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院是唐朝-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我们要不要走侧门,现在那些大臣还在门口跪着呢?”武威说道。
李愔道:“走偏门才是弱了我们气势。”,他对两个宫女说道,“把地上两个坐垫拿着。”
武威不解道:“殿下拿他们作甚?”
李愔笑了笑,“等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太极宫门口,萧瑀,尉池恭领头的一文一武两个大臣跪在门口,他们身后的官员大都是来自士族门阀,李愔成为太子的那一天,他们就明白这一天迟早会来临,虽说大势已去,但是他们还是想保留一些权贵的特权。
这时他们已在太极宫门口跪了一个时辰,夏季的太阳有些毒辣,萧瑀和尉池恭的年龄都不小了,此时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萧阁老。这样一直跪着真的能行吗?”跪了这么长时间李愔连个面都没露,尉池恭有些丧气,这些日子里来李愔表现出来的强势是谁都看在眼里的,那七万装备精良的益州军就驻扎在城外,他们这些老将都去军营参观过了,在益州军官的介绍下,他们见识了重机枪。悍马军车,野战火炮这些武器。为了让他们感受新装备的威力,益州军还现场演示给他们看了一遍,把程咬金,李绩这些大将都吓的不轻,再也不怀疑两万益州军击败二十万突厥兵的事实,而这样的益州军如今七万人驻扎在城外,足以震慑任何图谋不轨的人。
萧瑀穿着粗气道:“现在除了这个法子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当年将军们联合签字让皇上施行募兵制,皇上担心会出现兵祸选择了妥协,可是现在将军们联手签名反对建立新军。太子殿下理会都不理会,估计还巴不得你们起兵造反,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既然硬的不行,就只能来软的磨了。”
闻言,尉池恭心中泛起一股无力感,正如萧瑀说的。对军队这块李愔是格外的严厉,连笔签名的事情之后新军的建设不仅没有推迟,反而加快了,如今十六卫中新军的势力越来越大,而以前的府兵士气则是越来越低落。
两人你一言我语商量着对策,忽然太子仪仗向太极宫门口走来。萧瑀立刻假意嚎啕大哭,而那些官员也是有样学样,一片哭声。
李愔走到萧瑀和尉池恭面前停下,道:“萧阁老,尉迟将军,二位年事已高,这烈日炎炎的。要是伤了身体就不好了。”
萧瑀悲声道:“太子殿下,你若是不答应老臣的请求,老臣就不起来了,不起来了!”
李愔又看向尉池恭,如今长安城里能够拿出来的老脸没有几个人,二十四凌烟功臣基本都死了,这两个老臣出面分量的确不小了。
“既然这样,我就不勉强了,把坐垫给萧阁老和尉迟将军”李愔对宫女说,又道:“二位就跪在这个上面吧,免得伤了膝盖。”,说罢大步离去,向大明宫而去。
望着宫女放在面前的两个坐垫,萧瑀和尉池恭面面相觑,尉池恭道:“哎,萧阁老,我看是没希望了”
入了大明宫,李愔径直去了杨妃的住处,此时长孙皇后正在和杨妃花园里逗弄着一池子的金鱼,见李愔来了,长孙皇后道:“那帮老臣还跪在太极宫门口?”
李愔叹了口气,“是的,母后,这两个月真是没有一天安生的。”
“这萧瑀是老臣,迂腐不化,你父皇拿他也是没有办法,你把他晾在那边就是了。”长孙皇后抱起一只泰迪狗说道,这是兕子从益州带来的一只小狗。
杨妃也道:“你母后说的是,你父皇既然把国事交给你打理,你就放手去做,这益州如今的繁华是有目共睹的,不能让他们阻碍了长安的发展。”
李愔点了点头,道:“还不知道母后和母妃找儿臣何事?”
杨妃把手中的鱼食撒了干净,道:“我和你母后最近都挺无聊的,想着也该想学学这罗安国的知识,本来我们去了女子大学,但是那里的先生有限,我们又不方便去那里听课,于是想让你帮我们找两个女先生过来,而且大明宫里不少妃嫔,也该让她们学学,免得以后出门什么都不懂,被人笑话。”
李愔轻笑道:“这个就交给儿臣吧。”,杨妃和长孙皇后去益州的时候经常因为不会使用一些新出现的电气设备闹出笑话,现在新的东西不断涌入长安,她们自然是不想出门被笑话了,而这罗安国的先生只有李愔可以调得动,于是她才找到了李愔。
说完了这件事,长孙皇后又道:“还有一件事现在闹得满城风雨,不知道太子听说了吗?”
李愔想了想,道:“母后莫非说的是高阳公主。”
长孙皇后锁起了眉头道:“满长安现在都在风传高阳生活不检点,还和一个什么和尚私通,你父皇现在在青城山还未知晓这件事,但是这件事不能这样放任不管,你身为太子,也要维护皇家的脸面才是。”
“我和你母后都是身处后宫,不方便处理此事,这件事就只能由你来管了,毕竟对皇家来说,家事既是国事。”杨妃正色道。
李愔点了点头,道:“是,儿臣这就让人去严查此事。”
这高阳公主是房玄龄的爱子房遗爱的正室,而房遗爱在史书上除了是房玄龄第二个儿子外,还是有名的绿帽王,而这都是高阳公主所赐了,说起来,李愔和这个高阳妹妹还真的没有什么交集,两人的兄妹感情也就一般般,李愔对她的事情也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她现在的所做作为真的是有辱皇家脸面。
辞了长孙皇后和杨妃,李愔回了太极宫,路过宫门口的时候萧瑀一帮人还执着地跪在那里,李愔懒得理会,直接回了寝殿,晚上,李愔去了苏沫儿的紫云阁就寝,想起白天杨妃交代的事情道:“对了,这长安城的一个寺庙有一个叫机辩的和尚,你让人这两天跟踪一下他,如果高阳公主和他私会的话,就让人用相机拍摄下来。”
苏沫儿光溜溜地趴在李愔身上,慵懒地说道:“殿下如何知道和高阳私会的和尚叫机辩?”
李愔胡邹道:“我知道的事情可不少,这点小事怎么可能瞒得了我。”
苏沫儿这时候仰起了头,对李愔道:“既然殿下真是什么都知道,那可知道在这长安城中还有一个苦命的女子正在等着殿下。”
李愔闻言顿时愣住了。
第四百零二章 哭鼻子的房玄龄!
李愔沉默了,这苏沫儿相识的女子是不少,但是和李愔有着牵扯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事实上李愔的目前为止也没有招惹太多的女人,这对一个太子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毕竟李愔是要当皇帝的,哪怕为了政治联姻也要去一堆的女人,这皇帝的女人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你想说的是芸儿吧。”李愔缓声道,他早就知晓苏沫儿把芸儿放在了长安的事情。
手指在李愔的胸口画着圈圈,苏沫儿点了点头,“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住殿下,既是这样,殿下这些年也该懂了芸儿的心意,让她孤零零一个人的,我看着都难受。”
“哎,你们这些小女人的心思我是真的不明白,算了,找个时间我去见见她吧。”李愔想起在梁王府时候的那些日子,心中忽然有些莫名的蠢动,或许是如今他彻底地融入了这个世界,对三妻四妾这样的事情已是理所淡然,何况这是一个对自己倾心的女子。
李愔露出缅怀的神色,苏沫儿明白李愔是动心了,不由在李愔身上拱了拱,她和芸儿在王府相识,感情甚笃,而且两人的出身相近,说起话来更加没有隔阂,崔莺莺对她虽不错,但是她总能感觉到崔莺莺那种骨子里的高贵,而柳烟雨的出身虽然差,但又是个新罗人,而且胆子很小,见到她总是毕恭毕敬的,她早就想着把芸儿接过来,而李愔如今入住太极宫无疑是最恰当的时机,“沫儿代芸儿谢谢殿下了。”
“哼,你倒竟是管别人的事情了,现在仁儿都两岁了,你的肚子总么还没有点动静。”
提起这个事情,苏沫儿腻声道:“殿下这两年总是到处跑,晚上鲜有时间来陪人家,这倒是怪起我来了。”
李愔道:“是吗?既然这样,今晚我们就多来几次。”。说罢,一把按住了苏沫儿
一夜**,清早,李愔从紫云阁出来,路过延喜殿的时候顺道走了进去,住进了这太极宫,李愔倒不是每日都留宿延喜殿了。慢慢的崔莺莺倒也习惯了,她是大户人家出身。又有崔绍在旁提点,还有心去学习长孙皇后的风范,而长孙皇后和杨妃也是经常提点她,让她倒是有了几分后。宫之主的样子了。
李愔刚踏进延喜殿的院门,侍奉在崔莺莺身边的宦官立刻尖着嗓子喊了起来,这声音刚落,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胖子就从延喜殿中小跑出来,冲李愔奶声奶气地喊道:“父亲大人,父亲大人”
这个小胖子正是李愔的长子李仁。现在已经两岁多,如今就算跑起来也已经很利索了,话虽然说不全,但是父亲大人倒是喊得亲切顺溜,崔莺莺平日里是没少教导他。
“乖仁儿。”李愔一把抱起了李仁,望着眉眼和自己小时候差不离的小家伙,李愔是越看越欢喜。
刚在李愔怀里呆了一下。小家伙便要挣脱着想要下来,拉着李愔的手道:“走,走”
“去哪儿。”李愔奇怪道。
这时候崔莺莺从大殿中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三个宫女,她笑着看向李愔道:“昨天他在大明宫母妃那里看到母妃的小狗,晚上回来念叨了一晚。这一早又要去看小狗。”
李愔莞尔,蹲下来对李仁道,“咱们这不是有个蝴蝶的吗?怎么还去大明宫看小狗啊?”
李仁奶声奶气道:“蝴蝶不好玩。”
崔莺莺走了过来,牵住李仁的手道:“我带你去。”
李仁闻言立刻松开了李愔的手,张开手要崔莺莺抱着,理也不理李愔了。
“臭小子。”李愔郁闷道,心想果然是儿子和母亲亲。到时候苏沫儿生个女儿就行了,他想。
崔莺莺带着李仁去了大明宫,李愔在延喜殿吃了些早饭,接着去甘露殿,不一会儿,宦官来报,说是房玄龄求见,李愔让他进来。
“殿下!房玄龄给你叩头了!”
房玄龄刚进甘露殿就要下跪,这房玄龄怎么说也是当朝重臣,李愔立刻上前把他扶了起来,道:“房阁老你这是为何?”
房玄龄一脸老泪,道:“俗话说家丑不外扬,老臣这点老脸还是要的,可是事到如今,老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长安城中能为老臣做主的就只有殿下了。”
李愔少想便明白事情的因由了,想必还是高阳公主的给房遗爱戴了绿帽子的事情。
“房阁老说的是高阳的事情吧,我已差遣武侯调查此事,若是属实,定会给房阁老一个公道。”房玄龄的苦衷李愔是一清二楚,高阳虽是他的儿媳妇,但是也是大唐公主,平日里不但不能得罪,还得供着,当年李世民赐婚房遗爱的时候,房玄龄那是风光无限,只是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原来殿下也知道了此事,老臣真的是没脸再在朝廷待下去了,请殿下让老臣辞官归家去,免得老臣招人耻笑。”房玄龄不断摇着头,官当到这个位置,他已经无所求,要的就是个脸面,如今这档子事注定要让他颜面扫地,史书上记载也是正因为此事,房玄龄被气的卧床不起,结果没出几年便撒手人寰。
李愔可不想房玄龄现在就辞官,现在正是新老制度磨合的时期,没有他这些老臣