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问范文程等人要对策时,各人却是三缄其口,默不作声,这让一向沉着的多尔衮也不禁怒火中烧,厉声斥道:“废物,一群十足的废物,本王要尔等何用?”
范文程等人伏在地上。背上衣服都已汗湿,冷嗖嗖的。
好在多尔衮毕竟是一代枭雄,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坐回黄花梨椅子上,暗吁了一口气,又拿过茶水润了润嗓子,才说道:“都起来吧。”
听他口气有所缓和,范文程等人无不大松了一口气,齐声说道:“多谢王上宽宏大量!”
多尔衮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汉官弃官潜逃之事。若不能尽快想个万全之策,只怕不用秦军打来,大清的军政就瘫痪了,你们说吧,此事该怎么解决?”
问题还是这个问题,只不过问起来口气更缓和一些而已。
范文程几人你望我,我望你,眼中无不充满了无奈。
这个问题要是那么好解决,他们刚才就不会沉默以对。把多尔衮惹得大发雷霆了。
但也正如多尔衮所说,这个问题不解决,不用秦军打来,大清只怕就土崩瓦解了。
这一天一夜。范文程等人苦思冥想,几乎愁白了头,也没想出可行的破解之道。
眼看多尔衮还在追问,刚林只得硬着头皮出来说道:“王上。大清没有那么多满人可胜任各地的官职,这件事想解决确实困难,如今看来。也只有杀一儆百了。抓捕一些逃官,处以极刑,总能震慑住一些人。”
范文程出来说道:“王上,瓜尔佳大人之策,也算是治标良策,但若想治本,唯有前方取得一场大胜,恢复汉官对大清的信心,方才管用。”
在多尔衮看来,范文程的话确实点到了问题的关键,秦牧的《北伐檄》之所以引起汉官如此大的恐慌,主要是因为其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
在两国历次交战中,清军败多胜少,被打得节节败退,使得汉官对大清失去了信心,因此对秦牧《北伐檄》中的通牒才如此惊恐。
要想恢复汉官的信心,唯一的办法那只能用战场上的胜利,来证明大清实力尚存。
既然如此,多尔衮也就把心思转到迫在眉睫的大战上,他转而问道:“秦牧来势汹汹,我大清汉官又人心涣散,这仗怎么打,诸位有何良策?”
范文程答道:“王上,如今蒙轲在徐州号称拥兵50万,此数虽有夸大成份,但根据咱们所掌握的情报,淮南秦军总兵力少也接近20万,由此不难判断,秦军主攻的方向在东线。
而在襄阳以及四川,秦军同样有兵马在集结,这两路具体兵力虽然还不清楚有多少,但细算来下,如果其倾巢出动的话,同样可以各出10万大军;
反观我大清,何洛会在关中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勒克德浑在洛阳也只有3万,东线的豫亲王为5万,如此稀薄的兵力分散于山东至关中的漫长战线上,情况对我大清极为不利。
王上,如今我大清处于弱势,奴才以为,不能与秦军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该放弃的地方,就要舍于放弃,将敌人引至有利于我军的地形,再集中兵力,歼其一路。”
“范学士以为,什么地方可以放弃?集中兵力歼其哪一路?”多尔衮问道。
“王上,目前秦军的中路、西路兵马都尚未出动,情况未明,是以现在断言歼其哪一路还为时过早,不过我军兵力太过薄弱,必须放弃一路,否则处处防守,处处失守。”
多尔衮在军事方面,同样拥有精明的战略眼光,范文程说处处防守,处处失守这一点他是认同的;
大清目前唯一的优势是骑兵的机动能力,如果处处防守,不但兵力被摊得太薄,骑兵的机动力也难以发挥出来,他颔了颔首,表示让范文程继续往下说。
“王上,东线肯定不能放弃,否则秦军20万大军直逼我京城,中枢有失,则四肢瘫痪。再看中路,若放弃河洛,马永贞大军迅速进逼,重新掌控洛阳八关,与山西的姜瓖就成呼应之势,则我关中的何洛会就会被隔断,所以,放弃中线,等于同时放弃西线,也不可行。”
“那你的意思是放弃中关了?”
“王上,眼下只有如此,否则这数千里战线,臣以为实在难以守住,放弃关中,可集兵于河洛或淮北,方有可能重创秦军一路。”
瓜尔佳。刚林说道:“王上,范学士所言虽然有理,然放弃关中,同样不妙,一但秦军占领关中,便可象当年的李自成一样,纵掠三边,进攻山西,威胁宣大,进逼京城。”
范文程立即反驳道:“现在是夏季涨水期,放弃关中之后,我军只要派少量兵力驻守黄河渡口,秦军想进入山西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总的来说,放弃哪里都不好,但如果每个地方都不愿放弃,结果可能是哪里也保不住。
多尔衮拿出了过人的毅力,迅速决定道:“那就让这样吧,放弃关中,传令何洛会,把关中烧光抢光,不给秦军留下一粒粮食,一间房屋!”
多尔衮的声音冷得象地狱里透出的阴风,让人脊背生寒,心惊胆战。
内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犹豫地劝道:“王上,恕奴才斗胆说几句,关中民风剽悍,一直以来本就叛乱不休,何洛会兵力不多,要实施此策,只怕未必办得到,事情传开之后,反而有可能激起大清治下汉人的恐慌和同仇敌忾,进而纷纷揭竿而起。。。。。。。。”
“不烧不抢现在汉人就不揭竿而起了吗?”多尔衮冷冷地反问道。
冯铨吓得趴倒在地,连连叩道请罪。
事实确如多尔衮所说,随着秦国大军压境,满清治下不但汉官逃亡者甚众,而且各地的乱民又呈燎原之势,纷纷揭竿而起,情况对大清而言,已经坏得不能再坏了。
冯铨磕得额头都青了,倒让他磕出了一个主意来:“王上,奴才。。。。。。”
“有屁就放!”
“是是是,王上,奴才以为与其在关中费力实施此策,还不如诱东路秦军主力北上,然后来个水淹七军。”
多尔衮脑中亮光一闪,脱口问道:“你的意思是,把蒙轲的主力引过来,然后决堤黄河?”
“王上,正是。”
“好!”多尔衮目中光芒大盛,重拳击在桌上说道,“好计策,此举若是成功,足抵百万兵,好计策!”
ps:求月票啊!分类月票前六名有一千块资金,二十六号了,真希望能保住前六的位置,一千块对我这样的写手而言,足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月底这几天,是人家月票暴涨的时候,兄弟们也支持我一下吧,还有几天,助我保住前六,顿首再拜!
。(未完待续。。)
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开(求月票)
如今的黄河,并不是从山东入海,是从开封东面的仪封折道东南,流经考城、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注入洪泽湖,然后夺淮河下游河道出海。
五六月间,正是黄河水量比较丰沛的季节,如果在开封附近决堤,则下游的上百州县必定尽成泽国,无数百姓会因此变成浮尸漂烂。
而目前东路秦军的主力,正是集中在徐州一线,准备沿着黄河疾攻而上,这样大军的粮草可以通过水路运送,大大减轻后勤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但清军算准时机决堤,东路大军极可能全军覆没。
徐州城外,秦军连营十里,兵马如云,其势浩浩如海。
对多尔衮远在燕京议定的阴谋,秦军下上还一无所觉,前军大都督蒙轲的大帐里,汇聚了苏谨、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胡守亮、郭云龙、阎应元、秦祚明、秦佐明等大批将领,正在作出兵前最后的部署。
实际上,这次16万东路军,又细分为三路人马:
蒙轲10万主力从徐州北进;
以霍胜为首,李辰为副的三万大军从凤阳北上。
以李过为首,向连城为副将的三万大军从寿州北上;
蒙轲的主力,主要是寻求与多铎决战;李过与霍胜相互配合,主要负责扫荡淮北。
蒙轲穿着山纹铠甲,一脸坚毅之色,对帐下众将说道:“秦王御驾已至淮安,虽未下旨催促,但北伐已刻不容缓。这次准备虽然有些仓促,但清军同样是仓促应对,谁也不能以此推脱;
根据前方探报,多铎已将主力移至商丘城。显然,多铎已经料到我军要沿黄河推进,准备利用商丘坚城挫我大军锐气。首战胜败至关重要,会影响到整个北伐的士气,是以不战则已,战则必须取胜。”
众将齐齐道:“请大都督下令!”
“郝摇旗。”
“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一万大军为前锋,摧营拔寨,扫清大军北进之障碍,直逼商丘。”
“末将遵命。”
“苏谨。”
“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一万骑兵掩护大军左翼,随时准备支持前锋大军。”
“末将遵命。”
“其他人等。各自约束所辖兵马,凡有践踏庄稼,奸淫掳掠者,斩!现在,各自回营,明早四更做饭,五更出发,不得有误。”
“喏!”
各个将领快步走出中军大账,带着各自的亲兵飞驰而去。一时间,铁蹄铮争,风雷闷响,各营各寨开始紧张地准备着。
第二天一早。徐州城外金鼓齐鸣,万马齐啸,人声如潮,十万大军迅速起营拔寨。浩浩荡荡向商丘杀去。北伐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凤阳,霍胜、李辰所部三万人马。同日越过淮河,向北推进。
在寿州,李过、向连城、侯昌同样是三万大军,越过八公山,与霍胜所部互相响应,兵指亳州。
有明一代,淮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会”。
大秦攻取徐州之后,淮安不再受到清军直接威胁,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又迅速繁荣起来;
其中因淮安以东的沿海州县,是淮盐的产地,大秦已经在淮安重新设置了盐运使衙门。盐业生产首先得到了恢复,进一步带动了淮安的繁荣。
这一次秦牧御驾驻趾于淮安,也正是因为淮安的枢纽位置;
运河边的勺湖园,本是园林楼阁,风景如画的清雅之地,此刻已经被禁卫团团守住,禁止闲人靠近,园前则是兵马交驰,信使频至,一派繁忙。
内阁之中,除了路振飞留守金陵之外,司马安与李源都跟着到了淮安,另外六部的侍郎,都察院、大理寺、太仆寺等,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官员随驾。
可以说,大秦的中枢决策机构都暂时搬到淮安来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次北代,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按秦牧的要求,打下一个地方,就要迅速接手治理,安抚百姓,赈济难民,恢复秩序。
实际上就一个城市来说,战争主要是城墙、城门的争夺,战时对城市内部的破坏不大。对城市破坏最大的是战后的那种无序状态;
军队要集中精力对付敌人,而且军方多是些大老粗,不适合用于恢复秩序。那就需要文官迅速接手恢复秩序,避免战后出现长久的无序状态,导致地方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第一场战斗还未打响,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前院的大堂里,户部右侍郎杨超说道:“秦王,镇江尚有三万石军粮没法启运,粮船不够用,需要征用民间商船才行。”
秦牧问道:“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