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战918-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次迎面硬撼日军,让战士们成长了不少,流弹击中要害而牺牲的人数微乎其微,只有七人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受伤的一百多人救治及时,没有一个有生命危险,没有一个伤口被冻坏,在明天,他们将被送往老秃子山里的营地,用不上两周,就可以自由行动。
这些牺牲的战士没有让其他人有太多伤痛,虽然他们才领到一次大洋,但却可以获得五百大洋的抚恤。他们的家人如果建在,将会因此过上舒适的生活。也正因为伤残二百大洋,享受低保,牺牲是五百抚恤,家人同样享受低保的承诺,虽然大家还没有看到,但那些学生详细记录的个人档案,让这些东北军老兵和那些猎户有了敢打敢拼的心里准备,面对战友的牺牲,除了伤感,没有太多的杂念。
夜渐渐的深了,北风开始呼啸,雪粒在雪壳子上翻滚流动,一天最冷的时段降临了。
日军军营里,日军一个个紧靠着,眉毛和胡子上挂着白霜,静静的睡着。
站岗的哨兵一个个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龟缩在碉堡的角落里,等待换岗。
山林里,三支增援部队在山谷的背风处燃起熊熊的篝火,士兵围坐在火堆旁,打着盹。他们此时是称得上冰火两重天,前面被火焰烤的的热乎乎的,甚至发烫,后背却冻的冰凉,丝丝寒气顺着脊背传入体内,让他们无法入睡,时不时的调转身体,烤烤后背。
装甲车那里就悲催了,寒冷的车里就算着着火,也让人无法呆在里面,不得已,日军只好将车着着,离开坦克和装甲车,到背风的地方躲避严寒。
此时,所有的指挥官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大雪中行军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大雪中,他们现在的状态已经谈不上救援了,自己行进都相当的困难。到了下午,没有袭击了以后,队伍除了顺利的找了背风的山谷,找了足够的干柴外,一个个已经疲劳的快挪不动步了。
最麻烦的是大雪中跋涉,初期身上还有汗,随着体能降低,寒风透过有湿气的衣裤吹进身体,让他们更是浑身僵冷,手脚纷纷刺痒起来,冻疮,出现在大部分人的身上。
日本人哪里知道,在烟泡没有完全结束的这些天里,别说他们了,就算后世拥有现代化力量的雪中救援,那也是凶险异常,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救援的就会变成等待救援的。
一夜的北风呼啸,天渐渐的亮了,增援部队淌出的雪路已经不见。日军的军营里一丝动静也没有,营房门紧闭,没有人出来走动。
六点半了,一个被积雪堵住大半的房门费力的被推开,岩越恒一穿戴整齐的出现在门外。
他看到军营里如此安静,不由暴怒,大喝道:“卫兵!!”
随着他的喊声,他旁边几栋营房门被推开,一个个将官走出了房间。
岩越恒一看着只有几十个稀稀拉拉的人影,一股不详的感觉袭上心头。
他顾不上问话,这些人才出来,自然跟他一样,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疾步冲向前面不远的近卫营房,费力的拉开了房门。
房门一开,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呆呆的站在那里,看着屋里一动不动。
其他将官也意识到了出了问题,纷纷向附近的营房奔去,随之,跟疯了一般,开始忙营地乱转,寻找着还有呼吸的士兵。
可惜,他们看到的都是脸上挂满霜花,呼吸全无,静静熟睡的士兵,就没有见到一个还喷着哈气的影子。
营房里,那些士兵拥挤在一起,抱着枪,满脸的霜花,静静的一动不动。一个营房二三百的士兵,就这么在寒冷中睡去,永远无法醒来。
值岗的哨兵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缩在大衣底下,靠着角落,停止了呼吸,整个人跟雪雕一般,挂满了霜花。
恐惧,迅速蔓延到营地的每一个角落,在不断的寻找中,只找到了不到一百即将冻僵的士兵还有微弱的呼吸,但离死亡已经不远,他们的手脚就算醒来,估计也不见得是他们的了。
岩越恒一目光空洞,在几个佐官的搀扶下,回到了炭火还没熄灭的房间里,个死人一般,坐在了炕上,一声不吭。
“发电!拿起你们的武器!!”
一名少将惊恐中快速反应过来,大声呼喝发电求援。
一名佐官抱起电台亲自操作,滴滴的电文随之发出。
五分钟,十分钟三支救援队伍没有回应,似乎,已经无线电静默。
就在这时,砰的一声枪响打破了营地的寂静,紧接着砰砰的枪声随之响起。
“拿起你们的武器!!”
那名少将呼和着,抽出指挥刀,拎着手枪就冲出了营房。
他刚刚露面,砰的一声枪响,一发子弹准确的击中了他的眉心,让他一个倒仰,血花飞溅中,又回到了房里。
屋子里的几个佐官拎着枪刚要射击门外,咕噜噜声中,两个冒着烟的甜瓜手雷先后被扔进了屋子里,在他们大骇中,轰轰的炸向。
与此同时,各处营房门被拉开,一杆杆枪口进去一探,随之一枚手榴弹就扔了进去,浑然不管炸的是冻透的尸体。
一名大佐砰砰两枪打在关闭的房门上,紧接着一脚将门踹开,人也拎着指挥刀冲出了门外。
他脚还没站定,就看到一个白影向他扑来,紧接着胸口一凉,甚至疼痛的感觉都没有,他浑身的力量就被抽空。
他愕然的看到一杆长枪,和枪头上那个冒着热气的三棱刺刀离开了他的胸口,随之,一只大脚就踹中了他的身体,意识也随着这一脚,像玻璃一般彻底破碎。
董库冲进岩越恒一的营房,此时,岩越恒一被手榴弹的弹片带走了一只耳朵,但他还是坐在那里,任由鲜血流了半边脸,一动不动。其他几个佐官已经被手榴弹炸碎,没死的也被紧跟着董库的鄂伦春族近卫补枪,整个屋子里就剩下灵魂出窍的岩越恒一。
“中将。你就是岩越恒一了吧?”
董库将驳壳枪收起,看着岩越恒一的军衔问一句。
岩越恒一的眼珠晃动着,慢慢聚焦在一身白的董库身上,空洞的眼睛里浮现出生命的光彩,他喃喃的问道:“你是支那人?”
“我是中国人!”董库冷冷的看着行尸走肉一般的岩越恒一,又补充了一句,“黑龙江就没有苏俄小队,有的只是中国人的军队。”
“不可能!!软弱的支那怎么可能有你们这种武装!!”
岩越恒一在董库话音落下的当口噌就站起,指着董库,脸部扭曲狰狞中咆哮着。
“自大的傻b。”
董库没有再跟他废话,扭头一挥手,在扑哧的刺刀入体声音中,扭头走出了房间。
第147章强攻大和镇
宝清军营的战斗没有持续几分钟,先遣军的战士就毫发无损的拎着摘掉消音器和瞄准镜,折叠三棱刺刀打开的改装半自动,占领了整个军营。
“给刘苍浩发电,让他的骡马爬犁来拉弹药,将营地打扫干净,我们俩小时撤离这里!”
一个多小时后,半夜就从临时营地赶路的刘苍浩带着五百匹骡马,拉着马爬犁就出现在了宝清日军军营里。
当他看到成堆的枪支和子弹弹药的时候,吃惊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此时的心情。他在几公里之外的山坳里听到了枪声,但并不密集,这里拥有一个师团他是知道的,就这么没了?
他哪里知道,这是董库布局已久,专等烟囱再次被堵,避免温度因敞门窗而流失,日军必然会用没有燃尽的炭火取暖,一氧化碳加上寒冷,足以解决困乏的日军,除了昨天的一战,根本就没有拼命跟日本人厮杀。
而事实的确如此,日军在困乏寒冷的侵袭下,在饭后血液汇集到胃部而疲倦加剧,昏昏欲睡中,没人还关心屋子里人多,通风不畅,随之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进入昏迷睡眠当中,进而被夜间的寒冷冻死。
刘苍浩看到这个结果,大致了解了作战的过程,他已经明白了利用东北低温的有利条件,歼灭敌人的办法了。
当董库他们的最后一匹战马拖着马爬犁,拉着被分解的山炮离开军营时,军营里只剩下到处冻僵的尸体,一具具那么安详,那么平静。或许,他们有可能成为路过的狼群的食物,否则,只能等待开春再腐烂了。
在董库撤离宝清,并将那些居民用马爬犁带进山里,随着伤员进入深山营地,大和镇那里已经大军云集。
原来,在两个月里,狗蛋一直忙着训练鄂伦春族的猎手,赶制滑雪板。在大雪降临之前,莫日根跟族人骑着马,跑遍了大小兴安岭,将散落的部落和猎手全部集中到了雁窝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周围,包括逃到苏俄那边的鄂伦春族得知有足够武器的时候,纷纷云集,誓要给日军以痛击。
他们的人数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董库的预料,达到了三万多人,且还有猎手向雁窝岛汇聚。别说董库了,就连莫日根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族人赶来。
这些猎户只训练了滑雪和口令,枪的使用一个是没有足够的枪支,另一个是他们都会使用,也就暂时不用操心了,三八大盖他们还是可以轻松使用的。
狗蛋因他们的枪杂七杂八,且大多枪口老化,请示了董库之后,这才开启了大和镇的弹药埋藏。狗蛋带着莫日根族里的猎手在昨天就赶到了那处藏匿大和镇获得的武器弹药处,并取出了所有枪支和炮,只是毒气弹没动,剩余的全部被分到了随后赶来的鄂伦春族猎手手里。
可惜,洞里埋藏的枪支足有上万条,也没有让猎户一家一条新枪。
两公里外的大和镇军营里,一个一千五百人的联队驻扎在这里。他们,将伐的树木卡成碉堡炮楼后,在严寒中用水在外层泼了半米厚的坚冰。这样的堡垒,就算迫击炮也不是一炮两炮能够轰开的,不说固若金汤,起码光秃秃的三公里范围内是不太容易靠近军营了。
狗蛋在武器都分发完,十门山炮和洞里的炮弹被一名队员带着鄂伦春族猎手护送马队向董库给的地点进发后,他跟莫日根商议了下,带领着大军就包围了大和镇的军营。
人数悬殊,狗蛋也没有下令盲目攻击。在合围完成后,他们几百人顺着雪下一路抠到军营附近,随着一枚枚的手榴弹扔进那些碉堡,鄂伦春族的猎手呼喝着,在雪壳子上奔向孤零零的军营。
突起的袭击让日军慌乱了十几秒,快速反应过来后,在失去最外围屏障中,用内圈构筑的阵地发动了反击。
霎时间,砰砰的枪声响彻了荒野,一个个猎手扑倒在雪壳子上。
日军的反应在狗蛋的预料之中,他们在枪声一起的时候,纷纷从雪下钻出,只几秒的时间就冲进了营地,狂吼着,跟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冲进营地,狗蛋一个突刺,将一名日军刺倒,随之轮动枪托将刺向同伴的日军砸了个趔趄,顺势一调枪口,一刺刀刺中另一个日军的脖子。
日军的武士道精神让他们拼刺刀的水平相当的高,鄂伦春族猎手们也同样彪悍,两股洪流撞击的一瞬间,鲜血喷溅中,战斗立时白热化。到处是怒吼嘶叫,到处是凄惨的哀嚎,此时的语言已经不重要,两股洪流都爆发出惊天的能量,挥舞着刺刀,挥舞着猎刀,拼命的厮杀。
一个个身影倒下,一个个脑袋在雪地上咕噜。
短短半分钟不到,地上就一地的尸体和伤者。
周围的大部队有了这短短的半分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