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第19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华盛顿,被炸成了废墟的城市被美国人遗弃了,所以占领华盛顿的军事意义并不大,同时这也不符合中国政府的要求,所以杨怀光就只能让部队向南转向,先把华盛顿凉在一边,去收拾别的地方的美军了!
部队向西转向之后,就已经与第6集团军群形成了对进的局势。当时,第6集团军群在发动进攻的时候虽然打得很猛,而且推进的速度很快,但是到了后期第6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慢了下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前期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部队精力,而且没有考虑到后期战斗对弹药物资的要求更高,所以没有做好长远打算,这只能说明,第6集团军群的指挥官的实战经验还太少了,对战场上的问题考虑得不是很周全,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第6集团军群在进攻的方式上也有一些问题,原本他们的兵力是最充足的,就算是把13军分给了第2集团军群,但是当时他们也有8个军,至少25万的作战部队,而这比另外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都多出了不少,如果他们能够选择一个正确的进攻方法的话,那么在弹药物资上的欠缺其实可以通过兵力来弥补的。但是,第6集团军群在制订进攻计划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兵力多,而且他们所在的战场相对来说较为狭小,所以他们的进攻正面很宽,这就让他们无法在美军防线上进行突破,而是在压缩美军的防区,只能一点点的吃掉美军,而最后必然导致美军防御密度增大,进攻难度也就随之增大!
反正,当时第6集团军群虽然有实力在南线打一次漂亮仗出来,但是在采取的进攻方式上出了问题之后,他们这边反而不被人看好了。而现在,杨怀光指挥的部队开始向西突击之后,就如同一把尖刀从美军的背后插了进去一样,而第6集团军群则成为了下面的砧板,毫无疑问的,杨怀光又把这边的战况给利用了起来!
如果再有人说杨怀光的头脑不够用的话,那么就大错他错了,他之前只是太骄傲了,所以被王进龙给摆了一道,但是当他冷静下来,并且总结了自己部队的特点,了解了战场上的情况之后,毫无疑问的,他在北面与南面的两条进攻线路上选择的战术都是最恰当的,而且都非常有效的利用起了其他一条线路的进攻行动,把所有人都认为难度最大的中间进攻线路给盘活了!从这一点上就完全看得出来,杨怀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官。这次,他没有得到魏明涛的任何指点,完全是由他自己单独指挥部队进攻的,而这也让很多人肯定,杨怀光是唯一得到了魏明涛真传的将军,如果在同样的战场上,由魏明涛来指挥部队进攻作战的话,他也会毫无疑问的采取同样的战术安排!
在俄罗斯战场上,魏明涛率领第3集团军群,在第2集团军群与第6集团军群之间进攻,而且他的进攻速度是最快的,当时魏明涛就非常巧妙的利用了两翼部队给他创造的战场环境!而这次,杨怀光也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将军,特别是陆军将领,在当上了集团军群司令,晋升为上将之后就很难以取得突破了,要想再上一层楼的话,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战术思想,战术特点!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在军长的位置上,可以听从上级的指挥,对其独立指挥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只要坐上了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没有特点,不要说继续向上爬,恐怕连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都坐不稳!所以说,集团军群司令这个位置本来就是用来培养军队领袖人物的,而杨怀光在这场战役中发生的蜕变,也为他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恐怕,今后再也没有人会认为杨怀光只是那种会在魏明涛的指挥下打仗的人了。即使没有魏明涛的指挥,他也可以在战场上打得相当的漂亮,其能力不但能够胜任集团军群司令官,而且要继续向上提升也不是问题!
当然,杨怀光当时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而促使他决定分兵的理由还有一个,即他本人也是从54军军长位置上提拔起来的。虽然,这是魏明涛的决定,当时第2集团军群内的军长们都不敢反对。
但是,现在杨怀光手下的军长基本上都是与他同一时期加入军队的,而且在战场上立的战功不比他少多少。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杨怀光在部队里的威信不够,以往可以依靠魏明涛的支持,而现在魏明涛明显要摆脱他这个影子集团军群司令的身份了,那就得依靠他杨怀光自己的能力来带部队!所以,他更需要得到下面那些与他同辈的军长的支持,而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让大家都尝到甜头,让军长们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不是他一个人占了所有的功劳,而分兵前进就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等于将战场上的功劳分给了这些军长,而他杨怀光不参于进去了!
当然,当时战场上的局势也决定了这一点,第2集团军群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正在哥伦布市集结,随时有可能南下参与他们这边的战斗。而他们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进攻的话,那么要扫荡战区内的残余美军至少还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第2集团军群肯定会南下,即使魏明涛此时站在杨怀光一边,也不可能闲这一支主力部队两个月不用,而让另外的两支部队累得半死吧?所以,杨怀光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加快进攻速度,尽快肃清自己战区内的美军,不给第2集团军群留下插手的机会,这也只有分兵才能够做到,因为当所有的部队集中在一起的时候,自然会浪费力量,达不到快速战胜敌人的目的!
杨怀光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至少魏明涛就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毕竟当时在第3集团军群的战区范围之内还有近200万美军没有投降,如果把部队分散开来的话,那就会导致每支进攻路线上的兵力都非常紧张,很容易在与美军的大规模战斗中出现重大损失与伤亡!但是,魏明涛没有去干预杨怀光的行动,毕竟指挥作战的是杨怀光,而不是他,当然,杨怀 在 面的表现也让魏明涛比较放心,即使是实验,也要先看看结果吧!
第二十八章 三箭齐发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三箭齐发
第3集团军群分兵之后,魏明涛就非常关注他们这边的行动,当然,他并没有去干预前线的战斗,他只是想知道,杨怀光这一招到底灵不灵!而且,这也是证明杨怀光能力的机会,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就要看他这一战术安排到底能不能收到效果了。当然,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这也是证明杨怀光对第:集团军群到底有多了解,只有了解自己部队的人才能够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而不久之后,魏明涛的疑虑就被打消了,他自己都决定,早就应该放手让杨怀光这些年轻的将领去展现他们的才能了!
54军负责北面进攻,他们的任务是扫荡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地区内的美军,最后一直要推进到阿肯色州的小石城,整条进攻路线长度为2100公里,而美军在这一范围内部署的军队多达50万左右,其总兵力是54军的20倍!但是,这些美军基本上分散部署的,很多大城市的防御部队数量都不多,所以54军可以分批的消灭掉这些美国军队!而当时,美军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激动能力,只要他们一离开城市就会受到中国空军以及40军,42军的打击。这样,54军的每一次战斗难度都不是很大。只是在纳什维尔遭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但是在40军赶来支援之后,这里的美军也很快就宣布投降了。而美国总统与政府高官则早一步坐飞机逃到了南面的巴吞鲁日,随后就飞到了塔拉哈西去,显然,美国总统也快要被逼到绝境了!
54军在他们的进攻方向上一共消耗了41天的时间,第一个到达了小石城,而在这41天之中,他们大大小小与美军打了37仗,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规模战斗,美军在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之后就宣布投降了。而他们总共歼灭美军51万,其中俘虏的官兵就达到了42万!大部分美军都投降了,这也给54军带来了新的麻烦,当时配属给他们的二线部队根本就来不及收容这么多的战俘!无奈之下,很多战俘都只能暂时留在战场上由很少的部队看管。比如在查塔努加,一个排的士兵就看押着至少一个师的美军俘虏!这显然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因为当时战场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如果这些战俘暴动的话,那么产生的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还好,这些战俘都没有想过要暴动,大概当战俘也让他们彻底的摆脱了战争吧!而且魏明涛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调动运输机将这些战俘都运到了后方的战俘营去,他可不想做冒险的事情!
38军负责中路进攻,他们的任务是在54军有39军之间制造出一道隔离带来,虽然整个进攻战场不是很宽,而且有难度的 方只有孟菲斯城,而且他们的进攻线路只有1800公里左右,是三条进攻线路中最短的,但是这条线路上的战斗难度却并不小!特别是在孟菲斯的战斗,这绝对是对38军的一大考验!
当时,美军在孟菲斯至少还有近40万的防御部队,这里是他们在附近地区最后一个还有实力的防御城市了!同样的,孟菲斯也关系着北面数十万美军的安危,如果丢掉了孟菲斯的话,那么北面的所有美军都将失去逃生的通道,结果可想而知!至少,在54军完成了扫荡任务之前,28军在孟菲斯要遭到非常顽强的抵抗,虽然这种抵抗多半是绝望的,但是绝望的部队更为让对手头痛!
一落上,38军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杀到了孟菲斯城下,他们虽然也消灭了几万美军,但是自己的消耗与损失都不大,当孟菲斯的战斗打响之后,38军的官兵才醒悟了过来,美军已经全部集中到这里来了!以38军不到3万人的部队要攻占一座有近40万美军把守的,而且还有完善的防御设施的大城市,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当时40军在北面支援54军作战,而42军则在南面协助39军行动,38军是得不到地面部队支援的,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远程炮兵与空军了!
杨怀光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时他手上的远程炮兵与空军都投入到了这个方向上来,全力支持38军行动。孟菲斯的战斗是美国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城市战,也是相对来讲最为惨烈的城市战之一。一个战术航空队的空军攻击机部队连续对孟菲斯轰炸了半个月,而远程炮兵也从来没有停止向孟菲斯进行炮击!在半个月之内,这些火力打击部队就消耗掉了近10万吨弹药!如果按照当时美军的防区面积来计算的话,平均每平方公里之内落下的炸弹与炮弹就有近50吨!
这么猛烈的炮击与轰炸并没有摧毁美军的意志与士气,当时他们虽然绝望了,但是只要北面的美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他们就不能放弃抵抗,虽然在中国军队的远程打击之下,他们毫无还手之力,而部队拉出城去与38军打的话,他们更没有一点胜利的希望,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孟菲斯,没有逃跑,没有投降,一直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中坚持着,守着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
可以说,38军在孟菲斯的战斗与54军在北面的战斗有很大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