废除了的屯田最高指挥官-典农中郎将都被恢复而授给曾华了。而左右卫率这两个典农中郎将的副职更是创造性的官职。
更重要的是典农中郎将直接属于大司农管辖,所以虽然曾华三人还是桓温这个荆州刺史的属下,但是流民屯田的具体桓温还不好意思插手了,只有配合协调的份了,保证了流民屯田相对独立性,也给了曾华拉队伍,培训自己势力最大的便利。
想不到这东晋皇帝还真是大方呀!曾华心里暗自想道。他却不知,自己的“光荣事迹”已经被刘惔这位名士在东晋“高层”和名士圈里大肆宣传过,再经过桓温参军记室的“妙笔生花”,骤然变得非常崇高了,高得有七、八十层楼那么高,最后由桓温等几位重臣隆重而正式的上表,曾华等三人基本上已经是名满天下,声震朝野,好像这三人不出,天下就没有办法安定一般。按照惯例,朝廷必须要用合适的高官重职招揽这三位“名士大才”,不想出血大甩卖都不行了。
注:1。这里的实缺指的是有实权的中、高阶官职,不是指实际视事执行的官员。请注意参考后章的清官、浊官说明。
正文 第五章 长水校尉
更新时间:2009…1…7 0:14:34 本章字数:5182
永和二年催春,正月,丙寅,大赦。己卯,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骠骑将军、录尚书事、都乡穆侯何充卒卒。二月,癸丑,以左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与会稽王昱同辅政。卫将军褚裒荐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三月,丙子,以和为尚书令,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引言摘述
义成郡沮中(沮水中游,今湖北远安、当阳一带)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忙碌,新上任的典农中郎将曾华等人终于把数万北地流民初步安置好了。
近几年流入荆襄地区的北地流民有近十万之巨,曾华会同地方官府,先将那些早先南下,已经在地方居住了三年左右的流民选出。这些人在地方官府的组织下已经历经了多次春耕、秋收,不想再动了。曾华会同当地官府正式将这些人划入当地户籍。如此去掉三万余人。
还有一些流民在荆襄地区或者临近的湘州、江州有亲友,准备去投靠依附,曾华就拿出桓温拨给他的一部分钱粮,让他们去投亲靠友,并附上一封有荆州刺史和典农中郎将两个大印的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按朝廷规章好生安置这些投亲靠友的流民。如此又去掉了一万余。
现在曾华的手下就剩下六万余人,青壮占有四万余人,老友妇孺有两万余人。曾华在统计人数户籍之后,共得六万四千八百九十六人,分两万九千五十二户(许多户只剩下青壮一、两人)。曾华将这些流民按户数来分,每百户分为一屯,共分两百九十屯。
每屯设左右司马,左司马主掌耕作、农务等日常事务的组织和管理,右司马主掌治安、纠纷以及后来增加的屯民军训等事务的处理。左右司马在每屯中选德高望重、处世行事颇得众人信服之人由曾华以典农中郎将之名委任。
曾华还选正直刚方之人二十六人,委为书记官,携数名属从,巡视各屯。每到一屯,挂牌告示,凡屯中有久缠不决之民事或对屯中事务不满或控诉左右司马不公者,都可以到书记官的临时办事处首告。书记官一有查实,或当场决断,或直接上禀典农中郎将以做公断。书记官也可以根据需要和请求审查先前书记官审断的案例,如有疑问也可重新审视,以便互相监督。
流民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机构确定下来以后,曾华就开始将六万流民归拢在桓温划出的竟陵郡沮中地区。这里虽然丘陵起伏,但土地还算肥沃。
曾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将各屯迁到沮中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修建越冬房屋。沮中背靠神农架山区,木材是不用愁的。
曾华组织万余青壮入神农架,伐得上万大木以及无数楠竹,沿沮水顺流放下。然后先选地势高的地方立屋基,用木材搭建房屋主架,再以楠竹开条编制成框,往里面夯掺杂鹅卵石的泥土以为墙。屋顶以树木为梁脊,树皮竹编披之。六万流民齐上阵,赶在入冬酷寒到来之前,终于将数千房屋修建完善,
寒冬之前,曾华已经将桓温调拨的粮食尽数分发各屯各户。为了抵御严寒,他早就吩咐每家每户在堂屋中挖坑以为火坑,再早早聚集柴木无数,可就中生火做食,又可围之取暖。
当严寒到来之时(湖北中西部不是很冷),曾华请荆州刺史令,从地方征集了医生百余人,分成十余队巡诊各屯。而他自己也率领部属,抚孤恤弱,问寒除饥。整整一个冬天,曾华、张寿、甘芮等人都在各屯巡视,用心看护着自己的每一个下属,在众多流民眼里,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大善人。
当然,有忠善之人,就有奸邪之辈。许多混进流民队伍中的无赖泼皮在生活稳定之后开始旧恶重发,重新偷盗欺善,甚至有些人勾结当地匪徒,公然洗劫流民。也有当地居民,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之下,聚集呼哨,袭击流民屯地,抢夺财物农具。还有就是居民和流民互相挑衅,发生械斗。
对付这些人,曾华就表现出他的另一面。对于流民中的败类,他毫不犹豫运用自己的生杀大权,将数百奸邪之徒高高地吊在冰雪之中的木杆上。对于当地匪徒,他则直接上书荆州刺史桓温,要求动用驻军,和自己的部曲一起围剿。所获匪徒,无论老幼首从,一律召集流民和当地居民,当众斩首。
对于当地居民袭击流民屯地,曾华就会同当地官府,缉拿首要分子,当众审理处置,该杀的坚决要求杀,不杀的也是重刑伺候。其铁血手腕,顿时镇慑了许多人,六万流民终于知道自己的首领不但有菩萨心肠,还有霹雳手段。而当地的官民对曾华就畏之如虎。
在处理流民、居民械斗中,曾华当众和当地官府一起把曲直是非一一断清,有流民不对的,曾华毫不客气地拉出来在众人面前杖脊惩处。
众人虽然知道曾华骨子里偏袒流民,但是做到这般公正了,大家也没有什么话说了。官府只好也把当地居民该杖的杖,该枷的枷了,该流放的就流了。
如此严冬数月过去了,曾华以前只是留下美名,现在他却实实在在成了六万流民的领袖了。
开春了,一年中很重要的春耕要开始了。由于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