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646部分

骁骑-第646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子诚或许还不知道这个张燕与子龙是同乡,彼此自幼一起长大,实乃总角之交。据说,张燕原名褚燕,自幼习武,身轻如燕,身手极为了得,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故被称之为“飞燕”。而他能够在黄巾贼众多头目之中脱颖而出,一统黑山各寨草寇,并被推举为大首领,可见其人颇有手段,堪称将才。对于这样有勇有谋之人,我李利历来不嫌多,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哪!
    何况,他手下握有数万战骑,山寨中还有数十万老幼妇孺;值此大争之世,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潜力巨大,前途无限。是以,就凭这些,给他拜将封侯并不为过。否则,如何安抚黑山部众,又如何能让他们为我所用啊?呵呵呵”
    “哦?”李挚愕然应声,若有所思道:“原来如此,末将倒是看走眼了,主公英明。不过,末将之前听主公和奉孝军师所言,似乎”
    不等李挚把话说完,李利抬手示意他不用再说下去,轻轻颔首道:“盟军之中隐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隐秘,这些原本都是张燕能够打探的,却因他瞻前顾后的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任何人做错了事,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张燕也不例外。所以,此次就是黑山军证明自身实力的绝好机会,若想得到自己从未得到的东西,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若是战事顺利,那便罢了;如若不顺,那这份损失便要落在黑山军身上,这便是他们要为自己之前的过失所必须承担的后果。”
    说完话后,李利摆手示意李挚不可多言,因为张燕已经整军完毕策马赶来了。
    “禀主公,黑山军一切准备妥当,听凭主公调遣!”
    “嗯,好,黑山军果然训练有素。”抬手示意张燕不用拘礼之余,李利颔首笑道。
    说罢话后,李利挥手示意李挚、张燕二人率部跟上,当即驾驭金猊兽王从黑山骑兵中间穿过,直奔左翼后阵而去。
    随着金猊兽王不急不慢的跨步前行,李利扭头看着张燕,边走边问道:“不知黑山军现有多少人马,步军又在何处?”
    张燕闻声答道:“主公容禀,末将手下有一万五千战骑,另外五千轻装骑兵则是河内张扬和江东孙策帐下的骑兵。昨天夜里,末将担心这五千骑兵临战哗变、不听号令,便将其领兵将领秘密除掉,今晨临时换上末将帐下部将领军。所幸时间紧迫,这些骑兵倒也没有借机滋事,只得听从末将的号令,是以主公不必担心他们会临阵倒戈。
    除了战骑,末将帐下还有将近五万步卒,就在前面不远处的中军后阵。与袁绍麾下的两个步军方阵组成中军后阵,整个后阵合计十二万步军。”
    “好,如此甚好。”李利微笑颔首。当即张燕下令道:“既然这样,本将军命你即刻带上亲兵前往步军方阵,而后率领五万步军直奔袁绍所在的位置包抄过去,务必赶在我军战骑冲破后阵之前困住袁绍,千万别让他跑了。另外,如果你们能够悄无声息地从冀州军中穿插过去,就不要急于厮杀。直到围困袁绍之后再动手也不迟;如被冀州军发现了,便无须顾忌,尽可放手厮杀。而我则将黑山骑兵和几千金猊卫暂时合为一军。亲率战骑从左翼后阵冲杀过去,紧随其后截杀袁绍。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斩杀袁绍或是将他生擒,此战便胜券在握了!”
    “这”张燕闻声色变,惊疑不定的看着李利。张着嘴巴迟疑半晌。却愣是说不出话来。
    眼见张燕神色有异,李利神情愕然,诧异道:“你这是?你有何疑虑不妨直言,不必吞吞吐吐的。”
    “没、没、没什么,末将遵命!”看到李利脸上的神色不像作伪,双眸清澈,神情坦然,张燕顿觉自己太多疑了。当即急忙应声,既而大手一挥。带着数百亲兵打马疾奔,直奔中军后阵中的黑山军阵营而去。
    “他似是有所察觉,刚刚似有抗命不遵之意?”张燕前脚刚走,李挚策马靠近李利,低声说道。
    李利微微颔首,轻声道:“他毕竟是统领十余万黑山军的大首领,久经沙场,深谙战事,是以对兵力部署极为敏感,反应速度很快。另外,纵然他刚才想到了其中原由,明白我让他领兵围堵袁绍的真正意图,却也不敢抗命不遵,照样还得领兵前去。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除了死心塌地的投效于我,别无选择。”
    李挚闻言错愕:“这是为何?张燕既然能临阵倒戈投靠主公,就难保他不会降而复叛,再次倒向诸侯盟军。倘若如此,我等岂不是白白失去一大助力?”
    “晚了。”李利轻轻摇头,沉声道:“自从张燕下令黑山骑兵不得与我军厮杀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一心一意的跟着我,一条道走到黑。要知道,临阵倒戈乃沙场征战之大忌,一旦事情败露,必然导致各路诸侯义愤填膺,继而群起而攻之,必将其除之而后快,死无葬僧地。”
    李挚闻言后神情茫然,疑惑不解道:“袁绍和各路诸侯又如何能够得知此事?就连末将时刻跟随主公身边,也是直到大战之时才听到主公提起此事,此前根本一无所知。”
    李利淡然一笑,伸手指着人山人海、喊杀声震天的战场,笑声道:“这是什么地方?数十万人马正面决战的主战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逃不过这数以万计的耳目。在这般众目睽睽之下,任何事情都无所遁形,必然落在有心人的眼睛里。”
    “更何况,从诸侯联盟成立的那一天开始,自袁绍以下的所有诸侯都时刻盯着我李利,以至于我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此次决战,我亲率大军出战,袁绍的视线必定是一直紧盯着我不放,无论我身在何处,他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因此,刚才张燕下马拜我为主的那一幕,自然也会第一时间传进袁绍的耳朵里。此时此刻,我敢断言,袁绍肯定知道了张燕临阵倒戈之事,并且恼羞成怒,恨不得立刻抓住张燕,食其肉寝其皮。”
    “啊!”李挚闻声大惊,急声道:“既然如此,主公为何还要命令张燕率领步军攻打袁绍本部人马呢,这岂不是自投罗网么?”
    李利神情肃然地低声道:“无它。我一直怀疑袁绍还有不为人知的手段没有使出来,也就是说他留有后手,真正的杀手锏始终藏而不漏。此番我就是要让张燕率军直接攻打他,把他逼上绝路,看他的杀手锏还能隐藏到什么时候!”
    

第759章 枭雄本色
    “啊!”
    李挚闻声大惊,急声道:“既然如此,主公为何还要命令张燕率领步军攻打袁绍本部人马呢,这岂不是自投罗网么?”
    “无它。我一直怀疑袁绍还有不为人知的手段没有使出来,也就是说他留有后手,真正的杀手锏始终藏而不漏。此番我就是要让张燕率军直接攻打他,把他逼上绝路,看他还能隐藏到什么时候!”
    说话间,李利脸上的神情不知何时变得凝重起来,双眸中流露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色。
    “正如子诚所说,此番张燕和他率领的五万黑山军的确是十分危险,或者说他们此去无异于自投罗网,其结果定然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然而,这并不是我李利冷酷无情、蓄意让他们前去送死,而是他们不去的话,我军还必须有人前去以身做饵,如此才能将袁绍隐藏已久的谋划彻底逼出来。
    否则,我军就将时刻面临未知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将眼前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甚至于葬送全军,直接导致此次决战的大败。如果不派黑山军前去试探,那我军战骑中又有哪支骑兵愿意去做这种危险莫测的尝试呢?是桓飞帐下的飞熊营,还是你手下的金猊卫?”
    “呃!这金猊卫和飞熊兵可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将士,岂可轻易舍弃?”李挚脸红脖子粗的犹豫好一会儿,终是硬着头皮矢口否决道。
    李利微微颔首,低声道:“是啊。金猊卫和飞熊营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自然不能以身试险。与之相比,青龙营、龙骧营和朔风营的将士也不遑多让。都是我亲手组建的战骑营,无论放弃谁,我都割舍不下。因此,两权相害取其轻,必须有所取舍。
    相比我军战骑而言,黑山军出身贼寇,兵器装备不好。又缺乏训练,在正面对战中战斗力有限;虽然不乏勇猛善战之士,却终究是良莠不齐。故而。只能让他们前去试探一番,并且不能提前告知他们实情,把佯攻当做强攻,要让他们全力以赴攻击袁绍所在的中军后阵。迫使袁绍不得不就范。从而露出马脚。惟有如此,我才能放心大胆地率领大军攻破袁绍中军,继而一举击溃盟军,夺得此战的最终胜利。”
    “原来如此,主公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啊!”李挚感同身受的轻叹道。
    李利轻轻摇头,叹息道:“这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情不得已之举。毫无疑问,我这么做必然有私心作祟。厚此薄彼,对黑山军将士极不公平。奈何我李利终归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很多时候都无法彻底放下个人情感,所作的决定难免有亲疏之别。除此之外,此举另有隐患,那便是容易让黑山军将领误以为我趁机排除异己,削弱黑山军的实力,从而彻底兼并他们。这是无法辩解的事情,我也不会给他们解释。故此,索性从一开始就不让他们知道真相,战后任何人不得提及此事,权当这是一个意外,仅此而已。”
    “末将知道该怎么做了,待战后便处理好一切,一定让所有知情人都能做到守口如瓶,不得泄露半句。”李挚恭声应道。
    “只是”李挚欲言又止的支吾一声,待看到李利神色如常后,低声问道:“主公何以如此笃定袁绍一定留有后手?毕竟,我军在盟军之中安插了很多细作,并且还有曹操和孙策两路诸侯向我们透漏盟军的所有军情;为何他们从未提起过此事?难道说这是袁绍独自筹谋的诡计,而其他各路诸侯尽皆毫不知情,甚至于对此浑然不察么?”
    “嗯,子诚此言不无道理。”李利颔首沉吟道:“我也考虑过这些因素,甚至怀疑是我自己太多疑了。但是,与曹操、孙策这样的盟友相比,我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眼睛。
    所谓盟友,不过是相互利用、互有所图的短期利益同盟而已,实际上连朋友都算不上。彼此间既有合作又互相提防,甚至是提防大于合作,猜忌超过信任。简而言之,就是谁也信不过谁,虚以委蛇、逢场作戏罢了,不可当真。是以,与其将自身安危交给这些受利益驱使的盟友,不如自己留心观察,细细推敲自己亲眼见到的任何一个细节。”
    话音稍顿,李利抬眼看了看远处黑暗夜空下的山林,沉声道:“事实上,自从接到袁绍遣使送来战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怀疑袁绍别有用心,必有所图。因为他将决战地点定在娄底原,这本身就十分蹊跷,颇为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函谷关外方圆百里之内只有娄底原相对空旷,适合骑兵作战,却对步军十分不利。而盟军恰恰是步军多而战骑少,在空旷的平原上作战,对盟军极为不利,而我西凉铁骑却能发挥出十成的战力,可谓是占尽上风。
    如此明显的地形劣势,想必袁绍不会不知道;毕竟他已是年过五旬之人,生平见识过的大战场面远在我等之上,堪称见多识广。既然如此,他何以明知地势对盟军不利,却还要反其道而行,偏偏将决战地点定在娄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