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永兴出缅入滇时便定下了以安南为基,进取广西的策略,甫遇郑氏相助,便让他们派人打探安南的消息。郑氏贩茶主要是面对中国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诸国,对安南的形势本就有所了解。再有朱永兴的要求,现在已经派人以行商名义在安南立了脚,不断传回消息。
可随着有关安南方面材料的不断整理和研究,朱永兴对起初的策略越来越产生了怀疑。当然,朱永兴对安南当时的历史并不是很深入的了解,或许是急着要猛山克族投效,或许也有那么些印象。反正在仔细研究了汇集来的资料后,朱永兴发觉当时的决策不够严谨,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失误。
从安南历史上看,莫朝于一五九二年被黎朝所灭后,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莫氏宗室又聚结于北部高平建立统治,并且不断进行复国斗争。并不是黎朝真的没有灭亡高平莫氏的实力,只是高平莫氏政权的成立是由明朝政权促成的,黎朝投鼠忌器。而“不拒黎;亦不拒莫”,是明朝当时对安南的政策,目的是使之互相牵制,可以说是很高明的手段。
一六二五年,莫氏趁后黎政权中黎氏与郑氏矛盾尖锐,冲突不断的机会,率兵南下,直抵嘉林。但随后被后黎军队击败,并且失去了根据地高平。莫氏逃入中国,在明朝的斡旋下,向后黎呈降表,后黎准其回高平,封其为太尉通国公;并向后黎朝廷进贡。至此,莫氏势力日益衰弱,基本不再有夺回政权之实力。
也就是说,朱永兴的判断是对的,高平莫氏已经非常势弱,不可能抵挡住明军的攻击。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三国演义》中孙刘联盟,共抗曹军,可谓是弱弱联合。可明军击败高平莫氏自然是不会费太大的力气,但随之要面对的敌人呢,却是比莫氏强大得多的郑氏。
那再说说安南的郑阮两氏,以及偏处南方的占城小国,便能对安南的乱局有一个通透的认识。
黎朝中兴,灭亡莫朝,在这个过程中,黎朝的阮淦和郑松两员大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功告成之际,也是图穷匕现、内讧争权之时。郑松的儿子郑检为了独揽大权,毒杀了阮淦,并且把他的儿子阮潢派驻到贫困落后而又动荡不安的顺化。
顺化是安南的南陲,与好战的占城国接壤。郑检借刀杀人的意图显而易见,但阮潢却是命硬,竟奇迹般的使这一地区恢复了稳定。于是,当郑氏打算消灭在北方的莫氏残军的时候,南方的阮氏已经开始处心积虑建立自己的政权来与郑氏相抗衡。
阮潢从被派到顺化的那天起,早就有了这种理想。他筑城建垒,在广南储有武器和粮饷,准备与郑氏作战。但是这种行为也被郑氏觉察,遂借着攻打莫朝首都升龙城的借口,命令阮潢出兵配合。破敌成功后,郑氏飞扬跋扈,独揽朝廷大权,还特地把阮潢留在北部,不许他再到南方去。阮潢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在一六零零年找到机会逃出升龙,回到顺化城。这样,在莫朝未灭的情况下,越南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南北朝格局。
从此以后的半个世纪里,阮郑双方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少则三年两载,多的一次竟打了八年。而就在去年,郑阮两氏刚刚结束了一场持续三年的战争。虽然在实力上阮氏弱于郑氏,在历次战争仅能防守而已,但郑氏也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双方打得筋疲力尽,只好以灵江为界,长期对峙。
尽管阮氏在与郑氏的对抗中居于劣势,但南方的占城国已经衰落,远不是曾经那个好战强大的国家。所以,郑氏欺负阮氏,阮氏就欺负占城。通过不断的蚕食侵略,阮氏的疆界不断向南拓展,也通过这种欺软怕硬,在逐步地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样一看,安南,不,应该是中南半岛的局势比三国还要热闹,四个政权,可以玩四棋了。如果再加上明军,五家可就不知道玩啥好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扶弱击强(求收藏)
攻伐莫氏,然后就要再和郑氏作战,这是两个对手。打击郑氏呢,莫氏不仅不会帮忙,估计还要欢欣鼓舞,大力帮助。这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朱永兴用脚也能算得清楚。
再联想到宋朝联金灭辽,致有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来又联蒙抗金,连半壁江山也在崖山凋零灰飞。历史的教训哪,要么一个两个全灭掉,要么就联弱击强,借力打力。
那么,明军有没有横扫郑莫两氏,独占安南北部的实力呢?如果指挥巧妙,敌人又够蠢的话,当然是有这种可能。但鲸吞也是一个历史的教训,吃得太多,不好消化,就必然要把兵力都用在稳定地方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说,又哪还能抽调出兵将支援元江那嵩的抗清起义?
那么,联合莫氏抗郑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从目前掌握的资料,以及他的记忆来判断,朱永兴认为是完全值得一试的。
安南郑氏和莫氏在面对中国王朝的时候,采取的都是实用主义。前附明,后附清,都没有什么基本的政治理念,只为其统治得以延续而已。而相比于郑氏的翻脸无情,眼见南明已败亡在即,便攻击逃入安南的明军残兵,彻底倒向清廷。莫氏则要更圆滑一些,虽然也向清朝表示投诚,但与南明政权仍有联系,并且收留了南明德阳王、武英殿大学士兼礼、兵二部尚书郭之奇等人居于高平。
这样看来,明军与莫氏结成同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而莫氏虽然无力与郑氏抗衡,但毕竟在高平、太原、七溪、谅山等地长期盘踞过,还有些拥戴者,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如果能与莫氏联合,不仅可以得到物资上的补给,或许还可以不战而取得进攻广西的基地。如果能在元江之战中击败吴三桂,或者可以考虑灭掉郑氏,通过扶持后黎政权或莫氏政权而直接获得出海口。
朱永兴的目光在地图上移动,虽然这份旅游地图并没有包括全部的越南,但他看得清楚。从云南境内的元江,流入越南改称的红河,在安南北部横穿而过,流经升龙府(河内),分支注入北部湾,其中就有——海防。好港口啊,朱永兴眼睛都瞪圆了,口水差点流出来。
别激动,别兴奋,只是一个设想,但还是一个有可能实现的思路。朱永兴抹了下嘴巴,觉得自己过于天马行空了,应该找几个人好好探讨一下。他定了定神,掀开车帘,对外面的亲卫吩咐道:“宿营后请汝阳王、叙国公等将领,还有长史易成,来吾营帐,有军机要事相商。”
岐山侯王会、公安伯李如碧、杨武伯寥鱼、总兵史文、邓望功东阁大学士张佐宸、户部尚书龚彝、兵部尚书孙顺、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都给事中胡显在朱永兴指挥明军进行腾冲大战的时间里,依然有很多的南明武将文臣对前途悲观失望,纷纷向清朝投降。
昆明的满洲将领弹冠相庆,自认为大局已定,不日即可班师回京,纵情享受;吴三桂也觉得形势大好,不仅援剿四镇的兵将现在已经可由降兵降将凑齐,等再击败腾冲的伪宗室,必然引来明军的降者如潮,他的忠勇四营也可以建立起来了。
但永昌的告急文书被飞马送到,犹如一盆冷水泼头,一下子浇灭了无数人的美梦,打乱了全部的后续计划。
线国安被斩杀,所率汉军全军覆没;张勇狼狈逃回,现病重卧床,甘陕绿营折损大半。这样的惨败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到底是怎么搞的?已经残破的明军怎么会有如此的战力,到底还有多少伪明军队流窜在外、没有剿灭?
满洲兵将很郁闷,也很愤怒,眼看着班师享受泡了汤,不知又得在这瘴疠潮湿之地呆上多久。吴三桂也震惊慌乱,急思对策。
再举兵攻打?对于满洲兵将的要求,吴三桂并不赞同。正逢雨季,道路泥泞难行,就地补给行不通,那运输的压力就实在是太大了。还有张勇等人在文书中的凄惨描述,边外之地的雨季简直如地狱般可怕。瘴疠、蚊虫、毒蛇、蚂蝗皆是可夺人性命、杀人于无形的厉害之物,无处不在,且防不胜防。
反正,张勇和甘陕绿营的将领就是一个意思,雨季再攻腾冲,绝不可行。
你们呆在昆明舒服,却让我带人去受罪拼命?吴三桂当然不满,更不想把自己刚刚组建的部队扔进活地狱里去。当然,不攻并不意味着不守。经此一败,永昌、大理、姚安的防守兵力便显得单薄,必须增派兵力,稳固占领这些滇省要地。
“云南初定,凋敝不堪,且土司降卒观望,不可谋迫,须先安内,乃可剿外。伪明残军窜于边外,山川皆极险远,兼瘴气为害,霜降后方消。又雨季连绵,道路泥泞难行,大军若动,粮草辎重难以运输。臣审度时势,杖量轻重,谓宜暂停进兵。俾云南残黎稍藉秋收以延残喘,数万大兵,又得养锐蓄威。居中制外,俾伪明残军不能窥动静以潜逃,土司不能伺衅以狂逞。则饥饱劳逸,胜算皆在于我。是时当调拔将兵,责成防御,待秋后霜降而进剿,庶为一劳永逸、固内剿外之长计”
吴三桂不想现在大举用兵,就得找到合适的理由,而且还要借机扩充兵力,并向清廷试探着索要更大的权力。把腾冲的兵败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吴三桂可谓是老奸巨滑,谋略深远。
援剿四镇就不用说了,要加强云南各地方的防卫,吴三桂又向清廷要求增设“忠勇四营”,并且拟定了各营的军官人选。除此之外,他还要求调拔选拔文职人员,出任云南从省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实际上,吴三桂是得陇望蜀,意图操纵云南军政官员的任免权,从而为他由留驻云南向世镇云南这个目标铺平道路。
第一百二十九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求收藏)
历史的进程从自己出缅入滇的时候就应该改变了,但朱永兴没有想到,腾冲大胜竟会让吴三桂从中间接得利。原本要等到入缅擒杀永历后,吴三桂才晋封为亲王,后来,清廷又把贵州交由他全权管理,使吴三桂有了封藩、裂土分封的意义。
当然,现在吴三桂的奏章刚刚递上去,还没有得到清廷批准,也不会超过历史上的封赏,但他确实向着全部掌握云贵迈出了一步。云南贵州越不安定,清廷赋予他的权力就越大,这个老狐狸看得很清楚。
只要仿明代沐氏家族世镇云南之例,让我当云南王,我自然会积极用兵,扫灭逃入缅甸的伪帝永历,以及云南边外的伪明残余势力。吴三桂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一方面把原来洪承畴属下的湖广绿营调往滇西,巩固要地的防守;一方面继续扩充自己的兵力,静待朝廷回复。
而腾冲的兵败,还给吴三桂解决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清廷正在进行的裁军之议。
在云贵大规模战事结束后,清廷就准备将云南的满洲八旗兵撤还京师,五万绿旗兵拟裁去两万。因为把大批军队留在云南,耗费的军费开支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据户部统计,在用兵期间,云南一省每年的俸饷银高达九百余万两。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以顺治十六年、十七年国家征收的课银为例,国家两年的“课银”收入也抵不上云南一年的军费开支。如按顺治十五年以前的收入来计算,相差更为悬殊。且其他各省驻军也需要军费,更加重了清廷的财政负担。
要知道,自清军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