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

第10部分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第10部分

小说: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8 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记录这一中共党史中最具权威的材料记载,毛泽东力求避免内战,争取全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观点和倾向是十分明确的。毛泽东在这次重要会议上说:现在情况是抗日战争的阶段已结束,进入和平建设阶段。民族的要求由于日本的失败,基本上已完成;这样民主民生的要求就突出了。我们现在新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我们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大体上要走这样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会议认为随着和平建设阶段的到来,应当力争一个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建设时期,即使是暂时的和平,也应当积极争取。会议认为,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但是眼下由于各种政治力量的牵制,他还不可能很快定下打全面内战的决心,因此和平是可能的,而且共产党及其军队也需要和平,为此,提出和平、民主、团结这个新的三大口号。会议还认为,目前对国民党的批评,今后几个月要逐渐缓和下来。将来采取的原则是“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以斗争达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现在需要与蒋介石面对面,举行直接谈判,不能拖了。并要尽快发表和平、民主、团结的宣言和纲领。
  会议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毛泽东究竟去不去重庆的问题。
  周恩来说:“谈判求得妥协,须双方让步。中央决定我出去,我个人想是一个侦察战。我们是诚意要求和平,当然要争取主动,迫蒋妥协。也可能边谈边打,或者打打停停。大家关心的是毛亲自出去的问题。这个今天还不能十分肯定,因为总要谈得拢才能出去。今天也不能作不出去的决定,看我出去谈判如何再决定。蒋的阴谋也必须考虑。”周恩来的意见实际上还是不愿让毛泽东去冒险。
  朱德发言说:“和平对中国人民是有利的,这次去谈判是必要的,蒋介石可能作些让步。毛主席去谈判是有利的。有无危险?看来比过去保险得多了。我们要保持军队,要保住人民已得到的胜利果实。东三省我们一定要去,要派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也要派干部到国民党的大后方去工作。还要准备把打仗作为重要的任务。”
  毛泽东建议:“恩来同志马上就去谈判,谈两天就回来,我和赫尔利就去。这回不能拖,应该去,而且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会上,陈云、张闻天、彭真、彭德怀等先后发了言。与会人员的多数意见是:周恩来先去重庆,毛泽东随后再去。
  毛泽东考虑到争取和平的重大意义,并打算亲自去会会“委员长”做做工作。一他认为,“中国的局面,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有相当长的时期。我们正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加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谈判应该去,不能拖,而且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在这次会议结束前,毛泽东再次发言。他说,今天的方针是七大定下来的,七大的方针就是反对内战。当前内战的危险是存在的,但国民党有很大困难,至少今年不会有大内战,故和平是可能的。“我们要准备有所让步以取得合法地位,利用国会讲坛去进攻。我们很需要这样一个时期来教育全国人民,来锻炼我们自己。如果谈判不成,国民党进攻我们,是否打?应该打。条件是打胜仗。我是否去重庆?还是出去。出去的时机由政治局、书记处决定。先派思来同志出去。我出去,决定少奇同志代理我的职务,书记处另推陈云、彭真同志为候补书记,以便我和恩来同志出去后,书记处还有五人开会。”
  会议最后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随后毛泽东再去。毛泽东赴渝期间,刘少奇代理其主席职务,并增选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会议还决定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
  8 月24日,毛泽东发出致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电文指出:特急重庆蒋介石先生勋鉴: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1945年8 月24日从毛泽东以上往来电报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就在这短短的几日之内,中共中央对与国民党举行最高级别会谈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这就是从准备观察一时到考虑毛泽东亲赴重庆。但是从毛泽东的第三封复电看,毛泽东虽然已答应赴渝,但仍计划安排周恩来先行,至于他本人何时成行,还要再看一看后才能决定。
  然而,中共中央关于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一同赴渝的决定,在24日这一天并未形成。
  25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成员与由重庆回来的中共中央驻重庆的代表王若飞一起,连夜研究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问题。经反复权衡,认为目前重庆方面形势是人心思定,蒋介石虽然每时每刻都梦想吃掉中共,但目前尚不敢明目张胆地大打出手,去重庆谈判,争取一段时间和平,对我们的发展有利。中央政治局最终决定同意毛泽东去重庆。并于同日发表了《对时局的宣言》,表明了中共的基本立场。
  就在8 月25日这一天,中共中央还收到了美军中国战区司令官魏德迈的来电,还是有关邀请毛泽东赴渝和谈之事。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制定的方针,毛泽东利用魏德迈的这封电报,施展了一点小谋略,于同日复电魏德迈说:鄙人承蒋委员长三电相邀,赫尔利大使两次表示愿望来延,此种诚意,极为心感。兹特奉达,欢迎赫尔利大使来延面叙,鄙人及周恩来将军可以偕赫尔利大使同机飞渝,往应蒋委员长之约,以期早日协商一切大计。
  毛泽东1945年8 月25日魏德迈接到毛泽东的复电后,赫尔利便立即将毛泽东致魏德迈的电报向蒋介石作了通报。
  蒋介石无法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内部决策经过,但毛泽东居然能够答应亲赴重庆则使他吃惊不小。他原先估计毛泽东不会亲来重庆,企图借此捞一些政治资本,不料毛泽东出乎意料地准备来了,弄假成真,只得假戏真做,潦草派人作紧急布置。此后的8 月26日,蒋介石只得硬着头皮第四次致电毛泽东,表态指出:“顷闻先生可偕同周恩来先生同时来渝。至为欣慰。兹派张部长文白同赫尔利将军明日乘专机来延速驾,特电先闻。”
  经过精心考虑,彼得蒋氏信任的、又与中共有较好关系的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为代表,偕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飞往延安,以迎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来渝。
  张治中,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县人。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先后在滇军、桂军和川军中任职。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兼学兵团团长。192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军长兼师长、东征军第10路军总指挥、第9 集团军总司令。参加过1932年和1937年两次淞沪抗战。后调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书记长。曾于1942年和1944年两次代表国民党参加国共谈判,素有“和平将军”美誉,是国民党内著名的主和派,其一贯主张政治解决党派争端。至于赫尔利这位美国大使又为何要亲自飞往延安,也是有原因的。赫氏此人此行主要是想以此来表示美国官方对中国和平和统一的关注程度,是为了促使毛泽东尽快赴重庆,同时也是消除中共对毛本人安全的担忧。
  8 月26日,当毛泽东准备赴渝与蒋介石谈判的消息被一些解放区部队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得知后,尤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地区的中共党政军负责人便纷纷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来了“十万火急!”的电报。在这些电报中指出:“蒋介石一面积极备战,一面又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这里面一定有个大阴谋!”
  “请毛主席不要去重庆,顶多周副主席去就行了”
  “周副主席现在也不能去,中央任何领导同志都不能去”
  看完这些电报后,周恩来还告知毛泽东,不仅党的高级干部对赴渝和谈感到担心,就连延安人民的心也像系了一块巨石一般,感到万分的沉重。许多群众还聚集在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住宅前,请求毛泽东不要去重庆。有人甚至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毛主席不能去。要谈判,请蒋介石到延安来,咱们保证和西安事变一样,让蒋介石有来有去。还有一些人激动地说,“蒋介石最不讲信义,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他却高喊和平,电邀主席谈判,更是心怀叵测,而主席你竟然不曾三思,贸然前去,莫非是要学宋江的样子,接受朝廷的招安不成。”
  听到这段议论后,毛泽东说,我们赴渝与宋江不同。宋江本来就是朝廷的小官吏,只是在官场中混不下去才造反的,后来朝廷又许了他大官做,宋江受招安就不足为怪了。而我们共产党人则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而出卖广大的人民群众。
  当听到周恩来提起一位从井冈山开始就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的老同志说,江西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八年抗战,毛泽东总是和我们在一起。现在,却要去重庆和国民党谈判,万一有个闪失,给党的事业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的反映后,毛泽东神情立刻严峻起来,他指出:“如此看来,我们有必要向延安和解放区的广大军民,分析一下日本投降以后两个星期内中国形势的发展,说明一下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谈判的方针,以及在谈判中准备作出的某些让步,连同对谈判结果的两种可能情况和对策。总而言之,我们既要告诉广大军民没有必要为我们的安全担心,也要告诉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和斗争。”
  这一天,中共中央再次举行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报告了25日整夜讨论的意见,并且宣布了自己准备亲赴重庆谈判的决心。毛泽东说:“可以去,必须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的主动权”。他还说:“由于我们有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涉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至于去重庆谈判会不会形成“城下之盟”的局势?毛泽东也有充分的考虑,他说:“签字之手在我。自然必须作一定的让步,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妥协。”他还设想了可以作出让步的限度,即:第一步是广东至河南;第二步是江南;第三步是江北;但是“陇海路以北迄外蒙古一定要我们占优势。”如果这样还不行,“那么城下就不盟,准备坐班房。我们党的历史上除何鸣危险外,还没有随便缴枪的事,所以决不怕。”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们最后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并于当天向党内正式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向全党通报,以统一全党对国共重庆谈判的认识。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